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0章 黃河水軍

不管採用什麼樣的方略,不管要付出什麼樣的代價,弘農楊氏始終是一個值得拉攏的對象。

數百年的積累,四世三公的底蘊,對於大漢來說,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僅僅是象徵意義就值得大漢去爭取,更別說弘農楊氏對天下世家大族的影響力了。

這事兒,其實諸葛亮也不是沒有在做。

跟張溪這個沒啥政治敏感度的人不同,諸葛亮在鎮守長安後,除了發展經濟,恢復雍州民生外,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往河東,弘農,甚至是河內地區派出細作,拉攏分化河洛世家,獲取這些人的支持。

途徑是現成的,就是從關中出發的走私糧隊。

張溪主政雍州期間,這些糧隊的主要責任就是給雍州帶來急需的糧草,以穩定雍州局勢,改善百姓生活,但諸葛亮在這一點的基礎上,更加註重的是對敵滲透和策反,有時候甚至授意雍州世家們可以在金錢利益上吃點虧,事後雍州刺史府會給與補償。

所以呢,其實諸葛亮是有條件去完成接觸並策反弘農楊氏的任務的。

既然有這個條件,那麼這次北伐的主攻方向,大概率是按照龐統和法正所謀劃的那樣,進攻弘農郡了。

其實呢,張溪和諸葛亮是不太贊同這樣的做法的。

這倆都比較謹慎,還是認爲進攻弘農的風險過大,後勤糧草補給一旦出現問題,或者司馬懿早有防備的話,這派去的一萬士卒,很有可能陷入到絕地,最後全軍覆沒。

兩人還是比較傾向於在潁川郡跟魏軍打一場大決戰。

這麼做也有一個好處,那就是畢其功於一役。

只要在潁川徹底打敗了魏軍,接下來的河洛地區魏軍就不可能再有堅守的希望,唯一的困難可能就是司馬懿會選擇死守洛陽,等待河北的魏軍及時來援。

但是,一旦攻下潁川,擊潰了河洛魏軍主力的話,漢軍完全可以沿着潁川郡進入兗州。

一方面可以搶佔兗州,不給曹魏和東吳反應過來的機會,另一方面,也可以切斷河北魏軍增援河洛的最短通道,逼迫魏軍走更加困難的河內地區,跨越黃河險段來增援洛陽。

這樣至少可以多爭取半個月到一個月的時間,用來圍攻洛陽。

這麼進攻,雖然前期會打的相當困難,需要跟曹魏大軍硬拼,但一旦獲得突破,接下來就能勢如破竹了。

比較穩妥一些。

所以,兩個人一直是在強調這樣作戰的正統性,完整性,有效性.以弘農郡爲主攻方向,有些太過於冒險,不確定性因素太多,一旦中間遇到變故,很有可能導致萬餘將士身陷絕地。

但.這是議事,諸葛亮的意見再重要,他撐死了一人算兩票。

可問題是,加上張溪的一票,諸葛亮和張溪這裡一共才三票,而對面,持支持意見的,有法正,龐統,張飛,魏延,吳懿等等。

趙雲有些猶豫,他覺得兩邊都有道理,可一看到大家的意見這麼一邊倒,趙雲選擇了放棄選擇,聽命而行。

是的,趙雲直接棄權了。

龐統和法正自不必說,方略是他們提出來的,他們自然要維護,而魏延這個老匹夫,天生就喜歡這種冒險的策略,而更要命的是,上次這個老匹夫冒險,差點就真的成了,最後失敗也不是他的問題,是趙雲在決策上有了誤判。

這裡面最重要的,也是最後能起到壓倒作用的支持人選,是張飛,張飛堅持要用這樣冒險的策略。

其實理由也很簡單,他等不起了。

大哥和二哥相繼過世,對張飛的打擊實在是太大了。

從他的外表就能看得出來。

半年前在南陽的時候,張飛是頭髮半白,精神矍鑠,現在不過半年時間,張飛已經鬚髮皆白了,看着比趙雲還要老上幾歲。

而張飛的精氣神也始終不太對勁,總給人一種暴躁衝動的感覺事實也確實是如此。

這次諸葛亮能說服朝廷出兵北伐,沒有張飛的全力支持,即使是以諸葛亮的權利,也沒那麼容易推動這個事情快速通過。

至少荊州派內部,免不了還要一番脣槍舌劍。

但張飛介入後,沒人想跟這個地位尊崇,偏偏又脾氣暴躁的匹夫直接對線省掉了諸葛亮很多的麻煩。

至於張飛的目的,其實就只有一個——攻下河洛,讓大侄子能風光的還都兩京。

這是關羽在留給張飛的遺信中,特別關照張飛的事情。

關羽其實很瞭解自己的三弟,就像大哥很瞭解自己和三弟一樣。 當年大哥在臨駕崩前,就是用了同樣的手段,分別給了關羽和張飛一人一份責任,省的他們想不開,非要實踐桃園之誓。

給張飛的,是託孤之責,讓他在劉備死後鎮守成都,幫助大侄子平穩接過政權。

給關羽的,是一封信,信裡面劉備希望關羽能繼續統帥襄陽軍團,至少要打下荊州全境,北上河洛,爲大漢三興奠定基礎。

最後關羽確實打下了南陽,但卻丟了荊南.雖然不甘心,但關羽真的撐不住了。

臨死之前,關羽同樣也給張飛寫了這麼一封遺信,就是告訴張飛,你還有事情要做,別忘了,你身上的司隸校尉的官職,還是遙領的。

等到你打下了司隸,讓咱們大侄子迴歸大漢兩京之地,這樣咱們哥仨在地下相見,也算是沒有遺憾了。

這就是關羽給張飛找一個能繼續好好活下去的動力和藉口而已。

但張飛和關羽的心思其實是一樣的,當年關羽是憋着最後一口氣,硬撐着攻下了南陽,而現在,張飛也是硬撐着一口氣,一定要攻下河洛。

用諸葛亮和張溪的建議,確實可以比較穩妥的進軍河洛,但問題是,曹魏的戰力不低,一旦明刀明搶的擺開陣勢,互相攻伐的話,勝負真不好說。

而且隨着曹魏方面河北軍團的南下,很有可能陷入一場曠日持久的拉鋸戰。

相反,如果進攻弘農的策略能夠成功的話,就可以直接在河洛腹地對洛陽發起進攻,有一戰而定的可能。

就這樣,在張飛的強烈支持下,最終四伐的戰略,採用了比較冒險的進攻弘農的策略。

張溪最後還是想再爭取一下.是,就算要進攻弘農,伱得有個先決條件,那就是佔據蒲阪津渡口,解決掉曹魏的水軍吧。

雖然說吧,曹魏方面的黃河水軍就是個笑話,但問題是,長安水軍也好不到哪兒去啊。

再一個,黃河地勢險要,尤其是進入河洛地區後,隨着寬度變窄,水流會變得非常的湍急,上下高低落差也非常的大。

要從蒲阪津運兵去弘農郡,也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更別說還要先擊潰曹魏的黃河水軍了。

不解決這些問題,怎麼對弘農郡用兵。

張溪曾經在雍州做了六年的刺史,自認對雍州內部的情況還是很瞭解的,所以他認爲,他提出的這些問題,是非常實際的問題。

可.轉瞬間,張溪就被打臉了。

打他臉的人,還是現在跟他一個戰壕的戰友,諸葛亮。

諸葛亮小聲的告訴張溪,自打他坐鎮長安以來,就專門劃撥了錢糧給黃權,讓黃權大力發展水軍如今的雍州水軍,已經有七千餘人,戰船一百三十餘艘了。

特麼這速度,讓張溪直接傻眼了.張溪依稀記得,他離任雍州的時候,黃權應該只有三千水軍,五六十條走軻,只能在相對平緩的洛水來回活動吧?!

特麼現在不過一年半的時間而已,不僅僅是兵力,連戰船都直接翻倍了?!

再說你這個造船速度也不對啊,荊州有現成的船塢,如今也不過是造出來四五十艘走軻,兩艘半成品的蒙衝戰艦而已,你雍州憑什麼一下子造出七八十艘戰船出來。

哪怕都是走軻,這也有點離譜了吧民生不要了?!

張溪那個納悶的,但諸葛亮說的話,又不可能是假的,而從這幾天張溪在長安的所見所聞來看,百姓似乎也沒有受到太大的侵擾,完全看不出是被影響到民生的樣子這到底是怎麼做到的?!

現在張溪真的是嚴重懷疑,自己和諸葛亮之間的治政水平,差距真的有大到這個地步的麼?!

憑什麼你諸葛亮可以一邊發展民生,一邊還能大力發動徭役,徵召民力擴軍備戰,而張溪卻做不到?!

反正張溪是不懂,但張溪知道,七千水軍,一百三十餘艘戰船,放在長江上也許不能成爲一股決定性的力量,但放在黃河上,僅僅是用來對付曹魏水軍,以及運兵過河,這並不是什麼難事。

那麼剩下的唯一問題,就是如何攻佔蒲阪津,打開通往弘農郡的通道了。

而這個,真不是坐在這個雍州刺史府裡,能解決的問題。

這是需要將軍臨陣指揮,士子奮勇作戰才能解決的問題。

那麼接下來,就是商議軍力調配的問題了。

第1151章 撤軍計劃第490章 預算制度第1089章 陰差陽錯第39章 訪友第906章 安撫第497章 一夜築城第377章 戰後處置第1105章 騎兵對決第847章 潼關之戰(二)第853章 潼關之戰(八)第385章 牂牁郡的發財道路第905章 同行第40章 運氣極好的曹操第125章 借將第723章 諸葛回成都第1136章 出賣第261章 成都議事第306章 形勢再變第126章 絕北道第597章 退守和換防第1030章 另一路第1116章 伏擊第580章 接應第1077章 北伐之議第81章 衝陣第1127章 魏延的計劃第583章 搶時間第842章 各方反應第73章 調令第702章 託孤第297章 不合第470章 關羽的決斷第627章 階段性結束第948章 各地局勢第238章 巴東郡保衛戰(二)第122章 夏口軍議第222章 《蜀科》第675章 江州密議第66章 戰後動態第890章 朱然掛帥第1097章 壞消息第1089章 陰差陽錯第169章 抵達油江口第262章 應災準備第376章 花鬘在行動第50章 八卦黃月英第128章 張飛的改變第380章 南中規劃第837章 歪打正着第863章 突圍第1037章 曹叡的選擇第392章 魏王曹丕第1048章 戰備第243章 爭議第391章 調人第58章 另一個視角的三顧茅廬第765章 諸葛入長安第115章 察覺第1147章 破關第409章 不覺中計的趙昂第1207章 退路第601章 柳隱的壓力第348章 樊城守衛戰(一)第1221章 東征準備(二)第557章 冒險還是保守第712章 東吳反應第1102章 追擊第571章 失守第583章 搶時間第125章 借將第257章 成本第128章 張飛的改變第525章 散關戰事第881章 關羽的異常第11章 鄧艾?!第442章 守城第一天第342章 呂蒙的動搖和堅持第14章 奸雄,必須是奸雄第757章 離間計第96章 周瑜退兵第34章 榨油第1057章 調兵遣將第1229章 荊州世家的難處第920章 曹叡的用意第1227章 對外用兵第1156章 開始撤軍第640章 再見第445章 意料之外的援軍第501章 戰略討論第519章 攻略西營第616章 王雙的絕技第334章 襄樊議事第1125章 主力進軍第428章 分兵還是不分兵第702章 託孤第259章 閒談江東諸將第58章 另一個視角的三顧茅廬第171章 聯姻第853章 潼關之戰(八)第352章 曹操退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