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袁閥的底線

“李氏加入袁閥!作爲從屬家族!”袁紹給出了袁閥的條件,但明眼人都看得出來這只是漫天要價,顯然還不是袁閥最後的底線。

這年頭願意捧袁閥臭腳的人一大堆,大小家族不勝枚舉,只說辛氏嚴格來說都是袁閥的從屬家族,更別說河北甄氏,甚至潁川郭氏也曾經向袁閥表達過好感。

郭圖加入袁紹麾下成爲四大軍師之一,潁川郭氏的郭嘉最初也曾經投靠袁紹。甚至荀氏也曾經表達過善意,無論是早些時候的荀諶,還是後來差點加入袁紹麾下的荀彧。

豪門有底蘊,袁閥據說也有地級以上的功法,甚至還有地級以上的武技。要說家中藏書,袁閥、李閥、王閥、黃閥和楊閥,或許比不上李明多,但質量卻遠超他。最關鍵的,是這些門閥,都有流傳偷偷豢養方士的傳聞……

“袁閥倒是好算計!”李明拍了拍手,“王御那邊纔去了不久,就和我說同樣的話,你們把他捧爲吳郡太守,再加上我,揚州兩郡直接爲袁閥所用,你們又想做什麼?!”

“對袁閥來說,真正有價值的是日曜和令行兩人,而不是兩位的地位!”袁紹回道,一個神勇無雙,私下已有人以‘小霸王’稱呼他;一個卻是和太原王氏有着千絲萬縷的關係,能夠保障袁閥和王氏的友誼。

“既然我那麼有價值,你開出的價碼不太合適!李某出身寒門,本來沒有資格在袁閥面前張牙舞爪,只是也不希望如此賤賣了自己……”李明拿捏着說道。

“王御背後還有王氏,不知道日曜背後有誰?莫非是荀氏或者朱氏?”袁紹並不害怕什麼,王御他可以適當放寬,但李明沒必要那麼客氣。

只要袁閥需要,短期內李明要麼造反,要麼就等着被打落凡塵。世家,不是那麼好當!

“本初,明人不說暗話,你我也算有點交情……我問你,你真的希望袁閥以後由公路繼承?”李明看向袁紹。

“呵呵,日曜不厚道了。”袁紹先是一愣,隨即打趣道。不管袁閥內部鬥爭多麼激烈,表面上必須是團結的,有些野心,袁紹絕對不會承認。

“你是庶出,他是嫡出!所以你叔父看穿了這一切,把你過繼給袁成,袁隗和袁逢正是打算用這種方法,把你從庶出變成旁系嫡出的身份……爲你的政權奠定基礎。老牌門閥家大業大,不過也正因爲這樣,門閥內部容不得任何動亂,會少要讓任何變動控制在一個合理的範圍內……”李明緩緩說道。

這個可以說是他唯一知道不多的三國曆史,那就是袁紹和袁術最終是要南北分家。一個雄踞河北三州,一個盤踞在淮南,其實也就是九江郡苟延殘喘。

偌大的袁閥被瓜分成了兩半,否則的話給曹操一百個膽子,怕也不敢和袁閥作對。同時這也說明了另外一個問題,那就是袁紹,比袁術更有才能,也更有野心。

今天談判的一切,都建立在袁紹的野心上面,而不是袁閥這個龐然大物的胃口!

“夠了,日曜,你這樣我會和你翻臉!”袁紹猛地站起來。

“本初!”李明看向袁紹,“李氏全力支持你當袁閥家主,而不是當袁閥的從屬!”

“你這話是什麼意思?”袁紹一瞬間大腦裡面閃現了許多東西,但他有點猶豫不決。好謀無斷袁本初,曹操的評價可不是亂說的。

“我在背後支持你當家主,而不是袁術!同時我也可以成爲最忠實的盟友,我也知道底蘊不足,所以只相當會稽郡的土皇帝。我很期待,本初成爲大漢三公,成就五世四公的輝煌成就,甚至是,更進一步!”李明用手指在桌子上輕輕的敲擊着,緩緩說道。

“日曜你越來越過分了!”袁紹眼看就要摔門而去,不過李明卻分明聽到他的呼吸急促了不少,顯然已經心動。

“袁閥的底線是多少?”李明隨口問道,“你我是朋友,自然要照顧到你的顧慮!”

“好吧!袁某自認有點才能,能夠把袁閥帶向輝煌,公路不行。如果大漢依然風平浪靜,那麼他是一個合格的繼承人。但在袁某看來,天下只怕遲早大亂!”袁紹搖了搖頭,坐了回去,看着左右無人,這才說出自己的想法。

“的確,畢竟袁術本來就是按照和平時期的家主,來進行培養的!不過在我看來,袁閥同樣把你作爲戰亂時期的家主進行培養!若繼續和平下去,袁術的上位不成問題,但如果天下大亂……”李明看向袁紹。

“我當取而代之!”袁紹毫不忌諱,在他看來李明知道他的野心。

“袁術到處宣揚你是庶出,這是讓你毫無機會上位。哪怕你過繼給袁成,可實際上大漢又有幾個人知道這件事情?門閥的繼承人居然是庶出……呵呵……”李明冷笑。

“袁某又能如何?”袁紹不岔的轉過頭去,以現在的大環境,他根本不能進行反擊。

“想辦法把袁術調出雒陽如何?一個家主,沒有絲毫地方實務的經驗,似乎不妥!”李明想了想,然後看向袁紹。

袁術離開雒陽,有了事情做,自然不能總是說袁紹的不是。關鍵他也要忙於政務,這樣袁紹就有機會慢慢扭轉輿論。

“這是袁閥內部的事情!”袁紹顯然意動,但這本身不是李明可以建議的。

“我只是隨口說說!所以說袁閥的底線在哪裡?”李明回到正題。

“太平要術的祝由科,袁閥必須要得到;另外王御必須成爲吳郡太守,並且和袁氏結盟;同時你必須要成爲袁閥的從屬!”袁紹無奈,把底線說了出來。

“袁閥還真是簡單粗暴,難怪你會咬定從屬不肯放口!那我加點籌碼,反正你也應該知道一些事情……武夷山彭氏宗帥,其實並非是彭虎,而是我的小妾彭蝶!”李明笑了笑,拿出了他的籌碼,其實也算是一個把柄,一個給袁閥控制自己的把柄。

當然,這個把柄會隨着彭氏歸順大漢取消,或者天下大亂也會取消。這個把柄對於李明來說,根本不是把柄。

“沒想到你居然和彭氏結盟?!”袁紹立刻來了興致,他知道這是把柄,但關鍵還是這背後的意義,二十多萬山越大軍,這的確能讓李明的身價倍增。

“李氏和袁閥結盟,同時支持你袁紹成爲家主,如何?”李明開出他的條件。

“成交!”袁紹頓時鬆了口氣,這個買賣還算划算。

第98章 華歆的決定第54章 打斷與青睞第10章 處罰與隨軍第138章 到訪的蛇羣第71章 羽絨與棉花第100章 高傲與代價第94章 深夜的《梁祝》第50章 襲擊與暗殺第3章 不想當親兵第103章 激辯與目的(上)第25章 再會的約架第13章 罵陣和算計第68章 李明的身世第119章 開導小朱皓第85章 宣傳與定位第59章 席捲的趨勢第90章 屍骸與存疑第97章 萬事已俱備第37章 夜襲士卒篇第29章 辛毗的建議第113章 且渡江北伐第28章 煽動與擴招第143章 領悟雙劍流第87章 霸王衣冠冢第77章 真正的宗帥第6章 致命的誘餌第150章 掃蕩與密信第12章 各自的成長(3)第83章 雨夜的來客第125章 鬼神級管亥第2章 上任揚州牧第111章 二州牧爭權第151章 張飛被打敗第37章 安排與邀宴第160章 須卜骨都侯第12章 勾搭與藉口第183章 招攬與急報第145章 切磋勝華雄第191章 妖獸的傳說第102章 還有誰不服第148章 反響與噩耗第89章 開啓衣冠冢第23章 拐走少年郎(下)第83章 吾一人足矣第134章 相聚綺羅閣第50章 呂布來搦戰第48章 投石機逞威第129章 倭人的認慫第36章 寒門的無奈第111章 二州牧爭權第168章 蘭臺遭賊了第92章 驚人的猜測第50章 消瘦與唱歌第25章 根本不過癮(下)第87章 霸王衣冠冢第62章 輕軍破城門第59章 聲望與反響第118章 水軍的初戰第22章 九品中正制第21章 南中的異變第20章 學習與發現第134章 動盪的五月第28章 散功與臥底第158章 徐晃的初戰第160章 須卜骨都侯第44章 進軍虎牢關第127章 最驚險生產第107章 不就是書嘛第79章 袁尚的底牌第8章 廢立與刺殺第122章 烏程縣告急第79章 袁尚的底牌第31章 慘勝猶如敗第61章 戲志才認主第19章 論勢力潛力第35章 絕望的差距第2章 雒陽動亂起第26章 人情與敵情第49章 陷城與對峙第6章 審訊與總結第35章 連續升兩級第12章 正式的決裂第151章 張飛被打敗第92章 驅虎以吞狼第20章 後路與暖冬第47章 袁閥的分裂第115章 賊人的到達第12章 月下的少女第59章 席捲的趨勢第46章 人約黃昏後第3章 世子與別駕第51章 最後的絕招第1章 影響與應對第22章 李明當先鋒第105章 張寶的罩門第41章 李明說科舉第137章 一人一袋箭第60章 荀採的武力第8章 赴任與爛賬第165章 蘭臺裡選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