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8章 固若金湯

第1208章 固若金湯

帥府大堂上,田神玉陰沉着臉聽着大將杜峰的彙報。

杜峰跪在地上極力描述那一雷之威,並非他守城不力,而是唐軍借神鬼之力破城。

“主公不知道那一下雷爆有多麼恐怖,大地在搖晃,弟兄們站不住,全部跌倒,整個城牆坍塌了,濃煙衝上天幾十丈高,神鬼之威啊!”

田神玉當然知道那不是什麼神鬼之威,就是關隴軍的鐵火雷,他們在飛狐縣就用過了,被鐵火雷破城也就罷了,但讓他不能接受的是,四千軍隊最後只有這混蛋帶着二十幾人逃回來。

“我來問你,明明有兩千弟兄跟你逃出來,爲什麼只有你逃回來,其他兄弟呢?”

“兩千弟兄.兩千弟兄被敵軍攔截了。”

“那你怎麼能逃回來?”

杜峰不敢看田神玉的眼睛,吞吞吐吐道:“卑職在後面等其他弟兄,聽說前面被攔截了,卑職就走了小路”

“放你孃的狗臭屁!”

田神玉一聲大罵,喝斷了杜峰的解釋,“分明是你貪生怕死,出賣了其他弟兄,自己逃回來了,你以爲我不知道?”

杜峰不敢狡辯,只得解釋道:“敵人兵器太厲害,卑職必須要逃回來告訴主公。”

“放狗屁,你出賣自己士兵,一心自己逃命,要伱這樣的大將何用?”

田神玉厲聲大喝:“給我推出去,斬首!”

“主公饒命!饒命!”

杜峰平時人緣極差,關鍵時刻,,沒有人替他求情,杜峰被拖下去,片刻,一顆人頭送上來。

田神玉指着血淋漓的人頭冷冷道:“誰敢丟下城池,擅自逃跑,這就是他的下場。”

衆人凜然,原來杜峰被殺是他丟下城池逃命,想想也對,第一次丟下離石縣逃命,第二次丟下祁縣逃命,難怪主公不饒他。

“大家聽好了,關隴軍留下東城門讓我們逃命,但我們誓與太原共存亡,絕不撤退!”

衆將一起振臂高呼,“絕不撤退!與太原共存亡!”

田神玉之所以不肯東撤,也是因爲他在雲州便暗中投靠了回紇,他很清楚,一旦他放棄太原城東撤,不等他撤到井陘,關隴騎兵就會把他的三萬軍隊剿滅殆盡,就算他僥倖逃脫,逃到河北也一樣會被李寶臣和朱泚踩在腳下。

相反,如果他能守住太原城,熬到回紇援軍到來,將來回紇很可能會扶持他爲一方諸侯,就像隋末的劉武週一樣。

也正是想通了這一點,這大半年來他一直就在整軍備戰,儲蓄糧食,修築城牆,擴挖護城河,把太原城打造成一座固如金湯的堅城。

八萬大軍包圍了太原城,這天上午,三名主將站在高處,眺望着遠處的太原城,高秀巖眉頭一皺,“我記得太原城的護城河也就五丈寬,看看現在,至少有三十幾丈吧!城牆也變高了,現在至少高四丈。”

雷萬春點點頭,“根據之前的情報,太原城的防禦改造從田神功時就開始了,你們注意一個細節,他們的城門不是正對護城河上的橋,而是斜向開的,這就沒法用攻城槌撞城門。”

“兩位將軍說得都對,我再補充一點!”

荔非元禮在一旁道:“我出兵之前特地在兵部看了太原城的防禦結構模型,是田神功送給兵部的,四座城門都有甕城,甕城正面和兩側都修建了箭樓,每座甕城可以部署六千弓弩手,而且城內很可能有火油!”

雷萬春和高秀巖同時一驚,“怎麼會有火油?” 荔非元禮緩緩道:“就是當年僕固懷恩的一萬三千桶火油,朝廷查獲後沒有送到長安,而是運往雲州,防禦遊牧騎兵支援僕固懷恩,但遊牧騎兵沒有來,火油就留在了雲州,最後被田神玉得到了。”

雷萬春點點頭,“我想起來了,朔州刺史說過,田神玉向太原運走了大量軍事物資,這裡面應該就有火油。”

三人商議片刻,決定把目前的太原狀況寫成詳細報告,用八百里加急送往長安,由監國定奪怎麼攻打太原。

爲什麼要向李鄴彙報,因爲雷萬春、高秀巖和荔非元禮都各自是主將,李鄴並沒有任命統一指揮的主帥,這種情況下,李鄴就是主帥。

長安,大明宮的鐘聲敲響,只有‘咚!’的一聲響,這表示正點,巳時正,也就是中午十一點。

現在的重力鍾還不是自鳴鐘,旁邊掛了一口銅鐘,有專人負責敲鐘。

由於上朝的時間比較早,中午休息也比較長,有一個時辰,方便一些年紀大的高官回家午睡,今天中午,李鄴請客,帶着一羣高官來到翊善坊的天然居酒樓吃午飯。

幾輛寬大的馬車在百名侍衛保護下緩緩在酒樓前停下,李崤迎了出來,”歡迎各位高官光臨小店,請大家入店!”

大家從外面的樓梯直接上了二樓,進了最大的一間雅室。飯菜都已經擺好,是店裡最有名的什錦飯,內衛已經試過毒。

除了李鄴有專門的位子外,其他人就沒有那麼講究了,衆人說說笑笑,隨意坐下。

裴遵慶笑道:“殿下是不是因爲政事堂沒有通過提案,特地來賄賂我們?”

今天政事堂在討論撥付給泉州一百萬貫的提案時,意外地沒有通過,被全票否決,倒不是大家反對這個方案,而是所有人都一頭霧水,爲什麼要修建流求島南部軍城?

而這筆撥錢中的另一個方案,改造萬石大船倒是獲得了一致支持。

李鄴微微笑道:“利國利民之事,不用賄賂大家!”

李岱也笑道:“並不是大家反對,而是大家都不明白是怎麼回事,說清楚了,真是利國利民之事,大家一定會贊成!”

李鄴點點頭,“是我考慮不周,大家先用餐,下午我給大家詳細說一說!”

財權是朝廷最重要的權力之一,爲了保證大唐的財政的安全,李鄴和政事堂通過了支付權限制度,左藏庫三十萬貫以下的支出,政事堂可以直接批准,不需要經過李鄴的批准。

同樣,內庫三十萬貫以下的支出,李鄴也可以直接批准,不需要經過政事堂同意。

但三十萬貫以上的大額支出,無論朝廷左藏庫,還是李鄴的內庫,都需要政事堂和李鄴的同時簽字批准才能實施。

左藏庫和內庫都屬於大唐國庫,內庫並不是李鄴的私人金庫,而只是君相分權需要,才設置的兩個財政庫。

左藏庫主要來源於稅賦,內庫主要來源於戰爭的戰利品,像閹黨的財富、李希烈的財富等等,都是左藏庫和內庫對半分帳。

還有朝廷的各種商業銷售,也是藏庫和內庫對半分帳。

所以這次撥付泉州的一百萬貫錢數額巨大,衆人當然都要嚴格審查,不需要政事堂全票通過,只要政事堂左右相同意,剩下七票中,再有四票贊成就能通過。

偏偏這一次,九個人全部投了反對票。

====

【血脂太高,身體不舒服,容老高再休息一天,明天三章!】

第231章 羣山之國第743章 南鄭新家第762章 洗兵之計第623章 烈火焚江第544章 再回長安第418章 果斷出兵第504章 再徵勃律第64章 出線之戰(中)第1253章 河間巷戰第797章 神眼利器第483章 困局難解第1148章 各懷心思第1143章 懦夫有用第128章 內亂之根第260章 新官上任第1249章 戰略陷阱第1205章 調虎離山第1143章 懦夫有用第891章 姐妹重逢第517章 血脈相連第217章 居延之海第561章 棄權談判第1180章 投名之狀第755章 定基金城第461章 棋局之悟第1087章 貴妃是她第757章 隔牆有耳第1101章 連夜出擊第1210章 老將坐鎮第1205章 調虎離山第808章 商人泄密第708章 三娘相媳第377章 競爭危機第1107章 研製成功第1069章 權宦入相第1125章 科舉來臨第390章 父子談心第834章 獨孤內裂第34章 入會終試(一)第581章 秘密會見第96章 難以翻盤第542章 急轉直下第840章 忽聞真相第580章 前軍之戰第517章 血脈相連第1232章 引蛇出洞第1244章 雲中報警第236章 峽谷遇劫第379章 一舉兩得第697章 南城決戰(一)第463章 岩漿沸騰第563章 明目挑釁第109章 再遇程家第698章 南城決戰(二)第679章 內應張平第1036章 緊急支援第978章 明年計劃第1049章 張平上任第853章 沙河大戰(上)第857章 喜得麟兒第1262章 秘密營救第274章 無情滅絕第618章 失守魯陽第1245章 爆裂震懾第918章 中間之人第68章 意外相遇第442章 夜間行動第456章 渾水時局第594章 新兵選將第427章 鹹海邊城第1047章 兩座縣城第73章 入籍歸宗第468章 又見手套第1170章 太后交易第1060章 忽聞匪訊第1217章 戰略建議第1079章 線索初現第598章 兵敗崤函第524章 太平兇案第646章 斬首行動第50章 酒後失言第685章 修補漏洞(下)第602章 亂象隱現第767章 重返河西第1192章 江南蟊賊第1120章 狡兔三窟第754章 戰略誤判第989章 壽春行動第1263章 發現中計第486章 上兵伐謀第182章 真假兩難第970章 妥善安排第423章 大戰來臨第1233章 曠野激戰第927章 條件升級第709章 凱旋歸來第347章 錯失機密第7章 奇貨可居第795章 大斗拔谷第459章 如夢方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