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九四章 遊說(下)

房琯忙起身走到李瑁身邊,輕輕替他拍着背,口中輕聲道:“殿下若也有登臨之意,老臣便替殿下出謀劃策。殿下若無意,就當老臣什麼也沒說,將來擇另外的皇子爲太子便是。殿下就當什麼都沒聽到過。”

李瑁終於止住了咳嗽,直起身來喘息,用絲巾擦去嘴邊的水漬。然後坐直了身子,擡頭看着房琯道:“你當真是這麼想的?”

房琯噗通跪倒在李瑁腳下,磕頭沉聲道:“老臣願爲殿下赴湯蹈火,鞍前馬後,忠心不二。今日立誓於此,若違此誓,天誅地滅,永世不得超生。”

李瑁忙伸手攙扶房琯,微笑道:“相國何須如此,這叫我如何擔得?”

房琯沉聲道:“在臣看來,壽王殿下便是未來天下之主,老臣給殿下跪拜是理所當然。”

李瑁有些受寵若驚,他這一輩子還從未有人對他如此恭敬過。天下之主這個稱呼也是第一次有人用在他的身上。雖然心中甚是有些惶恐不安,總覺得好像幹了什麼不該乾的事情一般,但這稱呼停在耳中卻甚是受用。

“相國請坐,既然相國如此坦白,我也該坦陳而言爲好。說實話,你若說我從未想過這件事,那也是虛僞之語。但想歸想,我可從沒覺得我可以坐上那個位子。在我看來,那位子的爭奪必然很激烈,我怕我無法應付,而且會因此得不償失。”

房琯重新坐下,點頭微笑道:“殿下的擔心老臣是知道的,一旦生了爭奪之心,那便沒有回頭路了。衆皇子誰不想得到那個位置,一旦爭奪起來,固然是水火不容,甚至有可能……有可能……呵呵,那便也不說了。但老臣以爲,衆皇子之中唯有殿下才有可能得到那個位子,其他人的機會不大。”

李瑁道:“相國爲何如此肯定?”

房琯沉聲道:“殿下難道感覺不到最近陛下對殿下的態度麼?最近陛下屢屢宣你入宮陪伴左右,那便是一種信號。陛下這是要考察你是否合適。陛下的心思如海,我等固然不可妄測,但這明顯的信號還是看的清楚的。”

“那也說不準,我倒是覺得,這段時間十三哥十二哥他們甚是活躍,也常常伴駕左右。特別是十三哥,最近父皇常常誇讚他有兄長之風,安頓事務也頗爲妥當。對了,還有豐王,最近也挺活躍的,還要領軍去平叛呢。”李瑁皺眉道。

房琯呵呵一笑道:“殿下看的很仔細,確實如此。爲了那個位置,人人都開始忙活起來了。所以說,雖然你是我最看好的人選,但事在人爲,若是不抓緊作爲,怕也是竹籃打水一場空。陛下如此,那是在普遍的考察皇子們,你之外還有他人,陛下的態度未明,顯然是心中在考察斟酌。此時必須要有所作爲,一旦有了讓陛下滿意的行動,則可一舉奠定勝局。”

瑁皺眉道:“作爲?但是我能做什麼呢?辦事我不如十三哥,勇武我不及十六個。穩重我不及十二哥。連二十六弟豐王的武功我也不及,我不知該有何等作爲。”

房琯哈哈笑道:“壽王殿下,你也太過自謙了。諸皇子之中,只有你最爲仁厚端莊,和陛下的脾性甚是想象。這一點陛下都承認。你琴棋書畫樣樣精通,諸位皇子如何能及?當然,琴棋書畫這些才藝可幫不了你成爲太子,若是皇子中有人立下大功,那麼陛下必傾向於他。故而老臣要殿下有所作爲,只要做出一件讓陛下舒心的大事,一切便好辦了。再加上老臣以及諸位大臣的全力舉薦,何愁大事不成?”

李瑁道:“但是我不知道該做什麼好啊。”

房琯微笑道:“壽王殿下,你以爲老臣是空手而來麼?老臣若不是替壽王想好了主意,老臣豈敢來對壽王提這件事,有怎敢誇口要助殿下奪得太子之位?”

李瑁喜道:“相國有和妙計?”

房琯微笑道:“妙計談不上,但此事一旦成功,必得陛下歡心。陛下心裡想辦的事情,壽王若是幫陛下完成了,那便是正中下懷了。”

“到底是何事?相國快說。”李瑁探身急道。

房琯微笑道:“殿下莫急,我先問殿下幾個問題。殿下如實告訴老臣。”

“好,你問。”

“殿下認爲,如今朝廷的形勢如何?”房琯輕聲問道。

“如今的形勢麼?我看挺好的啊。王源率軍大破叛軍,蜀地形勢安穩。朝政上的事情有想過和韋左相以及諸位朝臣的辛勞,也逐漸上了正規。接下來我覺得形勢會往好的方向發展,只要王源和高仙芝平叛得力,不久後我們可能便能回到長安了。”

房琯微微點頭道:“殿下說的不錯,形勢向好,這是所有人的共識。但殿下難道沒想過不好的地方麼?譬如……有人幾乎手握全國之兵,這是否合適?陛下身邊的禁軍都是神策軍所擔任,這是否不合規制。這樣下去是否會有隱患?將來會不會出現另外一個……安祿山?”

李瑁驚愕的看着房琯,他當然知道房琯說的是誰,而且這樣的問題人人都會想,李瑁其實也想過,但他不能說出口罷了。

“殿下定覺得老臣此言唐突,老臣此言確實唐突,但老臣說的是事實。現如今朝廷在蜀地立足,所有的兵馬都是神策軍,這是很危險的。神策軍是王源的兵,他們只聽王源的命令,這太可怕了。一旦將來某人動了什麼心思,所有人都會成爲他砧板上的肉,根本無力反抗。”房琯低聲道。

“不……不至於如此吧。那王源……風評甚好,對父皇也很恭敬,若不是他,馬嵬坡上父皇和我們都完了。他是對大唐有大功之人,好像也沒什麼野心吧。”李瑁咂嘴道

“知人知面不知心,殿下你敢保證麼?安祿山以前的表現還不是恭敬的像只小貓?現在如何?他是吃人的老虎。野心藏在肚子裡,外人如何得知?再說,臣的意思並非說王源將來會如何,我只是說要防患於未然。但現在這個形勢,於陛下和朝廷是極爲不利的,所有人都好像託庇於王源之手,這是絕對不正常的。所以,要擺脫這種局面,便需要有人站出來做些事情。”房琯沉聲道。

“做什麼事可改變這種局面?”李瑁沉吟道。

“很簡單,陛下和諸位皇子不能在王源的庇佑之下,當務之急便是立刻重建南北衙禁軍。”

“重建……禁軍?”

“對!有了禁軍在手,一旦有變,便有迴旋餘地。這件事無人來做,而殿下如果敢挑頭來做的話,必將一鳴驚人。陛下心裡很想做這件事,但陛下不能提。陛下若提,王源必然不快。他會以爲陛下不信任他。但殿下若是做成了這件事,正中陛下心思,同時也可以扭轉局面,讓一切回到正常的軌道上。而且老臣敢保證,只要殿下做成了這件事,太子之位誰也不敢跟你搶。因爲你既得陛下歡心,而且手中也將握有大量的兵馬。實力面前,誰都不敢和殿下爭搶。可謂一舉兩得之舉。”

房琯嗓音低沉,侃侃而談。李瑁靜靜的聽着,腦子裡飛快的思考着。很顯然,房琯說的這件事是很有道理的。如今確實是幾乎全大唐的兵馬都在王源的手裡。一旦王源有異心,那將是一件很恐怖的事情。退一萬步來說,即便王源沒有異心,陛下身邊的護衛也不能是他的人,而是應該有另外的兵馬護衛纔是。神策軍雖然是禁軍,但那只是名義上的禁軍,長安城丟了之後,禁軍名存實亡,全部靠着王源的兵馬維持局面,城裡城外都是他的兵,這件事顯然是不合適的。

更重要的是,如果自己真的能重建南北衙禁軍,那麼自己不但解決了這種隱患,而且這件事無疑會將自己推上太子的位置。沒有任何一件事比能消除父皇心中的隱患以及自己能同時掌握大量的兵馬更加能讓太子的位置板上釘釘了。而且一旦掌握了兵馬在手,其餘人便再無機會跟自己爭奪太子之位,因爲那完全是不自量力。

但這件事顯然也是不容易辦成的。重建南北衙禁軍,說說很容易。此事自己一旦開始操作,王源得知後心中會作何想?會不會刺激到他?而且實際的問題是,兵從何來?糧餉何來?這些都是李瑁從未遇到的過的問題。然而雖有這麼多的難題,李瑁的心裡也很快下了決定,這件事自己應該去做。人生難得幾回搏,自己躲閃了半輩子沒有做過一件大事。而現在,若是能做成這件大事,回報將是巨大的。那回報便是:整個大唐江山。爲了這樣巨大的回報,任何險都值得一冒。

(本章完)

第七七八章 抉擇第五十七章 復回第七六六章 賭局第一一七章 少主第六一六章 盾陣第四二一章 進軍第六十六章 非隱第七七八章 抉擇第五零八章 仙境第五九四章 定計第三一九章 肉食第一零四六章 決裂第五一六章 交易第八四六章 神蹟第八三七章 民心第四七五章 抓狂第二十三章 訪客第三四二章 無路第一零四零章 糉子第二十五章 詩會第三三零章 秘密第九九零章 長夜(六)第四七一章 和議第七十七章 夜話第九十章 身份第一八八章 察覺第四十七章 無題第四三四章 懲罰第六五八章 達成第三十七章 日常第七五五章 秘居(續)第九十五章 添新第一零七九章 黑騎第二六六章 預言第七八零章 封鎖第八十五章 共識第七六五章 主動第二十一章 殺機第六零四章 夜襲(續)第四零一章 嶲州第八八五章 團圓第八六八章 伏擊(終)第八六九章 援軍第一零六九章 計定第三二八章 嚴峻第五一九章 癡狂第一四一章 頑童第四零一章 嶲州第三一零章 破局(續)第一零八零章 殺着第三六十四章 搏殺(續)第九四零章 南下第二五六章 故人第五三四章 破爛第九八九章 長夜(五)第四二五章 飛渡第四三二章 人禍第七一三章 身殉第三三三章 雞鳴第七七五章 膽大第三六七章 激將第五七三章 渺茫第六二六章 尋覓第九三三章 奪城(四)第七七七章 消息第九三零章 奪城(續一)第八九四章 鑄鍛第五十一章 高才第三六九章 大戰(終)第二五四章 獸行第三一零章 破局(續)第八五三章 明察第七二八章 夢魘第二四四章 狂濤第一八零章 醋意第八三二章 砍伐第五三八章 送藥第六零五章 奪城第七五五章 秘居(續)第四四五章 玩弄第七三零章 密謀第五六九章 家事第四二三章 渡河第六十八章 志向第二十九章 無常第二零六章 夜會第五五二章 酒肆第三八三章 瘋狂第七七九章 土屋第二二七章 禁忌第六一五章 烈火第二六八章 讖言第五八零章 謀劃第二零二章 險境第五零八章 仙境第九零四章 試炮第八七五章 留名第一一五章 東枌第一零五章 狼藉第八三五章 三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