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八三章變生肘腋

燁庭,鳳梧閣!

衆多重臣、大臣,恭謹的矗立在殿中左右,荀尚觀漠然看着玉案上的奏疏,逐字逐句的看着疏上的內容。

這一份奏疏,是經過神通符籙傳遞的重要信箋,非是重要性超乎尋常的軍情訊息,也不會用上糜費甚大的符籙來通稟戰情。

鳳梧閣中一員員重臣大將,紛紛注視着荀尚觀平靜的面孔,等待着君侯的宣告。

鄭、宋二國的蠢蠢欲動,其壓力直逼燁庭,讓肅穆沉重的燁庭,氣氛愈發低肅了三分。

“淵水會戰,聞太師率軍直搗羣蠻,鎮殺三蠻首領,驅散四十萬蠻兵,大展吾呂國國威。此爲吾荀氏開國以來,史無前例的大勝,嗚呼!壯哉聞太師!”

驀然間,荀尚觀撫案而起,眉宇間的一縷喜意久久不散,高聲說道。

轟!

這個突兀的消息,砸的殿中諸臣面面相覷。但是擊潰數十萬蠻兵,着實是呂國少有的一場大勝,歷數呂國戰事,其影響力都能排在前三。

譁!

殿中數百卿大夫,遽然伏身叩首,齊聲賀道:“恭喜君侯,賀喜君侯,吾呂國國運昌隆,南陲萬里又可享二百載安寧,邊陲無戰事,國事則永昌。”

數百卿大夫齊聲之下,震得鳳梧閣都微微一顫,迴盪與鳳梧殿內外。

幾十萬蠻兵的潰逃,等若打斷了邊陲蠻人的脊樑,沒有二百載的休養生息,想要再度集結幾十萬蠻兵作亂,簡直就是癡人說夢一般。而且二百載的修養是一方面,另一方面還是要有真正的頂尖強人坐鎮,否則再多的蠻兵,也只是一盤不足道哉的散沙。失去了南陲蠻人的掣肘,對於呂國未來的發展,其意義是非同凡響的。

“哈哈哈……”

荀尚觀暢然開懷,一覽諸侯冠冕,道:“聞太師與社稷有大功,與萬民有大德,與天下有大行,如此大德大功大行,寡人當以亞父尊之。”

聞淵明這一戰的影響力,雖然現在還未有體現,但誰也不會小覷,一支擊潰幾十萬蠻兵的【黑水銳士】。倘若有着這樣一支強兵坐鎮幾國邊境,一直小動作不斷的鄭、宋二國,只得暫息旗鼓了。

當然,燁庭中還有一支【飛凰神兵】坐鎮,一旦真有危及呂國社稷存亡之事,這一支【飛凰神兵】就足以保證呂國的社稷存續了。

一名荀氏大臣嘆息:“君侯宏恩,天下莫不以太師爲楷模耶!”

“君侯宏恩,太師必爲天下之楷模!”殿中衆臣無不欽羨,向着高座君位的荀尚觀,叩頭言道。

亞者,次也,尊敬如次父!

荀尚觀以‘亞父’尊謂聞太師,殿中諸臣誰不動容。縱然老太師四朝元老,但這名分也太重了,幾乎就是明確了其朝中第一人的名位。

荀尚觀道:“敕封聞太師的詔書,爾等用心編撰,勢必讓天下人都知,老太師大功大德大行。”

“諾!”

殿中諸臣紛紛應諾,整肅的聲音,迴響於殿中。

對於人道九州,尊王攘夷乃是政治正確,國與國間的利益爭端,都是爲了一己的私心私利而已。只有攘服四夷之功,方是真正的功業。

上大夫範宜治進言,道:“君侯,既然南陲無戰事,吾呂國對於北方鄭、宋二國屢屢挑釁,也該做個迴應了斷了。”

“哦?”

荀尚觀眉心一跳,道:“鄭、宋二國固有挑釁之舉,但吾呂國淵水會戰大勝,【黑水銳士】死傷無可計數,以吾呂國久戰疲乏之師,迎戰鄭、宋二國養精蓄銳之兵,卻是不爲兵法之道。”

他緩緩撫摸着象徵呂侯的銅鈕金印,面上無喜無怒,道:“宋國與呂國爲姻親之國,寡人修書一封呈予宋侯,想必宋侯會理解呂國善意的。”

不理解的話,了不得一場兵戎相見!

範宜治垂頭問道:“不知,對於鄭國的咄咄之勢,又該如何應對?”

荀尚觀搖頭道:“無需去應對,以鄭公的老謀,以及鄭國衆大臣的見識,豈會輕易與吾哀兵相爭?”

【黑水銳士】之強悍,經歷了數十萬蠻兵血戰的洗禮,已經是天下公認的強兵強軍,若是再有幾分機緣,未嘗不能成爲呂國的第二支鎮國道兵。所謂鄭國【玄鳥】、宋國【兇虎】、呂國【飛凰】,三大道兵鎮壓豫州諸國,若是一朝極盡昇華,未必不能抵達道兵級數,一舉打破豫州三強分立的大局。

“況且,還有一個上蔡,需要寡人權衡利弊。”

“吳回氏的……一尊上古火正,沒想到還有如此的驚喜啊!”

荀尚觀手掌壓在君位上,眸中幽幽深邃,輕輕看着奏疏末尾上,那一筆帶過的上蔡輿情。

…………

鳳鸞閣!

亭臺水榭,石橋拱起,流水潺潺,花枝搖曳。

姒宣雲端坐在水榭中,手上持着一柄碧玉寶扇,扇柄垂着一根紅絲寶帶,拴着一兩枚美玉寶珠,紫檀、青璃二位近侍伺候左右。

而在水榭之外,一名名精幹的內侍,目光炯炯有神,觀察巡視着四周。

這些內侍都是宋國陪嫁過來侍從,一個個最少是【伐毛洗髓】境界的武道強手,是姒宣雲在燁庭中最爲信任的班底。

“那個小崽子,真是成了勢頭了!”看着呈上的信箋,輕輕晃動翠綠寶扇,姒宣雲淡然一笑,尖細的柳眉上,泛着一絲冷意森森。

眸光視線之下,這一張紙箋倏然化爲飛灰,浮灰飄飄搖搖,自姒宣雲如羊脂白玉般的指尖飄落。

“夫人,那小崽子確實今非昔比了,婢子特意讓親信之人,對上蔡那裡做了一番查察。”

青璃俏麗的面龐上,一臉的凝重,一字一頓道:“真真是觸目驚心,上蔡如今的局勢,已經全在那個庶子的掌握,上蔡幾十萬黔首百姓更是隻知那個庶子,而不知燁庭教化。”

“麾下更有數十先天大將,三位近乎大宗師的中府三車,以及經歷蠻人血戰,士氣正銳的數萬勁卒,甚至自身更是一尊肉身成聖級數的大高手,這等實力勢力,已經非是等閒可以視之了。”

由於荀少彧並不在意隱藏自身的實力,因此有心人幾乎都能得到這一份情報,所以青璃根本沒有耗費多少時間,就得到了手上這一份真切到不能再真切的勘查情況。

“肉身成聖?”姒宣雲目光一凝,玉手青筋露出,捏着寶扇玉柄嘎嘣一響。

姒宣雲家學淵博,宋國更是大有來歷,如何能不知【易筋煅骨】八十一煉肉身成聖的難得,以及內中的大機緣。

萬載之前的天子之爭,那一尊蓋世霸王棋差一招,致使黯然落敗,卻至今都沒有完全死透。不得不說與他臻達金剛不壞之境,肉身不損不磨,難以真正斬殺有着極大的關係。

“怎麼可能,不過就是一個庶子而已,竟然……竟然……”姒宣雲低聲自語,美眸中的惡意愈發深重,讓人不敢直視,連水榭中的氣氛都不由冷卻了幾分,

“怪不得,人常有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之說!”

“也就是說,就連本宮也要避開那個小崽子的勢頭了?”姒宣雲徹底警醒,荀少彧在上蔡表現的惡意,讓她不得不重視。

哪怕是她身份清貴,但是應對一尊肉身成聖者的惡意,也是不敢有分毫大意的。就以宋國姒氏一國之底蘊,對於一尊肉身成聖級數的大高手,也必然要有所忌憚。

“夫人,現在的荀少彧已經不是那個帶着幾百騎兵,出走燁庭的那個荀少彧了。”

青璃冷靜的說道:“現在的他,手上握着精兵悍將,在上蔡一地呼風喚雨,權勢聲威大的驚人,藉着這次蠻亂的機會,雖名爲一任武功大夫,實際上已有了割據自立之實。除非是違反君侯敕令,公然起兵作亂,否則咱們暫時是奈何不得他的。”

“難道,咱們就這麼算了?”姒宣雲不甘的說着,芊細的手指捏的吱吱作響。

“如此一來,賀兒的封邑,難道就不要了?”

“那個小崽子,有膽子篡奪賀兒的封邑,本宮這個做母親的,就要看着賀兒挨欺辱不成?”

姒宣雲的玉容上浮現一抹怨憤,捏的寶扇扇柄不住的作響,若非這一柄寶扇也是一口寶兵,只怕她都能直接捏成一把玉碎粉末。

紫檀面色微變,道:“夫人,您的意思是?”

顯然,一生順風順水的姒宣雲,是不會忍下這一口氣的。

姒宣雲冷笑道:“反正本宮是忍不下這一口怨氣的,既然尋常的手段,已經奈何不得這個小子,本宮就讓君侯親自動手,給那小子一個教訓。”

“畢竟,這事兒本宮佔着法理,上蔡有一部分的封邑,就是屬於本宮賀兒的。都是那個小子假借名頭,在賀兒身上潑髒水,用陰謀詭計篡奪來的封邑,根本不得呂國荀氏的認可。”

“本宮就是要君侯,給個明確的說法道理,本宮就不信諾大個燁庭,還找不得一個說理的地方?”

“實在不行,吾宋國姒氏的【惡虎】,也不只是個擺設。”

…………

滔滔淵水,勢洶且急,湍急的水勢,寬廣的河道,形成了這一道天險。

荀少彧一身素衣,與老太師把臂同遊,觀望着這一道洶涌難測的淵水主幹河道。這是自淵水會戰以來,兩人第一次,或許也是最後一次的把臂同遊。

兩方在利益劃分上,縱然有着一些不合,但是幾日以來的言辭交鋒,倒也有了幾分情份。

“老夫已將上蔡的形勢,彙總了一番後,一併報給了君侯,對於上蔡的實際歸屬上,還是要等着君侯的決斷。”

聞淵明輕輕說道:“不過,以君侯的胸懷,老夫奏請之事,十之八九是會應準的,但是一個大宗傅、一個大宗伯,荀氏三老已經讓你得罪其二,公子還是好自爲之吧!”

要知道,所謂的千里上蔡之地,原先的主人可是大宗傅荀太庸。若非大宗傅將這一塊封邑拿出來,作爲賜予族人的封邑,以荀少彧一介庶子的身份,有着一方十里采邑封地,就已經是較好的待遇了。

而荀少彧有着如今之勢,自身的城府、天資是一回事,但若沒有荀太庸的賜予,也就沒有機會掙脫燁庭的枷鎖,在這一方邊陲在地大展拳腳。

現在卻又篡奪荀太庸嫡孫的封邑,這在道義、情理上都站不住腳。

荀少彧直言說道:“這事的原由,確實是吾理虧在先,只是在當初形勢之下,讓吾偏安一隅,只顧着自身安危而捨棄數十萬黔首百姓,吾不爲也!”

荀少彧對於上蔡大夫之位,可謂是垂涎已久,而他冒險出兵的重要原因,就是有機會名正言順的染指上蔡大夫之位。若非如此,他關起門戶自成一統,也不失爲一個不錯的自保方式。

聞淵明幽幽一嘆,道:“可是公子,你當初在整合上蔡的時候,用的手段可都不甚光明正大啊!”

“藉機曲解燁庭的詔令,用蠻人之勢強行逼迫整合四蔡,手段高明的很,讓老夫都自愧不如。”

荀少彧低聲一笑,道:“沒辦法啊,誰讓吾就是一個爹不疼娘不愛的庶子,一個沒機會創造機會也要往上爬的可憐人。”

“吾若是個既不愁身家性命,又可以坐吃等死的嫡出公子,自然不會耍弄什麼手段。只可惜啊……吾沒這個命數,真可謂是心比天高命比紙薄。”

聞淵明凝重的看着荀少彧,目光中的身材着實有些怪異。

“你的命數,可以一點也不薄!”

老太師嘿然冷笑,邁步向着黑水大營的方向走去,依稀間尚有餘聲浮動。

“老夫承諾上蔡大夫之位,究竟能不能成,還要看君侯的意思。荀太庸、荀太微可能不會在意一個小兒輩的封邑,只是君侯卻不會不在意他們二位的想法。”

“還有呂國夫人那一方,君侯也不能不考慮進去,四蔡之中就屬你的根底最淺最薄,就算老夫一力推薦,你又有大功可以堵住衆臣之口,那個位置你也未必能坐穩。”

“好自爲之吧!

老太師的身影已經遠去,但雄渾蒼勁的聲音,兀自迴盪在荀少彧的耳畔。

第三十七章羅漢堂前第三十三章石鏡驟動第二二八章根基已固第二七五章上古吳回第五五五章舊怨新仇第四五六章道果成矣第五八八章甕中捉鱉第一三零章涼薄至斯第一六六章宗師貴乎第七十二章厲兵秣馬(中)第五五三章生身恩仇第二零一章波瀾初現第三六四章天外道境第六二八章洞玄天帝第二八五章重煉神兵第六一八章坐蓮臺者第三四零章重箭似雨第五九三章亂象叢生第一零一章白虎(上)第五十三章定亂(中)第四零五章刀劍之爭第六二七章一元殺劫第四三五章法天象地【上】第一零五章勢若危卵第三三六章提兵而上第五四六章多寶如來第四八四章覆地【大章】第一一九章五溪黑虎第十五章殺人放火第三八三章虎牢大獄第五三八章一炁三清第七十一章厲兵秣馬(上)第五零五章羅酆六天第四二三章大羅無劫第六七三章蛇吞象(下)第二零七章東嶽鍾起第五零六章陰雲將起第五七七章靈氣復甦第四三八章原始神魔【下】第三五一章太上三寶第四三八章原始神魔【下】第七十六章風聲鶴唳(下)第二七三章飛來石峰第一六二章得饒人處第一八七章浴日冥海第二五零章法劍青峰第三七三章宇宙元磁第五十七章逐城(中)第三零六章自強之機第四五三章世界之外第一六二章得饒人處第六三八章混沌大鐘第五三九章闡教霸道第一九九章煊赫軍威第三七三章宇宙元磁第二十九章老屋陰風第六零一章霸道若斯第六七五章晉升(中)第六五六章最後一搏第六四八章以寶證道第一三六章金骨不敗第一九八章徵兵重安第一七五章虛空劫數第六三一章圖謀輪迴第四一四章玄都仙界第六四九章斬我明道第三二零章天心不測第六五七章潛龍出淵第一九四章一炁化身第五二八章氣運佛字第一三一章兵甲幾何第四一一章國人振奮第四六一章天地神人第一四一章上下離心第二四三章子午神魔第二九八章輪迴脫身第五四五章天地同壽第六五四章垂釣時光第二零八章第一朝會第二十章元神法力第六六零章磨刀霍霍第五零七章亂象驟然第八十一章神兵軀殼第二一三章舍吾其誰第三二八章漁翁之利第六零四章金身佛血第三八一章親人不親第六五九章一念遠遁第五一三章北陰遺蛻第三十四章香茗龍泉第二零八章第一朝會第一三一章兵甲幾何第三四三章宣武諸侯第二六一章煉百家言第一九六章刀成飲血第四六五章渾圓不壞第四七一章軒轅血裔第五六二章惡龍殺念第四八八章誰是贏家第六七九章俱焚(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