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告密者誰

第125章 告密者誰

下午時分,李岱下朝回來,直接來到常樂坊,找到了李鄴。

父子二人在一家小酒館坐下,李岱急道:“鄴兒,這兩天你最好不要出門!”

“因爲李洵之事?”

李岱點點頭,“縣衙還在追查兇手,目前還沒有眉目,但我感覺他們下一步的目標是你,你最好不要出門,等縣衙追查到了兇手,伱再出門也不遲!”

“但父親明明知道是李岷買兇!”

李岱無奈攤手道:“知道又能怎麼樣,沒有證據,他一口否認,說自己不在長安,沒辦法指證他!”

李鄴淡淡道:“父親應該把這件事告訴祖父,讓祖父來主持公道!”

李岱嘆口氣道:“你祖父主持公道的辦法從來只有一個,把酒樓和客棧全部拿走,‘沒有了利益就沒有了紛爭’,這是他的口頭禪,所以這種事情發生了,大家都私下解決,不會驚動你祖父!”

“那也簡單,把李岷三個兒子的腿都打斷,以暴制暴,看看最後是誰哭!”

“這樣不行,一旦被你祖父知道了,後果不堪設想,我剛纔也說了,關鍵是我們沒有證據,證明是你四叔所爲。”

李鄴平靜道:“我會找出證據!”

停一下,李鄴又道:“當年父親打抱不平,得罪了武惠妃,我猜得沒錯的話,應該也和李岷有關吧!”

兒子一下子提到了十四年前的往事,李岱的神情立刻不自然起來。

良久,他嘆口氣道:“過去事情就過去了,提他做什麼?”

“父親還真是沒用半點防備之心!”

李鄴搖搖頭道:“戶部員外郎原本是他的職務,結果被父親搶了,他會嚥下這口氣?還有之前發生的戶部縱火案,指證父親平時沉溺於幻術,可是有三份家人證詞,除了宇文螺和李淮,還有一份是誰?

父親覺得他對付三個晚輩,僅僅只是爲了酒樓和客棧的利益?”

李岱大驚,“難道他還有別的企圖?”

李鄴點點頭,“他去春狩之時發生了打人事件,他自然就撇清了嫌疑,如果我再被人砍掉一隻手或者一隻腳,也同樣和他無關,收拾李洵三人是假,對付我纔是真!”

李岱坐不住了,他站起身走了幾步道:“簡直太瘋狂了,我要告訴你祖父,絕不允許這種事情發生!”

李鄴冷笑一聲道:“現在告訴祖父等於打草驚蛇,那以後我真的就防不勝防了,父親只要告訴我,十四年前陷害父親,是不是李岷乾的?”

李岱半晌嘆息道:“我後來才知道,是他買通了武惠妃心腹,設了一個強搶民女的局,他又邀我去曲江池遊玩,結果強搶民女之事就在我眼皮子底下發生了。”

這件事改變了李岱一生,現在說起來,他還是滿腹的怨恨。

李鄴點點頭,“這件事父親就不要管了,以我的武藝,沒有人能傷得了我,相信我會處理好這件事。”

李岱看了兒子半晌,無可奈何道:“我只有一個要求,不要出人命,我不是在乎他們死不死,而是我擔心你惹事上身。”

今天是春狩後的第一個朝日,事務繁多,李林甫回家稍微晚了一點。

馬車裡,李林甫神情嚴峻,有件事讓他心中頗爲憂慮。

下午,他遇到了高力士,高力士恭喜他的孫子李鄴和程家一起奪得了春狩第二名。

李林甫是什麼人,他立刻聽懂了高力士的暗示,自己的孫子和程家走得太近了,程家可是東宮派系重要人物,自己孫子和程家走得太近,會讓天子懷疑自己和太子有勾結。

這件事必須要提醒鄴兒,不要再和程家往來。

但李林甫覺得有點奇怪的是,如果僅僅一起打獵,並不說明什麼,說不定自己孫子和程昌胤是同窗,在一起打獵很正常。

天子也不會憑這點小事就懷疑自己,高力士也根本沒有必要暗示自己。 高力士之所以提醒自己,說明這件事有點嚴重了,難道是有人刻意拿這件事做文章?

李林甫多年的政治直覺告訴他,一定是有人拿這件事來做文章,讓天子懷疑自己和太子有勾結。

馬車很快駛入平康坊,在相國府前緩緩停下,李林甫吩咐心腹侍衛王寬道:“去把四十八郎找來見我!”

“遵令!”

王寬匆匆去了。

李林甫回到書房坐下,對侍妾擺擺手道:“等一會兒再上晚飯!”

不多時,管家在門口道:“老爺,四十八郎來了!”

“請他進來!”

片刻,李鄴走進書房,行禮參拜道:“孫兒拜見祖父!”

“坐下吧!”

李林甫笑眯眯請李鄴坐下,問道:“今天休息還好吧!”

“多謝祖父關心,今天休息得還不錯。”

“下一步有什麼考慮嗎?”

李鄴沉吟一下道:“孫兒縣學已不想去了,下一步該做什麼,孫兒還在考慮。”

李林甫點點頭,“你和程家是怎麼認識的?”

“回稟祖父,孫兒在永和坊鐵匠鋪買到兩座香爐和一件兵器,發現是程家之物,孫兒就把東西送還給程家,程家十分感激,就這樣認識了。”

“就這麼簡單?”

李鄴點了點頭,“春狩還是孫兒第二次和程家交往!”

李林甫眉頭一皺道:“今天高力士提醒我,說你和程家交往過密,因爲程家是太子派系,你又是我孫子,會讓有心人把我和太子聯繫起來,你明白嗎?”

“宰相支持太子,不是很正常嗎?”

李林甫苦笑一聲道:“太子從來就是皇帝的政敵,尤其是大唐,前有玄武門事變,後有睿宗被迫讓位,天子防自己的兒子像防賊一樣。

所有人都批評我李林甫不救前太子李瑛,李瑛三兄弟和妻兄薛鏽披甲帶兵入宮,口口聲聲說救駕,堂堂太子會不知道這意味着什麼?

如果說他們事先沒有謀劃,又怎麼可能不約而同做一件事?

從武則天到韋后,又到太平公主,再到睿宗退位,那麼多成功政變的先例,李瑛三兄弟會不效仿?

李瑛三人也想發動宮廷政變,誅殺武惠妃,逼宮天子,只不過沒有成功罷了,依我看,現在的太子遲早也會政變上位,這是他們家的傳統。”

李鄴暗暗點頭,祖父看得很透徹,歷史上,太子李亨就是勾結陳玄禮在馬嵬坡發動了政變,逼迫李隆基退位,太子李亨拿到了退位詔書後,去朔方纔能正式登基爲帝。

“孫兒明白了,但這個告密者很可怕,祖父有沒有考慮過,這和之前宗祠泄密者其實是同一人?”

馬嵬坡之變,就是太子李亨勾結大將軍陳玄禮發動的政變。

最後結果一定是逼迫李隆基寫下了退位詔書,承認太子登基,太子李亨纔拿退位詔書去朔方登基爲帝。

沒有這份退位詔書,太子李亨才能合法登基,否則他只能太子監國,而不能登基。

(本章完)

第308章 並非貴客第1262章 秘密營救第998章 家族之力第382章 新年朝會第177章 證據紕漏第362章 河中新軍第666章 嚴莊之子第787章 軟硬兼施第254章 金山阿靈第341章 服軟求饒第98章 花明柳暗第544章 再回長安第1265章 兩個弱點第587章 重玄之變(上)第191章 雷霆之怒第431章 惡念不斷第1018章 三眼神判第293章 太清遇故第80章 三十七郎第1239章 漏網黑魚第177章 證據紕漏第1021章 上皇詔書第810章 祖孫對話第978章 明年計劃第1152章 父子交心第1032章 長安團聚第292章 黃雀在後第367章 初次相約第124章 利益之爭第1267章 夜攻漁陽第1126章 算科考生第335章 朝會之爭(三)第1124章 夜間設伏第121章 泄露機密第403章 國王之憂第1157章 擊掌爲誓第786章 正月新年第739章 釋疑解惑第560章 漢中咽喉第22章 請君入甕第309章 壽星悟佛第680章 再抵長安第1178章 倉惶北逃第733章 選擇大義第925章 新豐殲敵第156章 執行密令第846章 家有醜事第799章 兵臨隴右第974章 再議太子第296章 貴妃消息第851章 運籌帷幄第830章 出手相助第1259章 抓住弱點第900章 辭去相位第144章 安樂小縣第87章 妖孽之孫第444章 時間緊迫第835章 酒樓遭辱第650章 初戰江夏(上)第108章 猛將之道第1185章 註定滅亡第44章 另類出城第930章 異常客人第299章 又見貴妃第444章 時間緊迫第86章 弟兄紛爭第4章 心服口服第1130章 科舉取士(上)第367章 初次相約第105章 道家玄學?第1223章 除夕納妾第39章 冷月先生第93章 如履薄冰第351章 人質脅迫第1145章 檄文初發第1147章 金蟬脫殼第697章 南城決戰(一)第588章 重玄之變(下)第971章 撤離巴蜀第709章 凱旋歸來第938章 識人不明第255章 意外任命第589章 驗明正身第434章 籌備婚禮第1076章 老奸巨猾第973章 結個親家第521章 初探橋陵第954章 遲到抉擇第429章 準備東行第264章 深謀遠慮第833章 再遇故人(下)第282章 怛城決戰(三)第1169章 郭公之擇第655章 人才難得第619章 漢江防禦月底求月票和打賞第1231章 序幕拉開第1022章 兩個方案第833章 再遇故人(下)第1206章 收網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