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零三章 果決

(謝:三顆黃牙、老梅獸獸、moshaocong三位兄弟的打賞。謝:豆沙包搭綠豆、丹麥掠奪者、安吉塔、只吃雞蛋等兄弟的票。)

清風拂動,綠樹搖弋。散花樓中春意正美,花木不知人之憂,依舊生的茂盛,開的燦爛。蜂蝶不知人之愁,依舊飛舞忙碌嗡嗡鳴叫。

散花樓長廊下的三個人卻已經沉默了很久,玄宗面色陰沉,李瑁小心翼翼,而房琯則是面如土色,身子微微顫抖。三人都沒說話,但各自的心中卻有千言萬語要說,只可惜一個字也說不出來。

“陛下……”房琯終於忍不住開口了,他的聲音顫抖的像是秋風中的落葉。

玄宗擺手打斷他的話,看了一眼房琯,輕輕嘆了口氣,沉聲道:“來人,擬旨。”

一名執筆內侍忙上前來,在案上鋪好紙筆,用鎮石壓住,取筆蘸墨,懸停於紙上等待玄宗口述。玄宗站起身來,走到長廊欄杆之下,眼望觀月池中的一池春水,微一沉吟,沉聲道:“查右相國房琯尸位素餐瀆職無能,時出誹謗朝臣之言,實非賢臣之行。朕本因其有寸功而容之,然近日房琯又私挪軍糧干擾平叛大計,實乃罪大惡極不可饒恕。朕經思量,現下旨革除房琯一切官職爵位,抄沒家財,即日問斬。其家族之人盡皆剝奪官職爵位貶爲庶民,全數流放安西之地。此旨!”

房琯面如死灰,身子支撐不住一下子癱倒在地上,舉起顫抖的手臂叫道:“陛下……饒命啊。”

李瑁也臉色大變,上前急促道:“父皇,不可啊。房琯對父皇忠心耿耿,那王源……那王源確有‘挾天子以令諸侯’之嫌,房琯說的並沒有錯啊。”

玄宗怒喝道:“你給我住口,立刻滾回去閉門思過,三個月內不准你出門半步。你的河西節度使之職朕也給你免了,募兵之事就此作罷,不許你再提一個字。”

李瑁面如死灰,張口半晌,終於垂頭道:“兒臣……遵旨!”

玄宗看向躺在地上如一灘爛泥一般的房琯,輕聲道:“房琯,你是忠臣,朕心裡明白。這一次你便代朕受難吧,朕會記住你的。將來朕會爲你平反的。你的家人朕也不會讓他們受到虐待,定保他們衣食無憂便是。來人,押他下去。”

幾名內侍上前來扶房琯,房琯渾身癱軟如爛泥一般,根本扶不起來。不得已,內侍們拉手的拉手,提腳的提腳,將他連擡帶拖的弄了下去。

……

傍晚時分,王源得到了房琯在東街口被處斬的消息。雖然這個消息一點也沒有讓王源驚訝,因爲王源預料到玄宗必會這麼做,因爲玄宗不可能和自己翻臉,必是要以房琯的性命來平息自己的憤怒。但即便如此,玄宗如此快速的解決了此事,還是讓王源不得不佩服玄宗的決絕和果斷。

畢竟是大唐一代帝皇,這一生經歷的風雨不計其數,雖然他已經是晚年,又經受了巨大

的打擊。但百足之蟲死而不僵,薑還是老的辣,在處理此事上,玄宗的應對快速和果斷,讓王源也無話可說。而且玄宗成功的保護住了壽王,父子二人以房琯爲替罪羊,成功了讓王源無法將此事牽扯到壽王身上,不得不說是一步老辣而厚黑的好棋。

據現場觀看房琯行刑過程的人言道,行刑之前房琯大放厥詞拒不認罪,聲稱自己的是冤枉的。還對圍觀的百姓高呼王源是狼子野心之臣,挾持陛下殘害忠良,說什麼大唐遲早要毀在王源手中雲雲。這些話引發了周圍百姓的一片謾罵。監斬官似乎故意拖延時間讓房琯說出這些話來,但在百姓憤怒的謾罵聲中,生恐發生意外,故而才下令將房琯斬首。

王源對此付之一笑。不管房琯是否在臨死前還要來上這麼一出,今日在散花樓中的那句話也必將會傳出來。實際上那句話既然已經說出了口,便將在衆人的心中紮根了。這也是無可奈何之事,王源對此除了無視之外也沒有什麼好辦法。不過讓王源欣慰的是,刑場上百姓們的反應還是讓人滿意的,起碼在百姓們心目中自己還是值得信賴和擁戴的。王源看中的也就是這一點,至於其他人,王源並沒有那麼的在意。

玄宗的果決也讓王源心中的警鐘敲響,若今日玄宗出言維護房琯的話,王源或許還對玄宗有一絲幻想。畢竟維護忠於自己的臣子,哪怕臣子犯了錯也該爲他說些好話。然而玄宗做的決絕無比,他沒有維護,而是迅速的落井下石,撇清關係,這其實讓王源對他很是寒心,這樣的玄宗還有什麼值得讓人尊敬和忠心的呢?

王源對玄宗的瞭解程度已經不斷的刷新,以前的玄宗是什麼樣王源不敢妄言,但如今的玄宗是什麼樣王源可是有發言權的。馬嵬坡上,關鍵時候將楊玉環推出去送死以保住自己的皇位和性命,那件事後王源便知道外表溫柔多情寬容仁厚的玄宗實際上是個徹頭徹尾寡情薄意且虛僞之人,或者說他是個極度自私只愛自己的人。當然自私無可厚非,但自私的人裝作大度人便很令人鄙夷了。爲了自己的地位和性命,他可以捨棄一切心愛的東西,這一點是很可怕的。說白了,這便是冷血。

馬嵬坡上楊玉環他都能捨棄,此刻的房琯他當然可以捨棄。他表現出的冷血和功利讓人心寒。當然,眼下只有王源能助他平叛,助他回到長安,重新成爲那個坐擁大唐江山的人。從這個角度看,玄宗的選擇無比正確,但從人性的角度來看,這是玄宗喪失了人性的表現。

王源幾乎可以肯定,在玄宗心目中顯然對房琯要比對自己要信任的多,但就像馬嵬坡上那樣,玄宗的選擇從來都是對自己有利的那個選擇,而不會爲了自己喜愛的人便放棄對自己有利的局面。這便是玄宗的可怕之處,這便是他能夠坐上皇位,且如今依舊在位的原因,這便是身爲帝王的帝王之道。

殺房琯的舉動,無疑是爲了平息自己之怒,爲了安自

己之心。這一點玄宗比誰都清楚。所以當房琯說出那句話時,他其實便已經沒法活命了。因爲玄宗要以房琯的人頭告訴王源,自己是信任他的,絕不允許有人詆譭他們的君臣關係。而王源之所以沒有當場宰了他,也是知道玄宗一定會替自己殺了他。結果,果不其然。

房琯死了,這雖然是王源必須要達到的目的。但這件事演變至此,王源心中沒有絲毫的高興,反而更加的憂慮。房琯那句話雖然是情急之下的口不擇言,但這恐怕正是縈繞在他心中許久的話。不光是他,上至玄宗下至羣臣,很多的人心中恐怕也是作如是之想。‘挾天子以令諸侯’這句熟悉的話中包涵了多少驚濤駭浪,多少的敵意和仇恨。而這句話怕是自己從馬嵬坡迎駕之後,便已經在很多人的心中縈繞不休了。

王源外表上雖然裝的不在乎,但其實王源心裡是很在意的。雖然忠君的思想王源是不屑的,但畢竟身在此時代,便要遵循這個時代的規則。而這年頭,最爲人所詬病的便是叛逆,便是不忠。王源自知自己桀驁不馴,但他真的並沒有想過要叛逆,要當不忠之臣。他的所有行爲都是基於一個目的,便是不讓自己和家人朋友的命運受制於人。而爲了這目標,王源的表現必然要強勢。

現在雖然玄宗下令誅殺了房琯,但房琯這句話便是一頂大帽子死死的扣在了自己的頭上,時時成爲玄宗和羣臣心中念及的一塊心病了。而這塊心病一旦發作起來,自己便死無葬身之地。

王源還沒想出能夠解決這個難題的辦法。他可以選擇恭敬,或者乾脆將兵權交出去。但王源知道,那樣的話自己會死的更慘。一直以來王源秉承的便是讓自己強大,掌握自己的命運的理念,一步步走到了今日。現在一旦半途而廢,一切的努力便將化爲泡影,自己和自己的家人也將成爲別人隨意欺凌的對象,這是讓王源絕對不能接受的。這年代便是個吃人的年代,唯有你拳頭更硬,實力更強,才能自保。指望着他人的仁慈,那是不切實際之想。

王源決定不再多想,起碼目前玄宗是不敢對自己下手的,自己手中有兵,玄宗還要看自己的臉色。將來的事將來再說,王源暫時也想不了那麼多。

王源估量着這件事帶來的影響和利弊。不用說此事在朝中會引發巨大的震動,所有人都會將房琯的死歸結於王源頭上。好處就是,王源將極大的提升自己在朝中的權威,將來那些拖後腿的事情恐怕沒人再敢去做了。但弊端便是,此事讓王源原本尚算溫和的角色一下子上升到了權臣的高度,會讓王源在羣臣心目中變得讓人覺得恐懼而難以接受起來。

人都是會同情弱者的,恐怕朝中的一些人不會去反思爲何房琯會死,不會去怪陛下下旨處死了房琯。而是要將這所有的一切都全部歸結到王源頭上。不僅是對房琯會產生憐憫和同情,還會對玄宗和壽王產生憐憫和同情。

(本章完)

第三三九章 誘敵第五四二章 計劃第一九三章 人性第九三一章 奪城(續二)第一零三九章 急症第七九零章 彈壓第八五一章 混亂第一四七章 過界第七九八章 清查第四九九章 信心第三七五章 爛局第二零八章 接頭第四二四章 阿蘿第四五四章 肅軍第四一零章 蠱毒第六一九章 擾敵第六五六章 談判第一零三二章 厚封第二十章 假婚第六百四十一章 殺器第七零七章 恨嫁第二九六章 夜詢第七七九章 土屋第二二二章 天降第九二三 疑竇第七八零章 封鎖第二九一章 夜奔第一零一零章 贈詞第九四七章 揚州第五八一章 再戰第一一二二章 反攻第二三三章 嗅覺第八五六章 築壩第一零九三章 立威第五四六章 京城第五九三章 林中第九章 刺客第一零二六章 泡影第一零二七章 緣由第九零四章 試炮第二七五章 鬥智第五三一章 錢事第三二三章 恩怨第一八二章 吉溫第九四一章 單騎第一零七四章 決絕第一零六十四章 變化第七零六章 忠告第四五八章 居心第一零一章 名門第五八一章 再戰第六九五章 更替第十五章 往事第一零七零章 斷義第六五四章 亂城第二三九章 度勢第七八九章 伏擊第九九五章 進攻第八九三章 奇法第五六九章 家事第九三二章 奪城(三)第二零七章 分工第六六八章 天價第一七二章 偏鋒第四四一章 怪異第五一七章 洪流第五五四章 巧舌第四二九章 佯攻第二九二章 夜奔(續)第八一零章 心跡第三一六章 避見第二三五章 入甕第五零七章 迷蹤第八二九章 搏殺第三五三章 窘境第一八八章 察覺第一三九章 馬料第一零四二章 落網第四零七章 鬼主第六零六章 隘城第三七一章 人心第五零一章 一躍第二三七章 絕殺第七七七章 消息第五八七章 進軍第五八九章 轟炸第四九二章 餌料第三三五章 馬腳第五六九章 家事第二五一章 送別第九零四章 試炮第八七七章 逼迫第三八四章 煎熬第八六一章 廢寨第二五六章 故人第七十七章 夜話第六六零章 非人第八五六章 築壩第二三四章 報復第一八七章 大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