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5章 柳隱

第495章 柳隱

張溪到了褒斜道口,派人去通知了陳到,然後陳到這纔打開中央寨門,帶着麾下一羣文武將官出迎。

倒不是陳到看不起張溪或者是在耍威風,這年代的軍中規矩就是這樣的。

這年月的士卒訓練度和組織度都不高,因此最忌諱的就是軍中出現不同的聲音。

軍中只能有一個主帥,所有人都必須聽主帥的,張溪縱然是兵部尚書,但在褒斜道口這個地方,所有的士卒都應該聽陳到指揮,張溪也沒有權利來插手。

所以按照這年代的規矩,張溪縱然是中央官員,官職比陳到要高,但張溪如果要進入褒斜道軍營,就算人就站在營門口,那也必須先通報陳到,得到陳到的允許後,才能進入軍營。

這是從周亞夫治軍細柳營的時候就流傳下來的規矩.雖然周亞夫本人的下場不咋地,但這個規矩,是受到漢景帝認可的,軍中也就一直沿用了下來。

當然,如果劉備站在了營門口,那肯定不能是張溪的這個待遇,陳到又不是鐵憨憨。

但可惜,張溪又不是劉備,他還沒有這個資格讓陳到去破這個慣例。

張溪先派人通報,表示對陳到的尊重,然後陳到帶領麾下文武打開營門出迎,表示對張溪的尊重。

兩個人互相問好,然後一起進入軍營,來到陳到的中軍帳。

到了中軍帳裡,張溪和陳到兩個人就不用做那一套所謂的禮儀了,可以彼此放鬆一些。

張溪也沒有跟陳到客氣,直奔主題的問道,“老將軍,褒斜道口情勢如何?!”

陳到只是笑笑,說道,“曹仁已亡,曹真小兒尚不足爲懼,雖數次進犯,卻也未得寸功何況如今褒斜道防禦,想來元長來時也看到了,皆爲石寨,曹軍焉能輕易攻破?!”

張溪一聽,既然陳到主動提起了這個事兒,那張溪就得順勢問一下了。

“溪確實親眼所見.只是將軍,爲何要修石寨?!”張溪不解的問道,“石寨縱然堅固,然石料難得,又何必如此費時費力?!”

雖然你這附近都是山吧,但山也得分是什麼山你這周邊,好像也沒有多少山是石山吧?!

而且就算附近有石山,這年頭的開採效率,兩年的時間,你是怎麼開採出這麼多的石塊來修建石寨的?!

最後.真的有必要要修石寨麼?!曹軍又沒有飛機坦克,他們甚至連最基本黑火藥都不可能有吧?!

張溪是真的搞不懂,爲什麼陳到要修石寨,而且還把原本用來修褒斜道的水泥全都給調過來了。

而陳到呢,也沒有立刻回答張溪的問題,而是轉身命令衛士去叫人。

張溪就這麼好奇的看着,一直到一個文士打扮的人進入中軍帳後,先對陳到行禮,然後又對着張溪微笑點頭,然後站立在陳到一側。

陳到這時候主動站了起來,對張溪說道,“來,元長,我給你介紹一員大才,乃蜀郡人,姓柳,名隱,字休然,現爲我軍中參軍”

嗯.嗯?!

柳隱?!

黃金城柳隱?!

那個只憑千餘人堅守黃金城,鍾會帶領二十萬大軍圍攻數月愣是打不下,最後逼得鍾會都沒辦法,只能繞開黃金城南下的黃金圍督柳隱?!

這位特麼大牛啊。

張溪趕緊站起來,跟柳隱互相行禮問好,然後再請柳隱入座相談。

這個時候的柳隱,其實跟張溪差不多大的,兩個人都已經三十多了,但柳隱和張溪的身份差距,卻是巨大的。

這其實很不正常的。

張溪雖然說是佔了便宜,投靠劉備的時間比較早,劉皇叔還在新野感嘆自己大腿上長肉的時候就已經投效了.但張溪是寒門出身。

這年頭,寒門出身的人,可比不得世家豪族們的升遷速度。

可柳隱不一樣。

柳隱是成都人,柳氏也是成都的世家大族,雖然沒有李氏那樣的規模,但在成都也不算是小世家了,屬於是那種有話語權的一類世家。

柳隱是標準的世家子弟。

剛成年那會兒,他就已經跟杜禎,柳伸等人齊名,而杜禎是後來季漢九卿之一的太常,甚至活到了晉朝,在司馬炎在位時,還當過涼州和益州都督這樣的職位。

至於柳伸,是柳隱的族兄,後來被諸葛亮徵辟爲官,到了晉朝也是作爲杜禎的屬官一起治理過涼州和益州。

以這兩位的後來的官位和聲望來看,同爲世家子弟的柳隱,要想出仕升官,應該不是難事。

但偏偏現在,張溪已經是劉備集團內最高決策層的一員了,而柳隱.他現在只能在陳到的手下混一個參軍的職位。

軍中的參軍職位,可大可小。

你要是像魯肅在赤壁之戰時候那樣,名爲參軍,實際代表着孫權的意志,那你這個參軍,就算是周瑜這個主帥都不敢輕易忽視。

但柳隱的這個參軍,撐死了算是陳到的顧問,在軍中也沒啥實權,跟張溪比起來,差距可就大了去了。

一想到這個,柳隱其實心裡多少有些不服氣的。

真不是他柳隱沒有才華,純粹是受限於家族的策略,他只能在家憋屈的呆着。

這次跑來漢中給陳到當參軍,還是上次劉備北伐,打下了雍州和涼州後,家族內部的策略出現了一些變化,纔有了這次機會。

真的,你別看現在劉備都稱帝了,但蜀中的世家們,依然還有很大的一部分人不願意跟劉備全面合作,對劉備持警惕態度。

因爲劉備對待世家的政策,是屬於那種比較中性,拉一批打一批的策略。

劉備不太喜歡世家,但如果世家能跟他全面合作的話,他也不會有所吝嗇。

比如黃權,楊洪,秦宓等人,都身居高位。

但對於不跟劉備合作的世家,那劉備可不會慣着這些人,該咋辦就咋辦,咱們有《蜀科》呢,誰犯事兒都逃不了。

可蜀中的一些世家,顯然不喜歡這樣的劉備,他們更喜歡劉璋。

劉璋多好啊,世家不管怎麼鬧,怎麼兼併土地,壓榨百姓,劉璋都不管不顧的

這劉備是哪個土坑裡爬出來的臭蟲,那個《蜀科》也不是個東西,居然敢把世家和泥腿子一視同仁.你丫知道什麼叫世家風流不?!

柳家和杜家就屬於不太看好劉備的那一批人,他們覺得就劉備這個出身的人,格局肯定不會太大,也根本成不了大事,最後肯定會被人消滅的。

因此,柳家的柳伸,柳隱,杜家的杜禎,這三個年少成名的人才,都沒有選擇出仕劉備,而是在家裡繼續“安心讀書”。

但這些世家們沒有想到的是,劉備不僅取代了劉璋,坐穩了益州的基業,同時還趕跑了盤踞在漢中的曹軍,贏下了跟曹操的對決到現在,甚至北伐拿下了大半個雍州和一整個涼州。

這下,柳家的態度開始轉變了世家嘛,只要能活下去,爭取對家族最大的利益,自己打自己臉都不要緊,更別說只是調整一下策略了。

而柳家這一調整策略,柳隱就很突然的,被要求出仕。

可問題在於,現在的季漢朝廷上下,關鍵位置都已經有人了,而剩下的一些副職或者是佐吏吧,那些心高氣傲的世家又不是太看得上一時間就很尷尬。

最後還是柳隱自己要強,放棄了家族給他的安排,把目光瞄準了漢中。

柳隱知道,劉備的理想是匡扶漢室,現在劉備稱帝,繼承漢室,整個季漢的立國之本就是匡扶大漢,那麼肯定不會選擇偏安一隅的。

而上次北伐,劉備雖然付出了不少的代價,但終究是贏了.那麼下次北伐,肯定不會間隔太長的時間。

因此,柳隱主動前往漢中,先在黃權那邊討了一個推薦文書,然後就來到了陳到的軍中投效。

而這個時候,陳到多少有點焦頭爛額。

那個時間點,正是劉備剛剛稱帝不久,很多事情都在協調中,對於褒斜道口的防務支援也出現了一些波動。

而同樣也是這個時候,曹魏那邊,曹仁拖着病體,制定了一個重奪褒斜道口的計劃。

其實也沒啥新鮮的,就是聽從了郭淮的建議,從洛陽和鄴城調來了一批投石車,對着自己留在褒斜道口的營寨和城塞一通猛砸。

陳到雖然佔領了這些城塞和營寨,但這年頭的營寨,有幾個是禁得起投石車砸的。

再加上這些城塞和營寨還都是曹仁和曹真一手打造的,這倆太清楚這些城塞和營寨的薄弱點在哪裡,用投石車真的是一砸一個準。

陳到其實守的很辛苦的,甚至都考慮過,要不要暫時退回褒斜道內,跟以前一樣,利用褒斜道的地利優勢,阻擋曹軍的進攻。

但柳隱勸住了陳到。

在柳隱的建言下,陳到最後不僅守住了這些營寨和城塞,打退了曹軍的進攻,順便還把所有的城塞和營寨都翻新了一遍,全都弄成了石寨。

而柳隱的依仗,其實就是水泥這種讓柳隱嘖嘖稱奇的“神物”。

(本章完)

第402章 魏延的傷勢第60章 授徒第448章 混戰過後第10章 新年第681章 平息叛亂第858章 潼關之戰(十三)第289章 關羽的策略第1181章 河東戰事明朗第836章 包圍網內的苦戰第134章 江陵決戰(一)第1120章 秦朗第63章 火箭第393章 曹魏的反應第255章 鄧艾的親事第418章 疲兵計第606章 回軍第153章 清查土地第990章 曹魏的困難第911章 過江第277章 礦營第1120章 秦朗第235章 清查土地第554章 南陽僵持第589章 試探第593章 艱難行軍中的張郃第31章 商討第1050章 朱然的謀劃第1041章 劉協的難題第369章 三路戰局第1104章 鬱悶的曹肇第602章 大昌集搏殺第790章 司馬懿的應對第575章 張郃的焦慮第253章 嶽麓山的由來第642章 兩員老將第85章 守城方略第154章 安置流民第1050章 朱然的謀劃第141章 箭傷復發第180章 迎親第563章 圍堵第890章 朱然掛帥第641章 練將第912章 圍點打援第603章 張郃退兵第408章 姜維獻計第551章 局勢變化第800章 郭淮的疑慮第588章 山路第1章 求職第352章 曹操退兵第1095章 五伐中原第843章 郭淮撤軍第879章 各自的選擇第31章 商討第906章 安撫第1145章 夾擊虎牢關第374章 滇馬第791章 防禦體系第269章 清閒第1048章 戰備第852章 潼關之戰(七)第286章 張郃戰魏延第190章 江東內事第948章 各地局勢第141章 箭傷復發第389章 替代戰略第881章 關羽的異常第982章 魏吳結盟第565章 畫風清奇的眉縣世家們第888章 巡江第650章 大雪第186章 周瑜病危第204章 名分第102章 長阪坡之戰(一)第826章 北伐前哨站第1022章 洛陽邀戰第33章 體能訓練第148章 出巡第770章 曹魏動向第902章 折中第1063章 局勢明朗第795章 涼州軍團入關第989章 戰備第246章 去成都第81章 衝陣第589章 試探第1195章 撤軍方案第1110章 東吳的小心思第630章 勸關羽第1023章 諸葛八陣圖第576章 截擊第526章 南陽戰場第232章 鹽第633章 張遼的傷勢第565章 畫風清奇的眉縣世家們第407章 詐第257章 成本第709章 異動第1157章 兗州戰役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