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潛龍勿用

錦平府,大慈安寺,

佛堂正殿,佛祖像前。

三根小兒手臂粗細的檀香,插在一尊雙耳三足銅鼎之上。

嫋嫋青煙,盤恆在這莊嚴佛堂。

篤!篤!篤!

荀少彧身着灰色沙彌袍,臉色平靜的,跪在蒲團之上。

僧人們身着橘黃僧衣,站在大殿兩側廊柱下,默默誦讀經文。

這,是剃度之禮!

從即日之始,荀少彧,就要成爲大慈安寺,在編僧人。

要知道,歷朝歷代,不是隻要剃度成禿頭,就可以和尚的。

歷朝歷代,想要出家爲道、爲僧,都會經過嚴格考察。

出身,家世,來歷,都會經過嚴苛審查,經過層層篩查,上報州、府,經過州、府同意,纔會授予度碟,成爲正式僧人、道人。

而且,一旦經過大寺院、大道觀度碟認可。朝廷亦會撥下款項,用於供養道人、僧人們日常修行。

自大魏立國以來,政、法嚴苛。

唯獨,對佛道兩家,容忍之至。

一百二十載,歷年之時,國政懈怠,但封賞、歲賜不斷。

就連‘公認’的道門領袖,長春道主,亦是以位列國師,超品之席,執掌天下道門信衆。

以至於如今,上至勳貴老臣,下到黎庶百姓,都以出家佛、道,爲顯貴之途,終南捷徑。

大慈安寺,一位鬚髮皆白的老僧,轉動着紫玉佛珠,錦繡袈裟之上,浮動的金絲,顯得極爲華美奢貴。

周圍幾位了字輩老僧人,低聲默誦經卷。

“大師兄,您看,師弟我收的徒弟如何,可堪造就?”了通大和尚,拍着圓溜溜的肚皮,笑嘻嘻的對老僧,說道。

了通大和尚,輩分極高。

在大慈安寺山門之內,除了幾位空字輩老僧以外。

‘了’字輩僧人,已然是實打實的高層了。

而且了通大和尚,不僅輩分高。神通、武功,俱是大慈安寺第一人。

在大慈安寺,衆多修法、武僧人當中,威望深重,分量着實不清。

而作爲了通大和尚的徒弟,荀少彧輩分不低,亦必然會受到諸多僧人們的矚目。

在大慈安寺,闔寺上下之內。

就是看在,了通和尚這一張老臉上,荀少彧亦最少是個中層待遇。

不要認爲‘輩分’不重要,在對於論資排輩,甚是重視的佛道兩家而言。

‘長幼有序’,亦是維持道統,百載千秋不衰的根本。

不過,‘輩分’愈高者,想要收徒衣鉢,所要帶來的非議,也會極多。

不是誰都會想着,要在頭頂上,多出幾位‘師叔’,或是‘師叔祖’的。

想到前幾日,了通和尚帶着童兒,言詞灼灼的,要收下這童兒做衣鉢傳人,所造成的,闔寺上下的動盪。

瞭然主持,嘴角一抽,無奈的搖了搖頭。

對這個不靠譜的師弟,瞭然主持也說不出什麼來了。

“師弟啊,”

“你也老大不小了,是要做祖師,稱老祖的人了,”

老禪師仍舊,想要點撥一下,這個不讓他省心的師弟。

似他們這般位置,想要做什麼,都是要瞻前顧後,顧忌影響的。

不是想要做什麼,就可以做什麼的普通人。

大慈安寺,亦是一方大寺,在錦平府,底蘊深厚。甚至一些府中豪門,也比上大慈安寺的根基渾厚。

“八十九歲,不算是小孩子了吧,”

瞭然禪師的話,讓了通大和尚訕訕一笑,不敢出言反駁。

不要看,在大慈安寺內,了通與瞭然是師兄弟名分。

然而,在了通二、三歲,做小沙彌的時候,瞭然就亦兄亦父的,扶養了通和尚,足足十幾載有餘。

了通之所以對興盛大慈安寺的執念,如此之重,倒是有大半,是來自於他這位師兄。

所以,哪怕老禪師手無縛雞之力,他一根指頭,都能將這老和尚,給撅出幾十丈遠。

但,在老禪師臉色一肅之後,任憑了通和尚有多大法力,都要老老實實的,聽着老禪師的訓斥。

“什麼事,都不要隨心,要多想,多看,”

“你也老大不小了,不要讓貧僧,老是放心不下你,”老禪師哼了一聲,目光閃爍,落在正一臉平靜的荀少彧身上。

了通尷尬的摸了一摸,自己的大光頭。

老禪師這一番話,顯然是責怪了通和尚,爲了一枚佛舍利,就斷絕道途的魯莽行徑。

在老和尚眼裡,一枚佛舍利,得之我幸,失之我命。

了通和尚的道途,纔是最重要的。

不過,幾十載如父亦兄,老和尚又何嘗不知道,這位師弟的執念,來自何處。

他幽然道:“這童兒,入寺幾日來,不驕不躁,不喜不怒,”

“呵呵呵……性情內斂,內秀天成,由小見大,不得了啊!”

瞭然禪師一雙壽眉,長垂與下,眸光之內,猶如一片死水,波瀾不驚,不起一絲一毫漣漪。

老和尚這一輩子,八九十載的風吹雨打,什麼大風大浪,風雲人物,不曾見過。

對於闔寺上下,那一些籌謀、算計。

在老和尚眼中,簡直不值一提,都是他過去年輕時,玩剩下不玩的。

一介小童兒罷了,就算再如何出類拔萃,亦是入不得這位老禪師的眼。

不過,縱然如此,但要是老禪師的這一番評價,流傳出去,亦必定會在大慈安寺,引起一場軒然大波。

畢竟瞭然老禪師,這將近百載壽數的漫長人生中,什麼大、小陣仗沒有見過?

能得到他的一聲讚賞,無疑會讓荀少彧本身的價值,在衆僧人眼裡升值不少。

要知道,老禪師固然是,大慈安寺主持。

但是他一生不修術,不練武,專注於佛法經意之上,苦苦研習數十載。

一身佛法,可謂高深莫測,卻因爲沒有絲毫的武功術法傍身。數就與凡夫俗子一般,不過百數。

如今的瞭然禪師,壽數將盡,然而一寺之首的大位,懸而未決。

大慈安寺的各方,有資格窺伺‘主持’之位的僧人,都蠢蠢欲動。

這一敏感時刻,瞭然禪師的一個態度,都會讓人翻譯出,十幾、數十不同的意義。

了通大和尚對這位,一生專研佛法的主持師兄,異常尊重,低聲解釋道:“師兄,這童兒命格尊榮,不似凡類,或許,會是我大慈安寺,未來興盛之關鍵,”

了通和尚說的模糊,但老和尚心中卻敞亮之極。

大慈安寺,一直想要走出錦平,將勢力範圍,蔓延到其他的府縣,做到聲名傳遍一州之地。

大慈安寺的所想,也不只是他一家所想。

諾大益州,修行道脈多似牛毛。

上至州府,下至縣鄉,哪一脈,哪一派,不想將自身的影響力,蔓延出去?

只是,每一鄉,每一縣,無論大小,都有道脈盤踞。

牽一髮,而動全身。

他們大慈安寺,可以打掉一鄉、一縣,甚至一府。

但在一州之力下,大慈安寺恰恰又是微不足道了。

更何況,大魏立國百二十載,各方穩定,已然是一種,難以打破的默契、平衡。

任何道脈,想要大興,都需要一場大洗牌。一場可以波及,天、地、神、人、妖、鬼的大清洗。

這,即是鼎革天命,改朝換代!

老和尚聞言,沉吟一會,問道:“那,你認爲……”

“他,會是那個益州天地,鐘意青睞的潛龍?”瞭然禪師不知爲何,攥着紫玉佛珠,緩緩盤轉念珠。

了通和尚,臉上帶着一絲笑意,嘴脣微動,道:“師兄亦認爲,此子會是益州潛龍麼?”

“怎麼,不是嗎?”

瞭然禪師深知,這位師弟的一身修行,冠絕大慈安寺。

天眼通,可觀肉眼不可見之象,遍知十方法界,一切衆生相。

能讓了通和尚如此態度,荀少彧的命格,怎麼可能平凡?

老禪師眼瞼低垂,神色晦澀:“你的行爲,讓老僧不得不這樣去想!”

‘益州有龍’,是早在大魏初立之時。就在益州之地,流傳甚廣的一則‘箴言’。

突勒人當時,正值野性未去。

血浮屠之名,震懾天下一十三州。

政治上,採取高壓統治,恐嚇黎庶;軍事上,以疲民勞役,消耗壯勞。

對於這‘箴言’之說,雖嗤之以鼻,但不妨礙他們,以這‘箴言’做藉口,一次次盤剝益州勞壯。

爲了這一‘箴言’,益州之地,在大魏最初的幾十載,就有數十次大起義,上百小動亂。

在這無數慘烈的起義中,反而讓那一則‘箴言’,深深的烙印在了,千千萬萬益州人的心底。

“阿彌陀佛,”

了通長長道了一聲佛號:“師弟,不知,”

看着老禪師,不解的神色,又重複道:“師弟,真的不知道此子,是否潛龍,”

“這,在貧僧眼中,並不重要,”

他沉聲說道:“師兄,真龍之道,大勢煌煌,”

“是天地之間,最爲根本,最爲玄妙之道,”

“師弟縱然證就羅漢果位,都未必可窺探其中一二,”

“更何況,師弟如今,修行大損,佛心不穩,一身神通十去七八,焉能探知得到天地之機?”

老禪師若有所思,頷首點頭:“那麼,這童兒……”

了通和尚幽幽道:“既然不知道,誰是潛龍種子,誰纔是爲王先驅的僞龍,”

“又何妨礙,一些施恩!”

第五一二章玄陰禁器第一零八章勇猛精進第六二七章一元殺劫第五零九章成道契機第三七九章生於憂患第三一二章火中取栗第三四零章重箭似雨第六二四章餘澤甚遠第四二五章世界崩潰第三三三章舉薦一人第三五六章仙道劫數第二零六章人存地存第四一六章天外有天第三四四章呂國名器第六七三章蛇吞象(下)第六三四章正統之爭第六一三章宙光根源第二七三章飛來石峰第一六八章昔年一決第四五零章萬丈雄城第八十三章不器(上)第二三零章八九金身第六四二章物盡其用第四四六章擊鐘金仙第三二五章且舍且得第二七九章兵鋒所指第四四五章道境天地第二四三章子午神魔第二一三章舍吾其誰第六十八章餘波二三(上)第二一零章暗流洶洶第四四六章擊鐘金仙第四七七章金烏驕陽第二七七章天人斷指第四二五章世界崩潰第一七零章安放安屬第五五九章人人如龍第十三章謀定後動第四零一章披甲百萬第六三九章混沌鐘身第六四五章朕既家國第二七二章血色震怖第五十一章府城血雨(下)第一七三章十載末劫第六六五章日漸崩壞第五七一章浴血如火第四零九章人王道果第四九零章身具雛形第三六九章太乙道果第六五一章惡客登門第一八二章道人注視第一八一章玉石俱焚第六十八章餘波二三(上)第二二一章神道征伐第四一七章真靈似珠第四零九章人王道果第六四零章死而不僵第五八七章主神亂入第一八一章玉石俱焚第四二二章虛空戰爭第二四六章叩問心路第三一八章勢猛如虎第一六四章東北起火第四一九章上元真王第八章道家至寶第一五九章天刀雛形第一六零章天方八柱第五五零章大仁不仁第六七四章晉升(上)第二六八章名分之諾第十六章鬱鬱蔥蔥第四九六章精神之爭第一五六章一刀難得第三六二章心魔玄都第三六四章天外道境第三九九章強弱逆轉第二六八章名分之諾第二五三章三十六屍第二二四章天災滅世第五一三章北陰遺蛻第三六九章太乙道果第三八一章親人不親第三四五章斬禍除根第六七二章蛇吞象(中)第四四八章機遇臨門第二七二章血色震怖第六六零章磨刀霍霍第三五四章血染佛土第五六一章法網恢恢第三六七章耳提面命第八十五章不器(下)第六零一章霸道若斯第四一三章蛟龍覆海第三四七章孤家寡人第一六九章惡夫兇道第四十二章驟然生變第一一二章二四密境第四零三章蓬萊餘元第三二零章天心不測第一七二章治蠻三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