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熱情的粉絲們

問李凡是不是假的這句話,當然是一句調侃。

但是,以李凡17歲的年紀卻有着讓幾位老師都汗顏的學識,這個的確讓人驚爲天人了。

李凡作爲特邀嘉賓做了暖場後,《國學小名士》的比賽正式開始了。

《國學小名士》是一檔典型的文化選秀類型的節目,而亮點側重在“小”字上,節目面向18週歲以下飽讀詩書、能言善辯、好古敏求的全國青少年進行海選,選出國學小名士百人團,參與到節目的競賽中。

然後從108名選手中挑出7星選手,通過團戰、1對1PK等賽制多輪換血選出最終七星團選手,最後再從七星選手中決出本季冠軍。

坦白地講這檔節目的選手成色遠遠沒有詩詞大會成語大會高,不過小小年齡博知古今也是一大賣點。

李凡作爲特邀嘉賓,和另外三位固定嘉賓的作用一樣,負責在每道題結束的時候,解釋某首詩詞或者歷史典故等等。當然李凡還有隱性作用:支撐節目的話題度和收視率。

比賽的內容也很豐富,文學歷史無所不包,各種題型項目也很有其他熱門文化節目的影子,但是,題倒是不難,也不偏,要不然把這幫小孩兒難爲住了,哭鼻子怎麼辦?

比如說,其中有一道題目竟然問“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的作者是誰,沒想到現場竟然有同學答錯了。

程教授簡單地聊了聊這首詩,但也實在沒什麼可聊的,畢竟上過學的誰沒背過?他道:“這位作者李紳是唐朝宰相,這首詩中,深刻地反映了我國封建時代農民的生存狀態,表達了詩人對農民真摯的同情之心……”

李凡補充道:“這首詩實在太深入人心了,基本上大家都會認爲這作者一定是一個愛惜百姓的朝廷好官,但是,真相往往出人意料。”

話音剛落,現場觀衆齊聚目。

李凡道:“憫農詩一共三首,其中兩首廣爲流傳。但是,真實的李紳卻並不像大家想象的那樣悲天憫人。首先,李紳這個人脾氣相當暴躁,還愛‘擺譜’。

《云溪友議》中記載,在李紳未發跡之前,經常到一個叫李元將的人家中作客,每次見到李元將都稱呼‘叔叔’。李紳發跡之後,李元將因爲要巴結他,主動降低輩分,稱自己爲‘弟’、爲‘侄’,但李紳都不高興,直到李元將稱自己爲‘孫子’,李紳才勉強接受。

而且他還流放了自己的友人,這就更讓人無語了,他的黑歷史數不勝數,典型的濫施淫威。

其次,他也並不是那麼愛惜百姓。在身爲淮南節度使時,由於李紳爲官酷暴,當地百姓常常擔驚受怕,很多人甚至渡過長江、淮河外出逃難,下屬向他報告,李紳則道:‘你見過用手捧麥子嗎?飽滿的顆粒總是在下面,那些秕糠隨風而去,這事不必報來。’

而且李紳絕對做不到‘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人是非常奢靡的。

李紳最大的污點是一手經辦了‘吳湘案’,案子平反後,死去的李紳受到了‘削紳三官,子孫不得仕’的處罰。

至於爲什麼李紳寫出廣爲流傳的憫農詩卻品行不端,要麼是忘本了,要麼當初是作秀,我倒是希望他是忘本了。”

現場觀衆掌聲起,這節目參加得值,不僅僅漲知識,而且彷彿還明白了一點點道理,就是揭開表象看本質,全是一堆亂麻。

比賽繼續。

有一道題是提示題:

第一條提示:死因成迷;

第二條提示:初唐四傑;

第三條提示:少年成名;

這道題現場108位選手基本全對了,指的是駱賓王。

張教授解釋道:“駱賓王七歲時便寫了那首膾炙人口的五言古詩《詠鵝》,他少年成名,是初唐四傑之一,但是除了《詠鵝》外,他其他的事蹟並沒有流傳開。

太后武則天臨朝稱制,李敬業在揚州起兵,以匡扶盧陵王李顯復位爲名出師,然後駱賓王爲之寫了著名的《爲徐敬業討武曌檄》以號召天下,兵敗後,駱賓王下落不明。”

李凡補充道:“《資治通鑑》說他與李敬業同時被殺,《朝野僉載》說是投江而死,《新唐書》本傳說他‘亡命不知所之’,這也是歷史疑案。對了同學們,關於少年天才,誰還能舉舉例子?”

選手們紛紛道:

“方仲永!”

“司馬光,破甕救友!”

“曹衝,曹衝稱象!”

“李凡!”

“對,李凡!”

李凡訕笑道:“別鬧啊,我說幾個。

甘羅十二歲時出使趙國,使計讓秦國得到十幾座城池,甘羅因功得到秦始皇賜任上卿,相當於丞相。

大才女蔡文姬六歲能辨別琴音,據傳我國古代十大名曲之一的《胡笳十八拍》爲她所作。

李賀六七歲便能吟詩作對,大文學家韓愈都十分欣賞他的詩文,並親自登門相見。

……

我想對在場的諸位小名士說的是,出名要趁早,千萬不要虛度年華,謝謝。”

又一題,是從一系列成語中找出一句詩詞:

度日如年;

教學相長;

光陰荏苒;

愛不釋手;

巴山蜀水;

車馬盈門;

胡說八道;

在臺上挑戰的楊寶寶小手一敲,道:“不教胡馬度陰山!”

WWW◆ Tтká n◆ c o

見主持人說“正確”後,楊寶寶高興地蹦了蹦。

主持人問道:“楊寶寶,知道‘胡’是什麼意思麼?”

楊寶寶想了想,道:“指的是北方的少數民族吧?”

主持人道:“對了!”

李凡糾正道:“不太對,其實吧,‘胡’是北方民族匈奴人對自己民族的一種稱謂,而‘胡人’纔是中國古代對北方邊地及西域各民族的稱呼。”

張教授點頭道:“是這個道理。”

主持人額角沁出少許細汗,她心道:說多錯多啊,還是好好主持吧。

李凡繼續問道:“寶寶,這題裡面有個成語是‘胡說八道’,你知道這‘八道’指的是哪八道麼?爲什麼是‘八道’,而不是‘七道’或‘九道’呢?”

楊寶寶搖了搖頭。

李凡再問:“場上的其他同學呢?有誰知道?”

現場選手竟然沒人知道!

李凡只好自己解釋了,“先說說‘胡說’這個詞,東晉之後一段時期,匈奴、鮮卑等民族和漢人融合,古長安城內到處都能聽到胡人的方言,而漢人根本聽不明白,於是有‘胡說’之稱。

長安城內的東西兩市有八條長安道,胡人常於長安城兩集市間穿行叫賣,吵吵嚷嚷的。生活於長安城的老百姓在市集道路間完全不知所云,所以故爲‘胡說八道’,後來逐漸演變爲形容亂講一通,無道理無根據的話語。

當然了,還有解釋是:‘胡說’含貶義等。‘八道’即‘八聖道’,佛教三十七道品之一,論述通向涅槃的八種正確方法和途徑……”

張教授想要反駁沒敢知聲,那小子往自己身邊一坐頗有權威,他合計了一下,得了,等下了節目私下討論吧。

……

整檔節目到了最後的尾聲。

主持人道:“今天,我們《國學小名士》第一期的錄製就此結束了,咱們下期再見!”

舞臺落幕,觀衆退場。

而此時的李凡,早被選手們齊齊圍住了。

這些選手們都是各中小學的學生,那李凡在學校中的影響力就不用再贅言了,此時選手們把李凡團團圍住,爭相恐後地和李凡攀談。

他們要麼舉着手機拍照,要麼端着本子等着簽名,畢竟終於抓到活的了,大家難掩興奮。

“李凡學長,你下期還來麼?”

“不來了。”

“別啊,我們非常喜歡你的。”

……

“學長,你怎麼懂得這麼多啊,有什麼秘訣麼?”

“呃,多讀書,再加上命好!主要是命好,這就是秘訣。”

……

“李凡學長,你什麼時候出書啊,我們看你給瀟瀟推書,給韓傑推書,什麼時候能輪到你自己出書啊?”

“有生之年吧。”

……

李凡忙得暈頭轉向的,這麼多選手圍着自己,李凡真應付不過來。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則是,旁邊的幾位嘉賓老師備受冷落,基本上無人問津。

其他兩位教授還能接受,畢竟自己就是教書匠,在社會上基本沒有什麼名氣,但孔遠心裡非常難過了,畢竟自己好歹也是個作家不是?畢竟也發表了好幾本小說不是?

可眼下,也就五六個擠不進李凡人羣的同學在和自己閒聊天而已,邊聊還邊瞄着一旁,好像隨時等着機會混進人羣裡索要簽名。

走到舞臺上的賈製作人見狀嘆氣道:“李凡在校園中的影響力啊,怎麼這麼大呢!”

孫製作笑道:“他之所以集萬千寵愛於一身,也是因爲他集所有優點於一身了,你看看啊,學識見地各大教授都認可,帥氣面龐又是所有人有目共睹,這年齡又好,能不火爆校園麼?男生們羨慕,女生們渴望,完全是萬人迷啊。”

某編輯道:“網上之前不是給李凡起了一個外號麼,叫什麼‘國民兒子’。”

某女工作人員眼裡閃着星星,如數家珍地道:“他外號多了,帥李、李老師、國民兒子、婦女之友!”

孫製作提議道:“老賈,你可以和李凡籤長約啊,有李凡在,基本上就佔領校園市場了,而你們《國學小名士》的主要市場不就是學生羣體麼?”

老賈點了點頭,然後讓兩個工作人員直接去人羣中把李凡解救出來了。

……

辦公室內。

老賈道:“小凡,咱們的節目你也看到了,和你自身是完全契合的,無論從哪一點上分析,咱們都是非常搭配的,是不是?”

“是吧,但我真沒時間,參加一期就夠了,謝謝您的好意。”李凡推脫道。

“一期哪夠啊,咱們這檔節目,就是你的轉型的機會,以前你一直是參賽選手,正好藉此提升自己的價值,重塑自己在公衆中的形象。”

“對於成名,我並不太急,我現在學業繁重,實在沒時間長期參加節目。”

……

老賈見死活說不通李凡,最後咬了咬牙,舉起了一根手指道:“只要你正式加盟咱們節目,我們給你這個數!”

100萬,在娛樂圈來講,其實根本不算多大的數字。但是這檔節目是文化類型的,本來預算就非常有限,這個價碼誠意十足了,畢竟《國學小名士》不能和音樂類型選秀節目相提並論,人家導師基本片酬萬千起步,這個根本比不了。

李凡的內心一陣劇烈地顫動,差點兒就拜倒在厚厚的人民幣下面了,但最終還是拒絕了,因爲最近這段時間確實有點兒分身乏術了。

老賈以及工作人員將李凡送出了廣電中心後,他還不死心地道:“小凡,回家再想想,價錢咱們可以再談。”

李凡笑笑沒說話。

老賈退而求其次道:“呃,要不,能不能以後有時間再參加一期?”

李凡非常油條地道:“以後有機會的。”

……

《國學小名士》沒有和李凡談成長約,很快便被證明是一件十足的憾事了。不過節目首播有李凡的助陣,卻也獲得了廣大網友的關注,也獲得了非常可喜的收視率:2.1,節目的網絡點擊量更是一路走高。

而在節目中,李凡向廣大觀衆普及的司馬相如和卓文君之間的複雜故事,更是掀起了新一輪的網絡熱議。

畢竟卓文君和司馬相如這段愛情故事在國人心中實在太根深蒂固了,這是多麼美好的愛情故事啊,衝破家裡的阻難,千古第一私奔訂終身,實在太浪漫了。

尤其是卓文君挽救自己愛情的典故,更是讓廣大女性朋友視爲偶像啊,用才華碾壓小三兒,征服老公,這想想就帶感。

結果,李凡的一番言論,直接撕毀了漂亮的面具,露出了原本的真相,頓時驚倒網友一片。

其實,卓文君和司馬相如之事,史學界還是非常冷靜的,但普通老百姓只聽傳頌而已。

這個現象非常有意思,很多事情都是這樣,文史界的人都知道某些事情是訛傳的,但普通大衆卻全然不知,還深以爲信,怎麼就沒人站出來闡明真相呢?

對此可能有一種解釋,就是一定有一些研究者站出來闡明過真相,結果真實的言論沒人去聽,人們更願意聽從自己想要的那種“真相”。

……

李凡在工蘇省逗留了一天才決定回家,當天下午,張教授特意備了家宴,宴請李凡。

張家:

“小凡啊,你在節目上說‘胡說八道’這個成語的來歷,我其實有不同觀點,這個‘八道’我認爲來自於道家。”

李凡點了點頭,道:“嗯,有這一說,說這是道教追求的長生不老與得道成仙的八個階段嘛,分爲:入道、學道、訪道、修道、得道、傳道、了道、成道。”

張教授驚訝道:“原來你知道啊?那你更傾向於哪一種?”

李凡道:“沒有太傾向的,文學歷史這東西,越久遠越說不清道不明。我就是將我知道的說道說道,大家不認可的話,大可以說我胡說八道。”

張教授眯着眼睛想了想,不談這個話題了,他話鋒一轉,問道:“李凡,能不能幫我女兒補習一下英語?”

李凡開玩笑道:“女兒,好看麼?”

張教授連連點頭,眼睛瞬間亮了,樂滋滋地道:“好看,絕對好看!”

李凡頓時一慌,玩笑好像開大了,可別認真啊!

第255章 絕世才女第179章 唐朝的女人們第354章 果凍背唐詩第049章 雙音節第363章 和天王比鋒芒第111章 談笑有鴻儒第061章 抽籤第288章 最強大腦第143章 演講第034章 節目組的無奈第389章 美味佳餚第403章 嚮往的生活(3)第286章 妹妹丟了第159章 瀟瀟暴走第050章 爭鋒第440章 極限挑戰(10)第420章 我們都變了第321章 很牛很牛的書第210章 學校的請求第087章 個人形象第281章 內涵深刻的禮物第377章 幹翻老大哥第285章 準備出書!第085章 曲終人散第224章 教師節禮物第073章 好,你們牛!第469章 這個晚上搞事情第176章 服不?第269章 一站到底,決戰(4)第327章 騙你沒商量第256章 真心英雄第449章 老外怒贊第092章 進京第010章 美女主持的刁難第268章 一站到底,決戰(3)第185章 錯誤第408章 摧毀暢銷書銷量第488章 妖孽啊第116章 京大辦公室的震驚第246章 李凡的神蹟表演第435章 極限挑戰(5)第204章 晨華大學的邀請函第200章 網絡爭議第249章 七夕節第081章 輸了也是一條漢子第008章 行走的成語詞典第093章 尼威世界紀錄第417章 李凡被涮第480章 網友鬧事兒!第278章 旗袍第043章 無敵第444章 甲骨文大佬第271章 我要辦社團第436章 極限挑戰(6)第068章 溫柔一面第485章 一位低情商正能量導演?第325章 商人和作家第374章 我們是檔正經的節目第023章 娘們兒第259章 一間房第129章 名父和逆子第376章 生活很美好第504章 天才的萌萌第433章 極限挑戰(3)第226章 李凡不愛財第434章 極限挑戰(4)第396章 突如其來的商機第162章 錢錢錢第425章 全民答題第231章 李凡,談戀愛吧!第035章 一招鮮吃遍天第046章 給你們上一課第447章 李教授第393章 這個禮物一般般第488章 妖孽啊第203章 兩大名校要搶人第222章 李凡的科學家潛質第077章 鍋鍋第393章 這個禮物一般般第113章 全才李凡第373章 李凡之家第132章 節目首播第195章 學霸之間的爭論免費章節,《最強大腦》說明,大家要點開哦。第093章 尼威世界紀錄第203章 兩大名校要搶人第469章 這個晚上搞事情第470章 本姑娘,再也不純潔了!第086章 學校不放人第381章 果凍進京(免費章節)第010章 美女主持的刁難第242章 着火了第102章 最後一項挑戰第264章 跳舞!第213章 失蹤的李凡第493章 驚豔的片頭第016章 歡聲一片(爲舵主‘公子驚仙’加更)第244章 新生代表第263章 一站到底(3)第182章 冠軍之夜(5200字二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