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0章 散關之戰

章武二年,十一月中旬,散關前。

趙雲領兩萬雍涼軍,在散關前與孫禮對峙,已經有一個半月的時間了。

這一個半月裡,趙雲發動了五次進攻,但收效甚微。

散關守將孫禮的防守嚴絲合縫,本人又從不貪功冒進,據守關隘,絕不出戰.趙雲受限於兵力不足,是真的拿孫禮沒有太好的辦法。

而到了十一月中旬的時候,趙雲算算時間,應該到魏延領兵突襲陳倉道的時候了。

這時候,趙雲才召集軍中諸將,召開了一次軍事會議。

在這次會議上,趙雲才把真正的戰略目的告訴了張翼,王平等人,同時趙雲要求王平,必須在三日內做好無當飛軍出戰的準備,爭取在十一月底前,翻越散關周邊羣山,深入散關背後。

一者,切斷散關與長安之前的聯繫,阻斷散關的糧草補給線。

二者,盡一切可能阻截散關或者陳倉道的魏軍,不讓他們輕易回援眉縣。

這是隻有王平麾下的三千無當飛軍能做的事情。

然後孫禮就差點被趙雲突然的狂放進攻,打了一個措手不及。

守城嘛,畢竟是佔便宜的事兒,散關又是關中門戶,關隘堅固不說,常年防備之下,糧草軍械都不缺的.孫禮也不是夏侯楙,他不可能,也沒有那個膽子倒賣軍糧軍械牟利的。

兩人一直商議到晚上,趙雲才讓王平回營去準備。

只可惜,這種翻越散關附近的羣山峻嶺,插入敵後作戰的事情,只有無當飛軍可以做到,張翼等人的麾下士卒沒這個能力,就是勉強爬過去了,也不會剩下多少戰鬥力,純粹是去送去的。

可再怎麼樣,軍中也自有法度,再說他們這些人其實都還年輕,張翼,郝昭今年都不到三十歲,馬岱三十出頭王平都已經四十好幾了。

真的,孫禮以前覺得吧,這個趙雲,真就是一個徒有虛名的所謂名將。

所以啊,各有各的機緣,各有各的任務,做好自己的事情就好了。

就是因爲這一點不確定,趙雲始終是覺得讓王平去散關背後太冒險,但這個事兒,從目前的散關戰局來看,做了比不做好處要大不管魏延能不能攻破陳倉道,他趙雲要想攻破散關的話,也就只有這一個可行的辦法了。

而王平也是夠狠,在回營後整軍只花了一天的時間,比原定計劃提前了一天,踏上了翻山越嶺,繞道散關背後的道路。

而孫禮這邊,守軍也有一萬人,其中還有五千是曹魏的禁軍精銳。

在這點上,趙雲頗有些感慨這個孫禮,怎麼跟張元長那小子似的,一進入防守狀態,就跟個烏龜殼一樣?!

只要小心應對,不要再有輕視之心,那麼守住散關到底不是什麼爲難的問題。

再加上之前趙雲的五次進攻,全都打的沒啥威脅性,導致了孫禮堅定的認爲,趙雲這個人,撐死是一員勇將,並沒有太多的戰術指揮能力。

這讓習慣了趙雲溫吞水般攻城,多少有點看不起趙雲的孫禮,一下子就難受了。

不僅僅是無當飛軍的大名會名傳天下,他王平也能因此爲人傳頌現場的四人裡,誰不想要這個機會吶。

這種深入敵後,切斷敵軍糧道,阻截敵軍進軍的活,本來就是無當飛軍成軍的目的,現在終於可以在戰場上一展身手了。

孫禮回頭再仔細想想,趙雲好像除了在長阪坡七進七出大破虎豹騎和在漢水邊空營退敵外,並沒有什麼像樣的戰績入川之戰趙雲雖然也有領兵連克兩郡的戰績,但這種戰鬥含金量如何先不說,又不是跟曹魏軍的直接交鋒,曹魏方面知道的人都非常少,印象顯然不如長阪坡一戰和漢中之戰來的深刻。

趙雲連續強攻了五天之後,看到沒有進展,到底還是沒有繼續堅持進攻,而是把士卒重新撤下來休整,重新打造修補攻城器械,準備下一次進攻。

等到孫禮緩過勁來之後,也開始做出應對了。

趙雲也不是神,這年頭的通訊效率有實在低下,他能做的事情,也不過是按照常理去推論,所以對於魏延攻破陳倉的時間,趙雲也不敢下定論,只能讓王平自我判斷,在不破壞大戰略的前提下,讓王平儘可能的阻擋曹軍回撤眉縣。

王平頓時整個人的精氣神都上來了.原來將軍不是不用我之計,乃是要用在最關鍵的時刻。

再加上孫禮可是有真本事的人,雖然猝不及防吃了點小虧,但總體的戰場形勢,還是偏向於守方的魏軍的,士卒傷亡率來說,也是進攻方的漢軍更高。

王平對此戰,充滿了期待,而其他諸將,比如張翼,郝昭,馬岱等,都非常的羨慕嫉妒恨。

期間,趙雲也試圖營造出一種進攻無力,軍無戰心的假象,引誘孫禮出城偷襲自己的營寨.這樣趙雲就可以利用羌胡雜騎野戰的優勢,趁機擊破孫禮出關偷襲的部隊了。

如果不是孫禮本身的能力和心理素質都不差的話,這個散關,搞不好真的要因爲主將的一時大意輕敵而失守了。

這次的進攻,跟以前那種試探性的小打小鬧可不一樣了,趙雲這次進攻,可沒打算節省兵力,一萬步卒分成三批,輪番上陣衝殺,一副完全不顧及傷亡的架勢。

因此,這三人只能眼看着王平建功立業吶.不羨慕嫉妒纔怪咧。

趙雲把他知道的,和能想到的,都告訴了王平。

如果不是這活只有無當飛軍能幹,他們高低要跟王平爭一下.這一戰,雖然風險重重,深入敵後很可能全軍覆沒,但一旦成功,那可是可以一戰而名傳天下的啊。

張翼等人,全都不缺膽略,也不缺能力,缺的,不過是一個展現自己能力的機會而已。

軍中散帳後,其餘三將都去負責安排自家的攻城任務了,而趙雲專門留下了王平,仔細交代一些事情。

但孫禮非常的小心謹慎,在這種情況下依然不爲所動,只是牢牢的堅守關隘,漢軍不進攻,他就抓緊一切時間修復鞏固城牆,絕不冒險出戰。

而王平率軍出發後,趙雲也沒有再去操心這方面的事情了,轉而集中精神,再次對散關發起了進攻。

趙雲最出名的兩場戰績,其實都跟膽略有非常大的關係,跟領兵作戰,好像並沒有太多的關聯起碼孫禮腦海中的印象,就是如此的。

戰陣指揮毫無亮點和特色,進攻手段單一貧乏,進攻決心和毅力都不夠,真的給人感覺此人不過是徒有虛名之輩。

因此,剩下的時間,用兵一向謹慎的趙雲,就是跟王平一起研究散關背後的地理環境,研究具體戰法。

畢竟,趙雲能調動攻城的士卒也就只有一萬人,不管是分成多少批次進攻,如何保持長時間的高強度攻城,他總兵力真的只有一萬人。

至於其他的將士,從明日開始,繼續猛攻散關,給孫禮制造壓力,讓他無法抽點兵力組織回援。

“按照戰前約定,魏將軍將在十月底進軍陳倉道,以魏將軍之能,十一月中旬當抵達陳倉城下,只是攻城時日長短,未可知也!”趙雲把自己的想法,對王平和盤托出,“魏將軍雖能,然陳倉到底易守難攻,若其能勝,當於月底突破陳倉道,介時子均當注意接應魏將軍,截殺曹軍敗兵。若魏將軍不能勝,月底之時並無陳倉敗軍潰退而至子均當自我行事,事有不諧,當翻山退回,萬不可戀戰。”

不過也沒關係,再等幾天就是了。

按照趙雲瞭解的無當飛軍的速度,這個時候,王平應該已經領軍翻過山脈,再有個一兩天,就該繞道到散關背後了。

等到那個時候,截斷了你的糧草供應,你身後的眉縣還隨時有可能被魏延偷襲,看你還能不能坐的住。

而事實上,這個時候的孫禮,已經坐不住了。

第1091章 孟津渡第773章 刻板第587章 處罰第1235章 諸葛請辭第482章 曹丕的反應第800章 郭淮的疑慮第143章 龐統第959章 中計第910章 水戰第774章 王朗用計第832章 曹休出兵第983章 洛陽的威脅第298章 許褚奪營第73章 調令第754章 出兵再戰第892章 各自的謀略第1202章 鄧艾的進軍路線(三)第642章 兩員老將第738章 青儲第1006章 開戰第1241章 大泉當千的影響第100章 接應第983章 洛陽的威脅第1027章 一箭第912章 圍點打援第1251章 順流而下第887章 龐統訓姜維(二)第188章 再次一換三第666章 敗退第202章 各方反應第1137章 司馬懿的後手第809章 蔣琬用兵第181章 成婚第173章 人才第971章 曹叡的鬱悶第509章 臧霸的決斷第766章 人選第968章 遷都第801章 發現端倪第363章 議策第788章 襄陽北伐第985章 荊州隱患第832章 曹休出兵第875章 司馬昭的誤判第822章 折中一下第948章 各地局勢第223章 人事任命第1085章 曹叡的決策第78章 開始練兵第814章 雙方誤判第846章 潼關之戰(一)第217章 取名第1199章 援兵去哪兒第690章 遷民軍屯第1134章 賈充的謀略第803章 三方應對第537章 諸葛虔的想法第12章 秘方第885章 徐庶斷策第1011章 司馬遲疑第115章 察覺第752章 收留第969章 佔便宜的東吳第962章 出乎意料第31章 商討第714章 雪災第444章 守城第六天第953章 司馬懿的心態第809章 蔣琬用兵第192章 沼澤改田第664章 槐裡之戰第256章 鍊鐵第73章 調令第106章 退守夏口第275章 成都來信第1134章 賈充的謀略第1096章 兵臨許昌第918章 商議四伐第83章 議策第1208章 投降?!第809章 蔣琬用兵第1101章 勸降第237章 巴東郡保衛戰(一)第982章 魏吳結盟第155章 劉備親臨第1041章 劉協的難題第1220章 東征準備(一)第518章 二將第837章 歪打正着第307章 江東的決定第676章 遷都之議第682章 奇葩取士第428章 分兵還是不分兵第989章 戰備第1112章 甄城第941章 誤判第695章 祭祖前後第772章 拖延第340章 陸遜攻宜都第449章 吳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