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三章 晨談

津門,直隸總督衙門。

在日軍立見尚文部抵達義州城後,第二天早晨,宋慶的電報早早就了過來,送到了李鴻章的手中。

對於這個結果,李鴻章之前就有了預料。

在昨天,李鴻章已經收到了西洋各國公使轉達過來的,東洋的明確回覆。

——除非大清投降,否則和談免談!

聽到東洋如此猖狂的回答,李鴻章羞怒的直想吐血。

誰能想到,這個學了大清朝兩百年多年,一直恭順有加的學生,在羽翼稍豐之後,居然露出如此的狼子野心。

昨夜回屋的時候,李鴻章鬱火攻心的坐在椅子,甚至連站起來上牀的力氣都沒有了。

結果今早一起牀,就收到了這封倭夷進入義州城的電報。

“把消息給京師,——”

李鴻章憔悴的臉上充滿了疲憊,他略微遲疑了一下,對李經方說道:“也把電報給津門各衙門,貼告示大力征兵;這場仗——,一時半會兒打不完。”

“兒子這就去辦。”

李經方忍着內心的驚慌,連忙站起來,拿着九連城傳過來的電報,向電報房走去。

張佩綸看着李經方消失在門角的背影,心裡面有些吃味兒。

自從大舅子在朝鮮取了功績回來,岳父是越來越倚重他了,什麼事都和他商量,在不知不覺裡,對自己的意見就忽視了很多。

“中堂,這個宋慶這次真的是太糊塗;要是他聽了中堂的暗示,提前主動讓出無險可守的鴨綠江防線,在岫巖,鳳凰,寬甸一線險隘結重兵把守;”

張佩綸思索着說道:“倭夷兵就算跨過鴨綠江,只要打不到遼陽,海城,營口一線,朝廷也沒什麼話好說;可是現在的鴨綠江防線,卻成了懸在咱北洋頭上的斧頭啊!一旦失守,這斧頭就要落在咱們北洋的頭上——”

說到這裡,張佩綸渾身就打了一個重重的寒顫。

如果這條鴨綠江防線,真像何長纓預測的那般不堪一擊,前次失了平壤,朝廷就把中堂手下的兩員6軍大將投進了大牢。

那麼這次丟了鴨綠江防線,該誰來當這個替罪羊呢?

直隸提督葉志的武毅軍,駐守津門以北的4o裡的寧河縣1o餘年,盛期時曾有3o個營頭,後來雖然被一再裁剪,可現在依然有1o營的兵力。

雖然這1o營兵額被葉志吃了不少的空餉,可是這3ooo的練軍在聶士成多年的精訓下,戰力一直是北洋最強。

盛軍總兵衛汝貴統領17營步馬練兵駐守津門小站,是中堂最寵信的軍方大將,而且因爲衛汝貴吃空餉不是很嚴重,現在盛軍的兵力更是北洋第一。

其下才是宋慶的14營毅軍親慶軍,章高元的16營嵩武軍,戴宗騫的綏鞏軍8營,葉志的1o營蘆榆防軍,吳育仁的仁字軍正副6營,劉盛休的11營銘軍。

至於還有一些在戰前就被拆的,僅剩兩三營的拱衛軍之流,那是能沒有當替罪羊的資格了。

朝廷上次之所以逮着葉志和衛汝貴不放,就是因爲他們兩軍,一部軍力最強,一部兵力最多。

而且他們兩個都是肥西人。

更重要的就是,這兩隻虎軍就臥在京師的榻側,不過是朝暮至的百里距離。

朝中的那些有些人,豈能不顧及?

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

“霍光獨攬朝中大權,宣帝韜光養晦,逐減其羽翼。”

在張佩綸的腦海之中,突然冒出來這段話來,讓他的臉色猛然變得卡白,心兒寒慄。

現在環顧整個北洋戰區,除了一向被皇上眼中釘的中堂大人,哪裡還有比葉志更高的北洋大臣呢?

“你都想明白了?”

李鴻章佈滿皺紋的老臉上炸出一絲嘲諷的冷笑:“這場戰爭即使不能避免,但是隻要朝廷審時度勢,大不了失點朝鮮的臉面,完全可以把戰事朝後推個十年八年;然後國內憤圖強,死勁練兵——,可是朝廷不願意啊!”

李鴻章點起菸袋:“朝廷歷來視北洋如肉中刺,這麼好的一個削弱北洋的天賜良機,他們豈能放過?打勝了,朝廷有了臉面,北洋當然是損失慘重,小皇帝正好扶持別的派系繼續打壓北洋;要是敗了——”

李鴻章聲音裡透着悲涼:“那就樹倒猢猻散囉!”

張佩綸聽得心臟都幾乎停了下來,這個道理他不是看不明白,可是這是中堂第一次這麼直白的說了出來,怎不由得他不心驚。

“中堂,不是沒有挽回的餘地;翁同龢這麼胡鬧,老佛爺那邊可不糊塗。”

張佩綸極力壓制着心裡的驚懼,聲音乾巴巴的,勸說着李鴻章。

“不糊塗?哼——”

李鴻章鼻子裡出一聲冷哼:“她是在冷眼相看的裝糊塗!老佛爺守了大清幾十年的江山,現在要進園子頤養天年了,這天下畢竟是他們愛新覺羅的,她雖然沒明說,可是也等着老夫主動識趣的告老,給皇帝讓路呢。”

李鴻章怒聲說道:“咱們北洋,淮系,給朝廷的了幾十年的走狗,皇帝這種任人唯親睚眥必報的衝動狠辣性格,我怎敢輕易的放手!”

“老師爲什麼能在罵名裡勉強善終,湘係爲何現在依然榮華?還不是因爲老佛爺是咱大清國裡罕有的堅忍卓絕的人物,因爲在湘系前頭又站着咱們北洋;我問你,等以後老佛爺進了園子,完全放手不管,皇上要拿北洋開刀,誰能抵擋!”

汗水順着張佩綸的頭上,臉上,滾滾淌了下來,就把他的手絹都浸透了。

“之前我一直大力的培養袁世凱和盛懷宣,就是想等我退下去,咱們北洋依然有着跟朝廷叫價的能力,可是這場清日戰爭,壞掉了一切;”

李鴻章疲敝的閉上眼睛,幽幽的說道:“等到鴨綠江防線一敗,就是爲父我下臺的時候,滿天下的百姓官員都喊打喊殺我李鴻章,就像當年老師一樣。”

“再等兩年,等皇上坐穩了位置,就會開始對湘系淮系下刀子,算這幾十年的總賬了;這天下官員都是一般黑的烏鴉,有哪一個不貪?查誰誰就得掉腦袋蹲大獄!和紳倒,嘉慶飽——”

李鴻章有很多年沒有這麼痛快淋漓的把心裡的話兒一氣說完,睜眼看了滿頭汗水的張佩綸一眼,笑着說道:“這些年你一直拒絕入仕,看來還是對的,你也去歇着吧;過不了兩天,咱們就會搬離這總督府,從現在開始,朝廷,北洋,遼東鴨綠江那邊,咱們都全部放下吧。”

“中堂,那何長纓那邊怎麼辦?”

對於何長纓這麼一個年輕有能耐又有本事,爲人似乎也很講究夠義氣的新生代將軍,張佩綸還是很願意跟他做‘連襟’的。

第六百一十五章 落日,殘陽如血第二百五十章 打嚴嵩第六十六章 馬瑟爾的蔑視第一百一十三章 跨過鴨綠江第三十九章 安之,真名士也第五百七十九章 對擂第十八章 中日打擂四百五十九章 營城子一第五百七十九章 對擂第六百四十七章 圍殲第3旅團二第一百九十五章 一句話,定人心第二十四章 少年中國說第三百二十一章 速來第六百六十一章 轉機(三更二)第三百九十五章 擊沉的第一艘魚雷艇第六百六十九章 薊州,津門,旅順第五百一十二章 何長纓開始落子一第三百五十章 甕中之鱉第三百三十二章 突襲安平河口一第二百四十一章 90度大轉向第六百八十六章 這個國第一百七十八章 喝魚湯第四百二十章 戰場多詭變第六十二章 成交第四百八十章 靜默第一百九十七章 平壤戰役十第一百三十八章 洞仙嶺伏擊戰二第二百八十五章 故舊,聽窗第三章 生死不渝,一生不改第四百章 大連灣海防戰三第二百四十八章 炮擊,反炮擊第一百一十二章 途經大東溝第五百零五章 反攻奉天二第四十四章 你必死無疑第三百零四章 和珅倒,嘉慶飽第一百一十七章 爲了全人類第四百五十八章 炮擊南關嶺第七百六十二章 直隸最後一戰五第七百九十章 消停了第七百三十八章 作戰令第七百五十四章 張家灣第一軍第七百三十二章 不求流芳但也別臭萬年第四百七十二章 封海第二百五十四章 忽悠第七百零七章 津門旅四第七百五十八章 直隸最後一戰一第六百八十章 國戰無仁慈第五百九十七章 二十六分鐘的破城戰第七十章 站直了,別趴下第二百九十七章 過虎山第七百八十五章 旅順戰前會議二第三百零九章 鴨綠江畔的首戰四第一百零六章 你知道我明白第四百五十六章 山海關第三百四十八章 去遼南第三百五十三章 浪頭鎮第三十一章 漸起第六百八十九章 接力賽,落幕和起始一第三百八十一章 等待,進攻第五十七章 戰地記者的邀請第三百二十八章 穿雲箭第四百三十五章 都在忙着換門庭第二百一十一章 空虛寂寞冷第四百一十四章 從此不用搭帳篷第七百八十三章 跟他走一程第一百零七章 隔水相望第六百八十三章 鴉鴻村第六百三十八章 激戰內城第三百三十三章 突襲安平河口二第五百四十三章 攻陷安東第三百二十四章 煙花第一百七十九章 發兵平壤第一百四十七章 舍人關阻擊戰一第一百七十章 長纓君,是您麼第一百一十一章 野津道貫的遙望第七百九十九張 殲滅第二百四十九章 皇上聖明第二百四十六章 擴軍第二百九十四章 順安驛的後遺症第六百七十四章 大沽口三第三百四十章 戰虎山二第七百五十章 春帆樓第五百七十一章 炮火臨城四第四百四十二章 水豐失陷一第七百零八章 津門旅五第三百四十七章 白眼狼第一百七十二章 初戰栽鬆院第七十一章 總督衙門第二百二十五章 海外賤民,孽由自取第七百六十七章 襲殺炮兵陣地一第二百一十九章 大島義昌又吐了一口血第二百八十七章 拜山第六百一十二章 出關三第四百五十四章 留下一些,改變一些第五百五十九章 訂閱慘淡求訂閱第五百七十三章 戰三城二第四百八十五章 第一場要塞炮擊一第一百五十三章 去朝鮮第一百零四章 紫禁城第七百五十一章 奉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