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4章 世家之議

怎麼給關羽治傷的問題,也沒有糾纏多久樊阿可是說了,要決定就得快點,再拖下去,等到關羽的傷勢出現反覆的話,那就不好了。

只是糾纏了一個晚上的時間,樊阿就接到了通知,按照第一種方法來治療。

這事兒吧,是劉關張三兄弟關起門來,商量了一宿之後,做出的決定。

很顯然,是大爺和三爺說服了二爺,採用這樣的保守治療方式。

沒辦法,樊阿的第二種治療方式聽起來太嚇人了,不亞於在關羽肚子上再捅一刀,而且治癒的把握還只有三成。

最重要的是,就算治好了,受了如此重的傷,按照這時代的中醫理論,屬於是泄了氣血兩虧,關羽如今又已經六十一了,這個年紀要恢復過來實在困難。

以後雖然不影響騎馬征戰,但還想掄着青龍刀上陣殺敵,那是想都別想了。

也不比呆在家裡安養天年好到哪兒去。

如今的劉關張,年紀都大了,尤其是劉備和關羽的年齡又接近,因此劉備是真的不想讓關羽再冒險,萬一失去了這個二弟,劉備這把年紀,估計也撐不了太久。

因此,一晚上,劉備和張飛都在勸關羽,自桃園結義以來,三人一直在一起,如果關羽出個什麼好歹的,他們倆也只有捨命相陪,不負桃園結義之情了。

要只是個人的生死安危,以關羽那個性子,肯定是不願意躺在牀上等死,必然要冒一把險。

但劉備一提桃園結義,一想到當年的誓言關羽心裡就軟了。

他死不死的不要緊,萬一大哥和三弟真就想不開的跟着一起走,那這個大漢可怎麼辦?!

尤其是大哥,這些年身體也不算太好,年紀又大了,萬一出點啥岔子,大侄子今年才十八歲,繼位以後,真的能穩住局面麼?!

比起自己的身體,還是大哥三弟的情誼,以及大漢江山的穩固更爲重要一些。

因此,關羽不得不接受大哥三弟的勸說,採用保守的療法。

只是,對於這個結果,關羽心裡終究是充滿了遺憾的.對關羽來說,以後出門都得坐車架了,這簡直是一個折磨。

而劉備也看出了關羽心裡的不甘,但這個時候,劉備也只能勸說關羽。

關平,關興,鄧艾等人,皆有大將之才,只是一直得不到鍛鍊和教導.雖然關羽以後不太可能上陣了,但這一身的本事,不得傳授下去麼。

一來可以繼續光耀關氏一族,二來也可爲大漢培養後繼之人。

他們都老了,等到將來,天下總要交到年輕人手裡的,三人的情誼,也得有後輩們來繼承。

因此吧,劉備也勸說關羽,就留在荊州安心養病,同時好好的教導一下關平等人,等到這些人能獨當一面了,劉備再做主,把關羽接到成都去靜養。

就這樣,總算也是給關羽找了一個理由,讓關羽暫時寬心下來,接受樊阿的治療。

而劉備呢,在襄陽呆了一個月,看着關羽慢慢的在恢復身體,心裡的石頭總算是落下了。

而這個時候,長安那邊諸葛亮也來信了,詢問劉備什麼時候回長安,有很多事情需要劉備來親自決斷劉備這才留下張飛繼續照顧關羽,同時幫助關羽鎮守荊州,自己一個人在護衛的護送下,返回長安。

而此時的長安,確實有很多的麻煩事兒要處理,而且這些事兒,還真的是諸葛亮處理不了的。

劉備攻下了長安,政治影響力極大,很多事情,都必須要劉備親自回去決斷處理,這樣才能讓這個政治影響力擴大出去。

再一個,劉備老是呆在襄陽也不是個事兒,尤其是北伐戰果傳回成都後,根據留守成都的陳震等人私下來報,那幫在成都的蜀中世家們,慢慢的開始變得有些不安分起來了。

自打北伐軍攻克長安的消息傳到洛陽後,成都的世家開始人心浮動,而隨着北伐軍駐守長安的時間越來越長,成都那邊的人心,就越來越不安。

天子該不會,是不打算回成都了吧?!

你別看那幫蜀中世家們對劉備始終是半合作半對抗的態度,但哪天劉備要是真的宣佈要遷都長安,那這幫蜀中世家們纔是最跳腳的人。

成都現在是大漢京城,這幫世家雖然對劉備不滿意,但對成都升格爲一國都城後帶來的利益,那是相當滿意的。

可如果劉備真的遷都長安的話,成都就依然只是一個偏遠州郡的治所而已,這幫成都世家,從京城勳貴頓時又變成了西南土鱉.身份上的落差還是其次,關鍵是利益上的損失承擔不起啊。

如今的成都,就是大漢四州的經濟政治中心,就算是遠如涼州和荊州,一些重要大宗貨物的集散交易,都是在成都進行的,這讓這幫蜀中世家仗着本地土著的優勢,吃的是盆滿鉢滿的。

這要是遷都長安,那不是這些利益都吃不到嘴裡了?!

成都世家們對此都是憂心忡忡的,甚至於劉備前往襄陽,單純的看望關羽這事兒,都讓這羣人解讀出了不一樣的意味來。

這段時間,成都世家之間的來回拜訪變的頻繁了起來,最後,這羣人找了一個合適的時機,在成都李氏的牽頭下,聚在了一起。

“天子洪福,北伐大軍得天之助,如今收復舊都長安,實乃天大幸事也。”

成都李氏的族長,李禹,在開場的時候這麼說道。

這屬於是場面話,雖然大家都知道今天聚在一起的目的可不是這個,但該說還得說。

在場的人誰不知道誰的德行,你要是說錯點什麼,保不齊就有人爲了家族富貴轉頭把你賣了去討好劉備.該說的場面話還是要說的。

接下來,自然也是一番歌功頌德,每家該說的場面話,誰也不會少說。

但說的差不多了吧,也該說說正事兒了。

“收復舊都固然可喜,可如今戰事已畢,天子卻仍滯留於外,朝中無人主持朝政,卻也不是什麼好事。”

柳家家主柳伸,也就是柳隱他爹,主動說道。

明面上是說朝政的事兒,但實際上,大家都明白,這說的,就是天子是不是有可能要遷都的事兒。

“此事.雖可慮,卻也非無理!”楊家家主楊充,攆了一下自己的鬍子,裝模做樣的說道,“長安終究是大漢舊都,淪陷賊手已有數十年,今天幸收回,天子略作逗留,也情有可原。”

“但朝中不可一日無主。”張家家主張參接口說道,“天子定都成都,成都便是大漢都城,天子御駕親征本非常態,如今得勝後又流連於外,豈是人君之禮耶?!”

一幫老狐狸,誰都不肯落人把柄,始終進不了整體,最後還是蜀中張氏的家主張參看不下去了,稍微的漏了一個口子,讓大家商量一下,接下來該怎麼做。

這幫蜀中世家們,最怕的,就是劉備在收復長安後,選擇遷都長安。

而且關鍵是,劉備是有遷都長安的正經理由的。

長安是大漢舊都,劉備登基的時候又是宣佈繼承兩漢.之前是沒機會,現在既然已經打下了長安,以劉備那個性子,怎麼可能還會繼續窩在成都當土皇帝,而不是遷都長安,俯瞰天下?!

可劉備真要遷都長安,那麼成都撐死只能算是一個西都,甚至是陪都,這裡面的利益流失,可不是這些蜀中世家們願意接受的。

“此雖非禮,然.”李禹沉吟了一下,說道,“我等在朝中,皆人微言輕,天子不得聞也。況且,如今天子駕臨長安,我等困坐成都,如何能令天子回心轉意?!”

這話倒是實話。

一者,成都世家跟劉備之間的關係,一直都很微妙。

一方面,成都世家對劉備的一些政策非常的不滿意,不僅有魚鱗圖冊制度,還有那個什麼紙張售賣權,印刷術等.這簡直就是在刨蜀中世家的根基。

因此,蜀中世家對於出仕劉備集團的熱情,一直不是很高,除了秦宓,黃權等少數代表人物外,他們是真的在大漢朝廷中,沒啥話語權。

另一方面,劉備對蜀中世家們也不是很信任,他也知道自己是外來入主的成都,因此劉備的基本盤還是以荊州派爲主,輔以重用東州派來掌控益州,對益州本土派始終有着一些隔閡。

以前是無所謂啦,世家嘛,這個面子問題很重要,你劉備不想搭理我們,我們還不想搭理你呢。

但如今,劉備攻下了長安,一旦劉備選擇遷都這就不是面子的問題,是利益的問題了。

顯然,對世家來說,利益問題比面子問題更重要。

因此,這些蜀中世家們聚集在一起,就是爲了商量一下,如何利用蜀中世家們的影響力,來勸說劉備,不要遷都。

但這會兒,這些蜀中世家們發現啊,前些年爲了顯擺自己清高,也覺得劉備離開他們根本治理不好蜀地,早晚要求到他們身上來一直這麼半合作半對抗的態度,現在留下惡果了吧。

如今想要勸說劉備不要遷都,連一個能在劉備面前說上話的人都沒有。

別提黃權和秦宓啊,這倆貨,根本指望不上。

黃權在劉備集團內部的待遇一直不低,巴郡黃氏也是掌握着一州紙張專售權的家族,雖然在魚鱗圖冊之下不能再兼併土地了,但人家靠着售賣紙張的獲利,可遠比兼併土地來的多,而且還不招人恨,甚至還能收穫不少寒門士卒和百姓的感激。

至於秦宓這老小子最近如願當了禮部尚書,成了天下大儒,正春風得意呢,根本沒工夫來搭理蜀中世家的事兒。

因此嘛,如今的蜀中世家,在勸說劉備不要遷都的事情上,反倒是陷入了被動。

第1078章 交易第299章 于禁的處境第528章 關羽搦戰第507章 開戰第315章 退敵第143章 龐統第106章 退守夏口第1090章 諸葛連弩二號機第995章 真正的戰略第1140章 退兵和追擊第339章 陸遜之計第1249章 攪局者(二)第44章 二顧茅廬第763章 東吳的想法第1051章 戰略第1104章 鬱悶的曹肇第881章 關羽的異常第739章 私宴第421章 張飛的遭遇第429章 搶時間第1115章 “河東大捷”第1078章 交易第634章 張遼決意第1104章 鬱悶的曹肇第1235章 諸葛請辭第1122章 局勢有變第426章 姜維的動機第39章 訪友第275章 成都來信第327章 孫尚香的選擇第387章 北方有變第605章 下一階段第874章 杜約第290章 戰報第1225章 貿易戰(二)第556章 諸葛誕第516章 長安的應對第1224章 貿易戰(一)第300章 水淹七軍第435章 石亭之戰第474章 魏諷謀反案第424章 中軍突擊第746章 救援天水郡第958章 試探第1154章 鏖戰第965章 洛陽戰事(二)第782章 敗退第175章 從長計議第390章 雜章第99章 棄新野第1010章 河洛戰事第36章 單福薦諸葛第1203章 代郡危急第949章 孫權的固執第1030章 另一路第252章 書院的作用第333章 朱桓的建議第484章 劉備的反應第305章 收取襄陽第1229章 荊州世家的難處第925章 誤會第769章 遲滯不前的魏軍第24章 注水版兵書第28章 兵法第824章 異道會潼關第774章 王朗用計第590章 還有一條路?!第325章 石苞獻策第886章 龐統訓姜維(一)第419章 馬兒的行蹤第238章 巴東郡保衛戰(二)第169章 抵達油江口第430章 任免第196章 潘濬的心思第496章 偷工減料第417章 出城作戰第829章 上火的曹叡第665章 突圍第197章 法正再來第921章 出使歸來第65章 攻擊和防守第347章 漢中反應第85章 守城方略第1235章 諸葛請辭第1232章 勸降司馬懿第492章 巡視漢中第148章 出巡第543章 無當飛軍對曹魏禁軍第669章 宛城戰事(二)第373章 花鬘和關索第984章 聯姻第1080章 世家變化第373章 花鬘和關索第962章 出乎意料第242章 楊儀第1062章 醴陵對峙第717章 缺乏經驗第926章 羞愧第561章 虛虛實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