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6章 潼關之戰(一)

當南陽戰事出現了一個新的變量時,左馮翊潼關的戰事,卻已經明朗化了。

魏延率領三千騎兵奔襲潼關,一舉偷襲得手,切斷了曹真主力大軍的退路和糧草補給線,逼迫曹真回軍反攻潼關。

與此同時,提前給自己取好諡號的魏明帝曹叡,命令夏侯尚率領一萬禁衛軍日夜兼程,直撲潼關,務必要重奪潼關,接應回曹真率領的司隸主力。

沒有這些司隸主力,就談不上堅守洛陽。

故此,遭遇到兩面夾擊的魏延,在潼關堅守的,異常辛苦。

兵力不足是一方面。

三千騎兵下馬守城,困難比魏延想象的還要大,很多人都是臨時訓練操弄守城器械,守城過程中,經常出現應對不及時而導致的手忙腳亂。

城池爭奪戰中,出現這樣的手忙腳亂就意味着會被敵人藉機攻上城牆,而一旦敵人爬上城牆,那就得陷入到血腥的肉搏戰中。

也就搭着涼州來的騎兵,雖然守城器械擺弄不明白,但個人戰鬥力還是挺強的,人人悍勇,這才一次又一次的把魏軍重新趕下城牆去。

但總是這麼讓人爬上城牆,熟知守城戰的魏延非常清楚,這麼守下去,早晚有一天要失守的。

魏延爲此非常的着急,但他卻沒有任何辦法。

潼關正面,戴陵和王昶指揮的一萬軍卒利用王昶提前打造的攻城器械攀登城樓,潼關背面,晚了三天抵達潼關的夏侯尚一邊命人打造攻城器械,一邊下令用箭矢壓制潼關城牆。

如果兩者在一面,魏延防守起來還輕鬆一點,但可惜,這是兩面夾擊。

魏延一邊要組織士卒,阻擋正面戴陵指揮士卒的攀爬進攻,另一邊,還要隨時防備從關後射上城牆的箭矢而魏延的手頭,只有三千兵力,根本不夠用。

而且這裡面還有一個最關鍵的問題——潼關的防禦,是對外不對內的。

潼關本來就是曹操打造的,用來防備關中涼州軍閥的關隘,主要針對的防守方向,就是從關中過來的敵人。

這一面,曹操在建造潼關的時候,就着力加強了防守,而後來驅逐了涼州軍閥,但沒十年,劉備又佔據了關中,導致曹魏方面對潼關面臨關中的一面,數次加強的防衛。

但潼關背面,是通往弘農司隸地區的,這些地方都是曹魏的傳統優勢地區,因此對這一面的防禦措施,曹魏一直沒有太在意。

可如今,魏延佔據了潼關,這個問題就凸顯了出來。

別的不說,潼關正面的女牆就比潼關背面的女牆要高出一尺。

面對正面戴陵,王昶等人的進攻,魏延還能做到勉強應付,可從潼關背面射來的箭矢,魏延是毫無辦法。

如果再讓夏侯尚打造完畢攻城器械,利用攻城器械進攻,那魏延真的得考慮,自己是不是有戰死在潼關的可能性了。

是的,魏延沒想退。

雖然趙雲在魏延出發前再三叮囑,要魏延視時機而動,能堅守潼關就堅守,不能堅守潼關的話也不要拼命,能撤就撤。

但魏延是什麼人,他那個彆扭性子,能允許他做出這種事情來?!

這次“異道會潼關”,本來就是魏延極力主張,最後獲得了趙雲的支持後執行的,那個張溪雖然沒有明面反對,但一直表現的也不是太願意這次計劃要是失敗了,那以後魏延在張溪面前,還有擡起頭來的資格麼?!

這對魏延這個孤高性子的人來說,是絕對不能接受的。

因此,魏延是真打算在潼關死守。

不過嘛.雖然說有這個覺悟,但如果能順利完成預定的計劃的話,其實能不死還是不要死的好.現在魏延已經做到了他該做的了,就看張溪的了。

而張溪,此時也是在冒險。

是的,一直把謹慎用兵當做自己信條的張溪,如今也在冒險。

他只帶着一萬士卒,就開始尾隨追擊曹真的四萬餘撤退士兵,這不是冒險是什麼?!

但凡曹真要有點心思,撤軍中途來個全面反擊,那張溪隨時可能面臨損失慘重的結果。

而曹真不這麼做的原因,一方面是攝於趙雲率領的那五千涼州騎兵的威脅,另一方面,曹真是真不想跟張溪繼續有所糾纏,必須儘快退兵反攻潼關。

在曹真看來,張溪那個混蛋也不是好惹的,他既然敢帶着一萬士卒過來追擊,自然也有他的把握如果冒然反擊的話,一旦陷入纏鬥,對曹真並沒有任何好處。

贏還是能贏的,但問題是,需要花幾天的時間,才能擺脫對面那個混蛋的糾纏。

如果花的時間太長了,就算贏了張溪又怎麼樣,只要潼關不破,自己軍中糧草就只能支撐十五到二十天左右,過了這些時日,軍中缺糧卻無法攻下潼關,到時候這四萬大軍都不需要蜀賊攻打,自己就潰散。

因此,曹真雖然很想反身揍一頓張溪,但如今的情勢,還是先忍忍,等撤回到潼關面前,跟王昶等人匯合後,再做打算好了。

曹真是真心不想跟張溪糾纏,可張溪不能就這麼簡單的放曹真回撤,他必須拖住曹真的行軍速度,給魏延減輕壓力。

可.就一萬士卒,張溪能做的也確實有限。

主動進攻曹真的主力,張溪還幹不出這種缺心眼的事情來。

主動進攻的話,就意味着需要把一萬士卒全都投入到進攻中去,否則無法對曹真的主力大軍造成實質性的威脅。

可一旦一萬士卒全部投入進攻的話,張溪就沒有後手了,接下來應對的主動權,就全在曹真的手裡。

趙雲的騎兵雖然能對曹軍造成威脅,但曹真手裡也有數千騎兵,雖然經歷了一場大敗後士氣不高吧,但如果曹真真的拼着騎兵全部損失的代價,非要聚殲張溪的步卒,那張溪除了擇機撤退外,也沒有其他應對的辦法。

因此,張溪採取的,是尾隨魏軍,尋機進攻魏軍後翼的機會。

也不追求聚殲,就是有機會咬一口,敵人增援了就拉開距離後撤,敵人要是敢追擊,趙雲的騎兵就會抓住機會進行突擊,敵人回軍了就繼續追上去,有機會再咬一口。

雖然這麼做無法讓曹真傷筋動骨,每次最多讓魏軍損失個數百人,但真的很讓曹真噁心。

就跟身後跟着一匹狼一樣,也不正面進攻,就這麼吊着你,稍有鬆懈就會被咬上一口.曹真能接受這個損失,但受不了心裡這個氣。

再一個,軍中士氣也會受到不小的影響。

畢竟是在撤軍途中,魏軍的軍心士氣本來就不會太高,再冷不丁的被人從身後追上來,殺傷個數百人的在這種壓力下,軍心很容易受到影響的。

就連王朗都看的出來,不能繼續這麼放任蜀賊尾隨下去了。

曹真也知道這點,但問題還是那個問題——如何在攔截蜀賊的同時,不至於讓大軍陷入到跟蜀賊的糾纏中。

爲此,王朗給出了自己的建議——分兵攔截。

王朗建議,在撤退到距離潼關不遠處的華陰縣後,曹真就給自己留下一萬士卒駐守華陰,阻擋蜀賊的追擊,曹真本人則率領餘下的三萬士卒以及八千騎兵,全速進軍,趕回潼關去。

之所以選在華陰縣,是因爲華陰縣距離潼關只有六十里左右,不長不短,兩天的行軍路程。

而最重要的是,通往潼關的大道,必然經過華陰縣。

王朗不相信,張溪會犯兵家大忌,在不攻下華陰縣的前提下,繼續追擊曹真大將軍。

而王朗覺得,自己雖然不太懂軍事,但那也是相對於曹真,司馬懿,郭淮這些人而言的.好歹是當年也是會稽太守,雖然被孫策揍的慘了點,但也是經歷過戰陣的。

再一個,王朗也不是要在華陰縣徹底擊敗張溪,他要做的,就是在華陰縣堅守一段時間,給曹真大將軍反攻潼關爭取時間而已。

再不通軍事,領一萬人,面對同等兵力的敵軍進攻,堅守一個縣城十天左右的時間,王朗覺得自己還是能做到的。

而曹真,也覺得王朗說的,是目前來說,最合適的應對方式了。

確實沒指望王朗退敵,只要能拖延住張溪一段時間就可以了。

既然如此的話曹真給王朗留下了五千兵馬,讓他駐守華陰,自己則繼續趕赴潼關。

而王朗.王朗現在有些不知道該說什麼好了。

老夫要的,是一萬兵馬啊這種要命的時候,大將軍怎麼還帶討價還價的?!

第678章 君臣一心第534章 陳倉道第821章 主帥對決第415章 抄襲狗的計策第1048章 戰備第134章 江陵決戰(一)第842章 各方反應第410章 王異的掙扎第20章 被搶了第179章 準備第850章 潼關之戰(五)第105章 長阪坡之戰 (四)第147章 關平娶親第728章 東吳出兵第724章 人選第501章 戰略討論第649章 司馬赴任第119章 船艙密謀第1046章 東征南征第737章 爭(二)第622章 謀士和武將第1151章 撤軍計劃第1006章 開戰第674章 世家之議第292章 軍令狀第394章 矛盾第514章 魏延的執念第849章 潼關之戰(四)第288章 胡修與呂常第976章 巴丘水戰(二)第1196章 識破和突圍第1191章 瞞天過海第160章 孫尚香的奇妙冒險第526章 南陽戰場第1070章 和談第272章 應對第1019章 石苞的無奈第568章 應對方案第1102章 追擊第577章 接應第115章 察覺第1184章 急襲第448章 混戰過後第905章 同行第857章 潼關之戰(十二)第1244章 全琮的心思第1100章 撤軍第192章 沼澤改田第366章 作戰準備第665章 突圍第718章 救星到了第604章 收尾第1078章 交易第245章 百年大計第1092章 共議第426章 姜維的動機第1186章 河內變化第1229章 荊州世家的難處第557章 冒險還是保守第1206章 兵臨城下第1013章 交鋒第1118章 太行官道戰第1049章 東吳的反應第185章 應對第170章 再次離家出走第863章 突圍第453章 上邽對峙第824章 異道會潼關第4章 主僕第610章 前鋒至第36章 單福薦諸葛第1071章 重整第1028章 桃園重聚第160章 孫尚香的奇妙冒險第910章 水戰第322章 疑兵計第778章 舌辯第253章 嶽麓山的由來第535章 陳倉防務第1170章 魏延的疑問第808章 添油第121章 勸降文聘第192章 沼澤改田第1181章 河東戰事明朗第330章 英姿颯爽關銀屏第41章 應對第862章 尾聲第369章 三路戰局第221章 直百錢第684章 各自打算第1201章 鄧艾的進軍路線(二)第1104章 鬱悶的曹肇第188章 再次一換三第1157章 兗州戰役結束第108章 過江第832章 曹休出兵第332章 江陵城的鏖戰第51章 亂世人心第814章 雙方誤判第829章 上火的曹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