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一三章 問罪

大唐天寶六年五月初七午後未時,一隊風塵僕僕的騎兵抵達長安西城金光門外。城門守將認出了隊伍前面的那匹白馬銀槍的小將軍,那是劍南軍行軍判官,歸德中郎將,秦國夫人府的少主人柳鈞。

柳鈞帶着一百五十名親衛護送回了七名南衙禁衛士兵,他們正是從沙漠之中被解救出來的那七名幸運兒。

一個時辰後,王鉷和羅希奭命喪劍南的消息像是長了翅膀一般傳遍了大唐朝廷上下,這消息便像是一道驚雷在百官的頭頂炸響,朝廷上下人人側目,議論紛紜。得知此消息的李林甫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連向到府中送信的小吏確認了數遍,纔敢相信這件事是真的。本就病體未愈的李林甫當時便差點昏厥。他滿身大汗,面色煞白連氣也喘不過來,家人連忙叫太醫來,折騰了半晌,才讓李林甫的症狀慢慢的調節過來。

李林甫讓人將自己扶到後園的亭子裡坐着,揮退衆人之後,獨自一人坐在亭子裡沉思。花園中的陽光明媚繁花似錦,柳蔭中黃鸝鳴叫,柳絮飄飄而飛,正是一年中春光正盛之時,但李林甫的心卻已經沉入了冰潭之中,冷的刺骨。

……

傍晚的興慶宮百花園中,玄宗坐在沉香亭一樓的圍欄下眉頭緊皺,一旁的楊貴妃心不在焉的看着亭外花叢中飛舞的彩蝶,不知在想些什麼。

滿頭銀髮佝僂着背的高力士輕輕從亭外走進來,微微躬身稟報道:“啓奏陛下貴妃娘娘,楊左相和秦國夫人攜小將軍柳鈞奉召覲見。”

玄宗忙道:“叫他們進來。”

高力士答應一聲,轉身朝外走了幾步,揚聲叫道:“宣楊國忠,柳鈞,秦國夫人覲見。”

亭外傳來重重的腳步聲,那是楊國忠的腳步聲,一聽便聽得出來。玄宗挺直了脊背,看了看自己的衣冠,臉上露出微笑來。一旁的楊貴妃也收回了看着亭外彩蝶紛飛的散漫目光,將目光投向沉香亭入口的屏風處。但見楊國忠高大的身影出現在屏風之側,身後跟着的是彩裙飄飄雲鬢顫顫渾身珠光寶氣的秦國夫人。在他們的身後便是身形粗壯麪帶稚氣的柳鈞了。

“參見陛下,貴妃娘娘,陛下萬萬歲,娘娘萬福。”三人跪倒行禮,口中齊聲叫道。

玄宗呵呵笑着伸手道:“起來吧,賜座。”

幾名內侍搬來凳子讓三人落座,玄宗笑眯眯的朝柳鈞招手道:“柳鈞,你過來,叫朕瞧一瞧。”

柳鈞忙起身來走到玄宗面前,玄宗伸手拉着柳鈞的手拍了拍哈哈笑道:“好小子,你挺不錯啊,小小年紀便替朕衝鋒陷陣了,十一歲便上陣殺敵,古往今來誰能比的上。假以時日,我大唐豈非要出一個震鑠古今的一代名將了。八姨啊,你生的好兒子啊。”

秦國夫人忙起身笑道:“陛下可萬不要這麼誇獎,他才立了多大的功勞,當得起陛下如此褒獎?”

楊貴妃微笑開口道:“八姐,這還不值得褒獎麼?別人家的孩

子十一歲還在纏着爹孃撒嬌打歡,咱們家的柳鈞便已經上戰場殺敵了,叫我說,值得大誇特誇呢。”

玄宗呵呵笑道:“貴妃說的是呢,絕對值得誇讚。甘羅十二歲爲相,柳鈞十一歲爲將,完全可以媲美不落下風呢。”

秦國夫人臉上露出燦爛的笑容,眼中滿是疼愛看着柳鈞。柳鈞倒是一直很扭捏,紅着臉道:“陛下和貴妃姨娘如此誇讚鈞兒,鈞兒確實不敢當。這一切都是義父的教導之功,鈞兒只是跟在義父身邊爲朝廷盡些綿薄之力罷了,可當不起這誇讚,陛下要是誇獎,該誇獎我義父纔是。他也才十九歲而已,本事比鈞兒可大的太多了。”

玄宗哈哈大笑道:“好小子,能不自滿自大,不忘他人教導之恩,倒是個仁義之人。你說的不錯,王源確實很好,朕對他的表現非常的意外。不得不說,國忠的眼力很好。當初推薦他去劍南同南詔作戰,朕其實心裡是不太放心的,但事實證明,朕錯了。王源文武雙全,假以時日的歷練,當可爲我大唐之棟樑。”

楊國忠微笑拱手道:“要說眼力,那是陛下的眼力好纔是,當初從市井之中提拔王源爲翰林學士,不少人還頗有微詞。若不是陛下的眼力好,焉能有王源的今日。”

玄宗呵呵大笑,雖明知楊國忠是在說拍馬屁,但還是覺得心中甚是舒坦。

笑聲停歇之後,玄宗輕嘆一聲,終於沉聲問道:“你們給朕帶回了些不好的消息是麼?說吧,朕想知道是怎麼回事。”

楊國忠咳嗽一聲道:“陛下,確實是壞消息,王鉷和羅希奭在劍南巡查吐蕃邊境時遭遇吐蕃人的襲擊,二人都罹難了。隨行兩百南衙禁衛除了七名禁衛僥倖逃脫之外,也都盡數被吐蕃人殺了。柳鈞此次回京,便是奉劍南節度使王源之命護送這七名禁衛安全回京的。”

玄宗雖早就聽到了這樣的消息,但現在親耳聽楊國忠稟報,還是非常的憤怒,臉上的皺紋抖動着,壓抑着心中的憤怒。

“吐蕃人如此猖狂,邊境之地竟然任其縱橫麼?欽差的安危,劍南節度使王源爲何不嚴加保護?王源讓朕有些失望了。”玄宗皺眉沉聲道。

“陛下息怒,王源自知保護欽差不力,讓柳鈞攜來請罪的奏摺,請陛下過目。”楊國忠從袖筒中取出奏摺來。

“他爲何不親自來京?怕朕當面訓斥他麼?”玄宗不接奏摺,冷聲道。

柳鈞急着要開口說話,被秦國夫人同嚴厲的眼神阻止,但見楊國忠嘆息一聲道:“陛下既然發問,臣便直說了吧,王源並非不想來,而是身受重傷臥病在牀無法移動。”

“身受重傷?”玄宗驚訝道。一旁的貴妃也驚訝的張着小嘴看着楊國忠。

“是,本來王源並不想將此事告知朝廷,還是剛纔我逼問柳鈞,柳鈞才告訴我實情的。我也覺得出了這麼大的事情,王源不親自來京稟報緣由領受責罰是很不應該的,但原來他是受了重傷,差點性命不保,所以

才讓柳鈞攜帶奏摺前來。”楊國忠輕聲道。

玄宗將目光轉向柳鈞道:“王源如何身受重傷了?發生了何事?是打南詔時受的傷麼?”

柳鈞忙道:“啓稟陛下,義父不是打南詔時受的傷,而是在兩位欽差抵達成都宣旨的第二天遭遇到了刺客的襲擊。十幾名刺客在成都散花樓趁着義父賞月的時候闖入行刺,義父身受重傷,差點死在刺客手裡。”

玄宗皺眉道:“那裡來的刺客?”

柳鈞道:“事後查明是爨氏蠻族豢養的蠻族武士,因對義父滅爨氏一族之事懷恨在心,於是混入成都城中伺機行刺。義父胸腹受傷,還中了他們的毒,幸而得妙手神醫救治,才保住了一條命。現在雖然漸漸康復,但卻依舊無法下牀行走。臨行前義父叫我不要將此事告知左相和陛下,怕引起陛下和左相的不快。但剛纔伯父責問我爲何義父不親自來京時,我不得不說出實情來。”

玄宗怒道:“好個南詔蠻族,這時候了還在作惡,當真可惡之極。朕還打算同意他們的和議條款,早知如此,王源便不該同他們和議,將太和城一舉拿下,將這些蠻子統統趕到山林去纔好。”

楊國忠忙道:“陛下息怒,此事和閣羅鳳沒關係,是爨崇道手下的爨氏餘孽。當日在嶲州城外,王源使反間之計將爨崇道和他手下的九千兵馬盡數殲滅,爨崇道也死在王源手裡。爨崇道族人尚有存活,故而前來刺殺尋仇的,那可不是閣羅鳳的錯。”

玄宗沉默片刻,開口道:“王源傷勢已然無礙否?”

柳鈞忙道:“義父正在恢復,義父要爲兩位欽差被殺之事請罪,但其實我知道其中的原因,義父並非沒有保護好兩位欽差,完全是因爲發生了意外之故。”

玄宗道:“你說說。”

柳鈞道:“本來義父命劍南軍兵馬使率兩千兵馬隨同兩位欽差巡邊,肩負保護之責的。因爲打完南詔之後,我劍南三萬多大軍盡數留在姚州休整,而且也是爲了監視南詔國是否會反覆,所以成都城中只有數千兵馬。義父爲了保護兩位欽差幾乎將城中的一半兵馬調去保護,這已經做到極爲重視了。不是我多嘴,我劍南很多將領和官員都認爲,若不是城中一下子少了兩千兵馬,導致兵力捉襟見肘,才被刺客以可乘之機。說起來,不是義父保護不利,而是兩位欽差的到來害的義父被刺客找到了機會呢。”

“鈞兒,不得胡說。”

“柳鈞,不可胡言。”

秦國夫人和楊國忠同聲喝道。

玄宗並沒有見怪,皺眉道:“柳鈞之言倒也並非全無道理。成都規模巨大,四五千兵馬都未必能維護好治安之責,更可況是調動了一半的兵馬去保護王鉷和羅希奭。只能說刺客下手的機會經過精心的選擇,有心算無心,導致了這件事的發生。然則朕不明白的是,既然派了兩千兵馬護送,怎會讓吐蕃人得手了?難道吐蕃人大軍壓境了麼?”

(本章完)

第六二九章 死戰第一七八章 報應第四五七章 火海第八六八章 伏擊(終)第一零六五章 補給第四六三章 情仇第三零六章 不歡第三十二章 伯樂第一八四章 同病第三三三章 雞鳴第五十七章 復回第二七一章 聖駕第三七一章 人心第六三一章 伏擊第七六三章 再至第五零四章 安心第一九四章 請命第三九零章 重逢第五一三章 問罪第三九零章 重逢第七三三章 馬嵬(一)第九二三 疑竇第七三二章 危急第四七二章 和親第三零一章 詭辯第八三三章 晉王第一零八六章 囚徒第一一零八章 宣戰第三六五章 進擊第九三一章 奪城(續二)第九十六章 家園第一千章 西城第一一三章 狡辯第七二七章 倉皇第五零七章 迷蹤第二十四章 機會第八零八章 強盜第九九八章 鏖戰第六七零章 生意第四三一章 順利第四三九章 驚魂第八十六章 雙贏第八四零章 孤守第七十九章 凶宅第四零三章 敵營第九十一章 友誼第八四零章 孤守第一零八三章 和談請假一天,回鄉下。第九二零章 破局(續四)第七六五章 主動第一零二九章 重器第十九章 蛇蠍第一零五九章 牛刀第四一二章 大戰第三零八章 指示第一一零八章 宣戰第六六二章 美男第六百四十二章 潰敗第五二一章 相見第三七九章 心機第五四五章 擔憂第一零一章 名門第四四一章 怪異第五五九章 進軍第四八七章 高手第八六六章 伏擊第一七八章 報應第九二八章 豪族第五零三章 流言第七零三章 人禍第四二八章 國寶第五四八章 重逢第六六一章 可悲第六三七章 代價第八八四章 回川第五九三章 林中第三七四章 鉅奸第四四八章 兵臨第一六六章 馴馬第一三五章 朝會第一零六零章 驚變第六十三章 圖謀第二十五章 詩會第一二四章 隔閡第六九一章 剝繭第一零九六章 駕鶴第三十章 前途第三十三章 衆怒第一八八章 察覺第四二七章 意外第二九二章 夜奔(續)第六六六章 冒犯第一四零章 綁架第六三四章 將至第六二八章 重圍第一零七三章 極辱第四零九章 畫餅第七五四章 秘居第七零六章 忠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