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南越有資源

闊別一年,堤岸變化翻天覆地。

隨着平東工業村大開發,第十一郡難民營已不復存在,曾經的茅寮不見了蹤影,被一棟棟二層或三層樓房取而代之。

“髒亂差”成爲歷史,治安越來越好,街道越來越整潔,商鋪門口的廣告牌上有中文有越文,來進貨的客商和從市區過來採購日用人越來越多。

春節臨近,總督芳街、梅山街、水兵街、孔子街、孟子街……黑壓壓的全是人,鮮花、對聯、燈籠、各種點心的攤位一個接着一個,一派欣欣向榮景象。

李家大宅門口一樣熱鬧非凡,全是街坊鄰居的攤位,維持秩序的警察和確保裡面安全的便衣比前幾天多了幾倍。昨天夜裡,甚至從平東工業村調來一個保安中隊,第一進幾乎成了軍營。

兒子和兒媳婦回來了,女兒回來了,劉敬暉和王伯等老人全回來了。

這麼多年,春節從來沒今年這麼熱鬧過。

李冠雲老懷大慰,拉着劉敬暉一起寫對聯,龍飛鳳舞、墨香瀰漫,李爲民書法實在不怎麼樣,只能站在一邊幫他們打下手。

寫好一張,晾乾就拿出去貼。

阿成忙得不亦樂乎,警服上都不小心沾上了墨汁。

劉敬暉墨跡未乾的橫幅放到身後,突然問道:“爲民,第二批工業村是不是急了點?”

李冠雲端起茶杯道:“平東緊鄰堤岸和市區,有資金有銷路有市場,能搞起來很正常;頭頓本來就是大港,隨着另外幾個工業村建設,船舶建造、碼頭設備和工程機械製造業初見成效也是意料之中的事。峴港工業村背靠會安,薄寮華人原來就不少,各有各的優勢。

第二批工業村中河仙沒問題,與富國島隔海相望,與柬埔寨接壤,無論辦廠還是做生意都不會差到哪兒去。?朔莊、芹苴、龍川和金鷗就不一樣了。尤其金鷗那個‘爛泥尾’,要什麼沒什麼。”

兩位老爺子在商言商,說得全在點子上。

從自然資源、市場和海陸交通等角度上看,鐵路和一號公路沿線的順化、廣義、歸仁、綏和、芽莊、大叻、潘切、邊和等城市都比南部合適。

然而。工業村計劃不能光考慮商業,更要考慮到安全,更要着眼於未來。

李爲民順手帶上房門,微笑着解釋道:“爸,劉叔。我們之所以搞南部大開發,歸納起來有幾個原因,一是南部幾個工業村太散,富國島特區更是孤懸海外,如果不把第二批工業村建在南部,配套行業很難發展起來,起不到輻射帶動作用;

二是中部沿海城市雖然各方面條件好,但牽涉到太多人利益,其它不算,光土地徵用補償所需的資金就是一個天文數字;再就是出於安全考慮。南部大開發成功之後,金鷗半島基本上就穩定了,有幾百平方公里的戰略縱深,富國島、迪石、河仙和金鷗核心區的安全就能得到保證。”

劉敬暉看了看地圖,點頭道:“開發中部沿海城市像擺長蛇陣,鐵路線和一號公路一但被切斷就首尾難顧,一大塊肯定比一條線好,關鍵南部沒基礎設施可言,前期投入估計需要不少資金啊!”

朔莊和芹苴稍好一些,再往南的建江省真正的一窮二白。

金鷗角更不用說了。被稱之爲“爛泥尾”,交通不便、環境惡劣,停戰前一直是越盟游擊隊的基地。

李爲民笑了笑,指着地圖道:“各方面條件不好。基礎設施薄弱,對我們而言相當於一張白紙,在白紙上畫畫要容易得多。更重要的是,經過一年肅清,越盟組織基本上被摧毀了,並且遠離北越。沒那麼容易被滲透。

只要我們展開大規模基礎設施建設,只要吳廷練回來之後監督好正在進行的土地改革,那麼,下六省的變化就看得見摸得着,兩百多萬老百姓就會站在我們這一邊,假以時日,就能把下六省打造成我們的大後方。”

“資金呢?”

“年後主要是勘察、規劃和徵地,建設要等到富國島鋼鐵公司、富國島電力設備公司和迪石水泥公司等大型企業投產之後才能展開。環繞金鷗半島的四條公路,也不是普通的砂石路,而是全封閉的高速收費公路。”

李冠雲反應過來,不禁笑問道:“鋼鐵廠和水泥廠設計產量太高,擔心投產之後產不出去?”

“是的,現在對鋼鐵和水泥需要比較大的就西貢、堤岸和幾個工業村,如果不啓動基礎設施建設擴大內需,就會出現供過於求的情況。”

李爲民掏出鋼筆,在地圖上一連畫了幾條線:“四條公路只是開始,要是明年財務狀況允許,我們會啓動兩縱兩橫四條省級公路建設,不過所需資金要由各省承擔。”

“幾個省有錢嗎?”

“他們沒錢,但他們有土地有資源。”

李爲民不無得意地笑道:“公司發展研究中心的專家勘察過,烏明地區泥煤豐富,儲量高達15億噸以上。富含多種有機化合物,可從中提取蛋白飼料、生物生長劑和植物刺激素,可以製成不同類型的吸附劑、醫藥製劑。

可以製成建築材料、鑽井穩定劑、稀釋劑、陶瓷工業原料調整劑、水煤漿分散劑、污水處理劑和離子交換劑。可以製成綠色有機複合肥,可以用來發電。規劃中的南方電網公司,就打算重點發展泥煤發電。”

南越不比北越,礦產資源很少。

李冠雲真頭一次聽說,將信將疑地問:“泥煤?”

“又稱草炭或泥煤,是煤化程度最低的煤,也是腐殖煤系列最原始的狀態。在泥炭沼澤中堆積形成的,是多水缺少空氣條件下的產物,屬不可再生能源,但儲量很大。”

“光泥煤資源就能收回基礎設施投資?”

“當然不能,一是過渡開採會造成環境問題,二是整個產業發展需要時間。事實上除了泥煤南部沿海還有石油,沿海省份把開發權給工投公司,公司給他們基礎設施建設所需的資金,這麼一來,我們只會賺不會賠。”

“越南有石油?”

“真的假的?”

“千真萬確。”

李爲民嘿嘿笑道:“靜晨連年都顧不住在家過,去美國和英國考察,就是爲海上石油勘探船和海上石油-鑽-井-平-臺的事。政府已經把昆島移交給工投公司,未來的金鷗工業村就是原油儲備基地和石油精煉基地。”

越南有石油,這個消息太震撼了。

李冠雲急切地問:“儲量大不大,能不能滿足國內需求?”

“儲量不小,海上勘探難度太大,到底多少很難說清楚,但有一點可以肯定,足夠我們開採幾十年。”

劉敬暉糊塗了,一臉不解地問:“油田就是一個聚寶盆,吳廷琰爲什麼不抓在手裡,爲什麼把礦產資源勘探和開採權下放給各省?”

“海上油田這件事知道的人不超過100個,屬於最高等級的國家機密,事實上說出去也不一定有人信。之所以把權利下放給各省,再通過各省授予給工投公司,就是想在出油前來個既成事實。

工投公司是工投公司,政府是政府,兩者不能混爲一談。到時候工投公司雖然有錢了,但把錢用在下六省的基礎設施建設和其它工業村的開發上,政府一樣沒有,一樣需要美國援助。”

“有便宜不佔王八蛋?”

“差不多,誰讓美國那麼有錢,那麼喜歡承擔義務呢。”

作爲“越華文藝研究會”成員,李冠雲非常清楚吳廷琰的策略。

美國政府雖然現在支持他,但不等於永遠支持,事實上幾任美國大使對政府的一些政策都不滿,所以他做了兩手準備。

美事顧問團想怎麼整編就讓他們怎麼整編,想怎麼培訓軍官就怎麼培訓。他支持吳廷瑈建立“特種部隊”,支持富國島大學預備軍官訓練隊和工投公司保安隊。在他心目中,親美派軍官和親法派軍官一樣不可信,只有“特種部隊”和“工投系”纔是真正效忠於他及政府的。

北越威脅太大,誰也不知道什麼時候會發起全面進攻。

從法國回來上任總理的那一天,他就在李爲民建議下把富國島視作爲等候盟友一起反攻的大本營。現在局勢稍有緩和,工業村計劃初見成效,完全可以更進一步,把整個金鷗半島建設成未來的“大後方”。

底氣原來是石油。

李冠雲沉思了片刻,驀地起身道:“爲民,不管怎麼說,我家始終是工投公司的控股股東。不能因小失大,密西根大學政府研究署那幾百萬美元儘快還掉,省得將來扯皮。”

以前是窮光蛋,接下來會搖身一變爲大富豪。

在利益面前,什麼事都有可能發生。

說不清道不明的基金會,可能會派一個人取代安德森教授加入董事會,甚至會要求屬於他們的權利。越南天主教徒那麼多,那些天主教村莊並沒有發展起來,教會一樣有權要求工投公司分紅。

李爲民早考慮到了,若無其事地笑道:“S那幾百萬美元,三天前我就讓家輝連本帶利歸還了。教會之前投入的幾百萬,家昌與哈內特神父已達成協議,春節後以捐贈的方式歸還。安德森教授和卡爾先生不再兼任董事,他們將作爲顧問繼續留在公司。”。

第86章 聲望第233章 “研究會”的新總部第117章 新年新氣象第69章 利益的博弈第130章 挖牆腳第52章 吳廷琰歸來(三)第192章 做什麼都賺!第170章 金邊第4章 人心惶惶第106章 大勢所趨第50章 吳廷琰歸來(一)第184章 舉步維艱第68章 董事會第49章 救人!第167章 教育的重要性第64章 攙沙子?第69章 利益的博弈第54章 華人的方向第64章 攙沙子?第61章 “光宗耀祖”第156章 人才!第197章 攤牌第190章 以牙還牙第232章 裝備(二)第71章 雪中送炭第151章 新的一年第216章 中情局在行動第105章 人心不能丟第176章 投鼠忌器第241章 對策第130章 挖牆腳第18章 共患難、同進退第152章 奇葩第178章 政變流產第208章 前所未有的會議第60章 有驚無險第230章 男人有錢就變壞第48章 鄭明世第169章 訪美第197章 攤牌第100章 發展中的富國島第213章 軍力(二)第95章 “越南的肖邦”第30章 被拋棄了!第51章 吳廷琰歸來(二)第5章 富國島老兵第94章 首映式(二)第167章 教育的重要性第95章 “越南的肖邦”第62章 工投債券第145章 隱秘戰線第163章 孰輕孰重第214章 軍力(三)第98章 誰更大方!第81章 南撤第184章 舉步維艱第97章 “真不怕死”第11章 距離產生美第158章 軍事觀察團第68章 董事會第113章 膽大包天第126章 “功成身退”第72章 “自由之路”第174章 最好的辦法第229章 持久戰第37章 安全歸來第188章 消耗戰第167章 教育的重要性第21章 歸來(2)第2章 李家第92章 本世紀最傑出的音樂家第331章 裝備第15章 初見吳廷琰第153章 鄉村經濟第192章 做什麼都賺!第113章 膽大包天第174章 最好的辦法第115章 應急預案第84章 計劃不如變化第233章 “研究會”的新總部第21章 歸來(2)第181章 “各取所需”第130章 挖牆腳第116章 不患貧而患不均第127章 兩難問題第113章 膽大包天第212章 軍力!第198章 富豪政治第184章 舉步維艱第8章 李家沒省油的燈第33章 秉燭夜談第142章 全體會議第167章 教育的重要性第178章 政變流產第211章 摟草打兔子第77章 害羣之馬第219章 營救行動(二)第87章 新職位第65章 “衆人划槳開大船”第224章 攻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