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投石機

第93章 投石機

周瑜從孫權的回信中,讀出了孫權想要表達的真正意思。

一,孫權可能沒辦法及時來增援周瑜了,因爲他現在還在柴桑,跟世家大族們扯皮,要他們出援軍的事兒呢。

援軍這種事兒,本來應該是在戰前就提前說好了的,但現在孫權依然在扯皮,這就說明,那幫子江東世家們,臨時變卦了。

這種事兒在別處不常有,但在江東,還真的是挺常見的。

那幫江東世家,就知道守着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對孫權是陽奉陰違,對周瑜魯肅這些淮泗集團出身的人也是多有防備,好像大家去江東就是搶他們飯吃似的。

因此,你讓這幫世家守衛家園,打打山越,他們起勁的很,但是對外擴展,這幫江東世家壓根沒多大興趣。

二、孫權這是委婉的在勸說周瑜,如果實在進軍不順,咱就回來吧反正這幫子江東世家也不支持,倒是周瑜率軍離開江東太久的話,這幫世家天知道會不會生出什麼奇怪的心思出來。

沒看到孫權說,組織援兵的事情遭遇了“些許”阻礙麼。

如果真的只是些許阻礙的話,孫權怎麼會專門寫在信裡,讓自己知道?!

因此,周瑜現在在考慮,是不是要退兵的問題。

目前來看,退兵的理由並不充足,孫權的原因只能在信裡暗示周瑜,卻沒有直接下令,因此周瑜不能說自己是奉命退兵。

另一個原因,則是現在雖然攻城不順,但江東軍畢竟有人數優勢,又剛剛擊敗了江夏水軍,現在沒有任何退兵的理由。

江東軍,說是軍隊,其實是各個將領的私兵組合在一起的軍隊,要退兵,必須要給大家一個說得過去的理由。

最後,周瑜也想再試一下,看看能不能在減少損失的情況下,攻克鄂城.這樣雖說不一定能保證攻克江夏全郡,但佔據江夏東部一部分,也算是一個可以接受的成果。

雖然已經佔據了江夏的下雉和蘄春兩縣,但這兩縣只是長江下游的兩縣,根本無法起到屏障作用,今天佔據了,明天就有可能丟掉。

但如果佔據了鄂城和長江對岸的邾縣,這纔算是有了屏障,同時也能鉗制江夏水軍,把江夏水軍鎖死在沙羨、夏口一帶,這對江東是有利的。

當然,再怎麼有利也不如全據江夏,但現在的情況,周瑜只能退而求其次了。

因此,周瑜特意設了一個局。

故意不攻城,而且是連續三天不攻城,讓鄂城守軍以爲,江東軍現在攻城不利,士氣低落,疏而無備。

然後,再在軍中營造出一種即將退兵的假象,只要鄂城守軍忍不住出城來試探情況,周瑜甚至可以選擇敗退一陣,給鄂城守軍造成“江東發生大事,江東軍無心戀戰”的假象。

最後,就是等着鄂城守軍出城來劫營,自己設好埋伏,爭取一舉打掉鄂城的守城力量,這樣鄂城就能不戰而下了。

但.連等三天,鄂城守軍一點反應都沒有,甚至連周瑜故意放出去的,名爲巡查,其實就是等着被鄂城守軍抓獲後好釋放假消息的士卒,也一直都安然無恙的在自己營寨外圍走來走去,就是沒人來抓。

周瑜也納悶了。

你要說鄂城守軍沉得住氣吧可面對這麼異常的情況,居然連一個探子都不派,是不是有點不合常理了?!

不掌握敵軍狀況,你怎麼能安心守城?!

但伱要說鄂城守軍太笨,根本沒想過江東軍有退軍的可能這也不太對,就這幾天的鄂城守軍表現看來,這個鄂城守城官也不是那種無腦之輩。

那麼就剩下最後一個解釋了自己的計謀,恐怕已經被那個守城官給看穿了。

周瑜微微嘆了一口氣,心裡默默的記下了張溪的名字。

畢竟,這是一個曾經耍過自己一次,成功接應策應部隊的守城官,現在能看破自己的計謀,根本不爲所動,也不是不可能。

既然被看破了,那也不用糾結,反正自己也沒有太大實質性的損失,周瑜決定,隔天繼續攻城。

計謀不奏效的話,就只能強攻了。

就這樣,江東在連續三天停止攻城後,再次發動了攻城的戰役。

而本來還在對江東的目的疑神疑鬼的張溪,看到江東再次發動攻城後,心裡居然跟放下了一塊石頭一樣,長長的出了一口氣。

江東再次攻城,那麼鄂城繼續堅守就是了。

而且跟前幾天守城不同,這次張溪已經心裡有底了,知道了援軍即將到達,以此激勵守城將士們、

知道自己有後援的守城將士們,士氣提升了不少,防守起來也越來越沉穩,基本沒給江東軍什麼機會。

再一次從天亮打到天黑,雙方罷兵歇戰。

鄂城這邊自然是繼續加固城防,準備守城器械,檑木石塊不夠用了,張溪立刻毫不猶豫的讓人拆房子這年頭能住在城裡,還有自己房子的人大多是豪門大族,張溪拆起來一點都不心疼。

而江東軍這邊,周瑜甚至在考慮,製造投石機的可能性了。

投石機當然是攻城利器,但唯一的問題在於——這年頭,不是所有人都會造投石機的。

起碼劉曄製造的那種,曹操當時連見都沒見過。

周瑜從書上讀到過這種攻城機器,也聽說過幾年前袁曹在河北對戰時,曹操採用了一種發石車,擊破了袁紹的營寨,更是託人打聽過這種攻城器械的構造。

但,道聽途說容易,真正製造出來卻很難。

周瑜嘗試過自己製造這種投石機,但不知道爲什麼總是不得其法。

製造投射石頭的器械容易,但投擲距離是個大問題。

周瑜製造的投石機,射程甚至不到五十步,殺傷力也有限,根本達不到書上說的三百步距離,更別說能像曹軍的發石車那樣能砸城毀寨了。

五十步啊,根本就是要冒進到敵方弓箭的射程範圍內才能發揮作用,這種投石機能有什麼用處?!

但.周瑜覺得吧,試試吧,萬一嚇唬住了鄂城守將呢?!

隔天,周瑜軍中就這樣出現了三十臺“投石機”。

別說,真把張溪給嚇壞了。

三十臺投石機啊,這要是一起發射,不用半天,自己這個鄂縣的城牆就得千瘡百孔,這要是連續發射上三天,張溪都不敢往城牆上派人駐守。

上去就是個死啊,搞不好城牆都得讓這些投石機給轟塌了。

南宋襄陽那樣的堅城,最後不還是被投石機給轟塌了麼,一個小小的鄂縣,能頂幾天?!

當時的張溪,就挺絕望的,心裡再三咒罵周瑜混蛋你丫有這玩意兒倒是早點亮出來啊,我要知道你有投石機,還一下子就是三十架,我不是早就跑了麼,還打個屁啊!

現在好了,城中守軍人數嚴重不足,援軍還沒到邾縣,這時候也過不來.連出城燒燬投石機都不可能啊。

張溪當時臉色蒼白,心裡開始盤算,是不是現在就安排大家從北門突圍比較好。

魏延對此很不理解張溪這個熊樣,是鬧給誰看呢?!

魏延沒見過投石機,只以爲江東是新做了一些攻城器具。

但這個攻城器具,魏延真的看不懂它有什麼用。

沒有云梯那麼高,那肯定不是用來爬城牆的.看着跟衝車差不多大,估計還是用來攻擊城門的。

這有啥的,大不了自己再冒險殺出去就是了。

雖然很危險,但現在援軍還有兩三天就到了,這時候還管這麼多幹什麼,唯有死守而已啊。

當然,魏延不會去管張溪臉色是不是蒼白,但寇封會問吶,二哈很關心自己的兄長的。

然後張溪就說了啊,把他自己知道的,關於投石機的威力,射程,破壞方式,統統給說了一遍。

寇封當場目瞪口呆不說,一邊旁聽的魏延也直吸冷氣。

“射程三百步,可拋射十二斤的石塊,高低可調整,還可砸毀城牆?!”

好吧,魏延現在也沒有之前的從容了,而是滿臉凝重的看着江東軍緩緩的把投石機往前推推着,推着,推過了三百步的距離。

魏延當時就是一愣.難道離的近點打,威力和準頭會更進一步?!

嗯,也不是不可能,畢竟三百步呢,牀弩的射程都不一定能趕得上,離的太遠準頭和威力下降這種事,很合理的。

再然後,魏延愕然的發現,江東軍把投石機繼續往前推進,很快就超過了兩百五十步的距離,來到了兩百步的位置。

而且不僅如此,江東軍似乎依然沒有停下來,佈置投石機的意思。

這個魏延就不理解了,看向了張溪,問道,“張督郵,此物.當真射程三百步?!”

嘛,別說魏延了,張溪也納悶呢怎麼還往前走?!

這都兩百步了啊,已經進了牀弩的射程範圍了。

雖然這些天的守城戰,牀弩損毀了不少,弩箭更是已經用完了.但鄂城終究還是剩下了兩張牀弩的,而且牀弩又不是隻能發射弩箭。

不管怎麼樣,張溪決定試試,讓人把牀弩上移動到南門城樓上,給牀弩裝上石塊,然後發射出去。

雖然發射石塊會比發射弩箭的射程近點,但面對的是投石機,石頭比弩箭好用。

然後,張溪就看到那些剛剛把他嚇的面如土色的投石機,居然一發石頭沒放,直接被牀弩射出的石頭,給射散架了。

張溪這下徹底傻眼這都啥玩意兒?!

好嘛,現在魏延看張溪,已經跟看傻子差不多了。

就這麼個玩意兒,剛剛把你嚇成那熊樣?!

但不等張溪之後有什麼反應,魏延卻趁機大喊了一聲。

“諸將士,準備守城!”

投石機退場後,江東軍今天的進攻,再次開始了。

(本章完)

第576章 截擊第24章 注水版兵書第940章 大變故第870章 夜襲第1170章 魏延的疑問第690章 遷民軍屯第870章 夜襲第1067章 戰長沙第1088章 遭遇顛倒第395章 曹丕親征第1026章 張飛衝陣第46章 家內瑣事第232章 鹽第765章 諸葛入長安第194章 示範區第593章 艱難行軍中的張郃第339章 陸遜之計第172章 兄弟見面第314章 騎兵突襲第1075章 又是聯姻第904章 劉禪的應對第779章 舌辯結束第941章 誤判第749章 各懷鬼胎第835章 截斷後路第805章 奇怪的北軍第293章 于禁的決策第727章 補救措施第1063章 局勢明朗第387章 北方有變第438章 等不來的張郃第291章 失敗的誘敵第383章 分配第889章 孫權的顧慮第507章 開戰第198章 對峙與密約第838章 試探性進攻第1183章 司馬出山第517章 曹真的直覺第984章 聯姻第1030章 另一路第299章 于禁的處境第1143章 撤軍方案第997章 後手齊出第954章 不對勁第563章 圍堵第957章 天意第262章 應災準備第297章 不合第1232章 勸降司馬懿第178章 前因後果第858章 潼關之戰(十三)第805章 奇怪的北軍第1065章 姜維東進第924章 人才問題第422章 大雪第593章 艱難行軍中的張郃第832章 曹休出兵第467章 涼州人選第27章 論將第542章 分兵救援第859章 潼關之戰(十四)第355章 休戰與封賞第575章 張郃的焦慮第894章 撤離第837章 歪打正着第681章 平息叛亂第525章 散關戰事第282章 變化第921章 出使歸來第1175章 烏龜出殼了第379章 經濟作物第173章 人才第882章 破城第840章 潰逃第195章 張溪告狀第1244章 全琮的心思第31章 商討第983章 洛陽的威脅第1157章 兗州戰役結束第696章 合議第172章 兄弟見面第58章 另一個視角的三顧茅廬第917章 談判條件第360章 庲降都督第822章 折中一下第19章 練兵第783章 拖延時間第326章 關興第467章 涼州人選第600章 包抄後路第189章 置地第1134章 賈充的謀略第747章 叛亂始末第1064章 羅縣攻防戰第51章 亂世人心第205章 局勢變化第198章 對峙與密約第791章 防禦體系第741章 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