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胡惟庸的正確用法

第88章 胡惟庸的正確用法

胡惟庸心中非常激動,但面色沒有任何異樣,只是平靜地回道:“胡惟庸多謝宋先生。”

宋濂卻是眉頭一皺,“私下,還是以宋兄稱我,至於宋先生這先生兩字,可是字如山重,我宋某可絕當不得胡兄的先生。還請胡兄莫再如此了。”

胡惟庸很是聽得進話,冷靜地說道:“多謝宋兄相助,此番恩情,胡惟庸記下了。”

宋濂搖搖頭,沒有再說些什麼。

而他心裡,則是對胡惟庸很滿意。

爾後,宋濂看向章溢道:“章兄,先在宋某府上歇着,待我將胡兄引薦給將軍後,等我回來,再與章兄進行一番學問的切磋,如何?”

章溢點點頭:“如此也好,那就麻煩宋兄了。”

宋濂笑道:“既如此,胡兄先和我一道往將軍府去見將軍吧,章兄就在此等候。”

章溢與胡惟庸都沒有反對。

隨後,宋濂便與胡惟庸一道,往將軍府趕去。

章溢看着宋濂和胡惟庸的背影,目光中閃過一絲陰鬱。

程德放下手中的情報書信後,便揉了揉眉心。

這些情報書信,基本上都是淮安城那邊的。

由楊璉署名的一些重要情報。

主要有兩個重要的情報。

其一,絕聲衛在安東州附近,抓捕了周七三,而楊璉也向何三五陳明瞭之前有關自己,將他交給何三五處置的事情,但何三五拒絕了這個提議,讓楊璉將周七三送往泗洲城,交由自己來處置。

其二,李三七派人在濱海附近巡視時,截獲了三名來自日本的僧人。他們是在大都接見元朝皇帝后,並獲得一些豐厚的賞賜,準備返回日本的。如今,連同三名日僧在內,以及那些豐厚的賞賜,全都歸了泗州軍了。三名日僧和這些元朝皇帝賞賜的東西,正被絕聲衛押送着,朝泗州城而來。

這三名日僧,經過絕聲衛的拷問,已經招供了他們各自的名字:友峰等益、竺西等梵、東曙等海。

而且,不止如此。

他們還招供了,他們三人是古先印元在日本的弟子。

而古先印元是入元留學僧,於1318年入元,1326年回日本。

看到這裡,程德的心中極爲激動。

日本,竟然是日本。

日本那裡,可是有豐富的白銀礦山的。

而這白銀,正是他目前所欠缺的。

並且,隨着今後泗州軍士兵招的越來越多,這白銀明顯會捉襟見肘。

但要是將日本據爲己有,那些豐富的白銀礦山豈不都是自己的?

而且,真的等將來平定天下後,他也就可以不必再爲銀子發愁了。

他記得,原先歷史上朱元璋,也是爲銀子的事情,可是發愁了很久的。

當然,程德也明白。

飯要一口一口吃才行。

他的實力,目前無法吞得下日本。

但他相信,不久後,肯定可以有機會拿下日本的。

只是,想要拿下日本有個難題:大海中如何尋找日本,而不迷路。

但現在有這三名日僧在,這就不是問題。

有這三名日僧帶路,這日本將來遲早歸爲自己的地盤。

正好,也可以免去後世華夏人民的災難。

不過,想要讓三名日僧成爲帶路黨,也不是不可能。

至少,他們在絕聲衛的逼問下,倒是招供了一些信息。

這點,說明了他們還是怕死的。

只要怕死,就意味着有空子可鑽。

若是再輔以泗州宣傳部的思想灌輸,然後久而久之同化了他們。

這樣一來,他們也就心甘情願成爲帶路黨了。

想到此處,程德的心非常激動。

也不知,現在的日本,實力有多強。

有這三名日僧在手上,想必可以問出不少東西來。

如此一來,便可以針對性地提前佈局。

良久。

程德才平復心緒,喃喃道:“我的實力,還是不夠強啊!”

忽然,就在此時,府裡下人來報:宋濂求見。

程德一聽到是宋濂,便讓下人,去將宋濂請到書房議事。

沒過多久。

宋濂攜胡惟庸進了書房。

程德看着宋濂旁邊的人,目露疑惑,不解地看向宋濂。

“宋濂拜見將軍!”宋濂朝着程德躬身行禮道。

胡惟庸反應很快:“學生胡惟庸,拜見將軍!”

胡惟庸?

程德面露異色,這不是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位宰相嗎?

結局老慘了。

他怎麼來了?

莫非是來投靠自己的。

看着宋濂,又看了眼胡惟庸,程德心中似乎明白了什麼。

“都起身,不必多禮。”程德面色平靜地開口道。

宋濂面帶笑容,望着程德說道:“將軍,屬下想向將軍舉薦一個大才。此人,正是我旁邊站着的胡惟庸。”

程德點點頭:“不知此人有何本事?”

宋濂看向胡惟庸,胡惟庸便站出來道:“回稟將軍,學生不才,願作將軍府下一幕僚。當今之世,生民多艱,死生之異,往往在於毫髮之間,離亂之仇,無以言敘。聞得將軍立下宏志驅除胡虜、恢復中華,是以學生來此相投。而且,以學生來看,元朝丞相脫脫好名,欲建不世之功,變鈔開河,致使天下兵戈不斷,加之元朝根基已爛,將來這大好河山,惟有真正的雄主能擁得。依學生之見,將軍便是這真正的雄主。”

聽着胡惟庸語調鏗鏘,看着他目中飽含敬佩的模樣。

程德差點相信了他的鬼話。

心道:這傢伙,是會演戲的。

這麼吹他,還面不改色。

不愧是人才啊!

程德沒有立即迴應,而是沉默不語。

胡惟庸心中有幾分忐忑,目露期盼,低着頭,面露恭敬。

宋濂則是詫異地看了胡惟庸一眼。

心想:沒看出來,此人還是個心中有熱血的士人。

不應該啊。

之前,挺沉穩的一個人。

怎麼好端端地就似乎變了一個人似的。

宋濂在一旁暗暗琢磨着胡惟庸的時候。

程德將視線移向胡惟庸,終於開口發話了:“你的意思,我已經明白了。看得出來,你也是個有本事的。我思之再三,你便先在將軍府做一個書佐吧!暫時先和宋瓚一起,在將軍府藏書室整理一些書冊。此外,你和宋瓚一樣,給我的幾個義子當老師。宋瓚負責上午教,你就負責下午教。我這個安排,你覺得怎樣?”

胡惟庸沒有絲毫磨蹭:“屬下願意。”

看着胡惟庸低着頭的模樣,程德點點頭:“宋主簿,就麻煩你走一趟,將胡惟庸帶到將軍府藏書室,並把我對宋瓚和胡惟庸的安排,一併告訴宋瓚。”

宋濂聞言,連忙應道:“是。”

程德擺擺手道:“你們下去,各自忙去吧!”

“是。”宋濂、胡惟庸躬身應道。

望着宋濂、胡惟庸離去的背影,程德陷入了沉思當中。

胡惟庸嗎?

程德打開了伏案旁鎖着的木箱,取出裡面的《圖強絕密》,找到了記憶中關於胡惟庸的拼音記載:胡惟庸罪狀,不宜獨任以政,恐滋久爲國大蠹。

看到這一句,程德呆坐了半晌。

他已經知道,今後該如何用胡惟庸了。

想到這裡,程德嘴角露出了一抹微笑。

(本章完)

第97章 才設軍機處,便有緊急軍情到第126章 爲緩泗州軍缺糧之困,姚廣孝獻計攻第80章 泗州英靈祠第280章 所謂君臣一心第77章 元廷詔令第199章 陳友諒欲建漢稱帝第76章 諫言十疏第148章 請徵虜將軍三思第217章 當塗城八百里急報第117章 張邋遢:天意難測第178章 程德赴約人間醉,意外見到沈萬三第204章 康茂才:在座諸位不知幾人能活?第89章 韓伯高低頭第106章 商議反攻揚州路第174章 程德檢查義子四書功課,章溢書房夜第87章 英雄何須問出處第78章 防備計略定,程德教義子第150章 江山路,喧鼙鼓第250章 黃州大戰(三)第66章 拒絕招安,城外刺殺第263章 羅燕遇刺而身亡,程德悲痛殺心起第230章 陳友諒:殺你,只因爲你阻擋了我第30章 蒼天佑你不佑我第143章 戰火重燃在淮安,此去不勝絕不還第230章 陳友諒:殺你,只因爲你阻擋了我第50章 欲謀大事,需有謀主第275章 仁厚之君第46章 虛則實之,實則虛之第262章 朝會封賞侯爵激勵羣臣,好學皇帝向第13章 雄心第143章 戰火重燃在淮安,此去不勝絕不還第109章 《泗州日報》第147章 汝中柏心中的野望,淮安城慘烈的攻第66章 拒絕招安,城外刺殺第147章 汝中柏心中的野望,淮安城慘烈的攻第250章 黃州大戰(三)第257章 黃州大戰落幕(陳友諒:今日我雖死第244章 陳友諒:你要相信朕的眼光第138章 李孝慈主動提出學兵法,淮安路八百第9章 紅巾軍來襲第118章 馮國用捨生忘死,終下滁州城第220章 暗謀十萬紅巾軍第188章 真州大捷第27章 仁義之道第201章 陳友諒行毒計,欲削弱泗州軍第223章 出身寒微,不是恥辱第146章 洪澤商人主動提議開港招商,汝中柏第150章 江山路,喧鼙鼓第239章 呂不用的轉變第191章 徹裡不也欲重掌軍權第98章 整備衣甲器械與戰前動員第91章 孔家子弟來相投,誓摘孔聖公名頭第194章 泗州軍炮火的可怕第202章 何九四之子何基第218章 追封泗州郡侯第152章 論歷史定律與周禮,崔瑩歸心泗州軍第157章 裡應外合奪鹽城,程瑩再奪清河城第148章 請徵虜將軍三思第271章 藍玉之請,五年之後第284章 一統天下,神武元年第258章 奪取陳漢地盤佈置與班師回朝第278章 天下三分,處置何家第235章 治國,就是治吏第36章 治蝗綢繆,火銃佈局第265章 衍聖公人選第226章 深夜暗流第211章 封王大典第101章 夜襲元軍,揚泗州軍之名第128章 深夜商議攻江都,爲攻金陵招一萬水第33章 王霸之基第240章 程德:文臣也有血氣,朕心甚悅第49章 濠州之殤,初聞噩耗第137章 泗州軍事學院講學第208章 泗州軍才下江寧縣,陳埜先便獻計攻第36章 治蝗綢繆,火銃佈局第92章 李善長教弟,雨夜說官場第120章 《泗州日報》之白毛仙姑第149章 夜襲泗陽城,李孝慈斬殺達魯花赤第211章 封王大典第36章 治蝗綢繆,火銃佈局第93章 朱重八跑了,竹籃打水一場空第85章 大婚第186章 一步好棋第61章 坐鎮淮安李三七,金湖先鋒常遇春第15章 鄧友德第221章 淮王催臣上奏疏第176章 吳儉夜見章溢吳家存,與沒有泗州軍第59章 金湖論戰,方母教子第242章 對外國策雛形第217章 當塗城八百里急報第184章 兵分四路第36章 治蝗綢繆,火銃佈局第135章 我本農夫,深知民間疾苦第116章 張道陵後裔張邋遢第88章 胡惟庸的正確用法第105章 從今往後,我就叫朱元璋第209章 背水一戰第196章 一日三捷第283章 醉後吐真言,善農吳喜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