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開碰頭會



四月五日,宋任窮接到了八路軍總部和一二九師師部發來的一個通知。他打開一看,只見上面寫着:

陳再道、宋任窮、王宏坤、王蘊瑞:

經師部研究決定,冀南區再抽調一批地方幹部到北方局黨校學習。希望你們儘快組成第二個‘後梯隊’。需要指出的是,這批幹部必須由陳再道帶隊。來到太行山後,陳再道也留在黨校參加學習。

一二九師 劉鄧

宋任窮看完通知,馬上將偵察科長劉明鑑和通訊科長王志清找到軍區司令部。他首先向劉明覽問:“陳司令現在在什麼地方?”

劉明覽回答:“陳司令現在在南館陶以西的南彥寺村。”

宋任窮沉思着說:“南彥寺村的羣衆基礎比較好,村裡的環境也不錯。現在需要召集其他三位首長,開一次碰頭會。就把碰頭地點定在陳司令居住的南彥寺村。你們看怎麼樣?”

“好。”劉明鑑和王志清都點點頭。

宋任窮這才向王志清吩咐:“通知王宏坤副司令員和王蘊瑞參謀長,儘快趕到南彥寺村開碰頭會。”

“好。”王志清立刻出去佈置。

隨後,宋任窮也帶着一個警衛班向南彥寺村趕去。

……

進入一九四三年以來,幾位負責人爲了避免被敵人圍殲,決定將冀南黨政軍機關人員分成四個小組,分別由陳再道、宋任窮、王宏坤、王蘊瑞帶隊,分散到邱縣和元城這兩小塊根據地內活動。除了發生重大事件集中指揮外,每隔一段時間開一次碰頭會。碰頭地點都是挑選最安全的地方。這一次,宋任窮將碰頭地點選在了陳再道現在居住的南顏寺村。

南顏寺是個較大的村莊,在當時還有點名氣。爲國捐軀的愛國將領範築先和三軍分區司令員張維翰,都是這村人。南彥寺村是當時三分區根據地的中心。東到南館陶附近,南含大名縣一些村莊,西含廣平一部分村莊,北含邱縣、曲周一些村落,是當時三分區剩下的一塊最大的根據地。這裡村莊的主要街道、衚衕都築起矮牆,敵人的汽車、騎兵進來無法活動。地下全挖了地道,家連家,村連村,敵人來了,能打就打,不能打就在地道隱蔽或轉移。

當天夜裡十點鐘,宋任窮趕到了南彥寺村。在隨後的十一點半,王蘊瑞也趕到了這裡。活動在南面元城一帶的王宏坤離這裡最遠,他是第二天中午到達這裡的。四位首長一見面,氣氛立刻熱烈起來,碰頭會也就開始了。

由於各部隊都分散活動,指揮機關也分成了四個小組。部隊與部隊之間,首長與部隊之間,首長與首長之間的聯繫都比較困難。所以他們見面後的第一件事,就是向大家彙報自己掌握的情況。

活動在威縣南部的王蘊瑞首先開始彙報:“我這裡有一個好消息。二月二十六日,二軍分區副政委李定灼和敵工科長宋之光,因漢奸告密在南宮縣大馬莊村被敵人抓住,關押在南宮縣城日本憲兵隊監獄裡。二軍分區首長和四軍分區首長聯合起來,共同制定了營救方案。他們讓南宮縣大隊、四分區區中隊,配合第十一團的兩個連進行營救。由四軍分區敵工科副科長兼南宮縣敵工科長曹忠元、南宮縣大隊隊長李地山、第十一團團長呂琛統一指揮。三月二十七日,營救人員利用內線關係進入南宮城內,在內線人員的協助下智砸監獄,救出了李定灼、宋之光等四十多人,並擊斃日軍四人,俘虜僞軍四十多人。我軍無一傷亡,內線關係也沒有暴露。”

“這還真是個好消息!”大家聽後都露出了笑容。

“另外,”王蘊瑞接着說:“分散到各地活動的小部隊,也都戰線頗豐。二月六日,五軍分區部隊在地方游擊隊的配合下,一舉攻克了冀縣西部的碼頭李僞軍據點。二月十二日,六軍分區第十九團以突然襲擊手段攻克武城北部的甲馬營據點,全殲守敵一百四十餘人。三月二十二日,十九團又在游擊隊的配合下,襲入恩縣舊城,擊斃日僞軍一百多人,俘虜僞軍八十三人。”

王宏坤第二個彙報:“我們駐紮的位置比較靠南,掌握的冀南的情況不多。但是,我們也有一個好消息。一個戰士回家探親,他家鄉的人都在紛紛議論着一件事:第二軍分區第二十五團副團長周潤身,因經不起殘酷環境的考驗,準備叛變投敵。在去內邱縣投敵的路上,被他的警衛員擊斃。警衛員又回到了部隊。我建議,對這個警衛員要通報表揚。”

宋任窮說:“這件事我也聽說了。我們會後就對這個警衛員進行通報表揚。大家說好不好?”

“好。”“我同意。”大家都紛紛點頭。

宋任窮隨後便開始彙報他掌握的情況。他首先拿出八路軍總部和一二九師師部發來的通知,遞給陳再道。陳再道看完後,將通知遞給王宏坤,然後連聲說:“我不同意。這個決定我不能執行!”

宋任窮疑惑地問:“爲什麼?”

陳再道說:“別人誰去黨校學習都可以,唯獨我不能去。”

王蘊瑞問:“這是爲什麼?”

陳再道:“這個時候,我決不能離開冀南!”

宋任窮笑着說:“這是劉鄧首長親自決定的,你推也推不掉。”

陳再道:“兩個月前,軍區決定不西撤,堅守陣地。這是大家一致通過的。現在讓我往後撤,這不是讓我當逃兵嗎!”

王蘊瑞說:“這不是往後撤,是去黨校學習。”

“都一樣。”

宋任窮見他想不通,便開導說:“我知道,不怕任何艱難險阻,堅守陣地決不退縮。這是我們共產黨的一慣作風。可你別忘了,服從命令,服從組織決定,也是我們共產黨的一慣作風。”

陳再道無奈地搖了搖頭,只好說:“我不想離開這裡,還有一個原因。”

“什麼原因?”王宏坤問。

“雙羣在四分區快要生孩子了,把她一個人留在這裡,我不放心!”

宋任窮笑着說:“這你大可放心。我會派專人照顧你愛人。大人孩子都不會有危險。再說了,你就是在這裡,也沒空照管啊。嫂子生第一個小孩時,你伺侯過幾天?好啦,上級決定的事,你就別反對了。這次是你去,下次王宏坤同志去。”

陳再道:“爲什麼這次不是你去?”

宋任窮:“因爲劉鄧首長沒點我的名。如果點了我的名,我就去。你知道劉鄧首長爲什麼非要你去嗎?”

“我哪兒知道?”

“因爲你指揮作戰總是往前跑,甚至直接率部衝鋒。徐向前副師長在這裡時,每次下命令都要附加一句:‘不許陳再道打衝鋒!’現在環境這麼殘酷,幾乎每天都有仗打。很顯然,你在這裡是最危險的。你想想,最近我們犧牲了多少好乾部。除了易良品司令員外,六地委副書記王泊生、二十五團團長梅華樊、一分區參謀長郭好禮、二分區政委李忠……都在最近三個月犧牲。這可都是經過戰爭考驗的老革命。劉鄧首長能不

心疼嗎?現在點名讓你去學習,顯然是爲了保護你,也是爲我們黨保存有生力量。”

“我是軍區司令,我應該保護大家的安全,哪能讓首長把我保護起來!”

“你的情況特殊嘛。誰讓你打仗老往前跑呢!……好啦,你就別堅持了,服從組織的決定吧。”

陳再道無奈地低下頭。

宋任窮又說:“你走的時候,拐個彎兒到永年韓蔭亭的據點裡帶上劉志堅。我陪你一起去看看他。”

……

四月十二日晚,陳再道和宋任窮向永年地區趕去。第一道封鎖線是侯村至平固店的公路。封鎖溝挖的不深。這一帶原來是老根據地,現在變成游擊區,八路軍的小部隊經常在這裡活動,所以過路比較順利。第二道封鎖線是安寨至北口的公路;第三道封鎖線是大由至許莊的公路。這兩條公路上碉堡林立,三五里就有一座炮樓。一到晚上,炮樓上都點着長明燈。戰士們都說這燈是“鬼火”,是笨蛋們搞的“指路燈”。一看這燈,就知道是敵人住的地方。陳再道一行人從炮樓下邊不遠的地方過路。到了公路邊,炮樓上的僞軍問:“你們是哪一部分的?”帶路的同志回答了暗語,僞軍就不再問了。我們又順利通過了兩道封鎖線。再往前走,是塔寺橋至肥鄉的公路。這條公路兩側都挖有深溝,大家從一截未填平的溝裡通過。陳再道那匹騾子看到深溝不敢過,警衛員在前邊拉,戰士們在後邊推,才把它弄過去。

四月十四日,他們到了甄莊,三分區路西指揮部在這裡。肖永智、高厚良熱情地接待了他們。當時,在冀南流傳着這樣一首打油詩:

日住碉堡下

夜觀炮樓燈

行軍必過路

天天鬧敵情

這個形容一點也不過份。從過第一道封鎖線到甄莊一路上的見聞,是整個冀南情況的一個縮影。就說甄莊吧,這個村在永年滏陽河以東,四周都可以看到敵人的炮樓、碉堡。在甄莊住下後,肖永智拖着一條受傷的腿跑進跑出,爲我們下一步行動作準備。肖永智說:“兩位首長在這裡要聽我指揮。你們先吃飯休息,我先到劉志堅主任那裡去,讓他準備好。等你們一到,就走。”

吃過飯,陳再道和宋任窮聽了高厚良的彙報。兩位首長都表揚三分區搞的好。有根據地,有游擊區,還能在敵人的格子網裡活動。……

當天夜裡,高厚良派部隊護送兩位首長出發。臨行前,有人提議讓陳再道換上便衣,說萬一遇到敵人也好作掩護。陳再道說:“不用換。和部隊一塊行動沒關係。”去年發冬裝時,冀南部隊大都發的是便衣,當時陳再道也做了一套,但始終沒穿過。他認爲,自己主要是帶部隊打仗,穿軍裝便於指揮部隊。再說,要是真被敵人抓住,他穿便衣也沒用。他是湖北人,一聽口音就知道他不是本地人,是“南蠻子”。

上路後,一行人向南沿村走。途經李胡寨、宋寨之後,即沿滏陽河南岸西行。永年城南面“府南橋”據點的燈光,看得很清楚。往西又走了幾里路,就到了南沿村。這裡距離永年城十來裡地。還沒到村邊,肖永智就帶着幾個僞軍來迎接他們。僞軍都穿着黃軍衣。當時陳再道有點奇怪:“肖永智怎麼指揮起僞軍來啦?難道這裡的僞軍都和我們有關係?”

肖永智說:“快進村吧。劉志堅主任正等着你們呢。”

想到馬上就要見到劉志堅了,陳再道和宋任窮心裡都不由得一陣激動。……

(本章完)

第三十二章 香城固誘伏戰第九十章 奪取邯鄲第八十七章 解放臨清第八十二章 進駐單拐村第九十四章 聊博戰役第九十三章 佔領衡水第六十四章 元城戰役(上)第五十六章 呂洞固突圍第二十六章 劉鄧徐齊聚冀南第二十二章 爭奪南宮城第四十一章 破擊平漢路第八十四章 巨北戰役第六十四章 元城戰役(上)第七十章 開闢運東、衛東第六十八章 劉志堅被捕第七十四章 陳再道進山第七十五章 “五·二六”大掃蕩第二十七章 三會鹿鍾麟第八十九章 攻佔邢臺第十一章第五十七章 改變作戰方式第十七章第七十八章 肖永智和袁鴻化第四十章 二打石友三第十一章第六十章 秋山良照歸隊第十六章第三十二章 香城固誘伏戰第六十章 秋山良照歸隊第七十七章 共渡難關第五十七章 改變作戰方式第七十二章 易良品殉國第八十六章 慶祝日本投降第四十二章 三打石友三第十五章第七十六章 張雙羣上山第二十九章 佈置反掃蕩第三十六章 初次反頑附錄二 在冀南犧牲的縣團級以上幹部第六十二章 “六·一一”巧周旋第五十七章 改變作戰方式第七十一章 堅守陣地第三十九章 一打石友三第五十章 易良品機智退敵第八十七章 解放臨清第一章第三十三章 陳賡和王根英第九章第六十三章 “反戰同盟”的作用第六十八章 劉志堅被捕第九十一章 繼續反攻附錄二 在冀南犧牲的縣團級以上幹部第三十七章 凌石屯伏擊戰第十六章第七十八章 肖永智和袁鴻化第四十五章 東高才伏擊戰第十四章第二十六章 劉鄧徐齊聚冀南第五十一章 夜拆封鎖溝牆第三十三章 陳賡和王根英第一章第四十六章 三破德石路第二十三章 壯烈殉國第六十八章 劉志堅被捕第七十八章 肖永智和袁鴻化第十四章第三十一章 夜襲大楊莊第八十四章 巨北戰役第七十章 開闢運東、衛東第六十章 秋山良照歸隊第九十一章 繼續反攻第八十章 奪取邱縣城第三十五章 段海洲脫離部隊第六十六章 武工隊鋤奸第二十五章 彭蔣會談第六十一章 *回冀南第三十九章 一打石友三第五十一章 夜拆封鎖溝牆第十五章第三十章 頑強的阻擊戰第八十八章 “三陳”赴上黨第五十四章 斬斷“王高路”第七十八章 肖永智和袁鴻化第六章第二十六章 劉鄧徐齊聚冀南第六章第二十六章 劉鄧徐齊聚冀南第十章第八十三章 參加“南樂戰役”第八章第四十二章 三打石友三第十四章第五十五章 秋山良照的覺醒第四章第二十三章 壯烈殉國第七十一章 堅守陣地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