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6章 攔路搶劫

李璘終於出發了,十五萬大軍帶着三千輛滿載糧食的大車浩浩蕩蕩向東進發,李璘當然有他的計劃,他是合法的江南西道節度使,目前他只是失去了西面的一半州縣,但東面的一半還在他手中,他現在只是把節度使官衙遷徙到宣州,而並非放棄江南西道。

宣州是江南西道最東面的一個州,宣州邊界距離太湖只有一百五十里,最東南的寧國縣距離杭州只有三百里,最東北的粟水縣到江寧縣只有百里。

可以說,宣州就是一個極爲完美的跳板,他的十五萬大軍合法合理地屯兵於宣州,隨即可以拿下江南東道的核心,從江寧縣到餘杭縣。

當然,這是兩位軍師早就給他策劃好的方案,只是李璘一直躊躇不定,而現在被李鄴逼迫而不得不東遷,可一旦李璘東遷到宣州,他奪取江南東道和淮南道的野心也就彰顯無遺。

李璘的大軍走陸路離開洪州,與此同時,他的水路船隊也出發了,大大小小一共兩千艘船隻,裡面大部分是民船,但也有五百艘中型鬥船,兩千艘船隻分爲三批出發,最前面是糧草船,約有一千艘,都是民船,第二批便是運載粗銅和粗銀的戰船和一部分民船,約七百艘,第三批是運載兵甲物資的戰船,約五百艘。

一共兩千二百艘船隻,但只有三千水軍負責保護,這三千水軍主要是針對沿途漁民和水賊,並不是對付李鄴的水軍,李璘心知肚明,就算是三萬水軍護衛,也不是李鄴水軍的對手,雙方戰船實力的差異太大了。

船隊沿着贛江向北而行,先後進入了鄱陽湖,天剛亮,第一批船隻抵達了湖口。

此時,李鄴親自率領數百艘戰船已經等候在湖口了,茫茫江面上,李鄴站在一艘萬石戰船的船頭注視遠處湖口方向,天剛亮,江面上還有一層薄薄的霧氣,使遠處的湖面若隱若現,實際上,他的船隊距離湖口還遠,他們看不到湖口,湖口出來的船隊也看不到他們。

鄱陽湖此時的官方名稱應該叫做彭蠡湖,但管轄它最大的縣叫鄱陽縣,所以鄱陽縣百姓也叫它鄱陽湖,算是一個民間稱呼吧!

這艘一艘快船疾駛而來,有斥候首領上了船,單膝跪下稟報,“第一批船隻已經開始出湖口,延綿近十里,近千艘左右,都是三百石的平底貨船,分爲三隊,三艘首船都有兩千石左右。”

李鄴得到了季廣琛的情報,他知道里面的很多細節,第一批船隊全是糧草,它們其實是試探船,只有這支船隊平安過了湖口戍,後面的第二批和第三批船隊纔會繼續北上。

實際上,李鄴對第一批船隊的糧草並不感興趣,他的目標是第二批和第三批船隊。

李鄴點點頭,“繼續監視,隨時報告!”

“遵令!”

斥候首領行一禮,匆匆乘船去了。

這時,李泌對李泌微微笑道:“殿下不擔心這是季廣琛的苦肉計?假裝投降殿下,送來一個錯誤情報,使運載銅銀的船隊成功逃脫!”

李鄴沉吟一下道:“軍師覺得季廣琛用計可能性有多大?”

“兩成左右!”

李鄴點點頭,“既然如此,那沒必要裝大氣!”

他當即回頭令道:“虞寶生將軍聽令!”

“卑職在!”水軍將領虞寶生閃身而出,

“餘將軍可率百艘艋艟快船和三千弟兄前往彭澤縣,在彭澤縣攔截第一批船隊,將船隊帶回漢陽!”

“遵令!”

虞寶生接過一支令箭走了。

彭澤縣在東面,距離湖口還有百里左右,在百里外攔截船隊,完全不影響後面的行動。

一支百艘戰船組成的船隊向東面疾駛而去,他們會先一步趕到彭澤縣進行攔截。

李鄴很看重季廣琛當然是有原因的。

季廣琛和別的刺史不一樣,別的刺史只是見風使舵,自己實力超過了永王,他們轉變方向投效自己。可一旦朝廷軍隊到來,自己撤走,這些刺史又會轉而投效朝廷。

而季廣琛和劉巨鱗不一樣,他們二人是向自己表示效忠,如果自己離開荊襄去隴右或者河西,他們也會跟着自己一同前往。

看重歸看重,但李鄴也並不想冒風險,季廣琛文武雙全,頗有智謀,他確實有可能是假降,騙過自己,使寶貴的銅銀能順利東去。

既然軍師提醒了自己,李鄴決定再上一道保險。

李鄴繼續耐心等待,時間一點點過去了,到了下午時分,斥候來報,第二批和第三批船隊同時駛近了湖口,即將從湖口出來。

李鄴當即令道:“全軍出動,收繳敵軍的船隊,若有抵抗者,格殺勿論!”

江漢軍的船隊由五十艘五千石的大船和四百艘艋艟快船組成,剛剛走了百艘艋艟快船,現在還有三百艘。

這三百五十艘戰船滿着一萬五千水軍,對付敵軍船隊綽綽有餘了。

船隊出動了,向湖口方向駛去,果然,距離湖口不遠,他們見到了第二批船隊,都是五百石左右的鬥船,足有五六百艘,和季廣琛的情報完全一樣,那麼這些鬥船都被臨時用作貨船,運載粗銅的粗銀。

李鄴對這批粗銅極爲看重,七百萬斤粗銅,精煉後能得到六百五十萬斤精銅,正好可以鑄造一百萬貫錢,加上四十萬兩白銀。

現在銀價還是很貴,依舊保持在一比四的高位上,這就相當於自己得到了兩百六十萬錢,可以養十萬大軍九個月左右,如果把它作爲官方貿易的本錢,那就更可觀了。

永王軍的五百多艘戰船發現了江面的戰船駛來,立刻敲響了警鐘。

“當!當!當!”

韋子春大驚失色,連忙喝令道:“船隊掉頭,駛回鄱陽湖!”

他是想讓船隊逃回贛水或者餘水,隨便找個地方藏匿起來,對方不一定能找到它們。

數百艘鬥船開始掉頭,但已經來不及了,數十艘五千石戰船橫插而來,在他們前方一字排開,截斷了他們的退路。

江漢軍的三百艋艟戰船也衝上來了,鬥船上的三千水軍張弓放箭,但沒有什麼作用,雙方的戰船在水面相撞,江漢唐軍大喊:“唐軍不殺唐軍,投降者免死!”

他們一邊大喊,同時紛紛跳上對方船隻,人數比是三比一,永王軍根本不是對手,紛紛跪下投降。

韋子春在首船上,他聽到外面慘叫聲,片刻又安靜了,他站起身,戰戰兢兢走出船艙,忽然幾把戰刀架在他的脖子上,韋子春嚇得又頹然坐下,舉手大喊道:“我投降!我投降!”

江漢軍將戰俘驅趕上了二十艘大船,暫時在船艙下面關押起來,大船上的水軍控制了第二批近七百艘船隻,包括鬥船和民船。

很快,他們便查驗清楚了貨物,上旗艦向李鄴啓稟,“啓稟殿下,全部都是粗銅錠,還有一部分可能是銀錠。”

李鄴點點頭,心中十分欣慰,看來季廣琛沒有欺騙自己,他是真的向自己效忠。

就在這時,第三批船隻約三百餘艘貨船從湖中駛出,出現在湖口,它們看到了遠處的數十艘大船,嚇得掉頭要回去,卻被三十餘艘艋艟戰船攔截,第三批船隊沒有護衛,它們不敢抗命,只得老老實實上前匯合。

李鄴見所有船隻都已被俘虜,便命令部分戰船把繳獲的敵軍船隻帶回漢陽,他自己則率領三十艘大船和兩百艘艋艟戰船向鄱陽湖內駛去,船上運載着一萬軍隊。

兩天後,李鄴的船隊抵達了洪州豫章縣,季廣琛已經在碼頭等候李鄴的到來。

第413章 漢女小康第1148章 各懷心思第996章 人窮志短第328章 血腥殺賊第164章 玉狼之禍第1066章 覓藥吊命第218章 夜襲敵營第411章 紅袍聖女第255章 意外任命第1098章 長遠計劃第821章 調船之困第900章 辭去相位第303章 無奈妥協第897章 烽火夜起第744章 出祁山道第299章 又見貴妃第108章 猛將之道第1187章 合縱抗唐第441章 遞交辭呈第176章 殺人事件第1237章 李岱辭相第1259章 抓住弱點第232章 主動請纓第670章 先下一城第445章 尋找破綻第267章 前輩教誨第178章 棋手交割第824章 酒樓定策第171章 金山獵酋第466章 再度高升第806章 文吏招募第112章 初顯身手第29章 初試意外第423章 大戰來臨第349章 捷足先登第590章 機密外泄第119章 殺人救人第365章 名人薈萃第682章 臨時節度第427章 鹹海邊城第77章 遭遇悍婦第332章 天子態度第476章 姐妹之諾第242章 兄弟反目第768章 被迫出兵第362章 河中新軍第347章 錯失機密第400章 戰略目標第837章 旁觀者清第1033章 兩軍遭遇第661章 笑談八卦第1111章 身份確定第877章 刺殺大案第723章 鶴頂之紅第445章 尋找破綻第1113章 求賢若渴第1042章 陰差陽錯第361章 新任幕僚第41章 搬家計劃第510章 失財之恨第1145章 檄文初發第662章 用人失誤第1240章 改換策略第494章 激戰且末(下)第342章 獅子開口第1184章 三更爲號第836章 兄弟鬩牆第1202章 李家規矩第771章 黑雲壓城第84章 欺人太甚第390章 父子談心第1097章 不歡而散第998章 家族之力第240章 哈里發石第663章 徹底墮落第1227章 除夕守歲第93章 如履薄冰第961章 優勢在彼第202章 狼子野心第1225章 順藤摸瓜第820章 家有小女第16章 王府揚威(二)第410章 滅國之財第542章 急轉直下第1251章 狼羣戰術第504章 再徵勃律第324章 隊友姓豬第498章 裡應外合第871章 陰差陽錯第349章 捷足先登第634章 陰差陽錯第674章 火攻藍田第583章 藏身龍武第787章 軟硬兼施第490章 天地不仁第898章 不速之客第277章 背後藏刀第721章 神秘來客第637章 糧草機會第168章 千里追殺(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