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南北戰端

青羽道人伸手,扶着蒲團,面色蒼白,身軀搖搖欲墜。

“莫非,真的是,大勢已去……”

道人掙扎起身,臉色猙獰,往日的仙風道骨,已然擯棄一邊,只餘下扭曲的神情。

“啊啊啊……貧道不信,貧道不信……”

道人‘碰’的,一把推倒法案,身子跌跌撞撞,踉踉蹌蹌,面容似哭似笑。

長春道,正是因扶龍庭之功,纔能有着今時地位。魏庭百餘載,更有加恩不斷。長春道一脈,能列第一道門巨頭,威壓道門諸脈,少不得魏庭扶持。

因果糾纏之下,長春道已與魏庭氣數,不可分割,一興俱興,一衰俱衰。

“不……不不不……貧道還有機會,還有機會的。只要朝廷大軍,擊潰方國端的越軍,遏制真龍大勢,貧道未嘗不能,扭轉乾坤。”青羽道人囈語着,半是癡狂,半是驚懼。

國師之位,其位格超卓與世,更在真人道業之上,有幾近仙道之能。

但,這般力量,豈會如此輕易,就能憑空得到。這可是最接近仙人道業,最接近世界本源的業位功果。

欲戴王冠,必承其重!

青羽道人擁國師道業,位列超品,幾乎與王爵相若。與大魏的因果,更是無論如何,都無法斬斷的。

一旦大魏傾覆,作爲與國運,緊密相連的國師。青羽道人所承受的反噬,也將會是最恐怖的。

若非青羽道人,功行深不可測,在南方龍氣之下,也能保得自身一線生機,現在道人早就死無全屍了。

青羽道人乾咳了兩聲,口中腥味濃郁,面色慘白,無一絲血色。

“貧道,有機會,還有機會……哈哈哈……貧道,一定還有機會的……”

這時,一素衣道童神色慌亂,跑入觀星臺。

這觀星臺,可謂長春道禁地,除了青羽道人,也就幾位大真人,有資格登上觀星臺。而這素衣童兒,就是看守觀星臺的童子。

道童看着面色慘淡,嘴角溢血的道人,愈發驚惶,手足無措:“師傅……”

“師傅……”

青羽道人勉強支撐着,直起背脊:“雲明啊……”

道童雙膝跪在地上,攙扶着青羽道人,淚眼婆娑:“師傅……”

青羽道人徐徐喘息,撫着胸口,道:“休要慌亂,勿學小女兒姿態,爲師無事,只是有些沉痾罷了,無礙的。”

道童哽咽着,道:“師傅,可是您身體……”

青羽道人一咬牙:“無礙的,”

道童道:“宮內有詔,言汗王大病,嘔血昏厥,命師傅即刻入宮伴駕。”

“汗王!!”

青羽道人渾身一震,臉色愈發難看。

“好一頭赤龍,原來老道只是個添頭。莫非大汗王,纔是那赤龍的目標。”

道人強撐着,施展法眼,明光燭照,望向盤踞天京的氣運黑龍。

氣運黑龍神態困頓,龍軀上下,傷痕累累,一道道赤氣壓在身上,讓黑龍不住哀吟,整個龍形搖搖欲墜,隨時可能從僞龍之格,退化爲蛟龍。

“噗……”

然而,赤龍北上,黑龍氣運當中,尚有一些赤龍氣殘留。赤龍之氣至剛至烈,驀然反震,立時就讓青羽道人傷上加傷,五臟六腑都幾乎粉碎。

“赤龍氣……”

青羽道人面色鐵青,聲嘶力竭道:“快……快快入宮……遲則生變,恐無力迴天矣!”

黑龍之運已然日暮西山,再也經不得任何衝撞。而赤龍初生之際,正是剛強十足。一旦黑、赤二龍相爭,黑龍大運羸弱,絕非赤龍之敵。

倘若天子駕崩,黑龍之運崩毀部分。魏庭就真的無力迴天,萬事皆休矣。

…………

渭河之畔,

荀少彧着甲配劍,煌煌軍威,數十萬大軍,無邊無沿,千萬旌旗,隨風獵獵。

他拔劍四顧,劍指潼關:“驅逐胡虜,恢復中華,立綱陳紀,救濟斯民!!”

“驅逐胡虜,恢復中華,立綱陳紀,救濟斯民!!”數十萬大軍,齊聲呼嘯,如山崩,似海裂,震得渭河之水,浪起滔滔,席捲兩岸。

“驅逐胡虜,恢復中華!!”

“諸將,過渭河,破潼關,興中原,定社稷!”

“定社稷……定社稷!!”

嗚!嗚!嗚!!

力士們鼓起下顎,吹響牛皮號角。一時之間,萬萬兵戈盡起,弩弓掙弦拉開。一列列甲兵們,烏壓壓一片,猶如大片赤紅火雲,無有邊際一般。

上千艘戰場,揚帆而起,一門門火炮,伸出烏黑錚亮的炮口,對着渭水一畔。

轟!

轟!

火炮吐出火焰,炮聲震耳欲聾,數千、上萬道火光,輝映在渭河水面。一顆顆炮彈,落在水面,炸起無數水浪。

南地擅水軍,北地擅騎兵,荀少彧把這一份優勢,發展到極致。每一艘戰船之上,都有着整整五十門火炮,是尋常戰船的兩倍。

故而,上千艘大戰船,一經開炮,萬炮齊發,炮彈轟然,有震天撼地之威。

渭水東岸,

浮屠鐵騎,森森冷冷,彎刀默默出鞘,陰陰沉沉,刀若重光。

劉長勳觀望如斯之勢,神情漠然,徐徐拔出腰間寶劍,劍鋒映襯着冷峻的面龐,棱角分明。

“大魏養士八十載,赴死報國,就在今朝!”

他劍尖指向前方,喝道:“殺!!”

“殺!!”十數萬魏軍,高聲呼嘯,強烈的鐵血煞氣,肅殺意味,凜然非常。這是屠戮無數,百戰磨礪的血煞氣息。

轟!

轟!

大魏水軍,數百艘大戰船,同樣發出猛烈炮火。無數炮彈落入渭水,頓時掀翻巨大水浪。

一名名兵卒,在猛烈的炮火下,以及巨浪撲打之下,不比螻蟻強上多少。無數的慘叫哀嚎,血肉泥沙,一灘灘血跡,浮蕩在渭河之上,幾乎要染紅諾大的渭水。

一艘艘戰船,橫跨黃河,火炮齊發,就是內、外絕頂武人,在如斯炮火之下,也要化作一灘灰燼。

劉長勳冷麪,望着渭河之上,慘烈的炮戰。

每一時,每一刻,都有着一艘戰船。在炮彈紛飛之下,船板完全粉碎,沉落渭河。

“老夫就知道,若想致勝,水軍是不行的。”

劉長勳重重一嘆,攥着劍柄的右手,愈發沉重。

北地盛產騎兵,南地水軍大盛,這是千百年以來的經驗之談。

北地健兒縱然勇悍,但水波之上,不是有自持勇力,就能橫行的。

天地自然之威,豈是凡俗可以揣摩!

“不過,這些水軍,多少也能挫一挫越軍鋒芒。”話說如此,但劉長勳臉上,浮出一抹陰霾。

倘若數萬水師一朝盡毀,就算劉長勳不甚重視水軍,但也有一些肉痛的。

劉長勳驀然揮手,立時之間,即有數以十計的大方陣,緩緩踏步前行。這些大方陣,每一方陣中,都有着上千兵甲。甲士們高舉長矛,神情堅毅。

突勒人劃分的四等民籍,同爲宋人,北人是第三等,南人則是第四等。北人的堅毅勇悍,是經過突勒人認可的。

而且,突勒人在北地經營百載,就算橫徵暴斂,視黔首爲草芥,但仍有一些忠實擁囤。這些戰卒,即是魏庭最後的元氣。

“十萬百戰勁卒,三萬浮屠鐵騎,老夫想不出,有什麼理由,能讓老夫兵敗!!”

魏庭畢竟是胡虜起家,崇尚武功,就是馬踏中原,開國定基。也不可能有馬放南山,重文輕武的一日。

可以說,魏庭的軍力,一直保持在巔峰狀態。縱然連年大戰,兵員損耗過重,不復開國盛況,但也絕非尋常兵甲,就可比肩的。

魏庭浮屠鐵騎,足以橫掃天下!

…………

渭水之上,炮火連天!

上千艘戰船,何其壯觀,一門門大炮,炮彈打出炮管,通紅的炮管,冒着熱氣。

這就是橫推,以絕對實力,橫推魏庭水師。

越軍戰船的數量,不但是魏軍戰船的近一倍,就是火炮數量,也幾乎有一倍之差。這是硬實力的差距,是不講道理的碾壓。

乘着重重水浪,三重樓高的越軍戰船,以泰山壓頂之勢,重重的撞翻,一艘艘魏軍戰船。乘風破浪,上千越軍戰船,浩浩蕩蕩,其勢滔滔。

硬實力上差距,只能憑着硬實力彌補。逞着風浪,一艘艘越軍戰船,生生在衆多魏軍戰船中,轟開一道缺口。數百艘戰船橫跨渭水,其勢洶洶。

望着渭水之上,兩軍戰況,劉長勳面色陰沉,攥了攥手。

魏庭水軍不比越軍,這在劉長勳的意料之中。但數萬水軍一觸即潰,仍讓劉長勳有些不敢置信。

不過,這些越軍戰船,若想安穩搭靠上岸,就不會有如此容易了。

十數萬養精蓄銳,魏庭最強悍的甲卒,足以抗衡天下,任何一支強兵勁旅。

“想要橫渡渭水,做夢……”劉長勳稍稍擡手,冷聲喝道:“諸軍,列陣!!”

“列陣!!”

“列陣!!”

數十飛騎迅速四散,在一方方軍陣之前,大聲呼喝。

譁!譁!譁!!甲葉晃動,一名名魏甲,沿着茫茫渭河,依次排列。十萬勁卒嚴陣相待,箭在弦上,刀劍出鞘。

一名名弓弩手,半蹲着身子,崩開弩弦。弓弩高高舉起,一支支箭矢,燃着火簇,炮管伏立,靜待越軍登岸。

第四十章未雨綢繆第五零二章趁亂脫身第五零一章崩盤之局第三四零章重箭似雨第五零一章崩盤之局第三零七章南呂小霸第一六一章滌盪蠻地第四三七章原始神魔【上】第二八六章天仙聚會第五八三章渾水亂態第六八二章餘音(下)第三三三章舉薦一人第一一九章五溪黑虎第二八九章衆仙法駕第四五九章玄門隱憂第三八四章變生肘腋第六六二章返還本源第二六七章黑水銳士第六四四章贏家通吃第四十一章五載悠悠第二一七章日夜遊神第二零七章東嶽鍾起第四四四章鎮守一方第五四六章多寶如來第一零五章社稷(下)第三五零章玄都門人第五一六章陰都天子第四十七章囊中之錐(下)第三一二章火中取栗第四十二章驟然生變第十五章殺人放火第三六五章玄門祖師第一四七章人心詭譎第六零九章不留餘地第二十五章頭角猙獰第四三八章原始神魔【下】第一三七章圖謀虎皮第一七七章萬世一系第三二二章佛門索求第三七五章浩劫無邊第三七五章浩劫無邊第三五五章太上感應第一零五章勢若危卵第一零一章白虎(上)第四三三章天象禁忌第五三一章神佛之爭第二七二章血色震怖第九十六章蕪湖軍情第二八二章勝果在望第二四零章金剛吼獅第六一九章諸佛烙印第三六一章教主演劫第六五零章大羅道輪第一七四章世界升格第一一四章戰意沸騰(上)第六八五章大羅(下)第二十一章如沐春風第六五三章萬古執着第五七五章神劍易主第五四六章多寶如來第二六三章頂尖人傑第二一二章自投羅網第六四六章大日扶桑第六六三章地獄生變第一三一章兵甲幾何第五九一章第一滴血第四八六章風捲殘雲第一二六章惡意(上)第三四八章強國之始第二六九章誓師北進第四十八章十丈雄城第一五二章先天盡矣第四五一章通寶金光第四六五章渾圓不壞第三十四章香茗龍泉第五四六章多寶如來第二十章元神法力第四一六章天外有天第一零一章宣宗中興第六二一章闢地開天第二十一章如沐春風第三三四章聞師老矣第五零六章陰雲將起第二八八章餘波未了第六三二章唯恐不亂第四二九章參演神變第三五一章太上三寶第一四六章山君厚禮第四六三章寶光如來第一六九章惡夫兇道第一九六章刀成飲血第一零二章白虎(下)第三三六章提兵而上第一三九章官道神道第六十六章生殺予奪第二四九章地元大丹第二十四章荀氏三老第二五六章吾道成矣第二六一章煉百家言第三二一章不死梧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