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2章 中計了

第1192章 中計了

魏縣城南,漢軍營寨內。

張溪正在自己的營帳內來回踱步,時不時的看一眼地圖,再低頭想一下,然後,再回頭問一下姜維,“文仲若處,可有軍報到來?!”

姜維多少有些無奈的搖搖頭,表示沒有.這已經是張將軍今天的第三次詢問了。

而張溪看到姜維的反應,緊皺眉頭,繼續踱步,來回轉圈,嘴裡還不停的嘟囔着,“不應該啊.這個老狐狸難道真的是烏龜轉世不成?!”

這話說的吧,姜維也有點皺眉了,稍微想了一下,才湊到張溪近前,低聲說道,“將軍,依末將之見,那司馬懿恐怕只是要以拖待變未必真有心出戰。”

張溪一聽姜維的話,頓時也是一陣猶豫.來回踱步轉圈子的幅度更大了。

姜伯約的謀略,張溪還是相信的,但是吧他司馬懿應該也不是白給的吧?!

是,不管是《三國演義》還是歷史上,司馬懿確實是被諸葛丞相給壓了一頭,但是吧,就算再不喜歡司馬家的德行,可司馬懿的戰略眼光你還是得承認,至少是跟諸葛丞相一個級別的。

歷史上的司馬懿,在五丈原堅守不出,是因爲曹魏國力強盛,他守的起,也耗費的起司馬懿是根據自身現有條件,選擇了一個最有利於己方的戰略選擇。

從戰略角度上將,司馬懿是拿捏住了諸葛丞相的軟肋的。

可現在這個情況,跟歷史上可不一樣了現在是大漢勢大,曹魏勢弱,鄴城都即將面臨三路夾擊,他司馬懿哪裡來的底氣,這麼沉的住氣?!

他難道看不出來,繼續久持下去,對曹魏纔是最大的不利麼?!

按照這個常理去分析的話,張溪是確實想不到,司馬懿堅守的意義何在。

但現實就是如此,司馬懿就是守着魏縣沒有任何動彈的跡象.那自己故意設計,泄露己方的屯糧地點給魏軍的計劃,不就功虧一簣了?!

是的,關於東路北伐軍存糧地的情報,是張溪故意泄露出去的,目的,就是引誘司馬懿主動出城去偷襲。

既然有官渡之戰的先例在,魏軍又不利於久戰,張溪不相信司馬懿會放過這麼好的一個破敵致勝的機會。

甚至,爲了儘可能的吸引司馬懿出兵進攻,這個存糧地的情報還是真的,整個東路北伐軍的糧草囤積點,還真的就在繁陽縣東南的蒼山嶺內。

這可是一個貨真價實的真情報。

臨時假造一個屯糧點,張溪生怕被司馬懿看出破綻來,從而導致計劃失敗,所以張溪直接給司馬懿泄露了一個真實的屯糧地點。

而這些天,司馬懿的一舉一動,也顯示着,司馬懿確實有主動出擊的跡象的。

雖然吧,司馬懿多次出擊燒燬配重式投石車,也確實成功的讓張溪把注意力集中在了正面應對,保護配重式投石車上,但問題是,不管是東門看守的魏延還是西門看守的姜維,都不是傻子。

是,張溪這邊是無暇去清點司馬懿到底撤回去了多少人,三千人和五千人的區別,光靠肉眼去判斷,也很難判斷準確。

但,進攻東門的魏延,戰陣經驗極其豐富,一眼就看出魏軍在進攻失利後的士卒逃逸比例有些偏高,就算以魏縣守軍士氣不足來解釋,也有些突兀。

而進攻西門的姜維,雖然戰陣經驗不如魏延豐富,但是他腦子好使啊魏軍的出擊頻率有些太過頻繁了,而且每次進攻都不從原路退回,非要繞個圈從其他兩門撤回,這多少顯得有些詭異。

因此,在魏延和姜維的及時提醒之下,張溪總算是看清楚了司馬懿的具體打算。

老狐狸這是要玩瞞天過海的分兵之計啊!!

再結合之前張溪故意釋放出去的屯糧地點的情報.張溪判斷,最近幾天,司馬懿應該就會領兵去偷襲蒼山嶺了。

否則無法解釋這個老狐狸幹嘛這麼費勁的往城外撒兵啊。

這是張溪的判斷依據,張溪是真的相信,司馬懿會在短期內領兵出城,去偷襲蒼山嶺。

但是吧,張溪都已經主動的收攏兵力,暫停進攻,裝作重新打造攻城器械的架勢,給了司馬懿突圍出兵的機會了魏縣城內的魏軍,卻依然還是按兵不動,看不到任何主動出擊的架勢。

這就讓張溪有些疑慮了該不會,自己之前的判斷都是錯的,司馬懿那個老烏龜,真的打算就這麼跟自己耗下去吧?!

之前爲了應對司馬懿可能的出兵偷襲,張溪先是派出了文欽領兵五千,打着押運糧草的名義去蒼山嶺增援了可不能真的被司馬懿偷襲了屯糧地,那纔是大麻煩。之後,張溪又讓王雙打着魏延的旗號在東門佯攻,而魏延則悄然返回中軍,率領五千人預備隊,不打旗號,悄然去繁陽到蒼山嶺的必經之路上埋伏,準備伏擊魏軍。

如今兩撥人已經派出去了,可魏縣這裡,卻依然一點動靜都沒有難道真的是失算了?!

如果真的是自己失算了,司馬懿就沒想着要去偷襲蒼山嶺的話.那還是把魏延和文欽叫回來吧。

文欽不在戰場上出現還好說,畢竟文欽的名聲本來也不算太高,率領的又是後軍預備隊,司馬懿應該不會太關注文欽的存在。

但魏延不行啊,魏延是大漢的統軍大將,他負責圍攻東門,長久時間不出現,肯定是不行的。

王雙可以頂着魏延的旗號冒充一時,但兩者的排兵佈陣能力都不在一個檔次上,時間長了,必然會被司馬懿發現的。

要不撤回來?!

張溪多少也有點嘀咕了,爲此,他還特意徵詢了姜維的意見。

而姜維的意見吧,也是傾向於撤回魏延和文欽的。

一方面,其實姜維從一開始,就不太同意張溪的這個作戰計劃哪有真的用自家屯糧地當誘餌的?!

這要是文欽不能守住,真的被司馬懿燒燬了自家糧草,那就算是能夠圍堵住司馬懿,那也不過是一個兩敗俱傷的結局。

太過冒險了。

另一方面,姜維是覺得吧,就算這麼拖下去,對大漢北伐也不是沒有好處。

牽制了五萬魏軍在魏縣,司馬懿不敢輕舉妄動,只要其他兩路大軍各有突破,那就不愁司馬懿不撤兵回援其實等着就好。

現在着急決戰的人應該是司馬懿,而不是大漢。

所以吧,姜維的建議是,不要去跟司馬懿爭一時之長短,倒不如撤回所部軍馬,繼續圍困魏縣,這樣就足夠了。

嗯,對了,還要記得新選屯糧地,蒼山嶺屯糧地已經暴露了,必然不能繼續使用,得保障糧道安全。

經過姜維的再三勸說,張溪也覺得沒必要繼續這麼拖下去.正準備下令讓魏延和文欽回撤呢,文欽的軍報到了。

魏軍出兵五千,突襲了蒼山嶺存糧地。

這消息傳到張溪手裡的時候,張溪吃驚的同時,也高興了這個老烏龜,終究是沒能忍住。

雖然張溪是不知道司馬懿是怎麼在自己的圍城監視下出的城,並且一路上是如何悄無聲息的避開漢軍斥候的探查,抵達蒼山嶺的。

但是,五千兵馬突襲蒼山嶺真當文欽是泥捏的不成?!

更何況,蒼山嶺西北的繁陽縣官道,那邊還有魏延領着五千士卒在呢。

張溪立刻派遣軍使去給魏延傳令,讓他急速馳援蒼山嶺。

同時,張溪又讓姜維領兵一萬,自魏縣南下,形成第二道攔截網,務必要把司馬懿給堵在蒼山嶺附近,來一個甕中捉鱉。

最後,張溪又下令全軍,開始集結兵力,三面攻城務必趕在司馬懿逃回魏縣之前,攻克這裡,讓司馬懿無家可歸。

振奮精神,做好準備,張溪在隔天一早,親自領兵來到陣前,準備指揮攻城。

然而.張溪卻詫異的看到,司馬懿的大纛,依然樹立在魏縣城樓之上。

而更加讓張溪詫異的是,司馬懿本人,居然就站在他的大纛之下?!

這頓時讓張溪浮起了一絲不太好的預感.司馬老賊居然還在魏縣城內,難道自己中計了?!

而同樣的內心感受,其實也在司馬懿的心中浮現。

眼看着三個城門方向,少掉了兩面大將旗幟,司馬懿心中也是狂震不好,中計了!!!

 

第120章 竟陵之戰第354章 曹操第487章 佔便宜第1157章 兗州戰役結束第634章 張遼決意第1240章 中止經濟戰第499章 關中變化第702章 託孤第975章 巴丘水戰(一)第663章 潼關的差異第840章 潰逃第862章 尾聲第1052章 南征序幕第223章 人事任命第574章 懲罰第207章 好事連連第100章 接應第230章 情勢變化第27章 論將第665章 突圍第1251章 順流而下第20章 被搶了第358章 戰與和第982章 魏吳結盟第997章 後手齊出第111章 變調的智激周瑜第309章 江東在行動第882章 破城第1057章 調兵遣將第1181章 河東戰事明朗第1173章 東郡渡河第1106章 失敗的影響第167章 攤牌第1069章 休戰第227章 和談第428章 分兵還是不分兵第433章 巧遇第514章 魏延的執念第545章 王生?!王雙!第1175章 烏龜出殼了第859章 潼關之戰(十四)第201章 拖延時間第615章 王雙的奮起第55章 拜師第345章 周瑜出馬第555章 東線戰事第77章 練兵衝突第436章 合肥失守第1158章 背鍋第781章 右扶風第1221章 東征準備(二)第247章 成都述職第1167章 主帥人選第502章 重想第1228章 練兵第241章 合肥之戰的影響第510章 各路安排第888章 巡江第688章 雍州刺史部第624章 好消息和壞消息第317章 武陵蠻動亂第255章 鄧艾的親事第448章 混戰過後第605章 下一階段第420章 天時不利第914章 壓力第368章 分兵第30章 對比第537章 諸葛虔的想法第111章 變調的智激周瑜第973章 羊衜歸漢第489章 閒着容易出事兒第309章 江東在行動第11章 鄧艾?!第1217章 東吳內政第1107章 調整應對第1192章 中計了第568章 應對方案第414章 劉備的決斷第531章 衝陣對決第410章 王異的掙扎第465章 張溪和魏延第403章 涼州軍團的威脅第996章 試探第975章 巴丘水戰(一)第621章 跑了第1082章 戰略制定第608章 攻心第1012章 誘敵第647章 退避三舍第1182章 曹爽在猶豫第128章 張飛的改變第601章 柳隱的壓力第555章 東線戰事第1048章 戰備第34章 榨油第358章 戰與和第827章 魏延詐關第1068章 朱然突圍第601章 柳隱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