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8章 潼關之戰(三)

王朗難受,情有可原。

涼州軍的戰鬥力如何不去說他,就這個兵力人數,在涼州軍兵臨城下的第一天,就足夠讓王朗如臨大敵了。

城外足足兩萬人,自己只有五千人,糧草還嚴重不足.王朗覺得,華陰縣能守住十天,那都是他王朗超水平發揮了。

而蘇則難受.也還是因爲涼州軍。

蘇則是真的倒黴催的啊,攤上這麼一羣從涼州來的混蛋玩意兒。

當然,涼州軍到底還是正規軍,蘇則再倒黴催,也沒有陳祗倒黴,涼州軍在戰鬥力方面,可比那幫世家運糧隊拼湊出來的玩意兒要高的多。

但問題是,這幫涼州軍的軍紀,可真不比那幫世家運糧隊的玩意兒好上多少。

蘇則這一路上,爲什麼沒有在指定時間抵達臨晉,就是爲了約束這幫涼州士卒,讓他們不至於沿途生事,這才慢了半天左右的路程。

蘇則是個有堅持,有原則的人,既然答應了出仕劉備集團,那蘇則可沒想過就這麼混日子。

當初蘇則被曹丕看重,派到涼州來當護羌校尉,除了他的能力外,其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蘇則有原則,有責任心。

涼州這破地方啊,已經亂亂糟糟近百年了,而護羌校尉這個職責,不僅要跟羌人打交道,也要跟涼州本地土著世家打交道沒有責任心的人放到涼州,分分鐘會被這些涼州土鱉給同化掉的。

因此,蘇則纔會被曹丕看重,並且任命爲護羌校尉,去涼州走馬上任。

可蘇則也沒想到,自己才走馬上任不到半年,蜀賊就兵出祁山,一戰斷隴,徹底隔絕了涼州和關中的聯繫。

而蘇則更沒想到的是,自己在堅守涼州的過程中,還被蜀賊給俘虜了。

然後吧.嗯,就是現在這樣,蘇則成爲了涼州刺史部的將軍,帶領着涼州步卒,入關“討賊”了。

雖然說世事難料吧,但蘇則的原則性和責任心還是沒有放下,既然帶着這幫涼州兵,那就必須要控制好他們。

不管是他們的日常行軍,還是後勤補給,蘇則都必須做好相應的準備,而最重要的是,是必須要約束好他們的軍紀。

有些行爲,涼州兵在涼州幹,那是正常的,因爲大家都習慣了,都是這麼幹的。

但是在關中,那就是會敗壞軍紀的行爲。

這不僅會導致涼州兵風評變差,同時也會影響到大漢朝廷的聲譽。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

趙雲給涼州步兵團的命令,是讓蘇則分出五千人來,牽制住華陰縣的魏軍,防止他們對後勤補給糧隊發動攻擊既可。

這不是啥好活,弄好了沒啥功勞,弄不好會影響到大軍的糧草供應的。

但就這麼一個活,涼州軍的幾個裨將,都快打起來了。

沒辦法,一路上盡趕路了,天知道之後還有沒有功勞可以拿.如今好不容易遇到一個看着有點像功勞的任務,誰也不肯放過。

而蘇則呢,也知道這羣混蛋們到底在想什麼。

這幫玩意兒,就沒把所謂的“牽制”命令放在心上,蘇則敢打賭,自己前腳離開,留下來擔任“牽制”任務的涼州裨將,下一刻就敢下令攻城。

反正只要把城池攻下來了,也就不存在什麼牽制不牽制的問題了當然,退一步說,主動進攻,也是一種牽制的手段嘛。

可問題是,這種對上級軍令軟對抗的做法,成了自然沒人說什麼,不成的話,麻煩可就大了。

這種做法,在涼州倒還不要緊,反正有趙雲或者龐德護着,徐邈也不好追究什麼。

可如今是入關作戰,萬一惹惱了雍州刺史張溪,或者是跟進一步,直接惹惱了大漢丞相諸葛亮聽聞那位可是出了名的執法嚴明,從不徇私的。

所以啊,留下誰來牽制華陰的魏軍不重要,關鍵是得讓留下來的人聽從軍令,別沒事兒再玩在涼州那一套。

蘇則心累啊,從三個裨將中選擇了一個面相看上去比較忠厚的人,讓他率領五千人留守牽制,自己則率領剩餘的一萬五千人東行,爭取早日跟趙雲,張溪的主力匯合。

臨行之時,蘇則再三告誡這位留守的裨將,只需要牽制住魏軍,保護住自家糧道既可,莫要主動攻城。

而留下來的那位,一臉憨厚的笑着,點頭應承了下來。

蘇則這才稍微放心了一點。

可還沒等蘇則領兵離開十里地的距離,這位留守的裨將卻一反常態,直接下令全軍整備,砍樹打造鉤梯,準備攻城。

至於命令啥命令?!咱家是涼州氐人出身,漢語聽不利索來着。

剛剛蘇將軍說啥來着莫要主動攻城?!

嗯,從今天起,老子改名了,名字就叫莫要莫要主動攻城,蘇將軍這是要我主動攻城嘛。

行,明白了,遵照軍令而行!!!

蘇則攤上這麼一羣玩意兒,是真的心累。

有時候,蘇則不是不知道自己帶領的都是些什麼玩意兒,但如今軍情緊急,蘇則也沒有什麼好辦法,只能是走一路看一路,最重要的,還是儘快帶着主力步卒去跟張溪匯合,圍剿在撤退中的魏軍主力。

所以.其實蘇則心裡有數,但只要這幫涼州玩意兒別耽誤了正事,影響到大軍的糧草運輸,剩下的,蘇則真就只能睜一眼,閉一隻眼,權當不知道就是了。

就這樣,蘇則繼續領兵趕路,繞過華陰縣,開始往潼關進軍。

而此時的潼關前線,魏延已經進入到了堅守潼關最危險的時刻了。

正面,曹真已經領兵抵達了潼關前線,潼關正面的魏軍兵力,從一萬人猛增到四萬五千人,另外還有八千騎兵。

而潼關背面,夏侯尚在緊急砍伐樹木後,也造好了三架雲梯和無數鉤梯,準備開始蟻附攻城。

而關內,經過了七天的堅守困鬥,魏延手頭上還能作戰的士卒,只剩下兩千兩百人左右,其中甚至包括了負輕傷的四百多士卒。

如今的潼關,已經是到了但凡不是躺着不能動,所有人都需要上關牆防守的地步。

魏延原本預計的堅守十天,其實是說的實話,如今的兵力和軍心士氣,魏延估計自己最多還能堅守三天.堅守十五天,純粹看天命了。

可既然已經在張溪面前誇下了海口,魏延魏延覺得自己沒有退路,就是死,也要死在潼關之內。

щшш ¸тt kan ¸C〇

但,魏延有這個覺悟,不代表他帶來的士卒,也同樣有這個覺悟啊。

三千騎兵,戰損了八百人,還不包括輕傷員.戰損接近三成了。

最要命的是,敵軍最猛烈的攻勢還沒有到來,接下來的幾天纔是守城最關鍵的時刻.你要說士卒們能有多麼高的軍心士氣,那也是在扯淡。

沒辦法,魏延必須想辦法提高守城軍的軍心,但魏延又不是那種善於言辭激勵的將軍對魏延來說,他只有一個選擇。

每戰必先,只要敵軍進攻,魏延就永遠是衝在拼殺第一線的人,不把自己當將軍,就當一個超級兵在用魏延想用這種方式告訴守城漢軍們,他這個將軍,始終和他們同在。

每個將軍激勵士氣的方式不一樣,魏延用這種方式來激勵士卒,其實也是一種非常常用,但也有效的辦法。

這年頭的士卒,就吃這一套。

往前追述有吳起吮疽,往近了說有李廣愛兵如子這年月的士卒要的真不多,只要一個尊重。

主將願意尊重我,那我就只有以死相報.霍去病那種“賞罰分明”的帶兵方式,反而在這個時代並不是主流。

因此,當士卒看到魏延身爲鎮西將軍,卻能做到跟他們在一個鍋裡吃飯,一起在城牆上殺敵.大將軍都不怕死呢,咱們這幫苦哈哈的,有什麼資格抱怨。

就這樣,憑藉着魏延帶起來的一時血氣之勇,在最艱苦守城戰的第一天,潼關守軍以傷亡五百餘人的代價,擊退了魏軍對潼關的兩面夾擊。

但這個戰損,也讓魏延有些受不了了。

五百餘人的傷亡,其中還能繼續堅持作戰的輕傷員不到八十人.這次作戰,大家都是在拼命了。

也因此,潼關守軍的可戰之兵,從兩千兩百人,銳減到了一千七百餘人,戰損接近一半了。

要是這麼守下去的話,即使不考慮軍心士氣,士卒會不會崩潰的問題,再堅守兩天,魏延就該無兵可用了。

果然,堅守十天,就是極限了,堅守十五天,根本不可能。

就在魏延心裡有些無奈的哀嘆時第二天,正面的曹真主力軍團,並沒有投入全部兵力,對潼關展開進攻。

而原因,魏延也看的很清楚就在曹真軍主力的側後方向,出現了一支數千人的騎兵,曹真不得不分兵,去阻擋這支騎兵隊伍對他主力大軍的襲擊。

很顯然,跟隨在曹真身後的張溪,趙雲,終於是在關鍵時刻,出現在了潼關戰場上。

這讓魏延稍微鬆了一口氣但也僅僅是稍微而已。

畢竟,潼關背後,夏侯尚率領的禁衛軍,再次開始了攻城。

第639章 關羽觀陣第25章 徐庶第1119章 成功阻敵第622章 謀士和武將第370章 圍攻味縣第996章 試探第393章 曹魏的反應第412章 郭淮的反應第92章 疲兵之計第625章 遇事不決就突陣第201章 拖延時間第1241章 大泉當千的影響第542章 分兵救援第136章 江陵決戰(三)第149章 約定第259章 閒談江東諸將第620章 潰敗第684章 各自打算第589章 試探第1100章 撤軍第583章 搶時間第478章 爭論第1236章 各方顧慮第302章 于禁第429章 搶時間第471章 蘇則的選擇第128章 張飛的改變第787章 陸遜的戰略第854章 潼關之戰(九)第435章 石亭之戰第1241章 大泉當千的影響第910章 水戰第211章 豪賭第809章 蔣琬用兵第708章 世家的想法第433章 巧遇第901章 戰後處置第155章 劉備親臨第802章 援兵第56章 學藝第1076章 事關國本?第694章 復設丞相第599章 突破第1176章 郭淮的盤算第1093章 中計慘敗第752章 收留第898章 東吳的盤算第710章 成都議事第22章 寇封的“喜事”第605章 下一階段第156章 曲轅犁第62章 諸葛初點兵第34章 榨油第482章 曹丕的反應第1036章 主帥心思第310章 定軍斬夏侯第1242章 應對第328章 陣前嘴炮第908章 請帖第29章 徐庶與張溪第177章 等待和教學第464章 總動員令第109章 江東輿論第451章 雙方開戰第1227章 對外用兵第1125章 主力進軍第1179章 進兵河東第744章 掛帥第277章 礦營第1083章 登門造訪第13章 吹牛第744章 掛帥第780章 終於看破第956章 影響第503章 誰謹慎?!第1190章 意外的先見之明第284章 三路出擊第124章 攻城先拔寨第560章 魏延的分析第905章 同行第58章 另一個視角的三顧茅廬第109章 江東輿論第791章 防禦體系第498章 原因第673章 天人庇佑第593章 艱難行軍中的張郃第813章 撤軍第622章 謀士和武將第657章 疑兵計第459章 變故第488章 劉巴的策略第391章 調人第272章 應對第475章 三國時代第331章 燒營第609章 到來第525章 散關戰事第893章 提前準備第1065章 姜維東進第18章 家有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