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博望之戰

第64章 博望之戰

博望雖然是在新野西北,但實際上,這個地方離的南陽郡更近,所以劉備軍要在博望設伏,就必須比曹軍更早的出發。

因此,劉備軍細作一發現曹軍有出發的跡象,就立刻回報了劉備,而劉備軍就必須立刻出發,要搶在曹軍之前趕到博望。

張溪花了三天的時間,才浸出了第一批火箭,效果還很差,除了能嚇人一跳外幾乎沒有殺傷力。

但時間不等人,張溪沒有二次改進的時間了,他們必須出發去迎敵了。

這次張溪沒有領到單獨的作戰任務,他就是張飛軍中的副將。

張飛爲了照顧他,生怕張溪遇到什麼危險,所以特別的安排了寇封的一校人馬聽從張溪的調遣。

張溪這個副將,手下也算是有兵了。

但日常的行軍工作還是由寇封負責的,畢竟張溪不懂這些。

經過了又三天的行軍趕路,劉備率軍抵達博望附近,然後由趙雲率領他好不容易組建出來的百餘名遊騎,外出打探曹軍動向。

而這個時候,夏侯惇確實已經率領大軍出了宛城,正往博望而來。

這次領兵的人,除了夏侯惇這個主將外,還有于禁和李典兩位將軍。

曹仁這個倒黴孩子,被曹操調任北上,去欺負烏桓了。

根據趙雲的遊騎探聽回來的軍情,夏侯惇行軍還算嚴謹,一路上安營紮寨也頗有章法,並不是一個無能之輩。

只是行軍速度有些快,因此軍隊行軍顯得有些倉促,隊伍拉的比較長這個現象,讓劉備有些疑惑,又讓諸葛亮和徐庶心裡微微發笑。

張飛也不懂爲什麼,但張溪大概是猜到了。

“夏侯惇此人,乃是曹操親信大將,曹操每次外出征戰,都會留夏侯惇守衛後方,可見曹操對他的信任!”張溪微微笑着,對張飛解釋道,“然大將者,誰不想外出征戰,效仿衛霍建立不世功勳,豈肯老死於後方?!”

這麼一說,張飛就明白了。

“元長是說,這個夏侯惇,他急於立功?!”張飛皺着眉頭,說道,“可子龍也說,觀此人安營紮寨頗有章法,不似無能之將啊?!”

“無不無能我是不知道,但急於立功與安營頗有章法亦不矛盾吧?!”張溪繼續解釋道,“再者,此次出兵,雖夏侯惇是曹軍主將,但曹軍副將於禁、李典,此二人乃是將才。李典爲人謹慎小心,極善守城,絕不冒進。于禁更是臨危不亂,當初曹操宛城大敗,青州兵趁此機會譁變劫掠,多虧此人及時收攏敗軍,整肅軍紀,這才讓曹操有了翻盤的機會.有此二人在,曹軍的營寨要是再扎不好,反而是有詐。”

張飛是聽明白了,合着心急立功的是夏侯惇,但他有兩好幫手,這一路上行軍章法嚴謹,依然沒有讓劉備軍找到什麼偷襲的機會。

“若如此那諸葛孔明之計,怕是難以應驗了!”張飛嘆口氣,說道。

張溪搖搖頭,說道,“卻也未必。軍中主將,畢竟是夏侯惇,而且此次主公親自下場當誘餌,便是曹操親來,恐怕也得中計!”

諸葛亮這次的計策,真正讓人無法拒絕的地方就是敢拿劉備當誘餌。

而劉備也夠狠,他真的敢自己上。

某種程度上,這也算是一種陽謀了。

就算夏侯惇真的看出這裡面有詐,但他現在的心情,立功心切不說,面對面的又是劉備,而劉備只有三千人,自己有兩萬人.就算劉備有埋伏又何妨?!

三千人難不成還能圍殺了他兩萬人不成?!

這要是不追,那纔是缺心眼呢。

而劉備也是心大,真就敢當着兩萬人的面詐敗,而且敗的還挺像模像樣的。

正史裡劉備是燒了自己的營寨,這就表示了自己這一路就是逃回去的,營寨都燒了。

演義裡,劉備也是親自領軍出戰夏侯惇,然後不敵敗退。

這裡面不管哪個環節出了問題,劉備萬一被夏侯惇真的擊敗或者包圍,後果不堪設想。

就劉備這麼豁得出去的表現,別說夏侯惇,就是曹操來了,恐怕也不由得不追擊。

張溪對諸葛亮這次計劃的成功還是有信心的,他真正沒信心的,是他和張飛兩個人,能不能截住急於求生的夏侯惇軍隊,以及能不能擋住曹操接應的後軍。

但事到臨頭了,退縮是不能退縮的,張飛都帶着本部兵馬,出發前往安林埋伏了。

正面戰場的進行,基本就跟演義裡那樣,先是趙雲出面引戰夏侯惇。

這時候的趙雲還沒有後來的名氣,所以趙雲率軍抵擋不住夏侯惇,夏侯惇一點懷疑都沒有。

畢竟是一個“無名下將”嘛。

甚至這次連李典都沒有覺得夏侯惇選擇追擊有什麼不對的。

可等到了趙雲退入山林小道了,李典察覺到有點不對了,上前勸說夏侯惇,說道,“此處地形頗惡,還需小心劉備伏兵!”

夏侯惇這時候還是很冷靜的,覺得李典說的也有道理。

但就在這個時候,劉備親自率軍殺出,指揮軍隊跟夏侯惇的前鋒隊伍開戰。

夏侯惇一看到劉備當即一喜,再一看劉備雖然率軍殺出來了,但被他的前鋒軍隊牢牢壓制,步步緊逼,眼看就要合圍了。

這下夏侯惇還想個屁啊,直接大旗一揮,全軍壓上,務必生擒劉備。

李典這時候也沒勸,看到劉備本人出現,還隨時有可能敗陣的時候,李典也不可能保持冷靜的頭腦。

再加上主將下令,他這個副將也只有遵從。

只是呢,李典到底是留了個後手,他叫過於禁,說道,“文則且隨夏侯將軍身邊,萬一有不對之處,速速退回。我自領後軍,爲公等接應。”

“曼成放心!”于禁答應了下來。

而就在這個時候,劉備開始敗退,夏侯惇和于禁急忙親率前軍追擊,而李典也開始指揮後軍跟上,儘量的保持不脫節。

但李典怎麼也沒想到,夏侯惇爲了追擊劉備跑的那麼快,一點都不管後軍是不是跟上了。

李典沒辦法,只能再三的催促後軍跟上,也因此,曹軍陣型被拉的越來越長。

前軍的曹軍只顧追擊,連基本的行軍隊形都沒有了,已經徹底散了。

後軍的曹軍雖然還勉強保持着隊形,但爲了跟上前軍的步伐,也是處在一種急行軍的狀態。

也因此,當臨近傍晚,夏侯惇追擊到劉備軍埋伏地,被關羽率領的伏兵用火攻和箭矢攻擊的時候,曹軍徹底亂套了。

前軍的曹軍這時候根本沒有陣型,全都是亂哄哄的堵在山道里面。

而山上則是關羽軍率領的弓箭手,山谷中全是硫磺乾草等引火之物,一旦點燃,整個曹軍前軍亂成一團。

而後軍這裡,李典一看前方突然一片濃煙和大火,立刻知道不好,趕緊的整軍備戰,試圖去接應夏侯惇,卻在這個時候從安林裡殺出了一部人馬,擋住了自己的去路。

人數不多,也就一千來人,但出現的時機太好了,不僅在自己慌忙整軍的時候堵住了山路,還第一時間擺出了防禦陣型。

李典很着急,光看眼前的攔路軍隊就知道,夏侯惇這是中計了。

但李典知道自己現在不能着急,必須冷靜下來——他現在是夏侯惇最後的希望,必須要想辦法擊破眼前攔路的軍士,接應出夏侯惇。

可現在因爲急行軍,李典的後軍也是將將保持着陣型,立刻發動進攻的話,效果不大不說,萬一挫動了銳氣,反而麻煩。

必須先調回部隊,重新做好安排,爭取一舉擊破敵人。

但李典的時間不多,他不知道前方情況,也不知道夏侯惇能撐多久,儘管他一再告誡自己要冷靜,也沒法用太多時間來組織進攻。

而且他的對手,李典也認識。

上次曹仁將軍親率精兵五千進攻新野的時候,李典就在曹仁身邊,他見識過這支拿着竹竿的軍隊有多厲害。

曹仁親自訓練的精兵都不是對手,李典更是不敢小瞧眼前的這一千人馬。

因此,李典一上手就是三千士卒,三比一的進攻防守比例。

不是李典不想多派人手進攻,關鍵是這個山道就這麼寬,加上兩側的山坡和密林讓李典很忌憚,生怕有伏兵,所以他只敢派出這麼多士卒。

就這,曹軍士卒爲了展開攻擊陣型,已經把隊伍擴展到半山腰上了。

常規進攻套路,先是一陣箭雨消耗對方士卒。

但張飛軍中的陣型空隙很大,以什爲單位,再加上有長牌兵的保護,箭矢的效果不大,並沒有射動對方的陣型。

李典一看沒辦法,只能用土辦法,軍士壓上,靠人海戰術取勝。

可還沒等曹軍士卒前進幾步路,就看見對面陣中突然的亮起了火光,緊接着就是一陣火雨衝着曹軍的陣中飛來。

曹軍士卒也不是沒有見過箭雨,一般雙方進攻或者防守的第一步就是射箭,這個大家都習慣了,也有相應的防範措施。

但這個火雨.這是啥?!

對方莫不成有鬼神相助?!

別說曹軍士兵這麼想,就是李典也看傻了眼,心裡也冒出了這樣的想法。

這年月的人,對自己理解不了的事情,大多都會歸結於鬼神,別說李典,就是曹操來了也一樣。

再加上現在已經臨近傍晚了,天色漸暗,張飛軍中射箭的樣子李典看的並不真切,他能看到的就是一點點火星在自己的眼前慢慢變大,最後落在了自己的進攻士卒中間。

因爲不知道到底是什麼,李典一時間也忘了指揮,而他即使指揮也沒用,前軍的進攻陣型徹底亂掉了。

士卒們不知道射來的是什麼,但人的本能,看到火掉下來了就會下意識的多,如果太多躲不過來的話,就會下意識的逃。

這要是弓箭,士卒還知道怎麼防,但這天上往下掉火,這個怎麼防?!

曹軍立刻陣型大亂,前軍從進攻陣型變成了亂哄哄的瞎跑,而張飛這時候要是抓不住機會,就不是未來的季漢車騎將軍了。

張飛指揮自己麾下的五百士卒前突追擊殺敵,剩下的五百士卒壓住陣腳以做接應。

就這樣,一個追,一個跑,張飛很輕鬆的打退了李典的第一次進攻,甚至要不是李典還算冷靜,及時命軍法隊砍殺了不少亂跑的軍士,張飛甚至都能率軍驅趕曹軍士卒衝亂李典軍的陣型,進而一次性大敗李典。

但可惜,李典果然跟張溪說的那樣,是一員名將,不是那麼好對付的。

但不管怎麼樣,第一回合,李典軍落敗。

(本章完)

第116章 草船借箭第884章 戰後第390章 雜章第15章 兄長第18章 家有新人第767章 安撫第21章 新官職,新工作第445章 意料之外的援軍第250章 地域之爭第606章 回軍第602章 大昌集搏殺第319章 劉璋的選擇第367章 花關索第831章 議策第1211章 六伐結束第785章 諸葛亮的應對第1183章 司馬出山第291章 失敗的誘敵第554章 南陽僵持第11章 鄧艾?!第21章 新官職,新工作第1198章 河內崩局第1057章 調兵遣將第928章 授徒第1176章 郭淮的盤算第323章 燒燬糧草第8章 年底酒宴第1157章 兗州戰役結束第712章 東吳反應第24章 注水版兵書第660章 曹真的顧慮第19章 練兵第344章 呂蒙的決意第1107章 調整應對第301章 收降第1100章 撤軍第1175章 烏龜出殼了第970章 御駕親征第904章 劉禪的應對第309章 江東在行動第822章 折中一下第810章 勸降第1068章 朱然突圍第730章 領兵人選第1226章 對內妥協第465章 張溪和魏延第1114章 拆東補西第1093章 中計慘敗第969章 佔便宜的東吳第1105章 騎兵對決第1018章 陸凱第1209章 變數第35章 酒之事第263章 忙碌第23章 反對第140章 攻克江陵第740章 諸葛的苦衷第707章 治理雍州第682章 奇葩取士第1013章 交鋒第916章 摩擦結束第1050章 朱然的謀劃第58章 另一個視角的三顧茅廬第315章 退敵第230章 情勢變化第807章 夜戰第1252章 滅吳時機第571章 失守第483章 賈詡之計第600章 包抄後路第432章 偷襲汝南第1136章 出賣第210章 山道肉搏戰第430章 任免第400章 夜襲第305章 收取襄陽第268章 魯肅病重第773章 刻板第1020章 兜圈子第1205章 司馬懿的謀劃第157章 鹽鐵和制度第620章 潰敗第1132章 秦朗進軍第221章 直百錢第311章 曹操頭疼第702章 託孤第277章 礦營第918章 商議四伐第215章 劉循第1079章 要將與調兵第595章 凌晨突襲第391章 調人第390章 雜章第932章 司馬懿的預判第20章 被搶了第47章 曹仁第945章 撤軍第246章 去成都第357章 東三郡第284章 三路出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