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打算

“聶公子到我家來了?”葉予期一聽這話心裡頓時感覺不妙,根本沒聽清楚葉予章說了什麼話,急急上前拍響了院門。

見是秋菊來開門,葉予期一進門便吩咐道:“姑娘呢?叫她到廳裡來見我。”又轉頭對葉予章擺擺手,“我這有事要商量,你先回去吧。”

葉予章本就是來探聽虛實的,哪裡肯走?笑呵呵地道:“你商量你的,秋菊拿張凳子讓我在院子裡坐坐就行了,自家兄弟,哪有那麼多講究?等你們商議完了,就出來告訴我一聲。葉琢雖然過繼給哥哥您了,但她還是我的親孫女不是?她出嫁這麼大的事,我自然也得幫着張羅。”

“出嫁?出什麼嫁?”葉予期這一回終於聽清楚葉予章說的什麼話了,立刻將臉一沉,“你還說你是琢兒的親祖父,就這麼抵毀她的名聲的?她要真出嫁,我能不通知你?這麼大年紀一個人了,盡是說風就是雨。”

葉予章也不生氣,仍笑呵呵地:“大哥您別急,進去問問琢兒不就知道了?”因爲葉琢美貌,當初就被謝雲霆看中了。所以葉予章覺得,現在葉琢添了設計和雕刻玉器的本事,被聶博文看中那再正常不過了。一個年輕男子到一個年輕女子家裡來,除了提親,還能有什麼事?

葉予期急着向葉琢打聽消息,也懶得再跟葉予章掰扯,見葉琢從屋子裡出來往廳堂去。他也急忙進了廳堂。

“聶公子來了?他來幹什麼?”剛一進門,葉予期就迫不及待地問。雖然他能猜到聶博文來,除了招攬葉琢,不會有別的事——聶博文又不是第一次見到葉琢,如果他真看中葉琢的美貌,早就派人來提親了,哪裡會等到現在?這南山鎮是個靠手藝吃飯的地方,葉琢雕刻水平高,聶博文此次來訪絕對還是衝着她的本事來的——但他卻極爲擔心葉琢是否對應得當。拒絕的話說得再好聽都是打聶家的臉,他真擔心聶家會惱羞成怒。讓葉家大房再一次面臨滅頂之災。

“他說回去把我的事跟聶大師說了,聶大師說讓我不用再參加比賽,直接拜他爲師就行了。我答應安排好家裡的事就去聶家。”葉琢知道葉予期擔心什麼,也不賣關子,直接說道。

“你答應了?”葉予期一愣,擡頭看了看門外,見葉予章果真拿了一張小凳子坐在院子裡。離這裡有些距離,便壓低聲音問道,“你不是說,不想去嗎?”

葉琢搖搖頭:“事可一不可二。聶公子親自上門再一次邀請,而且還當着別人的面,如果我再拒絕,雖然聶家不至於做出滅門的事。只怕咱們在這裡也呆不下去了。而此時再投奔玉妃娘娘。也會落得個挑三撿四,搖擺不定的印象,被人看不起。所以這事無論如何不能再拒絕,我便爽快地答應了。”

其實她答應聶博文,除了這些原因之外,自然是還有別的緣由。只是還跟從前一樣,有些事只能做不能說,畢竟事情是變化莫測的。今天的預謀,明天就有可能隨着事情的改變而變化,她的一些想法,實在沒辦法說。

再說,她前世出身豪門貴族,自然知道這些人家有着一些不爲人知的手段。她現在雖然是個小人物,不足爲聶博文和顧塵所在意,但現在這兩方明顯是拿她來較勁。想來她的一言一行都逃不過這些人的眼睛。隔牆有耳,還是謹慎些的好。

葉予期聽到這話,長長地舒了一口氣,放鬆地坐了下來,點頭道:“答應就好,答應就好。”

葉琢心裡涌上一股暖意。葉予期明顯就不同意她拒絕聶家的招攬,生怕惹惱了聶家惹來大禍。但自己一說想要自由,他二話不說就採取了支持的態度。在這種選擇站隊的微妙的時刻,有這樣的長輩家人,於她而言,何其幸也!

葉予期又問:“那你打算什麼時候去聶家?家裡不用你操心,我會把事情都安排妥當的。倒是你,人生地不熟的,去那裡,要萬事小心。”

“玉妃娘娘還沒走呢,只要她在這裡,我就得去陪她。”葉琢道。

葉予期皺起了眉頭:“要是玉妃娘娘知道你答應聶家,會不會找藉口治你的罪?”

葉琢笑道:“不會的。畢竟我是小人物,無關大局。如果她治我的罪,反倒讓聶貴妃找到藉口指責她,得不償失,所以她只會裝着什麼事都沒發現,以顯示她的大度。我不會有事的。”

“那就好,那就好。”

葉予期又問了問當時的情形,聽得龔氏來鬧,他極爲生氣,道:“那龔氏被你父親休離之後在那院裡產下一男孩兒,就被陶家接了回去。你也知道,那陶長生娶的就是嚴慶春的女兒,聽說極爲潑辣厲害,自己連生了兩個閨女,卻不允許陶長生納妾。而這一次的官司,因爲嚴慶春在官場上有些路子,把所有的家當都典賣了換了錢上下打點,倒是囫圇地被放出來了,只是罷了官。倒是龔志民當了替罪羊,把所有的罪名都攬了下來,杖責了幾十下又得了風寒,結果沒幾天就死在獄中。嚴氏見龔氏沒了靠山,將她們接回去後,搶了她的兒子,還整日到廂房裡謾罵,月子沒出就要她去立規矩。而那陶長生不過是想要兒子,對龔氏並不在意。此時兒子已得,又害怕那隻母老虎,就裝着沒看見,這龔氏便生生地被折磨得不成人樣。但不管她有多慘,那也是咎由自取,與你有什麼關係?她要婚前檢點,也不來算計我們葉家的財產,何至於此?不去反省自己的過錯,反而指責別人,好像所有的錯都是別人的,這樣的人,就算再慘也不值得同情。”

雖說嚴龔陶三家並不知道那一次的事件是由葉琢導演的,但葉龔兩家終成了死敵,所以葉予期這段時間對龔家的事極爲關注,不停地讓唐順貴等人探聽消息,因此對這三家的事甚爲了解。而且他也不當葉琢是一般的閨閣女子,這些事情便毫不避諱地講給她聽。

葉琢聽了長長地嘆了一口氣。雖然龔氏罪有應得,但從女子的角度上來說,她也算是個可憐人。被陶長生欺騙了感情和身子,懷胎十月爲他生下兒子,卻不想陶長生薄情寡意到了這個地步,見她沒有利用價值就棄如敝履。這天下男人,果真沒一個好東西!

“大哥,到底琢兒跟那聶家是什麼關係,您倒說給兄弟聽聽呀。”外面坐着的葉予章見屋裡的祖孫倆說了半天沒有說來,等不及了,在院子裡叫嚷起來。

“叔祖父要知道我成爲了聶大師的徒弟,還不知會做出什麼樣的事情來呢。”葉琢一聽葉予章的聲音,就頓生無力之感。葉予章的性子她太瞭解了,雁過都要拔毛,現在放着聶家這一座肉山,他不咬個滿嘴油就不是葉予章了。

葉予期也知道弟弟的德性,安慰葉琢道:“你放心,我會管着他的。”心裡暗下決心要好好管束葉予章,不讓他去給葉琢添亂。

“你回屋去吧,我跟你叔祖父說說話。”他又道。

“是。”葉琢知道祖父要敲打葉予章,起身回了自己的屋子。

第二天,葉琢正在家裡等着櫻嬤嬤來接,家裡卻來了一個下人打扮的男僕,說顧塵一早就離開了南山鎮,回京城去了,又道:“娘娘說了,如果葉姑娘有什麼事,可以去顧宅找小人,小人會託人送信到京城給娘娘的。”

“多謝玉妃娘娘的厚愛。玉妃娘娘走了還記掛着民女,真叫民女不知如何是好。”葉琢恭敬地對着京城的方向施了一禮,然後叫秋月拿了點心瓜果出來招待客人,又問:“不知老伯貴姓?”

“小人是奴籍,哪裡當得一個貴字?葉姑娘只喚我李三就是了。”那人道。

“俗話說,宰相門前七品官,李老伯便是奴籍,跟着玉妃娘娘,身份都比我們高貴許多,便是我們這南山縣的縣太爺見了您都得恭恭敬敬的,您當不起貴字,誰還能當得起?”葉琢笑道。閻王好見,小鬼難纏。以後這南山鎮的消息,顧塵怕是還得通過這位李三知道。對這李三客氣些,自然不會有壞處。

那李三見葉琢客氣,臉上笑得越發的歡暢:“葉姑娘就是會說話,昨兒我們娘娘還誇葉姑娘來着,說姑娘懂分寸,守本份;不慕虛榮,知道取捨。說讓姑娘放寬心,她能體諒您的處境,不會怪罪於您的。以後有什麼事,仍可以去找她。她能幫忙的,一定幫忙。”

顧塵這是表明她已知道自己應了聶家的邀請,表示不怪罪她?這要是對這李三不恭敬,怕是還聽不到這番話吧?葉琢臉上的笑容更真誠,站起來向京城方向又行了一禮,對這李三越發的熱情了。

送走李三,葉琢便對秋月道:“你去作坊跑一趟,讓餘波去聶家坊告訴那裡的人,說顧大師已離開這裡,我今天就準備去南雲城,問問他們應該如何安排。”

“是。”秋月應了一聲,轉身出了門。而葉琢這裡便讓關氏和趙氏幫忙,收拾行李。

第64章 筆洗第169章 可是想娶葉姑娘?第166章 先幹一仗第239章 我不同意退親第179章 憑什麼?第77章 葉予期回來了第33章 驚豔第100章 相助第155章 湯嬤嬤第138章 相逼第1章 及笄禮第107章 葉琢的計謀第100章 相助第96章 不歡而散第162章 我不放心你第111章 那一眼第82章 跟蹤第61章 變卦第38章 極品玉料第58章 一個耳光第176章 是好事第125 周折第27章 相爭第335章 大結局第279章 退掉第177章 分家第70章 借錢第98章 半路殺出個程咬金第319章 解釋第146章 衝突第263章 反試探第175章 聶家蹊蹺的舉動第206章 走了第244章 求證第14章 大房出事第254章 印象第149章 爭吵第332章 我是秦若彤第68章 一隻玉鐲第204章 教賭石第106章 開始談判第68章 一隻玉鐲第313章 圓房第171章 慵懶而嫵媚第66章 葉予章 來提親第167章 你要不要嫁給他?第153章 相談甚歡第113章 上二樓第164章 藥力下的曖昧第227章 立馬回擊第24章 龔氏第149章 爭吵第51章 開作坊第222章 追到家裡來第61章 變卦第76章 應對第39章 造訪葉府番外現代篇四第144章 滿山桃花開第313章 圓房第319章 解釋第72章 離去第232章 去南邊第153章 相談甚歡第203章 爲何對我這麼好?第277章 敬茶第73章 後續第229章 反擊第77章 葉予期回來了第130章 顧夫人第264章 議定親事第193章 秋月的逼問第199章 後果很嚴重第308章 震撼第310章 嗚,上章 標題錯了第5章 相勸第260章 兩項先河第277章 敬茶第243章 欲娶她爲正妃第298章 原由第154章 家裡有人來第167章 你要不要嫁給他?第10章 大老太爺第37章 籌劃第241章 叩見靖安王第224章 對峙第301章 他沒病?第二百七十七十一章 感動第93章 葉予章 來了第30章 完勝第332章 我是秦若彤第13章 問玉第295章 妙!第64章 筆洗第69章 出個主意第191章 換衣第26章 教訓第140章 打算第219章 我也有個秘密第139章 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