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2章 分兵救援

孫禮現在非常的猶豫。

作爲前線的將軍之一,孫禮非常清楚,一旦陳倉道被突破,蜀軍兵臨眉縣,是怎麼樣的一個糟糕局面——身處渭水沿岸的所有魏軍,都會失去自己的後勤補給基地,甚至後路也會被斷。

這個後果,夏侯楙這個公子哥不懂,但孫禮這個從軍快十年的軍中悍將,是再清楚不過的。

蜀軍佔領眉縣,切斷魏軍的後勤補給線,所有渭水沿線佈防的魏軍,除了像散關這樣提前屯糧的關隘以外,都會在短短的十天時間內失去軍中糧草補給。

尤其是在五丈原跟蜀軍主力對峙的郭淮軍,就會首當其衝的受到最大的影響。

當然,如果郭淮將軍能在得知眉縣被攻佔後,立刻領軍東撤前往武功縣,依靠武功縣的補給支撐一下,再從扶風郡繞道回長安,倒也不是不能脫身。

但這裡面的風險依然不小。

首先,這年頭的信息傳遞效率不高,眉縣遭遇攻擊到失守,是不是能及時把戰況傳遞到郭淮手裡,是個不可預測的事情。

其次,即使消息傳遞及時,郭淮也沒有任何猶豫的領軍撤往武功縣,可武功縣的規模並不大,即使縣城中有糧,也不太可能支撐郭淮率領的四萬多大軍補給。

最後,也是最要命的問題——蜀軍不會眼睜睜的看着郭淮就這麼領兵撤退的,一定會尾隨追殺的。

魏軍軍中缺糧,必然軍心動搖,兵無戰心,而蜀軍再一路追殺那就不是撤退了,很容易就會變成一場潰敗,郭淮軍能活下來多少,甚至郭淮本人能不能活下來,都是無法確定的事情。

所以,眉縣真的不能丟。

眉縣在,魏軍哪怕不敵蜀軍被迫撤退,至少有個可以撤退休整的地方,可眉縣一丟,魏軍即使想撤退,也得面臨沒有糧草補給,隨時被人追殺的威脅。

可現在的問題是,夏侯楙失守陳倉道,給蜀軍打開了一條進入關中,直撲眉縣的關鍵通道。

如今郭淮還在五丈原跟蜀軍對峙,必然不可能知道這個消息,而長安的曹真,即使孫禮察覺陳倉道異樣發出了示警,快馬加鞭的運送軍報,也得是在五六天後才能知道陳倉道有異變的消息.放眼整個關中,只有孫禮還有能力,可以快速救援眉縣。

散關本身距離眉縣就不是太遠,而且散關守軍足足有一萬人,而關外進攻的蜀軍,除去那些羌胡雜騎外,真正能進攻散關的人數,也不不過是不到一萬人而已。

散關現在還有餘力。

現在唯一困擾孫禮的問題在於——他只是散關守將,他的職責就是守衛住散關,距離散關身後一百五十餘里的眉縣,可不在孫禮的守備範圍之內。

也就是說,孫禮在沒有得到曹真授命的情況下,是沒有權利出兵去救眉縣的。

雖然也有“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說法,但問題是,這個“將”,是要有一定級別的,整個關中也就曹真,張郃,郭淮三個人能夠得上這個級別,孫禮這個級別的,還不夠資格。

如果眉縣的守將王生遇到危急,孫禮及時帶兵趕到增援了眉縣,那孫禮算是立了功勞,可以勉強不追究孫禮擅自出兵的事情。

但如果眉縣根本不需要援軍,而蜀軍也沒有跟孫禮判斷的那樣去進攻眉縣,而是轉頭兩面夾擊散關,因爲孫禮擅自出兵導致散關兵力不足而失守的話.孫禮有十個腦袋都不夠砍的。

因此,孫禮現在多少有些猶豫。

但是吧,這個猶豫,並沒有持續太久。

孫禮這個人,是一個相當剛直果決的人,而且早年能被曹操徵辟爲軍謀秘書,也說明他有不錯的戰略眼光能力。

孫禮仔細分析戰局後判斷,蜀軍不可能放着眉縣這麼重要的地方不去,跑來跟散關較勁.要是蜀國的決策層就這個水平的話,那就算丟了散關也沒什麼大不了的。

雖然有點冒險,但孫禮覺得,自己還是應該派出士卒,前往支援眉縣至少要讓眉縣能堅守的久一點,給郭淮將軍足夠的反應時間。

因此,孫禮迅速做出判斷——自己領兵四千餘人繼續堅守散關,讓自己的副將朱贊領中央禁軍五千人,前往救援眉縣。

朱贊領兵後,即刻整軍,分發糧草軍械,第二天一早,率軍離開散關。

而散關外的趙雲,在第三天攻城時,發現散關守衛士卒明顯減少,守備力度下降,頓時也猜到了孫禮做出的安排。

只是,這個時候的趙雲,除了加大進攻散關的力度外,已經沒有其他的辦法了。

該做的,已經提前做了,現在,就看王平能不能及時穿插到散關背後,攔住孫禮分出去的這一部分援軍了。

至於王平王平現在的心情,可不算太好。

倒不是王平現在還在大山裡轉悠,實際上,這個時候的王平,已經領着兩千多無當飛軍翻山越嶺,來到了散關背後。

王平心情不好的原因有兩個。

第一個,是秦嶺的山路並不好走,本地嚮導對於秦嶺深處的情況瞭解也不多,王平又急切行軍趕路,想要在預定的五天時間內翻到散關背後而代價,就是有四百餘無當飛軍士卒或傷亡,或失蹤。

在這樣的大山裡失蹤,哪怕是無當飛軍的士卒,也根本不可能憑藉個人的能力從大山中走出來的。

而第二個,則是王平發現,如今的散關背後,一片安靜。

這很不正常。

按照王平和趙雲的推斷,魏延軍應該會在十一月中旬的時候開始進攻陳倉道,因此王平也是在那個時間點開始領軍出發的,在秦嶺裡轉悠了五天的時間後,王平繞道到散關背後,而這個時候,魏延軍應該還在猛攻陳倉道纔對。

陳倉道被進攻,哪怕陳倉守將有把握能守住陳倉道,但這一路上來回的信使軍馬,運糧補給的車隊,不應該也一個都看不見啊?!

現在王平相當懷疑,是不是魏將軍有什麼意外耽擱了,到現在都沒有發起對陳倉道的進攻。

這是在王平看來,非常合理的事情,畢竟領軍作戰遭遇意外而失期的情況,戰場上也不在少數,早晚不過一兩天的話,是不太可能會影響到整個作戰過程的。

是的,打死王平都沒有想到,夏侯楙守個陳倉道,只守了半天就下令撤退,這會兒已經被魏延領兵追殺,往眉縣的方向逃去了。

甚至是吳班率領的一萬後軍,也在一天前,從這個地方通過了。

現在王平還在懷疑,魏延是不是還沒有發起進攻,自己是不是來的有點早。

這個就讓王平比較爲難了。

雖然無當飛軍士卒的個人負重能力要比一般的士卒強的多,但這次出兵阻截是出奇制勝,無當飛軍並沒有攜帶大量糧草補給,只是憑藉個人負重能力,出發的時候,每人帶了十日的乾糧過來,備用軍械壓根沒有。

按照原計劃,無當飛軍應該是穿插到散關背後,出其不意的佔領散關背後的一些城塞營寨,依託這些城塞營寨的防禦設施以及軍糧補給,儘量堅守的。

可如果這個時候魏延還沒有對陳倉道發動進攻,而王平卻率先在散關背後發動進攻的話.很可能打草驚蛇,讓陳倉道守軍有防備的。

王平一時間很猶豫.進攻,可能給魏延進攻陳倉道造成麻煩,但不進攻,他帶來的軍士們,只剩下五天的軍糧了。

王平雖然大字不識一個,終究還是一個膽大心細的人。

既然不清楚現在的情況,那就想辦法,先弄清楚了再說。

王平下令全軍暫停休整,同時派出了斥候,儘可能的走山路,避開魏軍斥候的眼線,偵查附近的情況,尤其是陳倉道方向的情況。

而這些,只花了一天,王平就得到了不少的情報。

首先,是王平軍卒所在地往東二十里處,有兩軍交戰的痕跡,從戰場上散亂分佈的旗幟上看,基本都是魏軍的旗幟,戰場上還沒有來得及收拾的士卒屍體中,也大部分都是魏軍的屍體。

其次,是陳倉道方向,王平派出的斥候,在陳倉道入關中的出口附近,發現了大軍行進過後的痕跡,從遺留下來的土竈數量判斷,人數應該在八千到一萬人左右。

這兩個情報,很輕鬆就讓王平得出了結論魏延大軍,已經攻破了陳倉道,並且領兵進軍關中了。

如果說,萬人規模的軍隊,還存在曹真提前預防,派一萬士卒支援陳倉道的可能性的話,那麼二十里外的那個戰場痕跡就足以證明,是魏延將軍領軍突破了陳倉道。

如果魏延還沒有突破陳倉道,那麼在陳倉道出口處,臨近關中的地方,是不可能會出現兩軍交戰的情況,更不可能戰場上只有魏軍旗幟而沒有漢軍旗幟,也不可能只有魏軍士卒無人收屍。

這倆情報一結合,王平就得出了正確的判斷。

一方面,王平也感慨,魏將軍到底是怎麼做到的,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內攻破陳倉道。

另一方面,王平一面向陳倉道派出了信使通報自己現在的情況,同時也開始準備對散關背後營寨的進攻。

陳倉道的敗兵,已經是不用去攔截了,現在王平最主要的任務,就是攔截散關可能派出的援軍。

第242章 楊儀第8章 年底酒宴第269章 清閒第535章 陳倉防務第29章 徐庶與張溪第820章 騎兵對決第208章 雒城第774章 王朗用計第1180章 衛氏第610章 前鋒至第398章 出兵第108章 過江第379章 經濟作物第63章 火箭第735章 決議第661章 潼關路第812章 擊潰第335章 徐庶在行動第242章 楊儀第1066章 倒黴蛋張承第579章 調整第256章 鍊鐵第1185章 魏縣第395章 曹丕親征第290章 戰報第875章 司馬昭的誤判第232章 鹽第216章 時間線變動第390章 雜章第550章 毌丘儉的決斷第93章 投石機第625章 遇事不決就突陣第981章 搖擺的孫權第547章 逃命第625章 遇事不決就突陣第586章 險計第240章 合肥之戰第896章 戛然而止第294章 關羽的策略第709章 異動第362章 張溪的平南策第866章 諸葛出征第987章 議定第819章 曹魏騎兵第1015章 朱桓立功第1244章 全琮的心思第243章 爭議第2章 面試第87章 失敗的夜襲第152章 魚鱗圖冊第586章 險計第793章 掃清威脅第977章 試探與使者第580章 接應第421章 張飛的遭遇第1129章 有心無力的蔣濟第1212章 考試第694章 復設丞相第246章 去成都第87章 失敗的夜襲第500章 各州情報第1136章 出賣第936章 蒲阪津之戰第915章 增援第858章 潼關之戰(十三)第942章 守關第1026章 張飛衝陣第214章 勸降?第316章 溜邊將軍第940章 大變故第976章 巴丘水戰(二)第707章 治理雍州第1084章 司馬懿和曹爽第1049章 東吳的反應第1079章 要將與調兵第445章 意料之外的援軍第420章 天時不利第42章 編練鴛鴦陣第336章 公安城的戰鬥第270章 江東第981章 搖擺的孫權第498章 原因第973章 羊衜歸漢第595章 凌晨突襲第816章 曹叡的決斷第75章 離去的準備第451章 雙方開戰第890章 朱然掛帥第763章 東吳的想法第1078章 交易第810章 勸降第198章 對峙與密約第105章 長阪坡之戰 (四)第1041章 劉協的難題第614章 亂戰第1148章 司馬懿的困境第61章 想對大家說的一些話第779章 舌辯結束第224章 要想富,先修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