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援兵到來

第94章 援兵到來

周瑜就沒把這次的攻城戰的勝負寄託在什麼投石機上。

畢竟自己製造的玩意兒什麼德行,周瑜再清楚不過了。

能嚇唬住當然是最好,嚇不住,該怎麼攻城還得怎麼進攻。

又是一天的攻防戰,而今天的攻防戰,多少讓周瑜看到了一些攻克鄂城的希望。

以往攻城,雖然也有攻上城牆的時候,但很快,江東軍就會被守城士卒給趕下來,不得不再次組織兵力強攻。

但今天,周瑜發現,南面有一部分城牆,江東軍攻上去後,曾經堅持了半個時辰左右。

雖然最後還是被鄂城守軍趕下來了,但這至少說明,鄂城守軍現在的防守力度在下降,已經無法像前幾天那樣保證隨時的支援了。

這是這幾天裡,讓周瑜最高興的事情,這就意味着,接下來的幾天,只要周瑜不顧傷亡的按照今天的強度繼續攻擊,鄂城很快就會守不住。

一旦攻破鄂城,清理完長江水道,就可以長驅直入.最不濟,垮江擊破邾縣後退守,也可以佔據江夏東部,不算毫無收穫。

因此,隔天周瑜繼續派人猛攻,而張溪這邊,是越來越難受了。

士卒的傷亡每天都在增加,如果不是聽說援軍已經快到邾縣了,這些士卒早就堅持不下去了。

張溪也是愁.早知道當初就該讓陳就多留個一千人下來,這樣自己就不至於現在這麼被動。

眼看着援軍就在眼前了,要是在這個時候失守.這就太虧了。

可現在的問題就是這樣,張溪的兵力越來越少,能用的辦法也幾乎沒有,除了死拼,張溪和魏延寇封三個人,全都想不出更好的主意來。

甚至張溪都想過了,實在不行,就放棄外城,收縮兵力退守內城,利用甕城殺敵.只要撐過這三天,等陳到的援軍到了,說不定就有轉機。

對於這個建議,魏延依然有所猶豫。

放棄外城,就相當於是純粹的死守,把主動權交給江東軍,把自己的生死交給援軍是否能快速抵達。

這是魏延不希望看到的,他還是覺得,還不到棄守外城的時候。

但江東軍連續兩天的攻城,也讓魏延看到了現在鄂城的防守已經到了捉襟見肘的地步了因此,魏延建議張溪,還是再等一天,如果真的扛不住的話,那就退守內城。

三人計議完畢後,各自憂心忡忡的準備分開,結果就在當天夜裡,北門的士卒來報,說是北面江上有動靜。

張溪聞聽,趕緊起身去北門,正巧在半路遇到了同樣聽到彙報的魏延。

兩個人誰也沒說話,直接調集兵卒,趕往北門。

兩人都希望是西陵的援軍提前趕來了,但兩人同樣也擔心,這是江東軍假借援兵之名,深夜前來詐取城池。

現在的鄂城,全城都在盼望援軍的到來,如果江東軍真的假扮援軍過來,而且是深夜這種看不真切的情況下.張溪和魏延必須小心謹慎,認真甄別,要是被江東軍真的混進來的話,這個城就不用守了。

因此,兩個人不僅第一時間調動起了還能守城的士卒戒備,而且兩個人一同前往了北門,查看江邊動靜。

確實是軍隊,打的也是江夏郡的旗號,遠遠的看過去,依稀能看到將旗上是一個“陳”字,看着也像是陳到的軍隊。

但張溪和魏延都不敢大意,繼續緊盯着江面,看着對方下船集結,來到城下.這時候張溪和魏延這才送了一口氣。

在火把的映射下,張溪和魏延都勉強的能認出來,領頭的將領確實是陳到,他比預計的,要早了兩天來援。

這下,張溪整個人都放鬆下來了,腿一軟,一屁股坐倒在城牆上。

魏延鄙視的看了眼張溪,自己卻轉身下城樓,安排士卒打開了城門,放陳到入城。

而陳到一見到張溪,也趕緊解釋了自己晚了這麼多天來援的原因。

原來,早在一個多月前,西陵就已經接到了來自張溪的戰報,得知了江東出兵襲擊的事情。

當時陳到就主張第一時間救援的。

但劉琦不同意。

他認爲,即使要出兵,那也得是先上報襄陽劉表,獲得許可後再出兵,這纔是正規流程。

作爲一地太守,沒有長官的命令就動用軍隊,這跟黃祖匹夫有什麼區別?!

在荊州牧沒有命令前,各地應該謹守城池,整治防務。

至於鄂縣,有水軍兩萬餘人相助,江東哪兒那麼容易的就攻過來。

劉琦的做法別說陳到了,就是蘇飛都大大的吃了一驚.這位公子爺是不是腦子壞掉了?!

要是在盛世,劉琦的做法不能說對,但也不能說錯,只能說是謹守本分。

但現在是亂世,你真要謹守本分的話,這個荊州到底是誰的還真就不一定呢怎麼這位公子爺這麼傻白甜的呢?!

至於什麼江夏水軍.蘇飛太瞭解江夏水軍了。

如果說是黃祖早期在位的時候,江夏水軍確實是一支強軍,但黃祖後期的時候江夏水軍就已經糜爛了,能保持戰鬥力就已經算不容易了,還指望他們能打贏江東水軍麼?!

蘇飛因此也勸劉琦,但因爲劉表的關係,蘇飛不敢對劉琦說太直白的話,只能勸他早日發兵救援鄂城張溪生死不重要,但鄂城真的不能丟,丟了江夏就會門戶大開的。

當然,最關鍵的是,江夏水軍不能損失太大,不然整個江夏就完了。

劉琦雖然聽着很心動,但他依然對江夏水軍有信心,也堅持要做到臣子的本分,等到自己的父親下令後,再名正言順的出兵。

好麼,這下蘇飛也沒得勸了,心裡那叫一個失望。

蘇飛都沒話說了,陳到這個客將能說什麼?!

他今天帶兵去救援張溪的話,明天劉琦就能卸了他的兵權。

至於黃射這貨巴巴的在一邊看熱鬧,一句話都不說。

然後,劉琦寫了一封信,令人快馬加鞭的送去襄陽,自己則繼續坐守西陵,等待命令。

十天時間,劉琦等來了襄陽劉表的回信,也等來了陳就率領的撤退水軍。

劉表在信裡直接把劉琦罵了個狗血淋頭真的,劉表差點因爲劉琦的這封信,給自己本來就不好的身體,氣出個好歹來。

劉表真的想不明白,自己一世英明,怎麼就生出了這麼一個玩意兒來。

軍機大事,本就瞬息萬變,作爲一方統帥,就該臨機應變,事事請示的話,要他這個江夏太守幹什麼?!

再一個,這是江東軍犯境.你怎麼不去問問他江東,他們有沒有朝廷公文允許他們攻擊同僚,有沒有謹守臣子本分呢?!

劉表一面把劉琦罵的狗血淋頭,一面要求劉琦立刻整軍,如果鄂城還在手上就立刻增援,如果鄂城已經失守則退到西陵和夏口堅守,等待自己從南郡調集援兵增援江夏。

而劉表自己這邊.劉表現在的身體狀況已經很不妙了,但依然還是強撐着身體下令,讓蔡瑁整軍備戰,打算跟江東打一場江夏爭奪戰。

而這時候,從鄂城撤退途徑西陵的陳就,也派人專門來到西陵送信。

陳就這一方面算是職責所在,另一方面,陳就也算是幫張溪一個忙。

張溪沒有強行阻攔他撤退的意圖,那陳就也就送個順水人情跟張溪,幫張溪向劉琦報告一下,順便求一下援軍。

成不成的陳就不敢保證,但他的心意到了,將來張溪就算守不住鄂城,回來後也不能說陳就不仗義。

劉琦一聽說水軍已經敗退了,張溪還在堅守鄂城,當時就急了,準備發出援兵。

但這個時候,黃射站出來了。

黃射跟張溪沒仇,也不是不想救援鄂縣,只是黃射提出了一個大膽的計劃。

黃射先是肯定了張溪沉船截江的果斷,同時又表示,鄂城乃是江夏門戶,當初自己父親黃祖在時就專門加固過城防,不至於那麼快的被江東攻陷,因此不用太着急去救。

相反,現在江東大軍都被阻攔在鄂城下,後方的下雉和蘄春必然空虛。

“太守何不令鄂城堅守,某願帶本部一萬兵馬,匯合陳就水軍過江,突襲下雉、蘄春兩縣,燒燬江東軍糧草,再以水軍截斷江東軍後路.介時,太守親率大軍,在鄂城與周瑜決一死戰,必能輕鬆獲勝。”

這就是黃射給劉琦出的主意。

聽起來倒是挺美好的。

江東軍跨江遠來,糧草肯定是需要地方屯放的,而最有可能的屯放地點就是下雉和蘄春兩縣。

如果黃射真的突襲了江東軍的屯糧之所,江東軍必定會陷入缺糧後的混亂,軍心動盪。

到了那個時候,公子劉琦就可以帶領大軍正面輕鬆擊潰周瑜率領的江東軍,這樣對劉琦來說,就是一個掙軍功和獲取威望的大好良機。

只是吧.這主意在蘇飛看來,簡直是缺德到家了。

你怎麼知道江東就一定會把糧草放在這兩個縣呢,找個險要的地方建個臨時糧倉很難的麼?!

周瑜作爲江東統帥,作爲輔佐孫策打下江東的元勳功臣,他會不知道後勤保障的重要性?!

退一步講,就算伱黃射真的攻下了下雉和蘄春,也燒燬了江東軍的糧草,但那又怎麼樣?!

沒有足夠的水軍,你打算拿什麼截斷江東軍後路?!

陳就的水軍,船已經在鄂縣城下都鑿沉了,沙羨雖然有船,但只是備用的,數量太少。雖然也有三千備用水軍,但你黃射不會認爲,就靠這些人和船,就能截斷江東軍退路吧?!

如果江夏水軍有這個能耐,直接正面擊潰江東軍不就好了,幹嘛還要沉船截江的退回沙羨呢。

最後,也是最缺德的地方是,讓公子劉琦親率大軍和江東決戰.你真把江東周瑜當成雜魚了啊,別到時候決戰不成,反而經歷一場大敗。

到最後,公子劉琦鬧個灰頭土臉,反倒是你黃射成功收復了兩個縣,威望大漲。

江夏黃氏到底沒有完全放棄掌控一地的心思。

蘇飛作爲劉表安插在江夏的人,自然看的清這些道道,但是不通水戰的陳到和壓根不懂軍事的劉琦,還真的被黃射給蒙了,覺得這主意好像不錯。

這時候的蘇飛,已經不想在這樣的情況說什麼了,他對劉琦已經很失望了。

本來這事兒就這樣了,劉琦準備厲兵秣馬的跟周瑜一決勝負,幻想着自己擊敗周瑜後功成名就,將來靠着這份功績當上荊州牧.但陳到終究還是比較沉穩的。

雖然陳到不懂水戰,但陳到懂守城,知道鄂縣城小兵少,不能久守,久守必失。

因此,陳到建議,就算要讓鄂城堅守,也得讓鄂城看到堅守的希望,因此,爲防萬一,援軍還是要派的萬一鄂城守不住,也就不存在什麼“決一勝負”了。

因此,陳到說服劉琦,帶領自己率領的三千人馬作爲第一批援軍,連夜出發,星夜兼程的馳援鄂城,而劉琦則整理後軍,帶領西陵主力慢慢行進,等到黃射攻取下雉和蘄春後,跟周瑜決戰。

所以,這纔有了陳到雖然耽擱了一些時日,但總算緊趕慢趕的,順利的支援到了鄂城。

(本章完)

第628章 曹丕的無奈第583章 搶時間第166章 暴露第757章 離間計第1122章 局勢有變第260章 赴約文會第517章 曹真的直覺第638章 身後事第145章 文聘歸心第573章 急行第1179章 進兵河東第808章 添油第840章 潰逃第1148章 司馬懿的困境第1089章 陰差陽錯第551章 局勢變化第1154章 鏖戰第376章 花鬘在行動第168章 解釋第135章 江陵決戰(二)第519章 攻略西營第937章 弘農楊氏第1060章 陸凱的眼光第952章 洛陽應對第398章 出兵第1215章 下詔伐吳第519章 攻略西營第1119章 成功阻敵第484章 劉備的反應第830章 曹叡的魄力第1206章 兵臨城下第1188章 兵出幷州第813章 撤軍第593章 艱難行軍中的張郃第950章 諸葛亮的冒險第1055章 水戰(三)第611章 戰術之爭第109章 江東輿論第727章 補救措施第598章 要命的巧合第351章 漢中之戰落幕第1059章 偏師出兵第665章 突圍第896章 戛然而止第166章 暴露第1161章 三年後(二)第980章 張昭的態度第384章 巡視地方第421章 張飛的遭遇第914章 壓力第8章 年底酒宴第1105章 騎兵對決第491章 漢中預度部第426章 姜維的動機第46章 家內瑣事第93章 投石機第68章 試探第106章 退守夏口第1088章 遭遇顛倒第402章 魏延的傷勢第758章 司馬懿的焦慮第757章 離間計第1077章 北伐之議第1020章 兜圈子第618章 突然出現的王平第7章 三國第27章 論將第7章 三國第982章 魏吳結盟第314章 騎兵突襲第775章 漢軍軍議第975章 巴丘水戰(一)第694章 復設丞相第378章 倒黴的小姑娘第161章 出門在外皆不易第946章 洛陽防備第167章 攤牌第151章 趙累第360章 庲降都督第1185章 魏縣第1239章 進攻方略第137章 中箭第989章 戰備第889章 孫權的顧慮第1027章 一箭第1038章 東吳退兵第720章 雍州防務第253章 嶽麓山的由來第683章 影響第719章 諸葛到來第1209章 變數第864章 亂戰第1121章 各有準備第560章 魏延的分析第897章 英雄落幕第826章 北伐前哨站第792章 命中註定的待遇第503章 誰謹慎?!第454章 關羽的調整第547章 逃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