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8章 更改戰略

正所謂,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司馬懿最後還是決定,不經請示朝廷,採用自己的後手策略。

一方面,現在的局勢,讓司馬懿實在等不起朝廷的來回扯皮,以及天子的詔命。

另一方面作爲兗州之戰的最高指揮官,司馬懿認爲自己有這個責任,也有這個擔當,來做出最符合前線戰況的戰略變更。

司馬懿是老狐狸,也有野心,但實話實說,他同樣也會一個有擔當的人至少在現在這個階段,司馬懿的野心還沒有發酵的空間,他依然還是一個大魏忠臣。

所以,司馬懿雖然明知道自己就算最後守住了黃河南岸的兗州地區,回朝後也會被問責,而且責任不小他還是做出了這樣的決定。

因爲這是司馬懿能想到的,最大程度上保證主力軍隊不失,同時有最大把握能守衛住一部分兗州的策略。

下了決斷後,司馬懿不會再去思考其他的事情,只會圍繞着這個戰略來做出指揮和安排。

比如說曹爽又來逼逼叨叨,直接被司馬懿給懟回去了。

曹爽當然不會同意司馬懿擅自改變戰略,而且這次,曹爽還真的不是出於私心,他是真的覺得司馬懿選擇棄守陳留,退守東郡的做法,過於保守了。

是,雍丘戰事是有點緊張,但並不是守不住了啊.在這種情況下棄守陳留,太過於草率了。

再這麼一路退下去,大魏恐怕就要失守整個兗州了。

再一個,曹爽同樣很清楚,司馬懿這麼做,朝廷並不知情,而且即使知情,也不會輕易同意。

所以,這個時候,曹爽這個護軍要站出來反對,不僅僅是他反對這個戰略,同樣也是他的職責。

可司馬懿告訴曹爽,這是他作爲前線主帥做出的決斷。

要麼,曹爽上奏朝廷,然後請出詔書,剝奪自己的兵權和指揮權,要麼,就聽命行事。

畢竟,現在是戰時,軍中只能有一個聲音。

曹爽最終還是沒有那個底氣和魄力當場剝奪司馬懿的軍權,他只能是選擇暫時閉嘴,但回到自己的屋子裡寫奏摺,把這個事情上報給天子,請求天子決斷。

司馬懿現在可沒空再來跟曹爽扯皮,他開始圍繞着自己的新戰略,做出戰術調整。

首先,司馬懿派人去給定陶的賈逵傳信,讓他棄守定陶,領軍北上,進攻東郡郡治濮陽。

根據郭淮送來的軍報上的描述,蜀賊方面在延津到酸棗一線,集結了三萬餘人的兵力而比對早期的東郡戰報,司馬懿敏銳的發現,蜀賊基本沒有在濮陽和東阿留下多少兵力防守。

這兩個地方加起來的總兵力,應該不會超過五千人。

因此,司馬懿需要賈逵在棄守定陶後,率領一萬五千人北上強攻濮陽,收復這個東郡重鎮,並且聯通東阿和泰山郡,就地建立起防線。

其次,延津和酸棗那邊,司馬懿命人去給延津的蔣濟傳令,命令他不惜一切代價出兵支援酸棗,一來防止酸棗真的失守,二來,也是要把蜀賊始終牽制在酸棗到延津一線。

司馬懿當然看得出來,蜀賊在酸棗和延津一線玩的就是圍點打援,而司馬懿也需要讓蜀賊呆在酸棗,延津一線,那就讓蔣濟配合蜀賊一下,就讓他們圍點打援好了。

外地的兩個軍令下完了,司馬懿再派人出城去聯絡陳泰,讓陳泰配合自己,在五天後,對蜀賊的營寨,發動一次反擊。

這次反擊,不僅要求陳泰主動出兵反攻,司馬懿本人也會從雍丘城內殺出來,一定要對蜀賊進行有效的殺傷。

只有這樣,才能讓蜀賊在投鼠忌器之下,不敢對雍丘城圍攻的太狠,司馬懿纔有機會用瞞天過海的方式騙過徐庶,撤軍去圍攻酸棗的魏延。

司馬懿做好了一切的戰術調整和準備.五天後,在雍丘城內外的魏軍,突然的對蜀賊發動了全面的反攻。

這次反攻突襲,確實打了徐庶一個措手不及。

沒辦法,司馬懿這個老烏龜,自從退守到陳留後,在將近三個月的攻防戰裡,他始終都是龜縮不出,依仗城防堅守誰能想到這個一直當縮頭烏龜的傢伙,會突然的發動反擊。

因此,這次反擊,造成了漢軍不小的損失。雍丘城正面的關平,關興二人,在猝不及防之下,被司馬懿直接攻破了營寨,不得不領敗兵後退,聯合兩人後方的張嶷,三人一起,才勉強守住了司馬懿的進攻。

而司馬懿也非常的狡猾,在攻破了兩座營寨後,並沒有強攻張嶷的營寨,發現進攻受阻後,趕在徐庶的率領中軍主力來援之前,退回了雍丘城內。

可這次突襲,對漢軍也造成了約四千餘人的傷亡。

而在陳泰那邊,他的突襲雖然也算是有效果,但戰果可沒有司馬懿那麼大。

畢竟,對手不一樣。

司馬懿欺負一下關平和關興是沒啥難度的,可陳泰要想碾壓鄧艾,那純粹就是想多了。

當然,陳泰的突襲,也確實打了鄧艾一個措手不及,但鄧艾的應變速度非常的快,他在發現陳泰主動出擊後,立刻去聯絡了寇封,毌丘儉,三人互相配合,迅速形成合力.雖然也付出了兩千多人的傷亡,但並沒與被陳泰攻破營寨,而陳泰方面,也同樣有一千多人的傷亡。

不過總體來說,魏軍的這一波突襲,還是很有效的,直接導致了徐庶下令各營暫停進攻,加強戒備,以應對曹魏接下來可能再次到來的突襲。

畢竟,司馬懿如果是想要通過反攻的方式來以攻代守,打亂漢軍的進攻節奏的話,就不會只進攻這麼一次。

接下來的兩三天時間內,司馬懿必然還會再進攻一次的。

而司馬懿這邊,要的就是徐庶的這個反應雖然時間不多,但兩到三天的時間差,對司馬懿來說,已經是足夠利用的了。

隔天的司馬懿,開始故伎重演,多設旌旗,命令士卒加強在城牆上的來回巡邏頻率,同時在城內鬧出不小的動靜出來,讓城外的徐庶以爲司馬懿在準備下一次進攻.但實際上,司馬懿已經開始下令退兵了。

可以說,司馬懿這一套做法,雖然未必新鮮,但確實挺管用的至少徐庶確實是上當了。

而漢軍營寨內,唯一瞧出破綻的人,是鄧艾。

倒不是鄧艾比徐庶更聰明,純粹是鄧艾的對手陳泰不如司馬懿會演戲而已。

司馬懿在雍丘城的撤軍,哪怕是放到鄧艾面前,鄧艾也一樣會上當但陳泰在城外營寨的撤軍,就多少顯得有些不夠嚴密了。

陳泰也是按照司馬懿傳授的套路,派出軍使裝作加強各營寨之間的聯繫,之後集中兵力,做出一副要準備二次進攻的樣子.但實際上,就是在收攏士卒,收拾東西,準備跑路。

本來鄧艾也沒看出有什麼破綻,也在跟寇封等人商議下次怎麼防守可陳泰卻忘了一件重要的事情——炊煙。

司馬懿是在城內安排撤軍的,有城牆的阻擋,漢軍無法窺視到城內的虛實,只能通過城頭軍旗變化和城牆上的巡邏兵數量來判斷敵軍數量。

這很難判斷準確的。

可陳泰是在野外紮營的,有太多方法來判斷這些營寨的兵力數量有多少。

炊煙就是一個很好的辦法。

在野外紮營的士卒,只能是通過野炊來獲取熟食,而炊煙的數量,往往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營中的軍力數量。

鄧艾很快就發現了,隨着陳泰集結兵力,可陳泰主營附近的幾個營寨內的炊煙數量不僅沒有增加,反而有減少的趨勢.魏軍總不能都不吃飯吧?!

行軍作戰途中,士卒吃冷食還能有個理解這馬上就要反攻決戰了,不給士卒吃點熱食和肉食,你陳泰是真的不怕幾天後作戰時,士卒給你出工不出力,或者索性直接兵變麼?!

反正鄧艾覺得吧,陳泰應該不至於蠢成這個德行.所以,營寨內的士卒,恐怕不像表面上看到的那麼多。

換句話說,魏軍很有可能在撤軍!!

意識到這個可能後,鄧艾一邊派人去跟主營的徐庶聯絡,一邊找來了寇封和毌丘儉,商量一下,是不是對魏軍的營地,發動一次試探性的攻擊?!

而這一點,顯然是很對寇封和毌丘儉的胃口這倆可都是不怕事兒的主。

而這一打,頓時也讓陳泰進一步的漏了陷。

倒不是說陳泰的主營很容易打.相反,寇封率領的突襲部隊遭遇到了魏軍猛烈的還擊,導致寇封不敢強攻,試探一波後,就領兵撤退了。

但是魏軍居然沒有出營追擊。

作爲一支打算在一兩天內發動反攻的軍隊,突然遭遇到敵軍的試探性進攻,這都不肯追出來一下,就不怕傷了軍心士氣麼?!

這裡面肯定有貓膩。

第452章 火攻略陽第896章 戛然而止第719章 諸葛到來第26章 找原因第840章 潰逃第291章 失敗的誘敵第605章 下一階段第737章 爭(二)第1135章 接應第903章 調任和妥協第812章 擊潰第139章 變故第640章 再見第191章 長沙赴任第835章 截斷後路第139章 變故第159章 聯姻第69章 江夏變故第417章 出城作戰第154章 安置流民第547章 逃命第908章 請帖第203章 草率的漢中攻擊戰第1128章 蔣濟的策略第661章 潼關路第355章 休戰與封賞第315章 退敵第685章 考題第524章 郭淮的狡辯第726章 曹魏反應第851章 潼關之戰(六)第936章 蒲阪津之戰第718章 救星到了第1181章 河東戰事明朗第841章 甩鍋第226章 馳援荊南第859章 潼關之戰(十四)第732章 戰事漸息第352章 曹操退兵第1193章 蒼山嶺之戰第1100章 撤軍第198章 對峙與密約第369章 三路戰局第1244章 全琮的心思第4章 主僕第508章 將帥不合第652章 雪橇第557章 冒險還是保守第495章 柳隱第450章 主力到位第710章 成都議事第228章 戰與和第451章 雙方開戰第737章 爭(二)第1107章 調整應對第1119章 成功阻敵第492章 巡視漢中第526章 南陽戰場第1091章 孟津渡第880章 故伎重演第1056章 水戰(四)第943章 心累的辛毗第399章 偷襲計劃第911章 過江第224章 要想富,先修路第1220章 東征準備(一)第248章 私宴交談第674章 世家之議第988章 巧合第126章 絕北道第642章 兩員老將第724章 人選第403章 涼州軍團的威脅第782章 敗退第1213章第303章 修改戰略第475章 三國時代第684章 各自打算第150章 蘄春第1025章 變數第733章 內政外交第768章 突如其來的戰爭第516章 長安的應對第877章 城門攻防戰第206章 涪城之戰第67章 黃祖異動第1150章 劉曄的建議第1169章 曹爽的決斷第1185章 魏縣第660章 曹真的顧慮第210章 山道肉搏戰第1098章 河心州之戰第208章 雒城第100章 接應第991章 東吳的想法第53章 蹴鞠第833章 誘餌第54章 劉備歸來第686章 公平第613章 進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