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公元187年初

一個陰險的交易就這樣達成,之後袁紹又去找了王御,得到李明的授意,王御同意成爲吳郡太守。

“我很想不明白,爲什麼他對你比我更看重?”袁紹走後,王御找到了李明,而後者直接表達了自己的怨念。

“很簡單,底蘊不足而已!”王御聞言卻不覺得奇怪,“日曜到底是寒門出身,雖然已經有一個李衝作爲後裔,但作爲一個家族來說還遠遠不夠。只說袁閥,二代就有袁紹、袁術和袁遺等好好幾個才華都很不錯的子弟,三代說不定已經開始培養。

不斷絕的家族人才,一代代的把家族建設得更加的龐大,也讓家族的人脈更加寬廣,更加堅固,更加牢不可破。

比如我們王氏,先祖乃秦國上將王翦和王賁,然而我們依然是大漢重臣,家族並未因爲朝代更替而破滅,這便是門閥。而主公正處於,當一個時代到達末路,整個家族都會變得飄搖不定的程度。

哪怕我已經離開王氏,但依然是王氏的嫡長子。只要想辦法解決張寧的問題,那麼隨時有可能迴歸王氏。就算不能迴歸,王氏也會支持我成爲一個新興的家族!給予我足夠的人手和家臣!

換言之,在袁紹的眼中,日曜最多隻是當一方刺史的命,而且極有可能是交州刺史。而我至少有機會問鼎三公之位!所以到底哪個更值得拉攏,可想而知!”

“換言之我被看扁了?”李明明白了,只是覺得有點鬱悶。

“從門閥,以及老牌世家的角度來說,的確是這樣!哪怕是荀氏,最初也沒有把日曜放在眼裡,直至你和武夷山彭氏結盟,並且得到西楚遺臣的支持,他們才正視你。不過你想要和他們平等對話,還需要努力,至少得當個揚州刺史!”王御調侃道。

要不是知道他對自己絕對死忠,這番話完全可以看做是對他和荀氏的離間。不過知道這點,再回想以前荀氏的態度,似乎還真的是那麼一回事。

“只是當吳郡太守?”李明看向王御。

“沒有那麼簡單,袁閥其實也看好揚州諸郡,只是就如同大漢朝廷一樣,沒有插手的餘地。讓我當郡守,不過卻打算任命袁氏門生韓氏的韓猛,作爲郡都尉。另外好幾個縣令都是袁閥的門生故吏,你應該知道這意味着什麼!”王御無奈的喝了口茶。

“恭喜傀儡太守王御誕生!”李明雙手舉過頭頂,拍着手笑道。

“也不至於那麼慘!”王御覺得自己還是有點想揍李明一頓的,“政務歸我,軍務歸袁閥。他們提出那個意見後,我已經給予反擊,幾個縣令我會想辦法由王氏的門生故吏來擔任,不可能便宜了袁氏!但同樣也意味着,我有可能要回歸王氏,並且王氏和袁氏結盟!”

“關鍵還是兵權!”李明看向王御,“要不要想辦法弄回來?”

“這個簡單,只需要把韓猛架空即可!若是我王御都做不到,那麼我哪裡還有臉見你?”王御笑了笑,顯然已經有了打算。

“白辛要不要調回去?說真的,他在章安縣做的不錯!有些宵小,已經露出了馬腳!”李明有點不捨。

“他與背後的白氏與我王氏交好,我有計劃把陽羨縣令的位置給他。不過既然你更看重他,就讓他留在章安便是。白家也不只有一個白辛,只是才華比他高的幾乎沒有。”王御緩緩說道,聽得出來,他其實有點捨不得把白辛讓出去。

白辛不同於戲志才,在謀略和治政方面都有不錯的水平,是個不錯的佐治之才。

張寧已經秘密送到了武夷山之中,那裡任何人都去不了,她在那裡呆着,袁閥也好,其他人也好,都別指望能夠找到。只要過了這個階段,那麼張寧是誰,也就變得無關緊要。

時間不知不覺來到了公元187年的春節,即公曆的二月中旬。

李衝已經半歲,小小年紀已經表現出十足的活力,這也讓李明很頭痛,這小子似乎有使不完的經歷,每天睡覺的時間很短,不過胃口卻是在不斷的增加。

“李衝從小就表現不凡,以後成就自然不會在其父之下!”荀表抱着李衝,或許是把妹妹的呵護轉移了一部分到這小傢伙身上,所以也頗爲寵溺。

當然,末了還不忘記說一句:“真不愧是小妹的孩子!我的好外甥!”

我這個父親就被華麗麗的無視了?李明其實在一旁,心裡在吐槽着的!

去年十月左右,會稽書院選擇了一個良辰吉日,正式開學。第一批學子經過幾位先生的考覈,陸陸續續分配到不同的班級裡面。因爲是按照才學來分配,所以如果有青年和一個孩童一起就讀,那也不是什麼奇怪的事情,尤其這一屆學生裡,有幾個山越年輕人入學。

“有幾個非常出色的學生,分別是周瑜、潘臨、丁奉、龍戾、施然、闞澤、吾粲、留贊和顧雍。顧雍、闞澤和吾桀的資質都不錯,以後完全可以成爲獨當一面的文臣;龍戾、留贊、丁奉、潘臨和施然則可以朝着武將方面培養;周瑜更是允文允武,可重點培養!”分班之後,作爲祭酒的蔡邕,爲作爲山長的李明介紹學生之中的好苗子。

“施然?”周瑜姑且不說,李明覺得這個名字有點耳熟。

“故豫章郡尉施崇之子,原本他的母親,打算把孩子帶到漢中,投奔她的弟弟朱治,只是礙於施崇的遺願,所以搬到了山陰縣居住,並且安排施然入學讀書。”典傑提醒道。

李明這纔想起來,之前和施崇吹牛的時候,似乎說過安排施然入讀會稽書院。沒想到施崇死後,居然留下了這樣的遺願。仔細想想,施崇也算是被自己牽連的可憐蟲,他的兒子,自然也要好好照顧。

公元187年的春節過後,王御私下透露,張寧有喜,他有點擔心。因爲同心符的問題,他會不會也會體驗分娩的感覺,李明則是拍了拍他的肩膀,表示讓他默哀。

此刻的王御已經正式上任吳郡太守,白氏、司馬氏還有太原王氏的另外兩個旁系子弟,也順利成爲了吳郡幾縣的縣令。不過縣尉,卻是被袁閥的人給佔了去,包括無郡都尉一職。

吳郡沒有需要用兵的對象,是以韓猛的用處,怕主要是用來牽制和提防李明。這是戲志才和賈詡,從各種情報之中分析出來的結果。

“打算給我拴狗項圈嗎?袁閥什麼時候變得那麼自信了?”李明聞言眉頭不由一挑。

第54章 拉攏與謀劃第46章 三尸腦神丹第143章 領悟雙劍流第79章 逼周尚攤牌第6章 應召與拒召第56章 邀請與好處第95章 張默的表白第22章 九品中正制第183章 招攬與急報第98章 華歆的決定第152章 三怪物傳說第120章 傀儡道兵符第131章 袁閥的底線第81章 典傑VS肖遙第42章 控制諸暨縣第13章 不對等決鬥第1章 搶書的強盜第32章 第一個從屬第78章 途徑餘暨縣第72章 曹操與嘉獎第12章 正式的決裂第2章 漢末我來也第133章 交州的淪陷第4章 好壞兩消息第53章 無謀的總攻第101章 戰敗和俘虜第123章 公元192年(下)第162章 朝廷的賞賜第78章 途徑餘暨縣第45章 廢掉的左臂第39章 歌舞與引戰第171章 名師與高徒第71章 諸暨縣變化第12章 糧道遭襲擊第142章 猛將與任務第4章 董卓欲廢立第175章 衛氏的責難第96章 連續升兩級第17章 火爆的圩集第17章 曹操跑路了第51章 一箭還一箭第20章 新郡尉王御第52章 某乃黃漢升(下)第9章 曹操欲發檄第54章 定點與多點第141章 抉擇與決定第105章 李明的賭局第83章 諸葛亮離去第19章 他鄉遇故知第52章 某乃黃漢升(下)第111章 二州牧爭權第116章 騎戰技鐵騎第180章 雄師再出徵第25章 肖遙納樊氏第134章 相聚綺羅閣第115章 最後的安排第16章 否定與頓悟第8章 關羽的消息第7章 袁譚的覺悟第124章 我在即城在第39章 歌舞與引戰第99章 當一回新娘第51章 餘孽的消息第125章 朱儁的到來第113章 說出你夢想第138章 屠戮與趕路第103章 激辯與目的(上)第74章 曹操的打算第108章 發售已完備第80章 鄉野有遺才第14章 拔牙與炒作第145章 切磋勝華雄第81章 典傑VS肖遙第66章 說服與貂蟬第34章 決定與凱旋第18章 圩集的影響(上)第47章 新縣與匪情第80章 戰雷水二老第20章 《青囊書》初稿第135章 孫堅入南陽第128章 真正的比試第56章 都沒點難度第128章 幕後的黑手第102章 求救與定計第123章 方術士辛秘第45章 發現與約會第5章 學醫與驚聞第40章 論如何裝X第2章 上任揚州牧第5章 都不是好人第119章 背鍋俠許貢(上)第39章 第一屆科考第106章 人才啊人才第59章 席捲的趨勢第130章 農業新理念第43章 三天的考試第7章 袁譚的覺悟第106章 趁火來打劫第15章 初聞練炁法第74章 都給我花錢(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