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四章 和珅倒,嘉慶飽

紫禁城,御花園,萬春亭。『

十月的京城,是一年中難得的好時節。

這個時候,京城裡也沒有什麼霧靄,最多就是家家戶戶燒火做飯的煤煙。

不過皇城根裡面住着的百姓講究個臉面,除非是實在困頓無奈的人家,就是普通人家,家家戶戶燒的也都是雜質少的好煤。

所以在今日這個秋高氣爽的中午時分,京城的上空只有幾絲雲縷幽幽浮蕩。

天空澄藍瓦澈的讓人心悸。

此時,光緒賞宴,一羣軍機正誠惶誠恐的坐在亭子裡,感恩戴德的享用着這可以光宗耀祖,百年之後會寫進族譜的巨大榮耀。

今天光緒帝在早朝不久,就收到了總理衙門的稟奏,說東洋兵已經出現在鴨綠江南岸,進入了義州城。

而且只這支先頭部隊,軍力目測竟然不下萬人。

“等了這麼久,這羣孫子終於來了,這次定然讓你們有來無回!”

看到了這封奏報,光緒的第一個念頭居然是興奮。

他還真怕這些倭夷佔領了平壤,安州之後,見好就收,死活不繼續北上了。

那麼李鴻章這個老東西,絕對會死扛着不再兵南下。

而且現在離‘親爸爸’的大壽,也就是半個月出頭的時間,前兩天‘親爸爸’還從園子裡特地的傳了話,要‘以和爲貴’,請西洋調停。

調停調停,人家撮爾小國都在咱大清朝的頭上拉屎撒尿了,居然還在幻想調停?

你們兩個,一個是快要入土的死老頭子,一個是頭長見識短的愚昧老太婆,當然不怕丟臉。

也可以不要臉!

朕可是堂堂大清朝的皇帝,在康乾之時,大清朝可是萬邦來朝的天下中心。

朕的萬里江山,這好好的大清,讓你們給治理的一塌糊塗。

就是因爲你們這些貪權,死把着權力不放的老東西們給生生弄壞的!

現在倭夷兵終於來了,看你們還說‘以和爲貴’?

看你們還有臉避戰,口口聲聲的嚷着‘調停’!

“叩見皇上。”

恭親王·奕訢登上萬春亭,給光緒叩請安。

“六叔免禮,太后怎麼說?”

光緒焦急的等了半天,這時一看奕訢過來,就直接開口詢問。

“回皇上,太后說她既然進園子頤養,這外面的事兒,是打是和,一切由皇上做主。”

經過了歲月的浮沉磨礪,磨平了奕?盛年時的棱角,挫折了他的銳氣。

當年京城有名的‘鬼子六’,此時也被磨去了鋒利,變得如同鵝卵石一般的光滑。

進入軍機處,當上了總理海軍的總理衙門大臣的奕?,這些天的作爲,歸結在一起就可以用三個字來概括:

跑腿的。

把北洋的消息傳給皇上,把皇上的諭旨電傳給北洋和天下各督撫。

把洋人的消息傳給皇上,再把皇上的回諭轉呈給洋人。

幫皇上去徵求‘老嫂子’的意見,再把‘老嫂子’的回答傳給皇上。

對於是戰是和,怎麼戰怎麼和,如何調兵遣將,如何佈局謀劃?

當年那個慷慨飛揚,指點江山的‘鬼子六’,現卻是如同泥塑偶的菩薩一般,至此至終一言不。

他算是早就看明白了,在這個大清朝,裝聾作啞纔是王道,嘰嘰喳喳死的快。

不幹事,就不會犯錯。

幹得多,錯的就多。

千萬年來,老祖宗的金玉良言,果然誠不欺我!

自己都六十了,何必呢,自己又圖個什麼?

“好,太后英明!”

聽到了恭親王的回話,光緒大喜過望,自己等這句話,已經等了太久了!

“老師,你給全國督撫去電,命令他們把各省應繳的稅銀,即刻解送進京;看還需要購進多少槍械,大炮,你和西洋各國商談,酌情購買。”

“遵旨!”

翁同龢立即跪下來接旨。

“李鴻藻,你去電王文錦,曹克忠,張夢元,讓他們加快徵兵;津勝營要至少招滿2o營,他們現在不是說沒有駐地麼?”

光緒皇帝冷聲說道:“讓那留守小站的盛軍讓出軍營,讓津勝軍進駐!”

“臣遵旨;皇上,那盛軍這兩營如何安排,安排的不妥當,李鴻章那裡可不好交代?”

李鴻藻唯恐天下不亂的詢問。

“我需要向他交代麼?讓這兩營盛軍去找李鴻章,那些仁字軍,蘆榆防軍,那裡到處不都是空營房?”

光緒提高了聲音,,尖着嗓子下達了旨意,然後緩和了聲音對禮親王世鐸說道:“你給九連城宋慶去電,告訴他好好的打;朕不是刻薄寡恩之君,只要他們用命,打出了光彩,朕絕對不會虧待了他們。”

“臣遵旨。”

禮親王世鐸跪下領旨。

在這一刻,光緒的感覺是那麼的好,這種天下之大唯我獨尊的感覺,簡直是太爽了!

感覺剛纔的話似乎力度不大,光緒接着下旨說道:“擬旨,升聶士成爲直隸提督;告訴何長纓,仗打得好,我給他擡旗。”

聽到光緒升聶士成爲直隸總督,翁同龢,李鴻藻,剛毅三人都面露喜色,這說明皇上已經對在刑部一直都沒有進展的葉志,衛汝貴的審問下了定論。

只要這道聖旨布,刑部就應該知道怎麼審問這兩個李鴻章的心腹老鄉了。

“皇上英明!”

幾個軍機紛紛跪下叩,讚揚光緒的高瞻遠矚。

頤和園。

皇太后慈禧乘舟在南海邊的一小片荷花池裡,親手採下一個個的蓮蓬。

勞累的大半生,今天老六的到來,讓慈禧終於決定放下一切,由得皇上和翁同龢他們折騰去。

她明白皇上的心意,北洋這個龐然大物酣臥在帝榻邊,皇上哪裡能睡得安穩?

雖然她瞭解李鴻章,可是李鴻章也老了,按說也累了一輩子,也該明智的跟她一樣,退下來安享晚年了。

可是這個老李,不但乾的起勁兒,居然開始悄悄的構建下一代北洋的核心,就這一點來說,別說皇上,就是她,在心裡也是十分的反感的。

你老李想幹什麼。

都位極人臣,享了這麼多年的福氣了,朝廷可曾有半點虧待你們淮系。

難道你老李,你們淮系,還想‘萬年長青’?

所以,在今天慈禧終於決定完全放手,盡着皇上的心意,用戰爭來完成權力的更替。

至於淮系的下場,老實說慈禧一點都不介意。

事關皇權的更替,掉個幾百幾千個腦袋,也不過是芝麻大的事兒。

而且這些淮系,湘系,哪一家不是金山銀山?

之前民間民謠‘和珅倒,嘉慶飽’。

真的抄了這麼多的人,別的不說,光是當年南京破城,太平賊的髒銀,就是一個海量的數字。

這個案子,在慈溪的心裡壓了幾十年,以後就指着皇上讓它們大白於天下了。

第三百二十一章 速來第六章 小小的東洋人第一百七十八章 喝魚湯第十五章 失街亭第七百一十八章 回到原點的悲劇第三十四章 張士珩第二百一十九章 大島義昌又吐了一口血第二百六十二章 不能守第五百一十四章大島和山滿第五百零七章 分配第一百八十五章 平壤戰役二第四百六十四章 狼視第七百三十六章 魯東潰散第六百七十一章 辭別第六百零四章 石門寨第六百八十章 國戰無仁慈第九十三章 向前向前向前第二百二十四章 沈兆合第四百四十章 對視第六百一十二章 出關三第四百一十六章 破題,徐家山炮擊第五百零九章 獠牙第五百八十三章 想要戰,那就戰第七百八十七章 被埋進抽屜的電報第八十九章 李鴻章的淚第四百九十七章 衝鋒二第一百八十四章 平壤戰役一第六十六章 馬瑟爾的蔑視第一百零六章 你知道我明白第九十四章 海外遺民,多的沒有第五百五十二章 奧山義章斃命第五百四十四章 唱黑臉第一百三十二章 黃州城第七百三十七章 兵不厭詐和言而背信第五百三十章 驚變一第四百零八章 大連灣海防戰十一第五百五十章 萊因哈德的悲劇一第二百零一章 平壤戰役之將暮第二百三十五章 北洋水師可算逮到你了第四百六十二章 一夜成牆第三百零四章 和珅倒,嘉慶飽第七百八十八章 大山岩的抱怨第九十八章 小兒女第六百四十三章 決戰山海三第四百零七章 大連灣海防戰十第五百六十三章 紙糊的城牆(求訂閱)第十二章 你屬狗啊第六百六十五章 入關第一百三十章 五條待遇引發的第七百二十二章 總攻,絞殺第三百一十二章 鴨綠江畔的首戰六第五百九十四章 九門口長城五第三百八十四章 棄守大連灣第四百五十七章 山海關二第六百八十九章 接力賽,落幕和起始一第八章 救美第二百八十四章 虎山夜宿第二百九十七章 過虎山第一百九十三章 大沽口第四百九十二章 劉明陽的格林炮第二章 來到甲午年第四百零九章 爲何不鬥雞走狗第一百六十八章 北洋水師,渤海上第三百一十九章 百萬精兵渡大河第三百八十七章 欺負人啊第七百五十九章 直隸最後一戰二第五百四十三章 攻陷安東第六百五十三章 克山海四第四百四十章 對視第一百九十五章 一句話,定人心第九十二章 軍歌嘹亮第二章 來到甲午年第七百四十二章 剿匪第六百零三章 河谷伏擊二第六百二十四章 砣磯水道一第六百零三章 河谷伏擊二第四百四十九章 露頭就得敲打第一百七十九章 發兵平壤第七百七十四章 夜行塘沽第七百零二章 大沽口海戰六第七百七十二章 天高任鳥飛第七百七十四章 夜行塘沽第七百六十八章 襲殺炮兵陣地二第四百零一章 大連灣海防戰四第六百二十二章 借來一用第五百二十七章 臣軍旅未諳第十二章 你屬狗啊第三百七十八章 今日令吾不歡者第三百二十一章 速來第一百章 二妹子,你照顧好中堂第二百九十一章 山縣和大山第四百九十一章 臘月十號的攻擊二第二百一十六章 頭老島爭奪戰二第六章 小小的東洋人第四百七十九章 首戰山海第一百九十八章 平壤戰役十一第二百二十七章 鬥法第二百二十二章 絕頂高高手第四百六十八章 回山海第二百二十五章 海外賤民,孽由自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