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內亂之根

第128章 內亂之根

李鄴見祖父對安祿山造反的說法不以爲然,他遏制不住心中的怒火道:“現在大唐內憂外患,土地兼併,府兵制敗壞,各地民不聊生,安祿山擁重兵於幽州,虎視中原,他怎麼可能沒有野心?”

李林甫搖搖頭,“邊軍權勢太重,不僅僅是安祿山的問題,其他地方都一樣,高仙芝完全可以割據安西自立建國,朝廷更是鞭長莫及,哥舒翰也可以割據河湟隴右,安思順也能割據河西,如果他們有這個心,都可以擁兵自立,這個問題難道就只有你能看到,別人都看不到?”

李鄴冷靜一下問道:“那朝廷怎麼應對這個風險?”

“朝廷有制度來約束他們,一是人質,安祿山、哥舒翰、高仙芝、安思順等等,他們的嫡長子都在長安爲人質,同時天子派了監軍。

還有我這邊,每隔三個月我就要派人去考察他們一次,他們不敢有任何輕舉妄動,只要有嚴密的制度,他想造反也沒有那麼容易。”

李鄴着實無奈,李林甫任相位時,確實制度健全,所有邊將都老老實實,包括安祿山也不敢有任何小動作。

但楊國忠接任相國後,各種制度都荒弛或者廢除,最終導致安祿山造反。

“祖父,但這些制度治標不治本啊!最好的辦法還是應該消除風險。”

李林甫負手又走了兩步,對李鄴道:“你說的百姓生活困苦,朝廷財政拮据,土地兼併嚴重,這些祖父都懂,其實這些不是天下大亂之根,還有外患也沒有你說的那麼嚴重,吐蕃雖然窺視隴右、河西,但我們能對付。

野心勃勃的西突厥在天寶初年被滅,儘管回紇漸漸強大,可草原水草豐美,沃野萬里,遊牧民族並沒有南下的動力,伱雖然憂國憂民,但你並不知道大唐危機的根源。”

李鄴慢慢冷靜下來,“能否請祖父告訴我!”

李林甫坐下來緩緩道:“事情還得從三百年前的六鎮兵變說起,北魏王朝爲對付柔然,在草原設了六大軍鎮,遷徙百萬漢人駐守軍鎮,這些漢人在草原上生活了數十年,除了相貌、語言還是漢人,他們習俗和性格都已胡化。

後來六鎮守軍造反被鎮壓後,北魏朝廷將數十萬六鎮軍士以及他們家人遷徙到河北、山東以及關隴安置,這是北魏朝廷最大的昏招,引狼入室。

這些軍鎮士兵個個驍勇強悍、不懼官府,每個人都能獨當一面,而且還特別團結,他們欺壓良善,搶奪土地,聯手對抗官府,殺人無忌,使各地官府不得不妥協,他們很快就成爲了每個縣甚至每個鄉的地方豪強。

幾十萬人放到河北、山東和關隴,迅速形成了兩大勢力集團,從北魏時代一直對抗到今天。”

李鄴脫口而出,“河北集團和關隴集團。”

“沒錯!”

李林甫繼續道:“北魏在這兩大勢力的操控下,分裂成東魏和西魏,兩大勢力集團索性又各自建國,成立了北周和北齊。

北周就是由關隴勢力集團組成,先是宇文氏得了皇位,後來楊氏又推翻宇文氏建立隋朝,再後來我們李氏又取代楊氏,建立了唐朝。

鄴兒,你明白了吧!統治唐朝的不僅是我們李氏皇族,而是整個關隴集團,大唐的財富和權力基本都被關隴集團瓜分了,武則天和楊廣一樣,都是想擺脫關隴集團控制,才遷都到洛陽,最後都失敗了,還是重新遷都回長安。”

“河北集團呢?”李鄴又問道。

“河北集團準確說叫做河北山東集團,北齊覆滅後,隋文帝沒有將他們趕盡殺絕,而是繼續重用他們,用他們來牽制關隴集團。

隋末大亂,竇建德勢力和瓦崗勢力兵敗後,他們又轉而支持太宗皇帝,太宗背後的瓦崗勢力,實際上就是河北山東勢力,而支持太子李建成的勢力,主要以關隴勢力爲主。

但河北勢力集團並沒有因爲太宗獲勝而得到重用,相反,他們漸漸被邊緣化,尤其當今天子是依靠關隴貴族的支持才奪取了帝位,河北勢力集團更是被全面打壓,關隴集團幾乎壟斷了大唐所有的財富,天子又不能觸碰他們的利益,這就使得河北勢力集團極爲不滿。 眼看河北和山東的民心不附,河北勢力集團漸漸有造反的跡象,而關隴勢力越來越膨脹,我就向天子建議,用關隴胡人爲邊將,尤其是安祿山,他本身是河西人,又忠於朝廷,他能壓制住河北勢力集團的蠢蠢欲動。”

李鄴這才明白了朝廷的意圖,引入胡人勢力來平衡河北集團和關隴集團,但這是一把雙刃劍啊!

前期雖然有用,但後來的安史之亂和藩鎮割據,不就是胡人勢力和河北勢力集團結爲利益同盟的結果嗎?

李鄴無奈,又道:“祖父還是繼續說同羅吧!”

李林甫道:“我可以說服天子,不讓安祿山插手阿布思叛亂,我看你的方案是讓我率軍坐鎮朔方,用朔方兵馬使郭子儀爲主將,再用北庭節度使程千里切斷阿布思的退路,將阿布思部徹底圍剿。”

李鄴欠身道:“祖父不一定要親自前往朔方,但一定要成爲主帥,可以坐鎮原州,集結各路兵力北上,這一戰若處理得好,祖父將會獲得巨大聲望,至少三五年之內天子不會動祖父。”

李林甫點點頭,孫子建議自己爲主帥,說到他的心坎上了,但天子不一定會答應啊!

他苦笑一聲道:“這種情況一般都會安排王子爲主帥,軍權不會輕易給外人!”

李鄴想了想道:“祖父可以試一試,孫兒覺得天子既然對皇子很防範,未必會把軍權給皇子,另外,孫兒還有一個建議。”

“你說,還有什麼建議?”

“朝廷出兵三萬可以,但這只是表面上的軍隊,目的是讓阿布思心懷僥倖,覺得自己能夠擊敗朝廷軍隊,佔領朔方,從而不會逃走。

孫兒的意思明暗結合,明面上是三萬朝廷軍隊,但暗中還要讓張齊丘在河湟的兩萬四千朔方軍回援朔方,這樣五萬四千軍隊加上朔方留守的一萬軍隊,才能戰勝三萬同羅騎兵,否則兵力太少,一旦慘敗,祖父反而責任重大。”

李林甫點點頭,“你說得有道理,這是一把雙刃劍,要麼鞏固我的相位,要麼掀翻我的相位,我儘量按照你的方案說服天子!”

該說的都說完了,李鄴告辭,走到門口,他又回頭道:“假如有一天安祿山和河北集團結盟,那該怎麼辦?”

李林甫緩緩點頭,“你的提醒,我會放在心上!”

李岷最終沒有能逃過父親李林甫的嚴懲,他涉嫌買兇傷人,首先被吏部革去官職,縣衙得到李林甫的默許,判李岷有罪,杖一百,流放雲南三年。

щшш▪Tтkā n▪C 〇

他的妻子和幾個兒子也被送去漢中莊園居住,不得再住相國府。

就在這時,五強賽也隨之拉開了序幕,這次五強賽包括了驍騎衛馬球隊、范陽軍馬球隊、隴右軍馬球隊、安西軍馬球隊和天鵬馬球隊。

五支隊伍中,以驍騎衛馬球隊和范陽軍馬球隊爲最強,而天鵬馬球隊爲最弱,他們上一輪運氣很不錯,抽到了楊家馬球隊,僥倖殺進了五強。

五強賽就沒有那麼好的運氣了,天鵬馬球隊第一戰就抽到了范陽軍馬球隊。

很多歷史書上說,安祿山造反是李林甫用人不當,但我覺得應該從歷史經緯來分析,隋唐實際上是北魏和北周的延續,安史之亂所產生的根源也在北魏。

北方兩大勢力集團的鬥爭,一直到宋朝才結束,宋朝時,整個經濟已轉到江南,北方衰落。

就像我們分析明清一樣,就不能忽視江南財閥一千多年的影響。

(本章完)

第113章 比武較箭(上)第374章 宇文懷德第334章 朝會之爭(二)第977章 等級制度第270章 黑夜偷襲第664章 黑鳥越城第314章 歸途聞警第642章 江夏戰備第211章 長街殺戮第266章 侵佔事件第699章 南城決戰(三)第1259章 抓住弱點第795章 大斗拔谷第563章 明目挑釁第222章 收拾殘局第1162章 河東異變第796章 釜底抽薪第242章 兄弟反目第317章 全家團聚第364章 人情如水第1067章 揭露真相第790章 警告見效第221章 狹路相逢第836章 兄弟鬩牆第40章 短期協議第497章 借君之首第139章 緊急出發第251章 碎葉疑影第79章 毒婦之心第535章 改變風格第259章 銀庫之謎第3章 融合超越第98章 花明柳暗第751章 四路出擊第1238章 韋相勸諫第228章 勇奪險堡(上)第641章 巡視漢陽(下)第46章 人心險惡第690章 曲江攻勢(上)第758章 得罪小人第440章 主動反擊第548章 大禍臨頭第1083章 幕後真兇第895章 延州事件第788章 旁觀者清第344章 故技重施第1191章 攜美離去第381章 巧取豪奪第1067章 揭露真相第630章 嶽州消息第1055章 西海春色第336章 朝會之爭(四)第1017章 宣召來洛第353章 人證物證第63章 出線之戰(上)第688章 試探初戰第753章 抵達金城第66章 初見烈鳳第130章 新的志向第722章 提醒關鍵第214章 除匪安良第227章 瓦罕走廊第1046章 收復四州第806章 文吏招募第62章 大賽前夕第778章 附骨之疽第1169章 郭公之擇第530章 尋找同盟第88章 複賽前夕第856章 火油基地第679章 內應張平第942章 事出有因第129章 五強首戰第1033章 兩軍遭遇第1126章 算科考生第844章 皇宮宴請第1235章 最後通牒第209章 收尾之信第508章 血戰勃律(上)第300章 指若凝脂第289章 王者歸來第414章 一響貪歡第215章 河西裴氏第1172章 深夜急報第707章 逐步撤退第855章 驚聞變故第50章 酒後失言第1110章 新年沐浴第1249章 戰略陷阱第919章 收買小人第889章 談判前夜第118章 勇闖敵穴第698章 南城決戰(二)第979章 藩鎮子弟第874章 凶神歸位第571章 無恥小人第1005章 欲加之罪第587章 重玄之變(上)第67章 話中有話第821章 調船之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