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5章 人才難得

實力纔是地位最好的解釋,江夏一戰後,洞庭湖周圍以及湘江沿岸的州縣紛紛有動靜了,各地州官、縣官成羣結隊來漢陽覲見魯王李鄴,就如同他們之前結隊去覲見永王李璘一樣。

一連七八天,李鄴都在接見官員,儘管他心中十分厭煩了,但他還是得打起精神接見這些官員,他也知道這些官員是依附強者,並非依附自己,但這是官場的定律,李鄴也無所謂,只要這些官員準時將稅賦錢糧送來就足夠了。

這天上午,他在接見郴州刺史和長史,郴州位置緊靠嶺南,十分偏遠,但郴州有好東西,它有唐朝的三大銀坑之一,桂陽銀坑,年產白銀數十萬兩,還有銅礦,產量也不小。

刺史姓蔣,開元二十年進士,他告訴李鄴,十天前就動身了,直到今天才抵達漢陽,其間還翻山越嶺,歷經艱辛纔來到漢陽。

蔣刺史和韓長史再三邀請李鄴去郴州視察,李鄴當然明白他們的用意,是讓自己去實地解決問題。

“郴州沒有河流和外界聯繫嗎?”李鄴笑問道。

“有河流!”

蔣刺史連忙道:“郴水流經郴州的大半地區,最後注入湘江,但問題是,郴水有一段河道無法通航,最長時有三百里,歷屆官府陸陸續續清理,現在大概還有五十里左右無法通航。”

“什麼原因不能通行呢?是山區河水的落差嗎?”

兩人搖搖頭,“倒不是河水落差的問題,而是郴水的河水普遍太淺,河道中全是巨石,連竹排筏都不能走,前面治理好的可以行船了,但最後這一段必須要肩扛人背過去,如果能把這最後一段河道解決了,那至少可以用船隻把各種物資運出去、運進來。”

“那爲什麼官府不組織民夫把最後一段河道中的巨石清理搬走,河道不就徹底疏通了嗎?”

蔣刺史嘆口氣道:“開元年間,郴州的州縣官府組織幾萬民夫動手疏通河道,用了三年才把巨石清空了大半,可天寶二年一場山洪爆發,又將我們辛辛苦苦搬走的巨石又重新衝回河道中,對於官府而言,三年算是白乾了,可民衆卻認爲這是天意,是上天不允許他們搬走石塊,後來我們又組織人力,就沒有人肯幹了,根本就組織不了民夫,如果強徵,則會爆發官民打鬥,會出人命的。”

李鄴笑道:“既然民夫不願意再搬運石頭,那我又有什麼辦法,總不能讓我的軍隊替你們清理河道吧!”

“不!不!”

蔣刺史連忙擺手,“不敢麻煩殿下,其實民夫可以徵集,關鍵是要給錢給糧,要籌集很大的一筆錢糧,但我們官府連俸祿都快發不起,哪裡去籌集錢糧?”

李鄴這才明白,他們其實是來問自己要錢糧的,李鄴微微笑道:“郴州是產銀之地,難道還沒有錢?”

“殿下不了解啊!如果我們不經朝廷批准,擅自開礦,我們的官帽就到頭了,再說,就算開礦也要有本錢,我們連本錢都拿不出來。”

李鄴點點頭,他沉思片刻道:“這樣吧!以江漢節度府的名義開礦,本錢我們出,你們負責出礦山,主要是開採銀礦,在郴州就地冶煉,我來安排冶煉工匠,最後得到的粗銀,我們三七分,地方官府拿三,節度府拿七。

然後我拿錢糧來購買你們的粗銀,這樣伱們手中就有了錢糧,開始着手清理河道,一定要把水運打通,這是你們的最大政績。”

“殿下能不能先預支給我們一部分,清理河道實在拖不下去了。”兩名官員小心翼翼地懇請道。

“可以,我先預支給你們兩萬貫錢和一萬石糧食,但我醜話說在前面,我會派人查帳的。”

兩名官員大喜,一起站起身感謝節度使的全力支持。

兩名官員告辭走了,李鄴搖搖頭,他很理解這些官員的難處,守着寶山卻不敢動,更重要是,就算有礦也換不他們所需要的糧食物資。

就是清理幾十裡的河牀而已,近百年一直拖到現在也得不到治理。

這時,親兵在門口稟報,“啓稟殿下,軍師來了,有急事求見!”“請他進來!”

片刻,李泌走了進來,他前些天回了一趟襄陽,瞭解襄陽情況,昨天又返回漢陽。

“殿下,官員都接待結束了吧?”李泌走進來笑道。

李鄴苦笑道:“最後還有道州和連州,明天一起接見,就結束了!”

“殿下,有件重要之事,季廣琛派次子來見殿下,有封信他要親手交給殿下。”

李鄴一怔,季廣琛派兒子來見自己,爲什麼?

李泌看出主公的疑慮,笑了笑道:“劉巨鱗都徹底投效殿下,何況季廣琛?”

李鄴點點頭,“人在哪裡?宣他來見我!”

片刻,季春之被帶來內堂,他躬身行禮,“小民季春之參見魯王殿下!”

“你父親有信給我?”

季春之從懷中取出信,呈給李鄴,李鄴接過信笑問道:“聽說你父親改任洪州刺史?他是否打算跟永王東去?”

季春之沉聲道:“我父親的去或者留,都在殿下的一念之間。”

這句話回答得有水平,李鄴打開信細看,他着實震驚,李琳準備將七百萬斤粗銅和五十萬兩粗銀運走,有這麼多嗎?

李鄴看完信笑道:“你父親還有口信給我嗎?”

季春之搖搖頭,“我父親要說的都在信中了。”

李鄴微微笑道:“回去轉告你父親,能得他的投效,李鄴深感榮幸!”

季春之激動地行一禮,“小人這就回去稟報父親。”

“休息一天吧!明天再出發回去。”

“小人可以在路上休息,還是今天就走,感謝殿下接見!”

季春之再三行禮,告辭退下了。

李鄴把季廣琛的信遞給了李泌,“着實讓人驚訝,豫章縣居然會有這麼多銅錠!”

李泌看完信微微笑道:“這些礦產品其實都是權貴們的財富,並非朝廷所有,囤積居奇,這是權貴們一貫作風,一點都不奇怪,結果被李璘全部沒收,應該是太上皇安排的,估計李璘是打算鑄錢爲軍俸,但還沒有來得及實施,季廣琛居然把這麼重要的情報告訴了殿下,這應該是他的投名狀吧!”

李鄴點點頭笑道:“人才難得,這份投名狀我收下了!”

第1221章 一級戒備第54章 龍爭虎鬥(中)第753章 抵達金城第1255章 根本目標第582章 機會來臨第881章 北軍到來第392章 驀然回首第490章 天地不仁第871章 陰差陽錯第1055章 西海春色第696章 決戰風起第572章 火燒蛇谷第708章 三娘相媳第1059章 踏上返程第284章 初步善後第426章 急轉直下第658章 緊急商議第73章 入籍歸宗第331章 一針見血第760章 三吏三別第154章 血戰峽谷(下)第687章 黑雲壓城第240章 哈里發石第542章 急轉直下第1020章 抵達洛陽第681章 殺入長安第712章 案情複雜第805章 天降大任第1225章 順藤摸瓜第689章 出擊弱點第329章 黃粱一夢第41章 搬家計劃第894章 後患難斷第574章 激戰魯陽第888章 史系覆滅第1253章 河間巷戰第1093章 雲州計劃第820章 家有小女第618章 失守魯陽第91章 淘汰複賽(中)第143章 獵和被獵(下)第670章 先下一城第938章 識人不明第1106章 動員部署第170章 誤打誤撞第569章 長安兌錢第364章 人情如水第388章 謀士高人第763章 相州兵敗第682章 臨時節度第998章 家族之力第398章 再別長安第759章 梁州論政第943章 疑是阿三第870章 小試牛刀第901章 隴右談判第376章 王母之石第74章 新房新家第1161章 洛陽新政第793章 奪取甘州第200章 首戰河西第330章 輿論譁然第553章 整編掌權第278章 峽谷血戰(上)第273章 痛下殺手第110章 同行風波第235章 波斯騎兵第389章 奸計得逞第75章 程家後人第500章 元慶提醒第972章 壽宴趣事第439章 危險提醒第464章 節度述職(上)第681章 殺入長安第1137章 鐵腕手段第360章 河中建制第975章 兩祠合併第620章 初戰魚梁第897章 烽火夜起第1023章 太子之憂第842章 幡然醒悟第730章 時機成熟第684章 修補漏洞(上)第881章 北軍到來第13章 等級制度第535章 改變風格第236章 峽谷遇劫第62章 大賽前夕第1252章 梟雄謝幕第404章 戰俘大營第1085章 詭異之處第888章 史系覆滅第1172章 深夜急報第267章 前輩教誨第784章 關鍵證人第655章 人才難得第809章 引蛇出洞第54章 龍爭虎鬥(中)第493章 激戰且末(上)第38章 入會終試(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