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二章 暗世自有名將

何長纓和聶士成並肩站在河畔,看着十幾艘漁船艱難的在河水中來回穿梭。

因爲水流太急,一艘漁船每次只能裝大約二十名士兵,面對上游水側的士兵們手裡面還得拿着長木杆,防止上游有飄下來的斷木撞擊漁船。

這樣漁船在激流裡走斜線,駛到河對岸,就飄行到了安州驛下游一兩裡的河畔。

然後河對岸的士兵,需要用繩索把漁船拉到安州驛上游一里處,再走斜線划過來。

這樣一來一回,就得花費兩個小時的時間。

“唉!今晚只能歇宿在安州了。”

何長纓在心中默默計算,安州到平壤大概一百五十里路程,雖然雨後泥濘難行,不過兩地之間是寬闊的大路,強行軍3號應該勉強可以到達平壤城。

當天夜裡在平壤補充完物資之後,4號啓程,5號上午就可以到達黃州城外。

然後尋找合適伏擊點,完成對一戶兵衛率領的第十一聯隊第一大隊的伏擊。

之前何長纓一直在猶豫着是不是去舍人關,先去打一場陣地防守戰。

不過考慮到舍人關位置太過於險要,萬一一戶兵衛看到有軍隊防守,就原地待命的等待大島義昌的第九混成旅團。

那麼何長纓就會陷入進退兩難的尷尬境地。

打?

這次東洋6軍爲了攻城,特意攜帶了大量的火炮。

而自己這邊沒有後勤後援,指着這一千出頭的新兵蛋子,萬一被大島義昌的第九旅團給咬死了,先用小股兵力繞到舍人關後路的險隘處封鎖住援朝軍的退路,再從正面配合着火炮強攻。

搞不好援朝軍連撤都撤不下去,被第九旅團整個兒囫圇吞下去。

不打,直接灰溜溜的撤出舍人關?

那麼援朝軍一路急行軍,守着天險舍人關,看到東洋軍隊來了就跑,豈不是成了一個大笑話?

而且會對新成軍的援朝軍的士氣,給予沉重的打擊。

一支新軍,他的第一仗至關重要,可以輸,可以退,然而卻不可以逃竄。

不然一旦在軍隊內部養成了這種兔子習性,那麼以後只要一遇到硬仗,軍隊隨時都有可能炸營般的望風而逃。

這場不期而來的大雨,算是幫何長纓做出了一個選擇,下面他所要做的就是,及時趕到黃州郡,在一戶兵衛的第一大隊逼近黃州城時,好好的招待他們一頓。

“安之,我覺得你似乎趕的很急?其實你不需要這麼趕時間。”

聶士成不解的偏頭望了何長纓一眼:“現在平壤周圍還沒有日軍活動的跡象,這麼大的一個雄城,不是隨便來點日軍就能染指的;就是在先頭部隊接觸以後,沒有六七天的時間,日軍都不可能動渡江戰役。”

“我不打算死守在平壤,想到黃州那邊去轉一轉。”

何長纓遞給聶士成一支菸,幫他點上火。

“黃州,洞仙嶺舍人關?”

聶士成眉毛一挑,詫異的看着何長纓:“指着你這千把人,沒有後勤,沒有援軍;假如日軍真走瑞興鳳山黃州這條路線,一旦讓日軍用小股兵力堵住你的後路,你們撤都撤不下來!”

在黃州,鳳山,祥原,江西,各險要據點設置重兵層層把守,平壤城內只留下足夠的守城兵力,這是聶士成剛剛撤到平壤時,向葉志提出的方案。

這樣既可以憑藉着地形優勢,極大的消耗殺傷日軍的兵力,又給了平壤足夠的緩衝應對時間。

不過這個提議當即就被葉志否決了,並且幾句話就說服了聶士成。

“安之,之前我也有過拒敵於外的想法,葉軍門作爲這次朝鮮戰事的總指揮,當然也有着他的遠見,他幾句話就說服了我。”

聶士成望着滔滔河水說道:“葉軍門問我‘假如東洋6軍集中大量商船,由艦隊護送進入大同江,大同江兩岸一路到平壤都沒有任何炮臺防守,東洋6軍可以任意選擇登陸點,然後從容包圍平壤,進行攻擊;一旦平壤失陷,在平壤和漢城之間的軍隊則是瞬間崩潰,全盤皆輸。’”

“他們不敢!”

何長纓斷然的說道:“這種軍事冒險,只要被北洋水師給截住,所有的東洋6軍全得下海餵魚。”

聶士成笑着搖搖頭,沒有在這個話題上深說下去。

現在皇帝再三諭旨,朝野紛紛咒罵議論,丁汝昌的水師就是躲在旅順軍港這個烏龜殼裡,死活不出來;這事兒鬧得人竟皆知,一點小小的軍事冒險,換來整個朝鮮的軍事勝利,別說東洋人,就是自己都敢賭一把。

“安之對東洋軍隊不可掉以輕心,我在臺灣和法軍,在成歡和日軍都交過手;西洋軍隊重視技能和團隊協作,過份依靠火炮,而東洋軍隊軍紀嚴酷,而且他們的士兵有着一種狂熱的精神,這種精神十分可怕,而咱們北洋的軍隊就是缺乏這種內在精神的支撐。”

聶士成凝重的說道:“這個國家,終將是我朝大患!”

何長纓驚訝的看了一眼聶士成,在這個時代能有這種見解,難怪是清末有數的名將之一。

他的《吶喊》,他的《少年中國說》,他剽竊的那些激昂的軍歌,不就是爲了給援朝軍,給這個國家還有熱血,還有脊樑的人民,注入一種剛硬的精神和崇高的理想麼!

何長纓很認真的點點頭,岔開話題問道:“軍門這是打算回去招兵?”

“兩天前平壤那邊傳來消息,東洋已經決定把第三,第五師團合併,由山縣有朋率領,組建成第一軍;大戰將起啊!”

聶士成幽幽說道:“消息已經傳給中堂,中堂緊急抽調了四千軍馬,讓我回去領軍;下一段時間,國內將會有更多的軍隊6續進入朝鮮。”

聶士成笑着說道:“去黃州練練兵也行,不過東洋的第三師團沒來之前,野津道貫的第五師團應該不會有異動,你們可以先在平壤修整幾天,等將士們恢復體力再去黃州;不過最好不要把部隊陷入死地,這些學員兵是朝廷未來的希望,假如讓東洋軍隊知曉你們新軍營的身份,一定會想方設法殲滅你們。”

何長纓心中感嘆,不愧是一代名將,目光果然自有犀利獨到之處。

不過在東洋的第三師團抵達之前,野津道貫的第五師團應該不會有異動?

平壤這邊還是太樂觀了。

他們小瞧了東洋人的瘋狂!

對於這個問題,何長纓並不打算和聶士成爭辯,估計着自己還沒走到平壤,漢城那邊諸多的‘清間’們,就會把野津道貫四路大軍的一切詳情告知葉志他們了吧。

第六十六章 馬瑟爾的蔑視第二百八十六章 九龍山第一百二十七章 問策第四百九十四章 迷惑第七百一十七章 津門旅的白刃戰三第七章 窮途第一百五十三章 去朝鮮第四百八十章 靜默第四百二十二章 可恥的清軍和北洋第六十一章 英德想賣大清不買第五百九十三章 九門口長城四第五百九十六章 九門口長城七第六百八十八章 定論第七百四十一章 分憂和權宜第二百二十九章 遇見李博虎第四百一十八章 坪井航三的質問第四百一十二章 中伏第三百四十章 戰虎山二第二百四十七章 津門雷霆一第二百五十九章 樹冠上的紅色第六百九十七章 大沽口海戰一第三百零八章 鴨綠江畔的首戰三第七百六十章 直隸最後一戰三第三百五十五章 江畔激戰一第五百五十三章 或北上,或南下第二百零九章 安州城第三百一十五章 鴨綠江畔的迷霧一第三百零三章 晨談第六百七十六章 驚聞,變局二第六十八章 誓言第三百四十四章 驚聞第四百九十八章 守城一第七百四十四章 如來佛和五指山第一百四十二章 軍功第六百七十七章 第11旅團第一百九十八章 平壤戰役十一第二百八十四章 虎山夜宿第三百九十九章 一意孤行第六百六十五章 入關第一百七十六章 突襲順安驛第三百二十六章 大連灣二第二百二十七章 鬥法第六百七十一章 北塘炮臺第四百四十七章 海襲第四百七十八章 大明火炮,炮擊第一百五十八章 太鋒利第六百六十四章 訓練不夠殺戮塑造第三百零一章 進義州第六百零五章 東風拂面如刀第七百四十二章 剿匪第四百章 大連灣海防戰三第三百零六章 鴨綠江畔的首站一第五百七十七章 報大捷,過大年第一百七十二章 初戰栽鬆院第五百四十九章 臘月二十二第四百七十一章 困城第三十六章 東方列強帝國第二百四十九章 皇上聖明第七百四十八章 國戰就是一國之戰第二百二十三章 西洋女護士的夢境第五百四十三章 攻陷安東第二百四十八章 津門雷霆二第五百六十一章 楚恩遲的聲明第三百四十五章 請令第七百九十八章 爭奪南關嶺第一百零六章 你知道我明白第三百六十六章 將起第二百二十一章 津野道貫的對手第一百二十二章 暗世自有名將第四百一十六章 破題,徐家山炮擊第三百九十二章 好大雪一第六十五章 以一敵四第二百一十一章 空虛寂寞冷第六百三十九章 由我們抗倭軍擔待第四百八十八章 一閃而沒的亮光第六百八十二章 一條線上第七百四十七章 羊得有利角第六百六十三章 分歧第七百九十七章 擊殺天龍號第六百六十四章 訓練不夠殺戮塑造第六百七十四章 回通州告急第四百六十六章 狼羣的屏障二第五百九十章 看人第二百四十九章 皇上聖明第六百一十一章 出關二第七十章 站直了,別趴下第二百九十三章 出征第六十一章 英德想賣大清不買第一百八十八章 平壤戰役五第四百五十六章 山海關第四百八十二章 王師大戰倭豬第六百九十八章 大沽口海戰二第二百章 平壤戰役十三第二百四十六章 炮擊第一百九十六章 平壤戰役九第二百三十一章 大東溝二第四百八十章 靜默第二百三十六章 不成功,則成仁第十九章 寡婦門前是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