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雒城

第208章 雒城

劉備集團在佔據綿竹關之後,並沒有着急南下,而是綿竹略作休整。

這麼做,是龐統,法正,張溪三個人,共同的建議。

從葭萌關起兵以來,劉備順風順水的從葭萌關一直打到綿竹關,只要攻破綿竹關南側的雒城,就可以逼近成都,迫降劉璋。

看似順利,但實際上,劉備集團現在的危機其實也不小。

其一,劉備這一路上雖然行進順利,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就佔據了梓潼郡,但梓潼郡各地的地方武裝和世家們,並不都是真心歸順的,很多人都是因爲對劉璋的不滿,或者迫於兵事,生怕自身利益受到損害,才選擇投降的。

一旦劉備遇到一定程度的挫折,這些人,分分鐘可能反叛,重歸劉璋一側。

其二,綿竹關雖然連人帶關一起投降了,但李嚴帶來的三萬士卒,到底是成都世家湊出來的私兵。

這些私兵們的戰鬥力怎麼樣先不說,忠心就是一個很大的問題。

劉備本來就只有三萬多的士卒,李嚴一下子就帶着三萬人投降過來,這三萬降兵,要是在戰場上譁變倒戈,那劉備真的連哭的地方都沒有。

所以,李嚴帶來的這三萬降兵,劉備必須重新打亂部署,分散到各將軍帳下,同時還要在綿竹關停留一段時間,加強整訓,甄別細作,暫時是無法發動進攻的。

其三,劉備雖然進軍順利,但終究是一郡打一州,對手劉璋也不是隻靠父輩寵愛才上位的無能之輩,即使打到成都城下,如果劉璋堅守,或者退走西南的江陽郡,甚至去更遠的南中地區繼續抵抗,那劉備要平定益州,也要花費很大的功夫。

不管是張溪這個穿越者,還是龐統,法正這樣的本土智者,都能看出這樣的問題來。

所以,三個人的意見很統一,讓劉備暫緩進攻,整頓軍馬戰力。

張溪更是強烈建議劉備,寫信給荊州留守的諸葛亮,讓諸葛亮帶兵入川支援。

一方面,彌補軍力上的差距。

另一方面,則是讓諸葛亮從東南方向,進攻益州其他州郡,最後跟劉備會師在成都城下,徹底包圍劉璋。

劉備雖然覺得張溪有點太謹慎了,但現在的局面也說不上是太順利,思索再三後,還是接受了這個建議。

演義裡,是因爲龐統陣亡,劉備被張任打的寸步難行,所以才調荊州兵入川支援的。

但在歷史上,倒是沒龐統什麼事兒,至少這會兒龐統還活的好好的,是劉備進攻雒城,被劉循擋在了城下半年,這纔想到寫信讓荊州兵入川支援的。

張溪覺得吧,就靠現在這些人,就算是真的攻下了雒城,逼近成都,畢竟戰事是在成都北側進行的,如果劉璋真的要往南跑,劉備也根本攔不住。

不能把所有的事情都寄託在所謂的演義線和歷史線上,該做的應變,還是提前做好比較好。

這纔是張溪堅持要建議劉備的原因,提前半年讓諸葛亮入川,攻略益州南方各郡,說不定能早點平定益州,好騰出手來防備江東。

而且這個時候,青泥口對峙,最終以關羽緩緩退兵,樂進“擊退”關羽結束。

而早在建安十八年的正月,曹操已經抵達了濡須口,孫權派遣先鋒甘寧領兵四千,馬裹布,人銜枚的偷襲了曹操營寨。

是的,甘寧“百騎劫曹營”的事兒,不是發生在第二次合肥之戰,而是發生在第一次濡須之戰上。

這時候孫十萬還沒讓張八百打出心理陰影,正是意氣風發的時候呢。

而之後,孫權更是讓周瑜重新領兵,率領江東水軍徹底擊破了曹操新訓練的水軍,把曹操給打的只能在岸上固守不出。

但江東軍的陸戰能力依然拉胯,再加上到底兵力不足,孫權也是進攻無力,雙方進入了對峙階段。

到了四月,隨着江淮雨季的到來,曹操攻不過去,孫權也無力擴大戰果最終孫權寫了一封“服軟”的信,順便附帶上了“足下不死,吾不得安”的小紙條,惹得曹操留下那句“生子當如孫仲謀”的名言之後,主動退兵。

因爲孫曹兩家在濡須口對峙數月,互相退兵後都需要一段時間的休養生息,因此荊州方面的壓力陡然減輕,荊州方面自然也能騰出手來,入川接應劉備。

因此,荊州方面,諸葛亮親自統兵,以張飛,趙雲爲先鋒大將,統軍沿長江水道入川。留關羽鎮守江陵,文聘鎮守公安,徐庶趕赴武陵,接替趙雲總督荊南四郡防務。

做好這些安排後,諸葛亮率領荊州軍從長江水道入川。

與此同時,益州方面,劉循進駐雒城,開始整修城防,整肅軍備,做防禦戰的準備。

劉循通過前幾次戰鬥的結果,以及張任的講述,判斷出劉備軍的戰力遠在益州兵之上,所以劉循壓根沒想着跟劉備打野戰。

劉循打算死守雒城,跟劉備玩城池攻防戰。

這年頭的城池攻防戰有多難打,上過戰場的人都知道,這也是爲什麼劉循看不起張任的最主要原因。

但凡張任能看住綿竹關,有這座雄關在手,劉備打死都進不了蜀中。

至於劉備集團會不會圍城,等到劉循糧草耗盡這個劉循也想過,但他無所謂。

劉循這次守雒城,就沒想過自己能活着回去,他的目的,就是儘可能的拖延劉備的時間,給劉璋調集各方勢力守衛成都做準備。

劉備在益州,基本算是一支孤軍,唯一的補給線是葭萌關和身後的梓潼郡,他只有一郡之地。

而劉璋,還有巴東郡,巴郡,犍爲郡,江陽郡,廣漢郡,甚至南中的那些豪族們。

只要給這些地方的勢力足夠的利益,這些人都有可能會出兵援助成都,到了那個時候,不需要戰鬥,只要拼消耗,劉備也只有死路一條。

某種意義上來說,劉循可比他的那個老子要強的多,而且最關鍵的是,劉循這個人非常的冷靜,他很清楚自己要做的是什麼。

等到劉備整理好自己的大軍,消化了綿竹降卒,初步形成戰鬥力,開始攻打雒城的時候,已經是建安十八年的六月了。

而劉備也發現,這次自己好像撞到鐵板了。

一開始劉備真沒把劉循放在眼裡,畢竟劉循只是劉璋的兒子,一個公子哥而已,劉備真不認爲這樣的人,能有什麼守城的能力。

劉備認爲,這就是劉璋的垂死掙扎而已。

所以,一開始,劉備就派出了魏延和黃忠兩員大將,對雒城發動了猛攻。

儘管張溪再三提醒劉備,這個劉循不好惹,一定要小心謹慎。

但因爲之前張任的事兒,劉備多少沒往心裡去。

結果嘛,就是攻城一個月,劉備軍死傷五六千人,愣是連個牆頭都沒有攻上去。

劉備頓時意識到了,自己可能真的碰到鐵板了,這個劉循真的很不好惹。

趕緊先把攻城部隊撤下來休整,重新打造攻城器械,然後召集大家開會。

不僅謀士們要開會,將軍們也要開會。

黃忠和魏延是直接負責攻城的兩個人,他們的意見很重要。

而這倆人,對劉循的評價卻非常高,認爲劉循這個人頗通城防之道,打了好幾次,攻城器械都被劉循摧毀,最後只能蟻附攻城,最後難免傷亡有些大。

這點劉備也看到了,但現在劉備要討論的,不是劉循的守城有多厲害,而是他有沒有什麼破綻。

這點,黃忠和魏延想了好久,最後微微搖頭,嘆氣不語。

光論守城的話,黃忠覺得,自己不是在跟一個二十幾歲的年輕人作戰,而是跟一個老於軍陣的城防高手在對決。

將軍們是沒辦法了,那麼謀士們呢.劉備轉臉,看向了謀士三人組。

謀士三人組也都發愁啊,這個劉循,有點棘手。

攻城這事兒,無非就那麼點手段。

一個,是不計傷亡的硬攻這是下下策,實在沒辦法的策略,畢竟攻城的傷亡太大,萬一強攻不下,士氣低落,甚至可能被對方反擊,造成本軍潰敗。

再說,雒城只是開胃菜,後面的成都纔是大菜,你在開胃菜這邊吃飽了,還怎麼去吃大菜?!

所以嘛,強攻不可取。

第二個,就是用奇計。

這個法正和龐統其實都挺擅長的,這倆人,也都是在往這方面考慮。

但雒城這個城池呢,算是成都前最後的一道屏障,雖然不是軍事關隘,但地理位置也非常的險要,城池修建在大道中間,只有南北門是正面臨道的,東西門都靠近山地,頗爲陡峭,軍陣根本施展不開,也沒辦法翻山越嶺的跑去南門進行南北夾擊。

所以,雒城真的就只需要守住一個北門,就可以阻擋劉備南下的腳步。

但法正和龐統的奇計,還真的就應在這個翻山越嶺上。

法正表示,他昔年在雒城附近遊歷的時候,知道一條小路,可以從北門外翻山,通過小路直接通往雒城南門。

然後龐統就覺得,可以利用這條小路,突襲雒城身後,南北夾擊,說不定能一舉破城。

畢竟劉循現在的所有注意力都放在了北門這邊防禦劉備,更不可能想到還有人能翻越巴蜀的山嶺,這次突然出現在南門襲擊,成功的概率很大。

劉備都覺得這事兒有點道理,正要同意呢,張溪趕緊攔住了龐統作死的想法。

好傢伙,還以爲沒有什麼落鳳坡了,只要看好龐統別讓他去前線督戰,就可以避免這大臉盤子自己作死了。

沒想到啊沒想到,兜兜轉轉了一圈,這個鳳雛先生還是找到了落鳳坡,自己硬要往裡闖啊。

(本章完)

第331章 燒營第606章 回軍第12章 秘方第529章 五丈原對陣第220章 入城安民第1037章 曹叡的選擇第507章 開戰第450章 主力到位第175章 從長計議第1042章 遷都之議第853章 潼關之戰(八)第558章 魏延的奇計第385章 牂牁郡的發財道路第937章 弘農楊氏第168章 解釋第1201章 鄧艾的進軍路線(二)第503章 誰謹慎?!第84章 沉船截江第399章 偷襲計劃第846章 潼關之戰(一)第967章 潁川的處置第860章 潼關之戰(十五)第115章 察覺第779章 舌辯結束第1014章 寇封來援第864章 亂戰第1165章 平策第158章 送犁第903章 調任和妥協第459章 變故第1071章 重整第564章 錯失機會第275章 成都來信第348章 樊城守衛戰(一)第408章 姜維獻計第245章 百年大計第409章 不覺中計的趙昂第899章 曹魏的盤算第960章 洛陽攻城第91章 準備退路第323章 燒燬糧草第1238章 改良第563章 圍堵第719章 諸葛到來第210章 山道肉搏戰第1221章 東征準備(二)第1027章 一箭第1202章 鄧艾的進軍路線(三)第480章 孫權的想法第398章 出兵第920章 曹叡的用意第122章 夏口軍議第161章 出門在外皆不易第460章 曹丕的魄力第478章 爭論第738章 青儲第613章 進攻第817章 關中亂戰第884章 戰後第367章 花關索第932章 司馬懿的預判第445章 意料之外的援軍第281章 漢中之戰序曲第842章 各方反應第1088章 遭遇顛倒第415章 抄襲狗的計策第1033章 今時不同往日第730章 領兵人選第134章 江陵決戰(一)第1088章 遭遇顛倒第719章 諸葛到來第277章 礦營第903章 調任和妥協第534章 陳倉道第1067章 戰長沙第115章 察覺第913章 戰略微調第585章 張郃之計第725章 開春第100章 接應第788章 襄陽北伐第1204章 猶豫第174章 又回來了第1233章 孫權的壓力第1005章 勸降第440章 略陽遭遇戰第1247章 特殊照顧第1090章 諸葛連弩二號機第428章 分兵還是不分兵第715章 救災第249章 人手不足第617章 吳懿突陣第984章 聯姻第921章 出使歸來第871章 滲透戰第859章 潼關之戰(十四)第751章 前因後果第174章 又回來了第349章 樊城保衛戰(二)第152章 魚鱗圖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