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零九章不留餘地

————

這一位東嶽天齊仁聖帝君端坐帝位上,身披一十二色寶光,冠冕帝服環佩交鳴,周匝五色祥瑞彩霞沉沉浮浮。

“只是,鞭長莫及啊……以吾現如今的處境,又是身處佛門諸天之境,還真就是有心無力,未必能幫到玄都什麼。”

空曠寧靜的帝宮之內,一根根金色的廊柱排列,一篇篇佛門寶經梵文在金色的柱身上浮現,上有一頭頭八部天龍衆盤桓。

八部天龍衆佛性深重,天龍龍吟禪唱,猶自帶着一聲聲佛音,幾有醍醐灌頂之效,自有大智慧、大圓滿法音迴響。

“可是,玄都掙脫先天跟腳,不只是對祂一人有益,對吾等先天五太都有莫大好處,也能讓吾再佛門的處境好一些。”

東嶽泰山天齊仁聖帝君頭痛的揉了揉眉心,倘若玄都道人證入‘萬劫不磨’之道,對祂們幾大化身有着莫大意義。

這當中的利益是實打實的,只要玄都道人能打破先天跟腳的枷鎖,在‘與世同存’之上的道業更進一步,貫通古往今來一切始終。

受益的不僅僅只是玄都道人一人,作爲與玄都道人同源而生的其他幾大先天化身,某種意義上都是一體同心。

東皇太一、東嶽帝君、閻羅天子、原始天魔等先天大神通,未嘗不能繼玄都道人之後,陸續踏入‘萬劫不磨’之境。

東嶽帝君呢喃自語:“那個傢伙,還真是給吾出了一個難題,佛門那些老傢伙可不是吃素的,祂們的眼睛都盯着吾呢!”

“只是,玄都能得‘萬劫不磨’之機,亦是祂開闢玄門,演繹九大神藏,教化無量衆生,身懷大氣運之故,可一不可再。”

“錯過了這一次的機會,下一次找到斬斷先天跟腳,力證‘萬劫不磨’之道的機遇,又要耗費不知多少億萬載年月。”

“玄都能以先天化身之根基,不修道門斬三尸證道,不參佛門過去未來劫數,有着踏入‘萬劫不磨’之造化,這般機緣何其大耶!”

東嶽帝君捏着手中酒爵,眸子中猶如兩點幽火,在不住的跳動着:“時不我予,這可是一尊‘萬劫不磨’的天尊化身,怕是連某些大天尊都未必能有。”

對於玄都道人訊息,東嶽帝君極爲的重視,祂也不得不對其重視,‘與世同存’與‘萬劫不磨’完全就是兩個量級。

如果說‘與世同存’者是宇宙的權柄者,那麼‘萬劫不磨’者就是宇宙的半個主人,是有着相當一部分宇宙權限的存在。

不說玄都道人跨入‘萬劫不磨’之後,大道本源氣機相連之下,東嶽帝君能得到多少好處,至少祂在佛門的地位絕對不同以往。

當然,這一切都有着前提,玄都道人真的踏入‘萬劫不磨’,得到了‘先天一炁玄都紫府上方大羅天尊’的尊號。

只要玄都道人在道門之中站穩腳跟,與三教大師兄一般修爲,就是佛門的幾位古佛,乃至最接近佛祖的那幾位,都要對東嶽帝君另眼相看。

要知道,這可是神話天尊的層次,號稱歷經萬劫而不磨,因果不沾身的頂尖大神通者,就是道門昌盛之時也僅有九位而已。

尤其是論及排面,先天五太演化的‘上元八景金闕混元天尊’,可遠不如‘先天一炁玄都紫府上方大羅天尊’來的驚人。

但凡能被冠以‘大羅天尊’之稱的‘萬劫不磨’存在,都是有着‘混元無極’之望的大人物,是被諸天仙佛神聖矚目的存在。

宇宙蒼茫三千大神通者,未來能走多遠多高,就從祂們身與道合,獲得先天大道封號的那一刻,就有了某種傾向。

“唉……只可惜,佛門是不會輕易接下這因果的,四首黑神代天執刑,佛門不可能在沒有利益的情況下,冒着獲罪於天的危險,插手這一段因果。”

東嶽帝君苦笑的搖了搖頭:“要不然,了不得多賣身幾個量劫,或許能說動佛門諸佛,讓佛門的幾尊老佛出手護持一二。”

“嗯……不過,也不是沒有機會,只是佛門的因果不好欠,沒有十倍百倍的利益,能不欠佛門因果,還是不欠爲好。”

東嶽泰山天齊仁聖帝君面色一陣變換,顯然是有心思將佛門拖下水。只是讓佛門出力援助,所要付出的代價太過沉重。

若非確實是到了不得已,東嶽泰山天齊仁聖帝君絕不想欠佛門的因果,只看祂如今淪落的境地,就知道佛門的因果有多麼不好欠。

以佛門的強勢霸道,沾上了就是大麻煩,哪怕那位口頭上說的很好,給東嶽帝君一個明確的期限,可是東嶽帝君從入了佛門以來,就沒想能安安穩穩的出來。

東嶽帝君看的分明,一入佛門深似海,想要再囫圇着出來,沒有一定的手段,簡直就是癡人說夢,佛門好入不好出可是出了名的。

至於道門闡教一方可能的援助,東嶽泰山天齊仁聖帝君想都沒有想過,道門闡教也不是開善堂的,不可能一而再再而三的出手。

尤其是玄都道人強佔純陽界,引起的反響很是不好,雖然都是爲了成道,便是不擇手段,衆位大神通都能理解。

但,西方太白星也不是沒跟腳的,道門闡教還要照顧昊天天庭的感受,不可能赤裸裸的下場偏幫,激化道門闡教與昊天天庭的矛盾。

最重要的是,玄都道人只是荀少彧五大化身之一,就是遭遇劫數也無傷根本,也算是給了昊天天庭一個交代。

“吾這是要徹底賣身了,就不知道吾這次賣身,能不能給個好點的價碼,要不然也對不起吾脊樑骨被戳了這麼多年。”

思慮了良久之後,東嶽帝君幽幽的嘆了一口氣,雖然不想被佛門漫天要價,可是爲了讓玄都多一些勝算,祂明知是火坑也要往下跳。

畢竟,閻浮世界本尊坐鎮大崑崙山麒麟崖玉虛宮,一時半刻是指望不上的,只能讓祂們幾大化身,爲此費心費力的奔走。

‘與世同存’只能自身獲得大自在,而‘萬劫不磨’卻有着跳出棋盤,有了做爲‘棋手’的資格,誰也不可能捨了送到手裡的機會。

哪怕爲此賣身還債,獅子大開口就在眼前,可是事到臨頭,東嶽帝君心裡就是再多不甘,也不得不咬牙切齒的‘賣’上一回。

東嶽天齊仁聖帝君的臉色一陣變化後,最終只得嘆了一口氣:“世間之事,哪有十全十美?不外乎,退讓妥協爾。”

這一尊先天帝君自帝位上起身,一揮帝袍大袖,擡步跨越茫茫世界,每邁一步就是一諸天,二十四步就是二十四諸天。

…………

西天極樂世界淨土,諸般佛國林立當中,燦燦金色佛光普照大地,一輪輪皎潔寶光高懸天蒼,灑落香雨徐徐。

十二類香葉、花瓣、金蓮,在拂過天地的香風中,肆意的飛舞着,爲極樂世界淨土中央的靈山勝景大雷音寺,憑添了幾許大吉祥、大慈悲的佛韻。

大雷音寺後院,佛陀成道之所,古菩提寶樹下,釋迦摩尼佛盤坐九品金蓮之上,周身佛光通明照徹着大千世間。

九品金蓮之上呈現三千蓮瓣盛開,萬千佛光爭相綻放,將釋迦摩尼佛襯托的愈發非凡,一言一行莫不是因緣。

一粒粒佛珠在大佛手中,蘊含萬千佛國世界,閃爍着燦燦佛光,爲世間芸芸衆生照徹前路,點破因緣際會之理。

就是在這一株古菩提下,釋迦摩尼佛參悟十二因緣,成道‘混元無極’之數,以此成爲佛門阿彌陀佛、無量壽佛後的第三位世尊。

這就是被佛門大能稱頌,爲西方佛門至尊的釋迦摩尼佛,一度被佛門比丘們,稱之爲最接近佛祖的無上存在。

“南無阿彌陀佛,安忍不動,猶如大地,靜慮深密,猶如秘藏,大願宏德,證十佛輪與三乘十依止輪,破末世十輪,轉十惡業輪!”

釋迦摩尼佛捏動佛珠,在一粒粒佛珠世界中,恍若仙靈神女的飛天神祇顯化,身上披着金色七寶袈裟上,有着琉璃、瑪瑙、水晶等寶物點綴。

“善哉,善哉,善哉!!”

這一尊大佛似作獅子吼,又若大雷音轟鳴,一字一句無不清晰,在這當中蘊含着莫可言喻的力量,震盪在靈山勝境。

大雷音寺五百阿羅漢大菩薩,三千揭諦大菩薩,迦藍、比丘、比丘尼等衆,各自安坐靈山勝景之間,坐在蒲團、蓮臺上。

東嶽帝君自東方淨土之間,橫跨一座座‘諸天’世界,踏入西天極樂世界,沿途極樂勝景,經八功德池,過七寶林,沐浴圓覺智慧佛光。

“參見本師,釋迦摩尼佛!”東嶽泰山天齊仁聖帝君雙手合十,微微躬身一禮,對這一尊佛門大聖人致以崇敬。

這無關於佛道之爭,這是東嶽帝君對釋迦摩尼佛這位大道先行者的敬意,每一位‘混元無極’者都是大勢,值得任何人敬重。

‘混元無極’者掌握宇宙間的相當一部分權限,在某種程度上與宇宙位格相若,算得上是半步邁出超脫之道的大人物。

釋迦摩尼佛眉心硃砂微動,淡淡道:“南無阿彌陀佛,老僧觀祥瑞紫氣西來,知貴客駕臨沙門,登吾佛土寶剎。”

“不知東嶽天主,不在東天鎮守‘諸天’天宇,得享八部天衆供奉,享受大自在、大吉祥、大歡喜佛果,卻是爲何而來?”

釋迦摩尼佛盤坐菩提樹下,拈起一片菩提葉,神色恬靜淡然,一股寧靜致遠的氣息,在老佛身上盤桓,乃至經久不去。

“本師貴爲世尊,法力神通不可估量,早已入了不生不滅境地,全知全能與世,朕一念稍動,想必本師就有感應。”

東嶽帝君低聲道:“況且,以本師佛法造詣,遍查諸天之事物,只在您翻掌之間,豈會不知朕拜訪西天極樂,到底有何用意。”

佛門的‘本師’之意,等若道門的‘老師’,二者在意思上相近,都是彼此關係極爲親密之人,才能喊的出口的。

當然,這一尊東嶽泰山天齊仁聖帝君與釋迦摩尼佛的關係算不上好,可當初與元始大天尊達成協議,將東嶽帝君導入佛門者,就是這一尊釋迦摩尼佛。

所以在某種意義上,釋迦摩尼佛就是東嶽帝君進入佛門的領路人,以佛門內部的關係叫一聲‘本師’,確實不爲過。

正是因爲東嶽帝君是由釋迦摩尼佛親自出面招攬,這纔給予東嶽帝君一座‘諸天’鎮守,不然以東嶽世界羣落的體量,一方‘諸天’的天主還是有些超級規格。

雖然這一位令人尊敬的大道先行者,曾經是截教教主靈寶大天尊的大徒兒,與東嶽帝君本尊嚴格來說,是有一段同門之誼的。

但以這一位‘混元無極’者的大成就,足以讓任何存在無視這一位的污點,反而將這一位的優點,無限度的放大再放大。

釋迦摩尼佛安坐十方不動,一如初出世之時,祂所言‘天上地上,吾吾獨尊’的佛偈,整個人都透着一股超然。

“東嶽天主的來意,老僧自然悉數知之,東嶽天主爲何而來,亦因何而來,老僧也看的一清二楚,東嶽天主又有何言,可勸老僧出手?”

注視着東嶽帝君欲言又止的神情,釋迦如來佛不緊不慢道:“插手宇宙原定秩序之中,都是需要付出代價的。”

釋迦摩尼佛明顯是算計良久,毫不擔心東嶽帝君不跳坑裡,有着純陽界釣着東嶽帝君,釋迦摩尼佛不擔心東嶽帝君能跳出祂的掌心。

“既然,本師都將一切準備好了,朕洗耳恭聽,本師只管安排就是。”迎着釋迦摩尼的佛眼,東嶽帝君暗自嘆息。

“從此以後,與佛門的關係牽扯越來越重,所謂的脫身佛門體系,徹底成了癡人說夢之語。”

釋迦摩尼佛根本就沒給東嶽帝君討價還價的機會,一句話就堵死了東嶽帝君所有的掙扎,只要東嶽帝君有所求,就只得任由釋迦摩尼佛搓揉。

第三七三章宇宙元磁第三零六章自強之機第二零五章蠻亂神州第六四四章贏家通吃第一八六章紫日現世第一四七章人心詭譎第二六九章誓師北進第七十六章風聲鶴唳(下)第四二九章參演神變第五九零章心黑手黑第四四八章機遇臨門第四一四章玄都仙界第五五一章今非昔時第三二四章各人氣象第九十章雷雨(中)第四三六章法天象地【下】第三七零章舉世皆敵第二九八章輪迴脫身第六三七章氣運神宮第四十二章驟然生變第五五三章生身恩仇第四四二章神魔道域【上】第九十四章掙開金鎖第五八三章渾水亂態第五五零章大仁不仁第五一九章殺劫重重第五零六章陰雲將起第五三四章了斷因果第四一零章氣運反哺第五九零章心黑手黑第一三六章金骨不敗第九十三章周天佐輔第三零八章吳刀刀譜第五八六章天外來客第六十九章餘波二三(中)第三九七章混元不死第三十五章潛龍勿用第五零三章剎那回眸第四八五章坐山觀虎第八十三章不器(上)第二九九章名符其實第三七七章回天轉日第二十四章荀氏三老第四三一章愈演愈烈第二七二章血色震怖第七十五章風聲鶴唳(中)第四七二章崆峒僞印第四九一章脫繭化蝶第六五二章三教掌故第三三三章舉薦一人第二八六章天仙聚會第一六六章宗師貴乎第一零三章金剛不壞第一八九章蕩盡天地第一五五章橫縱連橫第三五七章元祖魔宮第二零三章何時天厭第二章祖竅石鏡第二九十章仙道是非第三二四章各人氣象第一二八章東陽城隍第三七二章天仙鬥法第一二八章東陽城隍第三一八章勢猛如虎第五四九章掌教崑崙第一七零章安放安屬第二零七章東嶽鍾起第五九六章李代桃僵第四一八章青敕貴重第四十八章十丈雄城第二十六章佛法神通第五九零章心黑手黑第五二二章天尊封號第五零六章陰雲將起第五三六章不立文字第六二二章一念解脫第四二零章註定一戰第三五三章亂局開端第九十三章周天佐輔第九十二章螳螂黃雀第三六三章身證天仙第六二五章禍端苗頭第一八零章蓄勢久矣第九十章雷雨(中)第四十五章囊中之錐(上)第六八三章大羅(上)第二二零章秩序崩塌第三十二章金身污垢第六八二章餘音(下)第六零一章霸道若斯第五八八章甕中捉鱉第四四三章神魔道域【下】第二二二章血戰不休第五十八章逐城(下)第十六章鬱鬱蔥蔥第三二八章漁翁之利第一七零章安放安屬第一零一章宣宗中興第二零零章共氏血裔第二二九章百鍊戰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