第四十一章 國朝養士250年

如漫天星河燭光倒映的長巷裡一片寂靜,只有無數激動的呼吸聲,在這個長長的街巷裡面鼓盪着。

無數雙火熱的眼睛,都渴望的望着何長纓的方向,希望能聽到這位‘給予他們當頭棒喝,一舉吹散盡他們眼前的迷霧,給他們指明瞭前進的方向’的‘明燈’的聲音。

“我很欣慰,是我何長纓錯了!”

何長纓扯着嗓子在街巷裡面大吼着。

“我總以爲這間鐵屋子牢不可破,總以爲沒有幾個有熱血的人,願意不計個人得失名利,原意和我一起吶喊;現在,我才知道,我錯了!”

何長纓喊得聲音變調,嗓子嘶啞,然而他卻依然不管不顧的扯着嗓子嘶喊下去:

“但是,我更加的高興,我欣慰於我的錯誤;你們就是打破這間鐵屋子的希望,你們就是陪我一起拼搏流血犧牲吶喊的戰友兄弟依靠,你們就是我國朝在不遠的未來能鐵骨錚錚的屹立於世界東方的脊樑!”

直隸總督行臺府衙。

今天李鴻章的心情很不好,其實他這些天的心情就一直很不好。

石川伍一的案子,李鴻章一直想不動聲色的悄悄處理掉,結果事情越演越烈,漸漸都已經出了他的控制範圍。

昨天美國公使田貝去了一趟總理衙門,見了奕劻,對於石川伍一的事情表示了強烈的抗議。

不用多想,這件事又會成爲翁同龢他們的把柄,要跳出來攪風攪雨。

平心而論,這件日諜案搞的李鴻章十分的被動,甚至到現在城防營都沒能查出,那晚先上船搜查的那兵丁是哪一個營頭的軍弁。

假如找到了他們,李鴻章一定要重重的懲罰他們妄挑外釁的重罪!

這個石川伍一在李鴻章看來,不過是一件小事。

然而就是這麼一件小事,現在逼得他騎虎難下。

現在這個石川伍一絕對是不能放,一旦放了,他李鴻章還不得被國人罵爲國賊,遺臭千年。

可是假如不放,他李鴻章還指望着英美兩國來調停朝鮮的戰事,得罪了兩國公使,他還真沒有臉再去求他們幫忙。

今天津海關道杏蓀那邊剛剛傳來消息,劉棻,汪開甲都已老實的交代了自己的罪行,只是那個石川伍一死扛着不改口,死活不承認自己是間諜,讓審問陷入了僵局。

結果杏蓀居然異想天開的讓那個何長纓去審問石川伍一,何長纓這個寫文章的,你讓他去審問間諜,這都是開的什麼亂七八糟的玩笑?

“杏蓀做生意倒是一個好手,做官還是有所欠缺啊!”

李鴻章一聲輕嘆,作爲一個縱橫官場幾十年的老狐狸,他豈能不明白盛懷宣的那點小心思。

“他是想着無論何長纓審不審出來,就算真的審出來什麼不可告人的天大秘密,也怪不到他頭上去吧?”

坐在一邊的李經方一聲冷笑:“也不想想,我堂堂的一個大清國的東洋總領事,會缺那幾兩銀子,在東洋開鋪子?東洋這些年都窮的叮噹響,楚寶還會一船船的賣給東洋人煤和糧食?都是一羣無知的井底之蛙,亂想外面的世界!”

“正所謂人言可畏,積毀銷金;這些捕風捉影的人倒是不在意這事兒的真假,他們的箭頭真正指着的也不是伯行你和楚寶。”

旁邊的張佩綸說的一針見血,直白明瞭,然後扭頭問自己的大舅子:“聽說楚寶想要回去丁憂,我認爲不妥。”

“不回去了,昨晚和何家小子喝酒,何長纓一句‘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慼慼,你越躲別人就越說你心裡有鬼,到時候黃泥巴掉褲襠不是屎也是屎!’,當時就噁心的楚寶吐了一痰盂,不過再也不提回去丁憂這事兒了。”

李經方臉上難得的露出一絲微笑,大笑着說着這個小插曲。

“這小子!”

張佩綸正在吃着一塊黃澄澄的蟹黃糯米糕,頓時也是一臉扭曲的吃不下去了。

“呵呵,這個何家小子本來是一塊讀書的好料子,看來在江自康的大營裡呆了兩年,倒是養成了這些兵痞子的流氣;既然這樣,讓他審一審也好。”

李鴻章也是莞爾而笑,之前在他的心理也是不贊成自己的這個親外甥回去丁憂的,不過自己這個當舅舅的不好開口說話,現在倒讓何長纓這個潑皮小子一句噁心的話給阻止住了。

這個時候,李鴻章第一次的產生了想見一見這個混蛋小子的念頭。

“士珩怎麼還沒到?”

李鴻章看了一眼簽押房的西洋鍾,有些奇怪。

這時候,外面傳來一陣略急的腳步聲,隨即,張士珩就手裡拿着一本新書走了進來。

“楚寶,你手裡拿着什麼好書,這名字可夠奇怪?”

張佩綸一眼就看到了封面上那兩個清秀的小草:吶喊!,就新奇的問道。

“是何長纓這小子新寫的一本書,我從武備學堂一個學員手裡拿到的。”

張士珩沒敢當着舅舅的面說他允許7oo多名學員出營的事情。

說實話只是看完這個序,作爲一個三十多歲的老儒生,都已經讓他看的熱血沸騰,激昂不已,那些學員迫切的想看一看近在咫尺的真人,在他看來也是十分可以理解的。

“我看看。”

李經方好奇的把書拿過去,看着封面的大大小小清秀的小草,輕聲讀到:“吶喊,弱國無外交,今日長纓在手,何時手縛長龍?國朝養士25o年,爲國捐軀,正在今時!”

李鴻章初聽‘吶喊’兩字,就有些不喜,哪有書籍用如此直白淺陋的名字?

再聽‘弱國無外交’這五字,不禁微微動容,覺得只這五個淺白大字,就一句道盡了幾十年來自己辦外事的一切心得。

接着又聽到那句‘今日長纓在手,何時手縛長龍?’,就讓李鴻章似乎昏花的老眼猛然銳利起來。

何爲‘龍’?

大清天子爲龍,大清國朝爲龍,大清的國旗上面繡的也是龍!

雖然民間詩詞也多有以龍來點綴,就像蘇軾的’斯須九重真龍出,一洗萬古凡馬空’,劉基的‘雨過不知龍去處,一池草色萬蛙鳴。’,可是何長纓的這個‘縛龍’,還是讓當了一輩子的大清國的‘裱糊匠’的李鴻章不喜的警覺起來。

然而李經方隨即讀出的那句‘國朝養士25o年,爲國捐軀,正在今時!’,頓時又讓不喜的李鴻章滿意的放下心來。

第七百五十九章 直隸最後一戰二第七百六十章 直隸最後一戰三第二百一十六章 頭老島爭奪戰二第六百六十三章 分歧第三十九章 安之,真名士也第三百七十四章 關門打狗第七百四十五章 兵指澎湖第五百七十二章 戰三城一第七百二十章 誰家炮鳴一第一百七十二章 初戰栽鬆院第一百零二章 李鴻章問計第五百五十章 萊因哈德的悲劇一第一百三十一章 借兵第一百六十三章 夜殺第一百七十一章 大同江岸第三百二十三章 相遇第六百六十二章 薊州(三更三)第七百三十一章 黑鍋王出山第二百一十一章 空虛寂寞冷第一百一十四章 從義州到博川第二百八十五章 故舊,聽窗第一百二十四章 平壤城第一百八十一章 安州來電第二百一十五章 頭老島爭奪戰一第五百九十章 看人第六百八十四章 遭遇第六百二十七章 炮擊二第五百五十五章第五百五十四章 示範區背後的意義第二百二十四章 沈兆合第四百四十二章 水豐失陷一第五章 死神擦肩而過第一百二十五章 平壤防區第三百九十二章 好大雪一第五百七十四章 戰爭史上的第一次第六百八十六章 這個國第三百八十四章 棄守大連灣第九十四章 海外遺民,多的沒有第二百七十一章 總兵府第一百六十三章 夜殺第四百零八章 大連灣海防戰十一第三百九十三章 好大雪二第七百零五章 津門旅二第五百三十九章 只有死守第二百零八章 大水漫江第三百六十二章 像龔照璵這樣的老實人第六十九章 何爺純爺們,鐵血真漢子第一百零八章 去安東第三百九十八章 修枝剪葉第一百六十七章 大戰前夕三第二十二章 路第五百六十二章 換防第一百九十一章 平壤戰役八第四百五十三章 明犯強漢者第二百八十五章 故舊,聽窗第五百四十四章 唱黑臉第六百二十章 求訂閱第二百零二章 平壤戰役之落幕第一百四十七章 舍人關阻擊戰一第一百六十章 心情理解,方式不對第六百七十九章 火光搖曳第七百三十五章 分兵第二百四十章 首炮第一百六十七章 大戰前夕三第二百八十八章 匪窩第五十六章 給雞洗澡第五百五十六章 都不是事兒第六百六十二章 薊州(三更三)第五十章 欲濟無舟楫,端居恥聖明第二十八章 弱國無外交第一百六十七章 大戰前夕三第五百一十六章 一二一,三六第七十五章 小姐心意我已知第一百八十七章 平壤戰役四第一百零九章 二妹的婚事第一百三十四章 來吧,一戶兵衛第一百四十四章 民族的脊樑第三百八十六章 抗倭軍在旅順在第五百七十九章 對擂第六百三十二章 唐山炮火二第三百五十四章 焚城第二百零一章 平壤戰役之將暮第三百一十三章 渡江第二百四十六章 炮擊第五百五十六章 都不是事兒第四百六十三章 奉天失陷第二百五十章 回津第八十一章 你在威脅我第四百九十七章 衝鋒二第七百四十九章 澎湖第一百七十六章 突襲順安驛第七百五十一章 奉北第六百七十八章 重新加速第三百一十一章 林間,說理想第五百九十一章 九門口長城二第五百一十二章 何長纓開始落子一第五百二十五章 捅破了這層薄紙第七百三十九章 海軍易幟一第二百六十三章 人心第六百三十七章 亂戰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