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4章 撤離

不管撤不撤吧,這事兒都不是現在要決定的,龐統至少要守到陳到領兵來援才行。

щшш⊙тt kǎn⊙¢ ○

這年頭的通訊效率不高,全靠斥候軍使到處聯絡,萬一龐統提前撤了,派出通知陳到的斥候卻因爲一些原因沒能及時通知到位,陳到依然領軍傻乎乎的直奔公安而來,那纔是大麻煩了。

因此啊,龐統琢磨着,只要能守住,就儘量的堅守在公安,等陳到的援兵到了以後,再決定是不是要退守江陵。

而這一守,又是五天。

城外的朱然,依然還在按照自己的節奏,加強對公安的進攻。

雖然朱然已經做好了心裡準備,要跟公安硬磕到底但攻城難度也有點太超過朱然的想象了。

開始攻城有小半個月了,自身傷亡了八千人左右,但到現在爲止,東吳軍的士卒,依然沒有尋找到可以突破城牆的辦法。

雖然在提前預備好的攻城器械的幫助下,東吳軍可以減少傷亡的靠近城牆,可一旦進入城牆肉搏戰後,東吳軍士卒始終無法突破守城軍的攔截,建立足夠穩定的城牆登陸點。

這說明,如今城內的守軍依然還有足夠的士氣和戰力,公安守將也有相當出色的指揮水平,可以完全封堵住三面城牆上所有東吳軍士卒的進攻。

有好幾次,朱然確實有心復刻呂蒙將軍的戰術,分兵圍困公安,自己輕兵突進江陵但這麼做的後果,呂蒙已經證明給朱然看過了。

你很難說,呂蒙將軍最終病故,不是因爲這場戰役的失敗而導致的鬱鬱而終不拿下公安,朱然是真的不敢去進攻江陵。

所以,朱然再三的告誡自己,一定不要浮躁,畢竟,這次出兵的戰略目的,和之前呂蒙將軍那次,是不一樣的。

這次進攻荊州,主要目的是吸引荊州軍回援,次要目的纔是攻取江陵很顯然,從這個戰略的目的性看,吳大帝孫權,並沒有要跟大漢徹底翻臉的意思。

如果是出於個人戰功需要的角度去考慮,朱然當然希望能夠領兵攻克江陵,證明自己的能力.可朱然到底是一個腦子很清醒的將軍,不是那種打仗容易上頭的莽夫。

與其冒險進攻江陵不成,倒不如先攻下公安。

如今的荊南,漢軍佔據了武陵和零陵二郡,但這兩郡的兵馬,早就在四個月前就已經抽調回公安和江陵了,東吳軍如果要進攻這兩個郡,直接派出兵馬接管既可。

漢軍唯一在長江南岸還保留這的橋頭堡,就是公安這不僅僅是拱衛江陵的壁障,同時也是將來漢軍重返荊南的立足點。

所以,攻下公安,掃清大漢在荊南的最後一個據點城市,在戰略上,也是非常重要的。

至於江陵,能攻的下自然最好,攻不下的話,攻下公安,全據長安南岸,其實也不是一個不能接受的結果。

想到這裡,朱然決定,還是要繼續加強進攻,奪取公安。

但.很快,朱然就接到了一個不太好的消息。

消息是通過江夏郡那邊傳遞過來的,有一定的時效性,但對於現在在公安作戰的朱然,依然有着不小的參考價值。

荊州軍終於是回援了。

這本來應該是個好消息,這次戰略的最大目的,就是逼迫荊州軍回援。

可問題是,從江夏郡那邊傳遞過來的軍情,卻告訴朱然,荊州軍雖然回援了,但只回來了兩萬人左右。

其中一萬人,是回援襄陽的,還有一萬人則繼續南下,不出意外的話,應該是去支援江陵的。

這個消息,是周瑜在襄樊前線傳回來的,可靠性毋庸置疑,周瑜的判斷,一般很少會出錯。

所以,隨着這個軍情傳遞到朱然這邊的,還有孫權的一封密信。

密信中,孫權強調,不管有沒有那一萬荊州軍回援,他都希望朱然儘快攻克公安,然後過江北上,進攻江陵。

很顯然,孫權對只吸引了兩萬荊州軍回援,不是很滿意,還是希望朱然這邊能夠給江陵製造壓力,逼迫更多的荊州軍回援。

站在孫權的立場上,其實很好理解。

逼迫荊州軍回援,是孫權的最終目的,但問題是,進攻襄陽的周瑜軍撐死就兩萬人,而隨着一萬荊州軍回援襄陽後,文聘手裡也有兩萬守軍,還有襄樊防禦體系在手.周瑜再有通天之能,短時間內也是無法對襄陽造成威脅的。

這樣的話,唯一能讓荊州軍感到威脅,不得不撤軍的地方,就只有江陵了.朱然必須在江陵打出壓迫性的戰果出來。

爲此,孫權還告知朱然,如果覺得有困難,或者兵力不足的情況,可以回信給他,他會想辦法幫朱然解決這些問題。

嘛,雖然說是這麼說,但以朱然對孫權的瞭解,自己要是真的回信提要求,除了會讓孫權尷尬外,一點幫助都不會有。

所以,還是得靠自己,繼續進攻。

而於此同時,公安城內,依然在堅守的龐統,也接到了石苞派人從江北冒險送來的密信。

石苞當然知道現在公安被東吳軍圍攻的很厲害,所以他希望知道公安現在具體情況,是不是還能繼續堅守下去。

如果能堅守下去,那自然是最好,但如果覺得有困難的話,石苞也建議張任和李球,讓他們儘量再堅守個五天的時間,就可以領兵從宜都郡方向過江撤退,退回江陵來。

石苞之所以希望公安繼續堅守五天的時間,是因爲石苞接到了文聘提前派出的使者通知,知道廖化大概還需要八天左右的時間就能領兵一萬抵達江陵.算上使者秘密過江,輸送密信需要的時間,石苞判斷,公安再堅守五天的話,江陵的援兵就能及時到位,那麼到了那個時候,公安是不是繼續堅守下去,意義並不大了。

如果能守,自然還是守着好,畢竟是通往江南的一個橋頭堡通道,掌握在自己手裡,將來反攻的時候能省下很多的事兒。

但如果真的守不住的話,石苞是建議,不如保存兵力,主動棄守,退回江陵來,以江陵的城防阻擋吳軍既可。

真沒必要死拼的。

這封密信,終於還是順利的送到了駐守公安的龐統手裡,而龐統對於石苞的判斷,是非常認可的。

說實話,如果能保證江陵不失的話,公安丟不丟的,龐統是真的不怎麼在乎。

龐統一直都是搞戰略的,他始終是站在戰略的角度考慮問題,只要能獲取整個戰役的勝利,局部的利益得失,是可以權衡放棄的。

但張任不同意啊。

首先,張任不是搞戰略的,他就是一個守城將軍,這個城池的得失,就是他的職責所在。

其次,張任也不是要反對龐統主動放棄公安的做法,他只是希望,他能夠留下來,堅守公安城到最後一刻。

這是他的職責,也是他最後的一個掛念。

張任老了,也病了,而且病的很重。

作爲一名將軍,他不想自己因爲舟車勞頓,最後死在行軍路上.倒不如讓他跟公安城一起共存亡,這樣還算了卻了他最後的一樁心願。

老將軍最後的心願,讓同爲武將的李球和姜維動容不已可龐統卻表示理解不能。

文官和武將的思維方式,終究是不太相通的。

棄守公安的決定,是龐統下的,他也做好了負責的心理準備。

可留下張任守城,自己帶兵撤退,最後讓張任這個於國有功的老將軍落一個“兵敗身死”的下場,這個責任龐統負擔不起。

所以,就算張任這麼拜託了,龐統依然只是含糊了一下,沒有答應,並且轉頭就派人去找來了張任的長子張林,讓他連夜回家做好準備,帶着老將軍的車架,先一步撤離公安。

不管是去江陵也好,還是逆水而上去巴東郡也好反正老將軍不能是戰死在公安城。

安排好這一切之後,龐統纔開始正式盤算.陳到還有幾天,能抵達公安城。

只要陳到的援兵一到,就是龐統帶兵突圍的時候。

第801章 發現端倪第945章 撤軍第1099章 失守第39章 訪友第606章 回軍第840章 潰逃第207章 好事連連第259章 閒談江東諸將第676章 遷都之議第309章 江東在行動第1165章 平策第487章 佔便宜第696章 合議第837章 歪打正着第89章 救援魏延第731章 雍州戰事第1190章 意外的先見之明第500章 各州情報第338章 江陵城下第214章 勸降?第904章 劉禪的應對第16章 豆腐的作用第339章 陸遜之計第838章 試探性進攻第657章 疑兵計第29章 徐庶與張溪第198章 對峙與密約第811章 前後夾擊第956章 影響第1000章 公安撤軍第865章 戰後第1086章 搶攻第699章 諸葛亮的態度第222章 《蜀科》第52章 軍中嬉戲第410章 王異的掙扎第1190章 意外的先見之明第491章 漢中預度部第925章 誤會第1079章 要將與調兵第708章 世家的想法第76章 鄧艾去留第921章 出使歸來第735章 決議第1023章 諸葛八陣圖第1047章 南征第272章 應對第529章 五丈原對陣第55章 拜師第809章 蔣琬用兵第1205章 司馬懿的謀劃第264章 再見面第401章 突襲第64章 博望之戰第455章 張郃摸魚第918章 商議四伐第1155章 方案第665章 突圍第781章 右扶風第551章 局勢變化第458章 設伏第346章 周瑜接任第940章 大變故第1190章 意外的先見之明第1021章 周瑜的困境第81章 衝陣第93章 投石機第1152章 調兵第1210章 劉放的打算第65章 攻擊和防守第439章 張郃的突襲第595章 凌晨突襲第38章 《隆中對》第731章 雍州戰事第1012章 誘敵第345章 周瑜出馬第924章 人才問題第950章 諸葛亮的冒險第904章 劉禪的應對第579章 調整第88章 被圍第389章 替代戰略第773章 刻板第1227章 對外用兵第338章 江陵城下第82章 蒙衝第888章 巡江第960章 洛陽攻城第738章 青儲第452章 火攻略陽第209章 山間小道第1236章 各方顧慮第1137章 司馬懿的後手第984章 聯姻第439章 張郃的突襲第569章 留守的文欽第696章 合議第504章 眉縣世家第109章 江東輿論第1236章 各方顧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