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九二章 擇機

壽王李瑁的府邸在玄宗落腳的散花樓皇家園林之北。玄宗逃出長安後,衆皇子公主也都跟隨他逃到了蜀地,十幾名皇子公主被統統安置在散花樓周邊居住。過慣了奢侈豪華的生活,住慣了華美廣廈的皇子公主們來到成都後,一下子全部被塞進了這些普通的宅院之中居住,生活水準也一落千丈,一個個抱怨失落不已。但是沒法子,成都可沒有那麼多的高宅大院讓他們居住,大唐如今也沒那麼多的錢財物資供應給他們揮霍,除了抱怨之外,他們倒也不敢多說什麼。

不過,有一個人卻是很高興很滿意目前的處境的,那便是壽王李瑁。本來李瑁的處境是最爲尷尬的,當年他的父皇硬是搶走了他的妻子,這件事給李瑁帶來巨大的心理陰影。李瑁心裡當然不願意,但他又必須要裝着極爲願意的樣子,便是爲了討父皇的歡心。

然而這件事無論是發生在市井之間還是皇宮裡,都是一件見不得人的醜聞。暗地裡李瑁承受着巨大的壓力,睡夢中都會打噴嚏,脊樑骨都要被戳穿了。人們見到他的眼神裡總是帶着一絲鄙夷和憐憫。李瑁受不了,他選擇了深居簡出。

李林甫在世時便時常訓斥他不振作,枉費他力挺他上位的心思。然而李瑁卻是有苦說不出。他不是不想振作,而是他明白,有了自己的前妻隔在自己和父皇之間,他是當不成太子的。李林甫雖然精明無比,但他卻忽視了這一點,他並不知道父皇在這種事上的心理,父皇怎肯讓自己當太子,在他老去後當皇帝,而在他死後又能和楊玉環發生些什麼。

李瑁對楊玉環雖然很喜愛,但他也痛恨這個女子。若不是這個女子,他怎會落到今日的地步?怎會連皇位都沒機會染指,而且承受着世人的議論和奚落。在無數個夜裡,李瑁躺在牀上咬牙切齒的咒罵着楊玉環,希望她趕緊去死,趕緊結束自己和父皇之間的那一層尷尬。

不知道是他夜夜的詛咒顯靈,還是某位神佛看不下去了,天下大亂,父皇逃出京城,在馬嵬坡中,那個女人終於死了。李瑁的心情是複雜的,既爲這個自己曾經魂牽夢繞的女子的死而傷心,同時又心裡高興的要命。人說悲喜交加,說的也許就是這種感覺吧。

來到成都後,李瑁的腰背挺直了,臉上也有了笑容,也不躲在家裡不出門了。雖然住着的是普通的二進宅院,但李瑁卻覺得比京城的壽王府住着舒服百倍。更重要的是,他能感覺到,隨着時間的推移,他和父皇之間的那道隔閡正在漸漸的消失。

李瑁不是沒有頭腦的人,他也不是如外界所奚落的那樣是個懦弱的窩囊廢。他的腦子很好使,他對目前自己的處境做了一番細緻的剖析。父皇的兒子們,自己的兄弟們之中的每一個人他都做了分析。

李亨自不必說,自己的這個三哥意圖篡位弒君,在馬嵬坡上不知所蹤,無論是死是活,

他都再也不可能成爲大唐未來的皇帝了。大唐沒有太子,立太子之事遲早要提上議程,而在此之前,李瑁不能不對去衡量一下自己的所有兄弟們,他們都是自己潛在的對手。除了李亨之外,遍查自己的兄弟們,李瑁鎖定了有資格有能力成爲太子人選的幾個人選。第一個有可能的是自己的十二皇兄儀王李璲,他是最有力的競爭對手,因爲他是自己活着的兄弟當中最年長的一個,在他上面的諸位皇兄,除了原太子李亨之外都已經沒了。而大唐立太子的規矩一貫都是立長爲先,雖然當中出了很多的意外,譬如當年的玄武門之變。現在其實立太子時,長幼之序其實已經不是那麼太死板,但只要年長的太子還活着,便是人們心目之中的首選。所以李璲是第一個強大的競爭對手。

然而李璲其實是不合格的太子人選,他沉溺於聲色犬馬,生活的豪奢糜爛,名聲很是不好。故而當年李林甫要推自己爲太子,便是因爲知道自己的這個十二哥實在是不像話。所以他是個威脅,但卻不是個絕對的威脅。

第二個威脅便是自己的十三哥穎王李璬。他纔是真正的自己的對手,因爲自己這個十三哥很能幹,來到成都後他纔是皇子們當中真正管事的人,安排父皇后妃安排兄弟姐妹的們的起居之事,完全承擔了一個長兄的責任,比之真正的長兄李璲可做的多了。當然,李瑁認爲,李璬這麼積極的表現很顯然是對太子之位有了想法,所以才這麼積極的表現自己。

但李璬其實並沒有機會,因爲他和前太子李亨之間關係甚密,這一點父皇不會不知道。李亨幹出了那樣的事情,父皇嘴上不說,心裡一定對和李亨關係親密的人遷怒不已。所以,自己這位十三哥再努力,怕都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再一位便是十六哥永王李璘了。自己這位十六哥倒是個有些本事的。生的孔武有力,領軍打仗的事情也幹過,是諸皇子之中除了已故榮王之外最有軍事才能的一個。在來蜀地的路上,十六皇兄是一路指揮父皇的貼身禁衛保護隨行的一個。這一點怕是讓他在父皇心目中有些大大的加分。

然而李璘的缺陷也很多,第一個要說的便是他的相貌。自己的這個十六哥相貌其醜無比,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的,自父皇和自己的兄弟姐妹們哪一個不是相貌堂堂。而這位十六哥生下來便是一副醜陋相貌,齙牙塌鼻小眼,簡直沒有半點和父皇和兄弟們相像。

據說當年郭順儀生下李璘時,父皇看了一眼便拂袖走開,事後還命高力士去查一查郭順儀有無不忠之事。這件事雖然機密,但皇子們之間卻早已知曉這些傳聞。而李璘無論怎麼努力,父皇始終都對他不是很喜歡,怕也是因爲他的相貌醜陋之故。也許父皇心目中一直認爲他不是父皇的親生兒子吧。

而且李璘還有個弱點便是貪酒易怒脾氣暴躁。在京城時,李璘

不知和多少人起過沖突。有一回他在街上喝醉了,騎馬橫衝直撞,衝撞了李林甫的車駕,連李林甫都被他指着鼻子罵了一頓。時候父皇大怒,命他禁足一月,禁止喝酒。這件事怕是也會在父皇心目中大大的爲李璘減分。這也是後來李林甫在推舉太子人選時詬病他‘儀容不威,舉止不檢’的原因。

除了這三位皇兄之外,下邊的兄弟們倒是也有些有本事的。譬如自己的二十六弟豐王李珙便是一個很有抱負的人。他常言要做和太宗一樣的人,以太宗爲榜樣。勤讀詩書,習練武技,倒也鬧得虎虎生氣。來成都後,李珙數次上奏父皇請求領軍平叛,但可惜的是哪裡有兵讓他去領?而且當此之時,父皇又怎敢讓他去領軍?要是敗了,大唐就完了。

李珙爲此發了不少牢騷,說了不少怪話,但他也無可奈何。而且他說的那些話在其實也並不得體。譬如他要學太宗的舉動,在外人看來固然是志氣高遠之舉,但在諸位皇子們聽來卻是皺眉不已。想學太宗,那豈非是要當皇帝麼?想學太宗,那豈非要殺兄弒弟鬧出另外一個玄武門之變麼?這些話衆人埋在心裡雖不說,但卻都心中不快。所以豐王李珙在諸位皇子們之間最沒人緣,沒人願意搭理他。他自己倒把這一點當成是孤傲之舉,不與自己這些庸碌的皇兄們同流合污。

李珙是沒有機會的,李瑁心裡清楚的很,年輕衝動說話放肆不得衆人支持是不成的。那麼一個個的排下來,李瑁認爲只有自己的機會最大。

在父皇奪妻那件事發生之前,自己和父皇之間的關係是很融洽的。父皇曾經不止一次的當着自己的面說過,自己和他最是相像。琴棋書畫音律舞蹈無一不通,博學多才而又文雅謙和,說自己是他的翻版。李瑁第一次聽的時候都很不好意思,他不知道自己還有這麼好。但聽了幾次後,李瑁便也這麼認爲了。

現在,自己和父皇之間的那個人已經沒了,父子關係也在漸漸修復。這段時間,父皇沒少讓自己去陪侍左右。這一切都是信號。

但可惜的是,自己現在沒有人指點。要當上這個太子,靠着這些是遠遠不夠的。首先便是讓父皇對自己有好感,這一點自己自信能辦到,父子之間也會慢慢的親密。其次便是自己要證明有當太子將來治國的能力。而這一點自己是欠缺的。要想給人有這樣的看法,便需要努力去做些什麼。第三便是搖頭朝臣的支持,可惜李林甫死了,他若是能活到今天,這件事幾乎不用操心。然而現在的朝臣換了一茬,他們是否會支持自己,李瑁和不得而知。第四便是要有實力去爭奪這個位置。說白了,自己要有自己的班底和力量,關鍵時候可以依靠的力量。

除了第一點,目前李瑁一無所有,所以他暫時未敢流露太多的渴望。他只是悄悄的打着算盤,觀察着,等待着機會的來臨。

(本章完)

第八十九章 買房第八四二章 希望第一一一九章 進攻第四四三章 交戰第三八一章 詭異第五五四章 巧舌第五七八章 霹靂第七一七章 救援第三二六章 禁地第九一三章 父風第一零五六章 誘敵第十七章 送信第七五九章 喜日第一零八四章 協約第一零二九章 重器第一千零一章 血戰第一一零二章 潛入(續)第五五五章 單純第二四五章 謀略第一零八一章 崩潰第一千零二章 解圍第九二九章 奪城第五六六章 黑金第六百四十九章 天雷第五九九章 盾傘第四零一章 嶲州第三二四章 防範第三二五章 雄武第八零三章 果決第二八五章 殺意第八二九章 搏殺第八三四章 澆油第四零九章 畫餅第一九四章 請命第六零九章 衆議第七三二章 危急第三七零章 緘口第六十六章 非隱第九四二章 清江第七一二章 洛陽第四一七章 擴軍第四五六章 進攻第五八五章 贈書第四九八章 鬥劍第七九九章 內情第三五七章 名將第二百章 折柳第一七四章 條件第三八九章 故事第六十七章 舊事第四八零章 逼蠱第一六九章 虛驚第六十四章 追逃第一零二四章 大禮第一一零五章 衝陣第二三五章 入甕第五四六章 京城第八九三章 奇法第七十九章 凶宅第一零四四章 內情第六九七章 準備第七十八章 規矩第一八二章 吉溫第五四五章 擔憂第六三八章 鏖戰第六百四十八章 陣列第九九六章 屏障第一零九四章 死守第七章 新年第六九二章 人選第九零五章 國本第五一零章 鉗斷第五八二章 訪客第二十一章 殺機第七七三章 燒殺第七五四章 秘居第三十六章 拉攏第四七四章 惡魔第九三二章 奪城(三)第四二八章 國寶第七二一章 自毀第四四九章 神威第二五零章 獻計第三一八章 安府第一零七章 新調第五四七章 請命第九十三章 扮鬼第三八零章 現形第二六七章 道場第八三一章 中牆第三一八章 安府第十二章 佳人第九四三章 貴女第一零二八章 視察第四四四章 強攻第七七四章 擊西第七十六章 底細(續)第一七六章 遊戲第四零九章 畫餅第九三零章 奪城(續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