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8章 授徒

羊祜最終還是留在了荊州,拜張溪爲師,學習兵法韜略。

羊衜最終權衡之後,還是決定以家族利益優先。

這就是這個時代,世家大族的生存之道,族中子弟,首先要考慮的是家族利益,其次,纔是自身的意願。

羊衜所擔心的問題,不過是一個父親擔心兒子的問題。

而羊衜所動心的方面,卻全都是對家族有利的方面。

因此,哪怕張溪真的會把羊祜給教廢了,羊衜爲了家族利益,一個兒子的前途問題,還是可以拿出來冒險的。

至於羊徽瑜嘛張溪既然不是見色起意的話,羊衜自然也不會瞎提這事兒,免得大家一起尷尬。

就這樣,在嶽麓書院的踏青會過後,張溪正式多了一個弟子,而羊衜一家,也在踏青會結束後,又在荊州多留了半個月,陪一陪小羊祜。

畢竟,接下來他們一家就要北上會山東老家去了,而羊祜卻要留下來,接受張溪的教導捨不得兒子的心情,那是真的。

等半個月後,羊衜一家北上,張溪在勸慰了一下自己的新徒弟之後,然後就開始了教學。

有了鄧艾的經驗之後,張溪對怎麼教學生,多少已經有了一點概念了。

文學方面,羊祜的基礎比鄧艾還要紮實,畢竟鄧艾拜師那會兒,新野鄧氏已經算是沒落了,而羊祜家裡可是山東大世家,家裡的藏書量就不是一個新野鄧氏能比擬的。

所以,在文學基礎方面,張溪真教不了羊祜太多。

這方面,張溪拜託了王基,讓王基幫忙傳授一下經學知識,這方面,王基比張溪強不知道多少。

而張溪主要負責的地方,就是兵法和謀略方面。

當然,張溪的教授方式比較特殊,因爲張溪不像諸葛亮,有傳家的兵書《六韜》,而張溪是什麼都沒有。

他所有的軍事知識,要麼是上輩子依稀記得的一些戰例和內容,要麼是從諸葛亮,徐庶,龐統那邊聽來的,要麼是自己領兵作戰積累起來的經驗。

不成體系。

既然都不成體系,那就不按照體系套路來教。

基礎的軍中常識,張溪直接帶着小羊祜去軍營裡,多看,多問,多學,在一線積累練兵,帶兵經驗。

而對於兵法,張溪更多是注重實戰案例,對這些案例進行分析,然後傳授羊祜應對方案。

至於成體系的軍事知識,還是等到將來小傢伙長大一點後,丟給徐庶去教.那傢伙年輕的時候從諸葛亮和龐統那邊借看了不少兵法書籍,現在更是抽空在寫自己理解的兵法之道,交給這傢伙去教系統性的理論知識,剛好合適。

現在嘛,先用這種類似講故事的方式,培養小羊祜對軍事的興趣,打下一個粗淺的理解和印象就可以了。

這些,就是張溪在現階段,打算教授羊祜的具體措施。

但.中間稍微出了點小插曲。

自家那個閒不住的媳婦兒吧,因爲女兒出嫁了,兒子在襄陽跟着徐庶學兵法韜略,她一個人在江陵呆着,多少有些無趣。

而張溪現在也忙於江陵政務,沒有足夠的時間陪她打發時間這不正好送上門來一個小正太嘛。

就跟當年鄧艾的遭遇一樣,羊祜也被孫尚香以師孃的名義,要求習練武藝。

其實張溪是有意忽視了羊祜這方面的培養的,原因在於羊衜不太希望羊祜成爲一個衝鋒陷陣的武將。

羊衜可以接受自己的兒子成爲一名統帥,統領大軍作戰,但親自衝鋒陷陣這種事兒,想想都危險因此,羊衜私下裡跟張溪商量過,希望不要教授羊祜武藝。

張溪覺得這不是什麼大事兒,當時就同意了。

反正張溪自己的武藝也就那樣,可能都幹不過家裡看門的大黃,但這並不影響張溪領兵作戰啊。

可孫尚香不同意啊。

孫尚香認爲,既然上了戰場,就需要有最基本的自保能力,否則的話,將來小羊祜的妻子,大概就會跟自己一樣,每次聽到丈夫出征,總會在家裡提心吊膽的。

所以,爲了不讓小羊祜未來的妻子擔心,孫尚香堅持要讓小羊祜學習武藝。

大家都知道的,張溪在內宅,是永遠幹不過自己的夫人的.當年小鄧艾沒逃的了,現在的小羊祜也沒逃的了。

但不管怎麼說吧,張溪還是很認真的在教授徒弟的,真沒有把人拐來了就扔一邊。

原本張溪的想法是,讓小羊祜在荊州呆上幾年,等他稍微大一點了,就復刻鄧艾的培養路徑,一邊學習,一邊幫自己處理政務軍務,在實踐中培養自身的能力。

然後在一個時機合適的時候,張溪會帶小羊祜去襄陽,拜託在那裡鎮守的徐庶傳授小羊祜具體的理論知識,順便把自己的兒子換回來,繼續幫自己處理政務,軍務。

嗯,既能培養弟子和兒子,還能得到兩個免費的勞動力,想想都是美事兒。 可惜,計劃趕不上變化。

建興七年的五月,張溪接到了來自長安的一封書信。

諸葛亮請張溪去一趟長安,商議第四次北伐的事情。

而且這次,不是讓張溪去商量,要不要北伐的問題,而是請張溪去商議,荊州方面如何配合出兵北伐的問題。

也就是說,諸葛亮這次已經說服了龐統和法正,又或者是用手裡的權利壓下了反對意見,正式要開始北伐了。

因此,張溪不得不把荊州的事務暫時交接給王基,讓他暫代自己,全權處理荊州軍政,自己啓程,前往長安。

而張溪這麼一走,小羊祜的安置就是一個問題了。

張溪一走,王基肯定要變得很忙碌,恐怕是沒有時間來教導小羊祜了。

而諸葛亮既然已經決定要北伐了,那麼荊州方面不管怎麼配合,糧草軍械的籌備就要率先開始準備,這樣的話,把羊祜帶去襄陽,交給徐庶教導也是不可能的事情了。

因此,張溪思來想去,不如就直接帶着小羊祜一起去長安。

一來,可以到這羊祜去長安見見世面,認識一下諸葛亮,龐統,法正等人,二來,張溪也可以把羊祜帶在身邊,繼續教導,也不算是誤人子弟。

就這樣,張溪帶着小羊祜一起從江陵出發,在建興七年的六月中旬,抵達了長安。

住呢,還是住在自己在長安的宅邸裡面,這個宅邸小暄兒沒隔十天就會派人來打掃一遍,倒也不用擔心沒法住人。

在宅邸裡安頓下來以後,趁着議事沒有正式開始前,張溪就帶着小羊祜一起,開始在長安城裡轉悠,拜訪一些老朋友們,順帶的顯擺一下自己新收的徒弟。

諸葛亮,龐統,法正,黃權,吳懿,甚至是魏延老匹夫那邊,張溪都帶着小羊祜去溜了一圈。

某種程度上來說,張溪的人緣還是很不錯的。

而人緣更不錯的,卻是小羊祜。

憑藉着聰慧伶俐,但又謹慎守禮的性格,小羊祜一下子就得到了一羣老傢伙們的歡心.誰不喜歡聰明又乖巧的半大孩子呢。

最可惡的是,龐統和法正這倆人,越看小羊祜越喜歡,非說要讓小羊祜轉拜他們爲師,說帶他去成都學習正經兵法.給張溪氣的不行不行的。

誰教的兵法不正經了?!

而且就你們倆那個用兵風格,一個比一個喜歡用險,能教出什麼好來?!

鄧艾那小子好不容易纔避開你們倆,沒變得用兵更偏激,你們沒禍害到我的大徒弟,現在開始想辦法禍害我小徒弟了是吧?!

反正張溪是肯定不同意的。

如果真的喜歡小羊祜,生怕他學不到正經兵法的話,那簡單啊。

龐家家傳的《孫子兵法》,法正伱私藏的《司馬法》都貢獻出來嘛,讓我帶回荊州去教給小羊祜,不也一樣嘛。

好嘛,一說這話,這倆頓時不搭理張溪了。

那兩本書,都是兩個人的傳家兵書,非家族子弟和親傳弟子不授的,怎麼可能交給張溪。

不過嘛,不能給張溪歸不能給,這兩人還是跟張溪認真的商量了一下。

如果將來張溪真的教不了正經兵法理論的話,爲了不耽誤孩子的學業,張溪還是可以選擇把小羊祜送到成都來的。

是,這年月,一般傳承學業的師父是隻有一個,但傳授學問的老師,卻可以有很多個。

龐統和法正的年紀也大了,他們的這一身本事,也需要尋找一個合適的人才,把它給傳承下去。

而他們之所以會有這樣的想法,也是被某個死魚頭給刺激到了。

就在兩個月前,諸葛亮在長安正式的收姜維爲徒,把諸葛家傳家的《六韜》,以及諸葛亮自己寫的練兵紀要和用兵總結《兵法二十四篇》,傳給了姜維。

那個死魚頭都有了自己認定的兵法繼承人了,沒道理龐統和法正到現在都沒有找到合適的繼承人嘛。

所以,這倆纔會看到小羊祜這麼喜愛。

一方面是小羊祜確實討人喜歡,另一方面他們也沒有那麼多的時間,去挑選合適的繼承人了。

反正你張溪已經有一個成才的徒弟鄧艾了,這個小徒弟,分一半給他們,也不是不可以嘛!!!

第386章 水泥第97章 襄陽的反應第984章 聯姻第641章 練將第1089章 陰差陽錯第282章 變化第754章 出兵再戰第921章 出使歸來第490章 預算制度第676章 遷都之議第934章 誘敵第544章 小鎮用兵第731章 雍州戰事第1168章 曹爽掌權第1243章 三大變故第660章 曹真的顧慮第47章 曹仁第723章 諸葛回成都第874章 杜約第800章 郭淮的疑慮第527章 老友聚會第816章 曹叡的決斷第684章 各自打算第613章 進攻第606章 回軍第155章 劉備親臨第452章 火攻略陽第256章 鍊鐵第873章 南門決斷第785章 諸葛亮的應對第543章 無當飛軍對曹魏禁軍第109章 江東輿論第886章 龐統訓姜維(一)第709章 異動第308章 呂蒙的計劃第726章 曹魏反應第107章 魯肅第579章 調整第888章 巡江第263章 忙碌第744章 掛帥第952章 洛陽應對第550章 毌丘儉的決斷第260章 赴約文會第445章 意料之外的援軍第752章 收留第592章 變小心的馮習第1134章 賈充的謀略第774章 王朗用計第986章 洛陽隱患第891章 應對與變故第187章 治病第560章 魏延的分析第638章 身後事第15章 兄長第1053章 水戰(一)第721章 不是辦法的辦法第841章 甩鍋第224章 要想富,先修路第1018章 陸凱第356章 五虎將第575章 張郃的焦慮第154章 安置流民第761章 爭議第232章 鹽第70章 江夏太守第553章 調兵第891章 應對與變故第669章 宛城戰事(二)第487章 佔便宜第591章 大昌集第264章 再見面第657章 疑兵計第362章 張溪的平南策第1153章 撤軍第1036章 主帥心思第1168章 曹爽掌權第445章 意料之外的援軍第1081章 情報可靠性第1057章 調兵遣將第48章 鴛鴦陣初戰第243章 爭議第849章 潼關之戰(四)第1122章 局勢有變第954章 不對勁第41章 應對第1076章 事關國本?第286章 張郃戰魏延第1137章 司馬懿的後手第581章 切入第385章 牂牁郡的發財道路第51章 亂世人心第221章 直百錢第106章 退守夏口第218章 各種變故第245章 百年大計第132章 攻取荊南第84章 沉船截江第1255章 一統天下第426章 姜維的動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