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八五章重煉神兵

爛柯福地!

天地驟然大變,風雲席捲山岩,狂雷咆哮震得山體亂顫。

所謂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雖是一方方世外仙境,但在天地異象之中,這些世外仙境反應尤爲的劇烈。

這些紮根於天地根源的仙境,縱然有仙家大能鎮壓地勢,但在天地本源的呼應下,亦生出一道道水火風雷交相演化。

“機緣至矣……”

荀少彧道袍鼓盪,頂上三道清氣凝結三朵蓮花,胸口五道精氣滾滾涌動,自身道行臻達極致,只差一籌就能開花結果,孕育出璀璨道業。

肉身神藏之道臻達圓滿,引得天地共鳴,精氣神三寶之道演化鬼哭神嚎異象。

一身磅礴駭人的精氣,徐徐溫養荀少彧肉殼,一絲絲精血元氣匯聚於力極、精血、元氣,三大神藏再以精血爲基,在千錘百煉中不斷壯大。

這是荀少彧以三大神藏之力,磨鍊這一尊不朽肉殼,讓肉身生機旺盛強大,具備斷頭抽腸而不死的強大生機,擁有種種不可思議之能爲。

他藉着天時,以大智慧、大毅力自闢一道,於精氣神修行之法上,開闢一條‘精’之一道的修行法。

而荀少彧作爲此方天地,第一位即將證就肉身神仙的修行人,自然是備受這一方天地本源的關注。

因此,在他成道的那一刻,纔會鬼哭神嚎,天驚地動。

此世修行之道,所謂道、佛、魔三家,毋論路數善惡清濁,都是一般煉神修性的功夫,在煉精存命上無有多少建樹。固然在修行中,有着道門金丹、佛門舍利、魔門魔種之分別,然此三者本就是一般殊途同歸,都是練神達到一定境地的成果。

雖然道門不壞仙體、佛門金剛琉璃身、魔門陰濁魔體,看似都是肉身上的修行,但究其本質上,依舊是元神法力凝聚而來,萬變不離其宗,只是以元神法力塑就一具法身,看似是血肉之軀,實際上只是一團虛無元氣罷了。

而荀少彧開闢的修行路,卻是真正專注錘鍊肉身,最後將肉身軀殼,煉成一尊度世寶筏的無上法門。

荀少彧道音輕啓,緩然開口:“肉身渾圓,純陽元神,三災九劫,功證圓滿無礙!”

他盤坐於劍臺,眸光前所未有的明亮,其中閃動着智慧覺悟之光,五十載的默默積累,深藏功與名的他,已然做好了踏入神仙大道的準備。此世神仙大道,與主世界【超凡入聖】武聖人之道相若,一旦證就神仙大道,就是一步邁入了仙道世界高層。

這一步的邁出,於荀少彧而言意義重大!

要知道,這一方仙道世界的修行體系,已然不同於東嶽世界的路數,紅塵中的爭龍爭霸固然重要,卻非神道存世的世界一般,有着屍有餘氣,冥土開闢龍庭的大機遇。這一世的天地氣運,都掌握在道、佛、魔三家的手中,也可以說是盡在六尊天仙人物的手上。

唯有仙道執掌大勢,其他都是旁枝末節,根本無關大局穩定。而荀少彧若要在仙道世界中攥取氣運,就只有不斷的勇猛精進,積攢圓滿三千教化大功,一舉成就天仙大道中人,到時氣運自然加身,獲得難以想象的造化。

而證就神仙大道,荀少彧就是此方天地真正的高層人物,距離至高無上的天仙大道,就只缺少內功、外功的積累。

轟——

肉身氣血沸騰,一滴滴精血蘊含驚人的力量,三百六十五枚大竅恍如一枚枚大星,迸發出磅礴之極的氣機。打磨圓滿的元神法相,吞吐天地純陽氣機,以天地陽氣溫養法相,肉身血氣孕養元神道行,肉身、元神兩相結合,化作一股驚天動地的大法力。

這一股法力的孕生,剛一出世就震動爛柯山,磅礴不可一世的氣勢,自荀少彧身上浮現。一如大日初升的一剎那,沛然難當的雄渾氣勢,肉身元神交融時,迸發莫可言明之力。

與此同時,身畔那一口青峰劍器,溢散着沸然的劍氣,帶着絕滅一切衆生,斬斷世間情苦的道意,一躍出鞘化作劍龍,翱翔於天地虛空。

…………

爛柯絕巔,金光洞!

一池蓮花驟然盛開,一片片蓮花瓣灑落洞內,絲絲清香淡雅之氣流轉。

一尊道人豁然睜眼,看了一眼身畔的蓮花池,隨即目光似乎透過千百間距,看向山上的某一處。

“吾這清風徒兒,竟已經瀕臨證道的邊緣了!”作爲這一尊道人的嫡傳弟子,一身氣數已與道人氣運相連,如今在這證道的關鍵時刻,氣運有所動盪,終是驚醒了這一尊長年陷入冥冥虛無大定中的祖師。

所謂氣數有消漲,祖師一身羅天之數的道行,對於關乎自身禍福干係之事,心血來潮自有感應。祖師看向荀少彧荀少,眸中喜意幾乎溢出。

“莫非,吾爛柯一脈,終要有一尊神仙出世了。”王質祖師亦驚亦喜,以他羅天之數橫渡劫波的心境,也難以壓制住心頭的狂喜。

三千教化大功,一尊神仙中人就有着五十大功,等若教化五十位地仙之功!

得了這一份教化大功,足以讓祖師的氣運更甚一籌,羅天之數的修爲也能更近一步。

“嗯?”

驀然,祖師靈覺一動,燭照周天事物,詫然道:“好驚人的天地異象,竟然動搖了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天地間到底出了何事,讓天地大道如斯震動?”

驚醒過來的祖師,突然感到爛柯山地脈幾如一頭咆哮的地龍,向着四處橫衝直撞。若非他以大法力大神通,佈置下重重禁止禁錮,這一座爛柯山地脈當即就能被震得四分五裂。

“好驚人異象……”祖師輕輕一哼,自道袍中飛出一道玉光,自洞中徑直遁出。

玉斧化爲玉光,落入爛柯山地脈的深處,這一口神仙寶器綻放道韻流光,將躁動的地龍生生鎮壓下去。

任憑福地地龍如何翻動,也挪不動這一口玉斧神光。

“嘿……清風徒兒將要證道,沒想到天地生了這麼大的亂子,天地驚亂鬼哭神嚎,也不知是善是惡?”這一尊祖師眸光閃動,看向荀少彧的方向,一個念頭倏然涌起。

“不過,就在這個時候,天地間就生了鬼哭神嚎的異象,難道……真是吾這徒兒?”

這一個念頭來得突然,去得也極爲突然,爛柯祖師眸子一片漠然。

自家徒兒天資橫溢,自是大喜事一件,但是引得天仙祖師的重視,也不知爛柯山能否擔得住。

“禍耶?福耶?”祖師神思內斂,幽幽嘆了一口氣。

這一切的思緒,都隨着天地異象的逐漸消退,而漸漸隱沒在心頭。只是這一點念頭,卻不知不覺紮了根系。

…………

天地異象逐漸散去,青峰劍器泠冽生威!

“機緣到了,機緣到了!”

荀少彧眸光開闔間,一絲絲鋒芒泄露。

荀少彧五指伸開,一面石鏡驀然踏破虛空,落於他的手中。石鏡鏡面絲絲裂縫交織,演化道文寶篆,龍章鳳錄蜉蝣,朦朧中若有天音低唱。

自從主世界本尊肉身成聖,這一面石鏡就再度落入仙道世界的太極化身手中。

荀少彧對於此方仙道世界,是投入了極大心力的,自然不會輕易捨棄。能有機會染指青敕世界,又是多大的機緣造化。

如今的石鏡經歷了淵水一戰的洗禮,幾乎就是半口神兵,雖然最後一步的晉升,可能難之又難。但如今就有一樁千載萬載不遇的大機會擺在眼前,能讓這一面石鏡真正邁入神兵級數。

“世界本源在躁動,驚天地泣鬼神,幾尊天仙大道人物的目光,也都被天地間的變動給牽制住了。正是吾掠奪世界本源,以天地之根作爲精粹,將石鏡修復到第六品。”

荀少彧面帶漠然,並無一絲即將邁入證就神仙道業的驚喜,只有着一股順理成章的平靜淡然。

“一口神兵級數的寶物,應該能讓【未來道身】的戰力,真正能踏入天人之域了吧!”

能有一尊天人級數的戰力作爲底牌,讓荀少彧的底氣更甚三分。

此時石鏡鏡身一十二萬九千六百道的裂縫,如今已然修復了三千六百之數,是寶兵級數所能達到的極致。

“再往上的神兵級數,就非是寶兵三千六百之數能及。至少要恢復裂痕七千二百之數,才能演化元靈真性,滿足晉升通靈神兵的最低要求。”

諸般念頭自荀少彧心頭掠過,擡手斷然將石鏡扔入虛空。讓這一方石鏡順着虛空裂開的一絲本源氣息,落入茫茫世界本源中。追溯着一絲本源氣息,石鏡綻放恐怖的力量。

轟——

鏡面上的那一尊【未來道身】,豁然睜開雙目,似有雷霆一閃即逝,模模糊糊的面龐上,帶着超乎世間之上的淡薄。

轟——

無邊無際的世界本源,似乎受到驚動一般,源海上波瀾頓生,一重重巨浪高高掀起,在落下的那一刻,含着世界破滅生壞的極致力量。

一方石鏡屹立源海之上,吞吐着洶涌湍急的無邊源海。

第六六零章磨刀霍霍第三二六章詭邪三刀第一零七章帝宴(下)第七十四章風聲鶴唳(上)第三五六章仙道劫數第一三零章涼薄至斯第一零四章興衰無常第一六四章東北起火第九十三章周天佐輔第五五三章生身恩仇第四四四章鎮守一方第一二二章地祗符籙第六七六章晉升(下)第十七章源力品階第五九三章亂象叢生第一零七章新舊交替第二九一章茅山太陰第六七二章蛇吞象(中)第二七四章三目神將第四三六章法天象地【下】第五八八章甕中捉鱉第一零二章勃焉忽焉第四十二章驟然生變第二十一章如沐春風第五零七章亂象驟然第三二一章不死梧桐第一二三章夢中顯聖第三四二章武威昭彰第二十二章明哲保身第六零三章貪字害人第五三一章神佛之爭第七十五章風聲鶴唳(中)第四三四章殘陽如血第五七三章忘情與世第六十三章棋盤內外第五五七章人情債來第二九七章金蟬脫殼第一五一章虎亂(下)第三七五章浩劫無邊第六十章赤氣恢宏第三二三章風波最惡第五七六章莫名之機第二五三章三十六屍第三零八章吳刀刀譜第四零三章蓬萊餘元第一一九章五溪黑虎第五零五章羅酆六天第六十三章棋盤內外第一零一章白虎(上)第四九二章遁走之機第三一三章亂象紛紛第二五八章衆仙盈朝第二六五章斬斷禍根第五零六章陰雲將起第四四九章人王神念第六十三章棋盤內外第六八七章玉京(中)第五零一章崩盤之局第五六二章惡龍殺念第四四四章鎮守一方第十三章謀定後動第五八零章離經叛道第五八三章渾水亂態第八十八章困虎(下)第五四八章佛門大勢第一零六章陰世龍庭第六四五章朕既家國第一五七章孽龍無餘第六十章赤氣恢宏第四五二章強者盛宴第六七二章蛇吞象(中)第四七五章一元初始第一五二章先天盡矣第六八四章大羅(中)第五四八章佛門大勢第六十三章棋盤內外第五十六章逐城(上)第六十七章甕中捉鱉第七十九章驟然風雨第一一七章紛至沓來第十四章石鏡終動第一零零章崩殂(上)第一四四章討一公道第一四七章人心詭譎第八十七章困虎(中)第三十九章內外剛柔第四五九章玄門隱憂第四七三章先天道機第六十八章餘波二三(上)第二八八章餘波未了第五十三章定亂(中)第五二七章虛空大夢第二零八章第一朝會第二八四章鬼神驚泣第六八六章玉京(上)第二十八章放下屠刀第二十七章舍利圓光第三三二章五品神兵第五零二章趁亂脫身第一六二章得饒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