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章 磨刀霍霍

綏遠自三七年十月底被光復,就被陳海松定義爲八路軍後勤物資的大本營,進行了周密的安排,留下八路軍四分之一實力的教導師坐鎮保護開始大規模建設,14個月過去了變化不可謂不大,可見慣了後世爆炸式發展速度的陳海松依然感覺離自己的期待有很大差距。

不過已經融入現實歷史中的他知道這已經很不容易了,茫茫戈壁上幾乎是靠着人海戰術、雙手使用簡單工具、沒黑沒夜、流血流汗創造出來的工業基地算得上中國奇蹟了,所有來過綏遠的國府官員、新聞記者、外國專家、私營業主無不驚歎,真的在拼命啊!

確實是拼了命了,李卓然、王樹聲、齋以前都是挺胖的,一年下來瘦了不止兩圈,尤其是齋、烏蘭夫兩個政府幹部已經和孫玉清一樣消瘦了,三百多萬移民,一人一天吃一斤糧,一年就得50萬噸,要不是前期的繳獲、民間的收購、牛羊的補充只怕早就餓死人了,還要安排住宿、安排工作、安排孩子教育、安排他們的管理,真是難爲他們了。

陳海松很感動地向他們敬禮表示感謝,對綏遠民主政府做出的貢獻、表現出來的敬業態度拼命精神表示欽佩,他說鼓勵大家萬事開頭難,同志們在工作的第一年裡實現了社會安定、民族團結、雖然新增了300萬卻沒人餓肚子、財政有結餘、工廠見效益。殊爲不易。

咱們底子薄、基礎差、缺乏經驗。要改變一窮二白的面貌沒有吃苦精神沒有拼命精神是不行的,苦就苦點吧,誰讓咱們有理想有追求呢!再苦他個兩三年,根據地建設就會走上正軌,我們就擁有了完備的基礎產業、熟練的技術工人、大量的科技人才和年輕的管理幹部。

聽了你們的介紹我是滿意的,實踐中也發現了一些問題,制定了調整的措施,我沒有意見,需要提醒的是糧食生產問題必須放在工作的首要位置,要捨得投入資金和人力物力。把引水灌溉問題解決好、把良種培育安排好、把科學種田部署好,農業是建設的基礎馬虎不得。

難民安置體現的是人愛國愛民的胸懷和宗旨,是和國民黨爭民心奪口碑的具體交鋒,河南一千兩百多萬人背井離鄉。目前河西綏遠兩地總共收容的不到三百萬,還有八百多萬人流離失所飢寒交迫,我通過重慶各大媒體向他們發出了到西北來的號召。

我不是不知道你們辛苦、你們也很難,我不這樣做國民黨就會對這些難民視若無睹置若罔聞放任自流,我當然希望大西南能行動起來改善他們的生活困境,但我估計其中的一半還是會逐步向西北遷徙謀求生存下去,來了就不能不管,還得管好,一個沒管好都是失敗。

我是這樣考慮的,整個西北佔中國面積的三分之一。人口不到二十分之一,綏遠光復前總人口不到兩百萬、甘肅不足五百萬、青海不足一百二十萬、寧夏不到六十萬、新疆不足兩百六十萬,陝西稍多些不足一千萬,算下來也就兩千萬出頭,不到江蘇省的一半。

而西北少數民族衆多、中央政府一向不重視邊疆地區的經濟發展和國防建設,無法有效控制這些地區,以致周邊帝國主義列強虎視眈眈、挑動少數民族,民族分離傾向十分嚴重、蒙古已經宣佈、、新疆形式上、青海、寧夏處在半狀態。

中國的領土主權完整是我黨奮鬥的目標之一,是我們每個同志的責任,我們收容難民發展經濟的行爲和效果對缺少勞動力的地方實力派都是一種啓發。我會面見馬鴻逵、馬步芳、盛世才提議他們爲了贏得好名聲、爲了增加勞動力和兵員大量接收難民,他們會接受的。

我們不能把新來的難民都送去,那樣毫無組織一盤散沙似的逃難大軍進入殘暴狠毒的軍閥手裡無疑是去送死。千辛萬苦逃出家園不能讓他們離開虎口進了狼窩,那樣太不負責任了。

我希望你們把已經在這裡生活了一段時間,對我們的管理方式、生產方式熟悉的骨幹組織一部分。和我們的政治軍事幹部一起帶着新到的難民前往寧夏平原、湟水流域以定居點的形式集中住在一起、秘密建立這裡的鄉村組織,共同開墾荒地、學習訓練、生根發芽。

同樣的方式我會要求張掖的難民組織起來有計劃、分階段地遷徙到天山南北。新疆我計劃遷去兩三百萬人,亦農亦工、亦商亦兵成爲安定邊疆的重要力量,一聲令下可以組織起幾十萬大軍,徹底改變那裡的民族結構,壓制分離主義的鼓譟、震懾周邊國家的窺覬之心。

這樣四百萬人就有了新的安置點,我們自己的負擔也相應的減輕一些。明年以後,即使一次來他五百萬,我們有了充足的糧食儲備、有了關中、河套、寧夏、河西、新疆這些屯墾區,安置他們也不在話下,優秀的還可以當工人、參軍入伍、入學深造。

你們現在就要制定這個移民計劃,每個屯墾區不少於五百名幹部一個團的工程兵一個團的正規軍,隱藏在難民中間組織民衆、安心屯墾、發展經濟、秘密練兵、等待時機。

第三點就是外蒙古問題,我的態度很明確,自治可以不可能!老祖宗們留給咱們的每一寸國土都濃縮着中華民族奮鬥的歷史,激勵着我們要用熱血和生命去捍衛她。

中國的封建帝王只熱衷於逐鹿中原、醉心於農業發達的平原地區,瞧不上遙遠荒蠻的高原大漠、瘴癘肆虐的熱帶雨林、孤懸海外的島嶼礁盤,忽視了遊牧民族、原始部落爲主體的邊疆地區對柔弱的中原的屏障作用,僅僅通過冊封維持名義上的宗主關係,滿足於形式上的朝貢虛榮,一旦受到強大敵人的攻擊,毫無準備也毫不在意,往往任由其分離出去。

安南、緬甸、碎葉、海參崴、庫頁島、朝鮮、臺灣已經被霸佔,蒙古、新疆、已經開始分裂,我們自稱是國家利益的維護者、民族的先鋒隊,不能眼睛只盯着日本帝國主義、國民黨反動政權,還要把視線投向祖國的每一個角落、祖國大地上的每一個民族。

雖然我們還不是執政黨,但這種維護國家根本利益的態度必須牢牢樹立、通過各種手段維護國家領土主權完整的能力必須具備,即便是敗家黑鍋扣在蔣介石的頭上、國民黨的身上,我們作爲中國的一個政黨不聲不響袖手旁觀也是極大的恥辱,我們永遠都會愧對後人。

所以我們要行動,要用我們對國家的忠誠挽回不堪的局面,把流浪到別人家門口的孩子抱回來,誰攔着我們骨肉團聚,誰就是中國的敵人,哪怕他是蘇聯、哪怕他有強大的駐軍,我們也要向全中國表明我們是真正維護國家利益、代表人民意願的有擔當的政黨。

通過前一階段的努力,在蘇聯政府的協調下內外蒙邊界線過去的敵對、防範開始鬆動,通過經濟貿易、接收政治犯、機器設備、輸送糧食物資讓人員出入成爲可能,給我們下一步的工作創造了條件,烏蘭夫同志做了很多工作,也派了十幾名留蘇幹部北上開展工作。

四個月來情況並不樂觀,喬巴山大搞獨裁,排除異己殺人如麻,4萬黨員只剩下7千,有不同意見的、眷戀祖國的黨內幹部、上層人士、宗教人士全部失蹤,把持黨務、政府、軍隊的都是蘇聯培養的有個人野心的死硬分子,中層有幾個反對派也隱藏觀點搖擺觀望。

我看也不要強求,我們已經盡了自己的努力,他們如果繼續堅持分裂賣國的錯誤路線,那就是中華民族的敗類必須堅決剷除,我們的工作重點要轉移到普通民衆中去。

商路的開放爲人員進出提供了便利,要派出與那邊有家族關係、同學關係的同志過去聯絡民衆,介紹我黨的民族平等、民族自治、發展經濟、宗教自由等政策,吸引深受喬巴山左傾路線迫害、被集體化經濟、搗毀寺院損壞了正常生活的基層黨員、民衆回到祖國懷抱。

蒙古人民之所以敢怒不敢言無非是因爲喬巴山擁有蘇聯軍隊的保護,據我得到的情報日本將在夏天某個時間向蒙古發動試探性侵略戰爭,駐蒙蘇軍將開往前線,陷入膠着,這就是我們的時機,特戰隊將在適當的時間裡擊斃頑固的分裂主義骨幹和外蒙古軍高級將領。

從現在起李守信的貨棧業務逐步交給軍情局接手,掩護不少於兩百人的包括蒙古族、俄羅斯族在內的特種部隊進入外蒙古各地潛伏下來,摸清外蒙古上層人士、宗教人士、幹部、軍隊幹部的態度、選定我們代理人、確定獵殺目標,各組接受軍情局指揮統一行動。

隨後鼓動各地民衆反對獨裁反對,新成立的外蒙古中央順應民意通電放棄、迴歸中華,成立自治政府管理行政事務,自顧不暇的蘇聯不得不讓步撤軍。

這是一個絕密計劃,是一個爲國家穩定、鞏固北方邊疆的關鍵行動,是人爲國家建立功勳的具體體現,更是一個弱勢地位上的國家不能失敗的驚險計劃。

我要求你們嚴守紀律不再擴大知情範圍,加緊做好八月份前後行動的物資、人員、通訊聯絡、社會輿論的準備,晉綏軍區坦克師、摩步師、騎兵師、炮兵師、轟炸機師做好進入外蒙古和興安嶺以西地區對日作戰的準備,外貿貨棧開始分批運送武器彈藥存在烏蘭巴托。

第599章 飛臨梅州第6章 謀劃勝利3第279章 海陸衝突第101章 神兵天降第243章 幾多歡樂幾多愁第652章 俞濟時到寧波第414章 視察共軍防區第64章 會戰尾聲第23章 大意了第473章 內閣解散第42章 戰後第652章 俞濟時到寧波第556章 陳安寶犧牲第505章 先國後共第88章 斯大林的疑惑第335章 陷阱與棋子第46章 計劃成功第470章 果斷出擊第551章 堅守玉山第274章 中央新的佈局第243章 幾多歡樂幾多愁第434章 獨家出戰第535章 等待夜晚第618章 海軍基地第492章 低調處理第437章 這就勝了?第9章 甕中捉鱉第361章 政委免職第53章 更大的靠山第146章 安慶會師第35章 牛刀小試第155章 黃埔精神第537章 燃燒的港灣第261章 拿下蔡家坡第392章 引火燒身第158章 援兵到了第407章 清理冗員第194章 歷史舊帳第669章 藉機敲詐第58章 蔣介石永遠的痛第139章 111旅團覆滅第242章 論功行賞第605章 邊境基地第24章 迎接考驗第478章 顧頭不顧尾第614章 國軍回來了第372章 小野偷襲第426章 難以置信第8章 回到張掖第674章 蔣先生的強硬第218章 兩島合作第139章 111旅團覆滅第198章 火車自己跑了第504章 無奈的掩護第287章 迴歸理想第156章 耐心引導第146章 安慶會師第90章 發展中的包頭第64章 蒙古自治大會第87章 天皇毀容第473章 內閣解散第9章 武林同道第383章 調虎離山第660章 擦肩而過第322章 福星?煞神?第170章 鼓動國軍軍第173章 顧祝同和板垣第53章 更大的靠山第42章 勸說2第370章 國籍問題第22章 朝鮮戰士第三百五十八八章 精銳碰撞第323章 執政經驗第403章 民衆楷模第451章 新的目標第293章 有些跋扈第19章 當個座山雕第337章 計劃公開二百零二章 土肥原的怒火第135章 敲打黃維第542章 謀算104師團第510章 配備隨員第238章 陳海松的無奈第99章 星星峽2第75章 戰爭開始了第144章 必須嚴懲第87章 國際友人第518章 強硬的收穫第668章 整頓藏區第459章 前景堪憂第98章 部署剿匪第82章 比拼技術第58章 營地槍聲第45章 國民革命軍第19軍第166章 委座耍賴第486章 衛立煌的決心第46章 計劃成功第80章 紅軍改編第81章 王柱子的首戰第76章 教育的奇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