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零二章 比喻

“好,既然房琯把話說到這樣的地步,我也把話說透了。房琯,且不說你私底下探查我是否屬於行爲不當,就算任你背地裡探查於我,起碼你也該查清楚了再出手吧?你探查的情報一點也不準確卻憑此來指責我,當真愚蠢之極。不錯,我確實囤積了不少的糧食和物資,而且不止后街公倉中的那點糧食,北城馬場橫街處還有一處倉庫,兩下里共囤積了近四十餘萬石的糧食呢。你卻只查到了一處,可見你的手下是多麼的不賣力氣。”王源冷笑道。

玄宗愕然道:“你……囤積了這麼多糧食麼?”

房琯自以爲得計,高聲叫道:“陛下,臣說的沒錯吧。囤積了這麼多糧食不拿出來用,這是什麼行爲?”

王源喝道:“房琯,虧你還是相國,朝廷政務交到你手上會有什麼好?你竟不知屯糧應急之理。陛下,這四十餘萬石糧食是臣這幾年陸續積累的糧食,便是用來以備不時之需的。陛下想一想,如今叛軍作亂,百姓顛沛流離惶然失所,大片的耕地無人耕種,田地一片荒蕪。無人種糧食,糧食的價格便要飛漲。如今我劍南隴右兩地人滿爲患,數百萬難民聚集於此,加上本地的百萬百姓,這麼多張嘴要吃飯,這件事該怎麼解決?”

玄宗咂嘴道:“這個……朕也沒有什麼好法子。都是安祿山這賊子的過錯。”

王源冷笑道:“現在怪安祿山卻也無用,這麼多張嘴都要餵飽,方顯朝廷之恩,方能讓人心安定。人心不定,必出禍亂,後方不穩,如何平叛?然而憑着劍南隴右兩地的少量耕地養活這麼多人,顯然是不太可能的。眼下各地糧價已經飛漲,逃難而來的百姓很快便耗盡了財物買不起糧食吃了。一旦餓肚子發生饑荒,那麼局勢便將大亂。外有叛軍大患,內裡再有饑民暴亂,便是崩壞之局。故而必須要對此有應對之策。我不讓人動用這四十萬石糧食,便是在危急時候拿出來應急的。一旦百姓們沒有飯吃,這四十萬石糧食便可以拿出來賑濟百姓安定民心。雖然只有四十萬石,但一勺稀粥便可活人,在饑荒危機之時,便可以讓百姓不至於餓死。這便是我屯糧不動的初衷。”

玄宗緩緩點頭,此舉其實是朝廷必爲之策。國家儲備糧草物資的目的一則爲戰備之需,二則是以豐補欠在饑荒之年平抑糧價賑濟百姓,這是任何一個朝代都必爲之事。屯糧以備不時之需,這是基本的手段。大唐雖繁盛數十年,糧食年年豐收,糧價賤如草芥。然而在玄宗所經歷的年月之中,也出現過地方大旱或者大澇之年,部分道州糧價飛漲,飢餓之民流竄作亂之事。那時候,朝廷最快捷的解決辦法便是調運糧食去該地平抑糧價賑濟百姓,根本無需任何激烈手段便可快速解決此事。

眼下王源儲備的這四十萬石糧食雖然數量很少,也壓根起不到平抑大唐正飛漲的糧價的作用,但作爲賑濟之用還是能起到很好的效果的。一石糧食一百多斤,熬成稀粥可供數百人食用一日。未必能吃飽,但一定餓不死。四十萬石糧食可以讓百萬百姓堅持不少日子不至於餓死,這確實是可以起到穩定民心的作用。

但聽王源繼續道:“現在朝廷還能依靠東南州府運來的錢糧應付過去,但不知陛下想過沒有,一旦戰事時間拖的太久,叛軍攻蜀不力,便很可能會轉而揮軍南下攻擊東南州府,斷我大唐錢糧。東南州府如今

是朝廷唯一的錢糧來源,一旦陷落,朝廷將陷入絕境之中。這個時候,房琯不去想着這些迫在眉睫的隱憂,不去想着如何解決這些問題,卻在其後蠅營狗苟弄些手段,簡直辜負大唐相國之職,辜負了陛下和諸位同僚對你的信任。正如陛下所言,這是變相的資敵之行,唯恐我大唐不亡不滅,這是決然不可容忍的舉動。”

房琯滿臉漲紅道:“你莫血口噴人,我何時蠅營狗苟了,就算挪用了你的軍糧,我也是用於壽王募兵之事。我一片忠心爲大唐爲陛下,豈會去資敵?再說我也沒說不給大軍發糧。等下一批的糧食物資抵達,我便會發運的,不過時間上暫時運轉不開,遲延數日罷了。”

王源瞠目怒喝道:“住口,等你調運糧草到達之前,我大軍便全部紮緊褲腰帶喝西北風不成?我大軍十餘萬將士在前方死戰,你卻連他們的糧食都不供應,你這不是變相資敵是什麼?你是成心想扯後腿讓叛軍勝利,是否你已經和安祿山安通款曲,安祿山許諾了你什麼好處?”

“血口噴人,王源,你不要血口噴人。”房琯大叫道。

王源厲聲喝道:“血口噴人麼?你的種種行爲都很可疑。若我沒猜錯的話,壽王募兵的舉動也是你慫恿所爲。如此缺糧的境地,你還要壽王大肆募兵,而非組織青壯百姓趁着春光大好墾田開荒,增加糧食的收穫,你這種行爲便是唯恐我內部不亂。要募兵,我難道不會募兵?數百萬流散難民在這裡,我難道不知道募集兵馬壯大軍隊?便是考慮到兵馬太多,無太多錢糧供應,會讓朝廷不堪重負,故而我才只能用十餘萬兵馬抵擋叛軍數十萬大軍。你不會不知道這後果,你是故意爲之。”

房琯結結巴巴的叫道:“我沒有,你一派胡言。”

房琯腦腦門上青筋暴起,臉上通紅幾乎要滲出血來。王源將大帽子死死扣在自己的頭上,看來今日是真的要對自己動手了。眼下唯一能解決的辦法便是說服玄宗不要相信王源的話。

於是房琯噗通跪倒在玄宗面前淚下如雨叫道:“陛下,臣對大唐忠心耿耿,此心可昭日月。陛下萬莫相信王源的話,臣確實犯了過錯,但這只是無心之失,並非刻意爲之。挪用糧草募兵也是想着能更早的平息叛亂,早日讓陛下能迴歸長安啊陛下。”

玄宗面色沉鬱,他也不知該如何是好。房琯跪在自己面前連連磕頭的樣子甚是可憐,玄宗也根本不信房琯會真的故意搗亂。然而一旁的王源雙目噴火氣勢洶洶,玄宗卻也不能無視。或者說他不敢無視。若要在王源和房琯之間選擇的話,目前情勢下,玄宗當然只能選擇王源。

“莫要吵鬧,朕要問個清楚。”玄宗眉頭緊鎖喝道。房琯趕忙閉嘴,跪在地上仰頭呆呆看着玄宗。玄宗轉過頭來,對一旁垂首而立的李瑁沉聲道:“李瑁,募兵之計當真是房琯教你的麼?”

李瑁臉上流着汗,心中‘噗通噗通’狂跳不已。這個王源已經將房琯的行爲界定爲資敵謀亂的舉動了,到這時候自己可不能犯糊塗。

“啓稟……父皇。這件事確實是……房琯去尋兒臣時提及。兒臣思慮不周,加之又平叛心切,便腦子一熱開始幹了。兒臣該死,請父皇恕罪。”

玄宗無語,原以爲自己的兒子之中也有有見識之人,但現在看來卻還是別人給出的主意。失望之餘,玄宗

心中嘆息:“你腦子一熱,朕何嘗不是腦子一熱?王源剛纔那話雖然是說房琯,但你募兵的事情是朕准許的,他的話何嘗不是在說朕?”

但事到如今,玄宗是絕不肯將過錯往自己身上攬的。

“房琯,你太讓朕失望了,朕……朕差點讓你矇蔽了。”玄宗嘆道。

房琯徹底傻了眼,呆呆看着玄宗道:“陛下……臣沒有,臣豈敢矇蔽陛下……陛下明鑑……”

“莫說了,你慫恿壽王募兵,挪用大軍軍糧給他,便是陷他於不義。壽王被你矇蔽,他跑來跟朕說,朕也是糊塗,沒有派人去查清楚,所以朕也被你矇蔽了。你啊你,你太讓朕失望了。”玄宗嘆息道。

房琯呆呆的看這一對父子,他明白了,陛下和壽王這是要徹底劃清和此事的界限並且要放棄自己了。陛下的話只維護了壽王,責任盡數推到了自己的頭上,這不僅是放棄,而且是落井下石了。

情急之下,房琯已經不顧一切,仰頭對着王源咬牙叫道:“王源,你不過是不希望陛下身邊有另外的兵馬保護罷了。你只是要用神策軍牢牢控制住陛下。我知道你的心思,你是在學曹操,你想挾天子以令諸侯。”

此言一出,全場寂靜無聲,所有人都呆呆的看着房琯。散花樓的院子裡就連風都似乎停了,花枝也似乎停止了搖擺,鳥兒都呆愣在枝頭,全部像是被施了定身法一般。

玄宗看着房琯的眼神很是無奈,這房琯當真是個蠢貨,本來自己還打算儘量保住他的性命,畢竟所謂資敵勾結之舉也只是說說而已,並無什麼根據。無非便是挪用大軍糧草的罪責,自己若執意保他不死,最多隻是革職而已,不會人頭落地,王源應該也不會太堅持己見。然而,當房琯說出這句話的時候,他便再也沒有活路了。就算王源不動手,玄宗也要下旨殺了房琯。自己不這麼做的話,便是表示對他這種極度冒犯王源之言的認可,那樣一來王源怕是真的要做出一切不可預料之事了。雖然在玄宗看來,房琯說的話未必沒有道理,可是目前的局面,得罪了王源便失去了一切,玄宗很清楚這一點。

“呵呵呵,很好,我當你爲何在後面搞小動作,原來你對我竟然已經恨之入骨,不惜以這種話來污衊我。好,我是曹操,我挾天子以令諸侯,我是個大奸臣。你比喻的很好。早知如此,我便不該去馬嵬坡迎駕,不該請陛下入蜀避難。沒想到到如今居然落得這般評語,當真是讓人心冷。”王源冷笑連聲,站起身來。

玄宗忙道:“王源,莫要聽他瞎說,朕知道你對朕忠心不二,此人口不擇言,朕要重重的處罰他。”

王源拱手道:“陛下,您雖大度,臣卻小氣,臣被人冠以如此污名,臣已經無法再立足朝堂之上。臣這便告退回府,等候陛下降旨賜罪。臣挾天子以令諸侯,這是謀逆之罪。臣和一家老小都會在府裡等着陛下抄家滅殺,臣願意以全家性命證明自己的清白。臣告退了。”

王源轉身闊步走下臺階,玄宗在後高聲叫道:“王源,王源,朕並不那麼想,你且留步。”

王源回身拱手道:“陛下,請恕臣無禮,臣不能留在這裡了,臣已經心灰意冷,臣不想再看到這個人。”

在玄宗目瞪口呆的目光中,王源揚長而去,闊步消失在垂門之後。

(本章完)

第七零八章 大捷第一千一百章 驪山第一一零七章 先手第八八七章 驚聞第六十一章 抽薪第四九九章 信心第八一一章 袒露第八八五章 團圓第五七零章 家事(續)第九九五章 進攻第一二一章 多疑第四六九章 脣槍第九二六章 匕現第六三三章 轉折第一零八章 珠聯第三六三章 搏殺第一五九章 越獄第五五二章 酒肆第六一八章 弒首第五四九章 沆瀣第一九二章 欲動第九零七章 消息第五八五章 贈書第一零七八章 攔截第一零一四章 復返第八八四章 回川第一一一四章 縱火第一六九章 虛驚第三二零章 試探第五四八章 重逢第十一章 梅林第一零九四章 死守第五十五章 上賓第七十三章 訪客第四四一章 怪異第六七六章 池畔第九四零章 南下第三八二章 求肯第七八四章 亂戰第一六六章 馴馬第三一五章 幽州第七六二章 啓釁第十章 餘毒第一八零章 醋意第八零五章 心離第二八九章 忌諱第五一二章 意圖第三九七章 援兵上架感言第一零七八章 攔截第五八一章 再戰第三四六章 夜戰(續)第三六零章 長路第五五零章 故地第四九三章 抉擇第八八零章 夜殺第五七一章 聖意第六八九章 驚變第四八七章 高手第九九七章 再戰第三五四章 獵物第六五六章 談判第三二零章 試探第二五一章 送別第四六七章 怒火第六二九章 死戰第二七七章 暗示第九九九章 轉戰第九九二章 長夜(八)第一零六章 神技第四十七章 無題第八五四章 地形第三六八章 大戰第二四六章 生疑第四三一章 順利第六二九章 死戰第三七五章 爛局上架感言第三二一章 剛柔第一五零章 疑團第十六章 秘密第四六五章 決定第一九五章 李邕第一零五四章 內訌第八四一章 夜戰第一一零章 綠袖第八五三章 明察第二三零章 共識第二九九章 入土第七九五章 虛驚第一四七章 過界第六九二章 人選第一零五九章 牛刀第一一一零章 強襲第五零八章 仙境第一一一九章 進攻第一零四二章 落網第五三八章 送藥第四七八章 談判第六一七章 亂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