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二六章先天道爭

————

“哼……”

與此同時,惡鬼道羅酆山中,混一羅酆六天鬼神高座帝宮之內酆都陰天子,淡淡看了一眼佛門八部天衆環伺溟海虛空。

“佛門八部衆?”

在感受着佛門八部衆明顯的警告之意,這一位陰天子嘴角閃過一抹若有若無譏誚之色,蒼白有力的手指用力的捏了捏帝位。

“佛門的胃口,還真不是一般的大,十三萬方世界的體量,也不怕被撐死。”酆都陰天子陰冷的語氣,低聲唸叨了一句,不滿之意溢於言表。

只是,酆都陰天子縱有千百般不滿,也終究沒有出手,在惡鬼道八十一頭陰龍咆哮聲中,祂緩緩閉上了威嚴的雙目。

“佛門啊……”

一剎那間,恍若整座羅酆山帝宮,都陷入了一片幽幽晦暗之中,只有一道尊貴莫名的身影,端坐在至高的帝位上。

先天五太成道之事,根本瞞不住這些有心人的眼睛,佛門能在此時來堵門,其他幾大化身的處境顯然與酆都陰天子類似。

因而,這一尊酆都陰天子若不想全面開戰,就只得將這一口氣忍下來。佛門八部衆中那一股若隱若現的佛門大神通之力,可是讓酆都陰天子看的真切。

而一旦全面開戰,後果不是酆都陰天子乃至於幾大先天五太化身所能承受的,酆都陰天子不可能爲此徹底翻臉。

畢竟,證就先天大道者‘與世同存’,爲三千大道化身之一,不可能因爲一時的得失,就與後天生靈一般動輒生死相搏。

先天大神通都是不朽不滅者,可能千萬載對道果大能是一段漫長的歲月,但對先天不朽的大神通者們而言,就是億萬載也不過彈指一揮間。

一時的得失勝敗,從來都不會放在先天大神通的心裡,先天大神通間的博弈,往往一場成敗至少要綿延幾千幾萬萬載。

便是延續到宇宙的歸墟,三千大神通歸入大道之中,也不是沒有可能的。

…………

宇宙深處無名之境,一方無邊妙法世界之中,大道道臺九重之上,盤坐着一尊口若懸河,宣講大道的紫衣道人。

三萬萬里紫氣籠罩在這一方無名之境,上有龍鳳麒麟等神獸、神祇顯化,更有一位位仙靈、天祇捧丹奉藥,恭謹的侍奉在周匝。

這紫衣道人演繹大道,九重道臺之下衆多玄門弟子聽得如醉如癡,赤明、清微、通幽三位道人氣象蒸騰,三花聚頂五氣朝元,九品蓮花綻放圓滿,一枚道果雛形在其上跳動,似乎下一刻就會跳出一枚太乙道果。

“大道無形,生育天地;大道無情,運行日月;大道無名,長養萬物;”

驀然,道人輕輕停頓了一下,口中嘿然一笑,撇了一眼天外之所在,再度若無其事的開講,顯化千重祥瑞,萬重寶光遍灑天地。

虛空天外之境,一絲絲金光正在天外盤桓,與一點紫氣焦灼,隱隱約約間佛音四起,又有道氣橫空當世,與佛光佛性角力。

此時此刻,不只是原始天魔、酆都陰天子、玄都道人三位,就連東皇太一的山海大域,也有着佛光在其中閃爍,一尊億萬丈金身法相盤坐虛空,其警告之意昭然若揭。

“吾不知其名,強名曰道。夫道者:有清有濁,有動有靜...…”

對此,玄都道人只若不知,依舊口若懸河,講解三千大道真意,對天外天虛空的佛光看也不看,只是眉宇間那一抹肅殺,卻是愈發沉凝。

顯而易見,玄都道人心頭憋了一口怒氣,只是佛門既不主動撕破臉,也不自己強行下場。只是在天外虛空駐足滯留,既起到了警告的作用,也讓道人找不出翻臉的理由。

…………

嗡——嗡——

虛空層層坍塌,化作最爲原始一點,帶起一片片空洞,一方虛空大域在兩尊大神通的交手下,被打的四分五裂破碎不堪。

無量量巨神與寶光如來金身,每一尊都有着一方大域般的體量,在二者的爭鬥之下,掀起一片片宇宙天災氣象,一座座世界被淹沒在毀滅潮汐之中,崩解爲最爲微小的顆粒沙礫。

任是修爲再高的神仙妖魔鬼怪,甚至半步大神通級數的存在,在兩尊先天大神通鬥法的餘波之下,也只能不甘的化爲飛灰。

不知多少修行人被波及,死劫從天而降,任其千萬載修行,苦心打磨道行道業,也脫不得這一場天災殺劫臨頭。

數以千萬計的大修行人,往日裡在各自世界中稱尊作祖,可是在這一場席捲一切的天災面前,都與普通的百姓蟻民毫無區別。

萬千神光拂過一方方世界,一座座世界生機凋零熄滅,化爲無數的殘骸四散,佛光普照十方大千,將這些世界殘骸碎片渲染的猶如金鑄一般。

兩尊大神通皆以無量法身相鬥,東嶽大道法身莊嚴肅穆,寶光大道法門慈悲開示,一舉一動都能讓數以千百計的世界崩塌。

這二位大神通者一路大戰,打得虛空宇宙震動,致使一方方大域糜爛,億萬萬生靈頃刻間化爲灰飛,散落在無邊宇宙之中。

一位力之大道至強至高,一位寶光佛法無邊,先天神通牽動大道根源,撼動着一方方虛空所在。甚至在鬥法到了關鍵時,就連一些先天大神通垂落的目光,都被二人給生生的磨滅。

兩尊大神通法力神通愈發恢宏,一方方虛空大域發出不堪重負的悲鳴,可是卻沒讓這二位有着一絲一毫的停頓。

此刻,幾大先天五太化身都被牽扯住了手腳,可是寶光老佛那一方也不會有佛門大佛前往支援,這是先天大神通們的底線所在。

說到底,佛門諸佛縱然強勢,可到底還有道門、魔門牽制,還有衆多出身人族、龍族、妖族、蠻族的大神通在一旁冷眼旁觀。

佛門若真是太過強勢,爲此犯了衆怒,進而引得衆位大神通者的牴觸之心,才真的是得不償失!

十三萬方世界固然重要,足以讓佛門再多一方諸天,與道門三十三天進一步拉近距離,可是也沒重要到,必須讓佛門掀翻三千大神通共同制定的格局。

神光與佛光在轟鳴着,東嶽帝君與寶光寶佛這一戰,可謂是決定十三萬方世界真正歸屬的博弈。兩尊大神通自然全力以赴,神通法力恢宏之極,一道道大神通法門在虛空間碰撞。

寶光如來老佛若勝,自是十三萬方世界入手,演化佛門第二十五諸天,奠定’古佛’果位的基礎,爲‘萬劫不磨’這一步做準備。

而東嶽帝君若勝,與寶光如來的這一份因果,不但徹底了結,東嶽世界羣落再無因果羈絆,東嶽帝君也能在三千大神通中打響自己的名頭。

東嶽帝君與寶光如來自然明瞭其中關竅,對此只是心照不宣而已,而兩尊先天大神通的大道之爭,也是到了最激烈之時。

時光大河浮現過去、未來、現在,兩尊大神通者打入時光大河之中,以過去、未來、現在作爲戰場,延續着這一場先天之爭。

…………

宇宙虛空浩瀚無垠,吞吐着混沌鴻蒙之氣的宇宙,無時無刻不是處於擴張的狀態,無時無刻不是在吞沒着混沌的邊界。

須知,宇宙的三千虛空大域,也處於一種擴張的狀態,每一座虛空大域都極爲廣袤,就是道果大能之士貫穿兩方虛空大域,都要耗費幾十萬、上百萬載的漫長歲月。

除非是先天大神通法身廣大,有着大道權柄在身,旦夕之間就能走遍三千大域,見遍諸天萬界的萬象萬態,纔有能爲遍遊三千域。

正因爲每一方虛空大域的廣袤無際,其間誕生了不知多少的精彩,每一點精彩或許只在瞬息之間,但卻是最讓大神通們珍視的資糧。

先天大神通永生不壞,執掌着大道權柄,作爲虛空宇宙的大道化身的祂們,每一位都是文明道路的牧羊人,不止牧養者芸芸衆生,還牧養着文明的發展。

這三千大域虛空,便是三千文明的方向道路,每一條文明道路的方向,或爲物質道路,或爲修行道路,或爲精神道路。

經過無數萬年來的自然演變,三千虛空之中的道路,有的大同小異,有的卻是南轅北轍,各種道路都是每一虛空域的本質所在。

在衆多虛空大域中,位居最末的一方大域,是爲一方末法虛空之域,亦被稱爲太嶽大域,其所屬世界大多處於末法之世。

這一方太嶽大域在宇宙中地位特殊,其所轄的萬萬世界,大多是陷入衰亡狀態的世界,其中天地靈脈寥寥無幾。

世界之中的廣大生靈,就連維持修行肉身元神之用都難,更不要說以此超凡入聖,證就天人不老,道果長生之業。

正是因爲世界的衰落,天地靈機近乎於無,讓太嶽虛空大域的生靈們,只能被迫的走上了另外一條道路,一條不求諸於內,只求諸於外的道路。

當然,世界少了天地靈機,對於修行人是貧瘠之土,可是對億萬萬的普通人族而言,倒也不失爲一方樂土的基礎。

在沒有了妖魔鬼怪,沒有了仙佛神聖後,更沒有了超凡的強權制定後。一切皆以人道規則制定天規地矩,萬法遵從於人道之下,人道自此開啓了黃金盛世的開端。

因此,這一方大域的生靈,皆是以‘人道精神’爲至高,以‘人定勝天’爲至理,不修精氣神三寶,不通無名天道,不養性命之根,以‘怪力亂神’斷絕一切修行法脈,掘斷一切修行根基。

一代代人道之子的前赴後繼,以古老的機關術數爲奠基,開闢了輝煌燦爛之極的人道之世,以人道紅塵的滾滾洪流,吞沒一切的牛鬼蛇神,成爲三千虛空中人道最盛之地。

機關術數的極致戰力,四萬萬機甲戰師匯聚起來的力量,不說是橫行無忌所向披靡,可是機甲師們如若蝗蟲過境般的恐怖毀滅性,堪稱一場場遍及虛空大域的天災。

由此,讓這一方大域雖靈機寡薄,是名符其實的窮鄉僻壤之所在,可是卻在三千大域中小有聲名,讓一些排名在前的大域都不敢妄動。

當然,這人道絕巔的文明力量,與道、佛、魔三大超脫者自然沒法比,可是在諸流旁門之中,着實是一股泥石流般的存在。

人道文明至此,已是攀升到了最巔峰,人族雖是不修神通,不明道行天心,可是機關術數達到巔峰,也能實現精神不朽。

這太嶽虛空大域的億萬衆生,精神寄託在人道文明絕巔造物‘十地摩訶薩迦樓羅識’上,以‘十地摩訶薩迦樓羅識’實現精神的不朽,將精神的光輝延續億萬載不止。

太嶽人族上不敬天,下不敬地,以煌煌人道之勢凌駕一切之上,在機關術數之道鎮壓了一尊又一尊的半步大神通後,已然是踏上了後天人道的最高峰。

然而,就在太嶽人族躊躇滿志,試圖將人道大勢,拔高到先天大神通這一層次時,一場恐怖無比的天災,驟然降臨了太嶽大域。

東嶽泰山天齊仁聖帝君與佛門寶光如來佛之間爭鬥,終於波及到了這一方虛空大域。這兩尊大神通者的偉岸之極的力量,只在一剎那間的碰撞中,就摧毀了太嶽大域半數以上的世界。

“殺……”

東嶽泰山天齊仁聖帝君與白光如來的殺念,匯聚成一股實質般,化爲一道難以言喻的滔天洪流,撞碎了不知幾多的世界。

“殺,”

太嶽人族往昔稱雄的機關術數,以及萬萬機甲戰師,在這一場激烈的碰撞中,還未升起恐懼的情緒,就被打成無數的齏粉。

“不……”

在先天大神通級數的碰撞中,太嶽大域的諸多世界疆域,就如同夾在中間的泡沫,兩位大神通者只是稍稍用了點力,就將這一枚泡沫擠壓的粉碎。

無數的世界殘片,席捲着數之不盡的哀嚎,將這一方太嶽大域化爲了阿修羅血場。

只有幾座接近於紫敕位格的上層青敕世界,乃至真正的紫敕世界,能在這一場激烈碰撞中,依舊搖搖欲墜的矗立在虛空之中。

第四四零章青雲直入【中】第四五四章打破虛空第五七零章帝劍太阿第五三八章混元氣象第四一一章國人振奮第三九一章鑄封神榜第三四九章克禍定亂第六十九章餘波二三(中)第三一四章重安舊人第六八七章玉京(中)第二零一章波瀾初現第一七八章亂象紛呈第六零六章太白殺性第一六八章昔年一決第三三六章提兵而上第二九八章輪迴脫身第七十一章厲兵秣馬(上)第五二五章金剛怒目第四一二章未雨綢繆第五六八章博浪驚濤早睡,早起,第九十五章揚州諸侯第五十四章定亂(下)第四一二章未雨綢繆第五零九章成道契機第三二八章漁翁之利第六一七章寄生胎盤第九十章雷雨(中)第五九七章主神烙印第六二五章禍端苗頭第五二八章氣運佛字第五一二章玄陰禁器第二七九章兵鋒所指第五八八章甕中捉鱉第四十六章囊中之錐(中)第六五二章三教掌故第七十四章風聲鶴唳(上)第五九零章心黑手黑第四五九章玄門隱憂第一一一章上元八景第二二一章神道征伐第一六五章見以顏色第一五八章以心印心第十四章石鏡終動第三九七章混元不死第四四二章神魔道域【上】第六一八章坐蓮臺者第三五三章亂局開端第五八八章甕中捉鱉第二三零章八九金身第一三三章人道九州第三三六章提兵而上第四三五章法天象地【上】第一三四章狹路相逢第一章荀氏少彧第六零七章未來天尊第五七五章神劍易主第六零零章四首黑神第二零三章何時天厭第一三三章人道九州第一三二章上古真血第二七六章證聖一刀第六七二章蛇吞象(中)第三十一章大光明咒第十五章殺人放火第四七七章金烏驕陽第五六零章太阿霸楚第四五零章萬丈雄城第一六五章見以顏色第五七三章忘情與世第四十八章十丈雄城第六四八章以寶證道第一〖境界劃分〗第三二七章取捨決然第九十六章蕪湖軍情第二二零章秩序崩塌第二五一章屍有餘氣第二〖軍隊等級〗第二六七章黑水銳士第二零一章波瀾初現第二九七章金蟬脫殼第一一九章五溪黑虎第一零三章金剛不壞第二零一章波瀾初現第六二零章六道地藏第一三八章暗箭難防第五九七章主神烙印第二二八章根基已固第三三六章提兵而上第五章寰宇諸天第四三一章愈演愈烈第五六六章世間四苦第三七八章治大國者第五三一章神佛之爭第三一零章天塌一角第三零三章四方雲動第四九九章舉世皆敵第五十一章府城血雨(下)第六五三章萬古執着第八章道家至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