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英雄何須問出處

第87章 英雄何須問出處

士兵聽到程德的詢問,連忙回道:“回稟將軍,濠州一切正常。小的,只是代楊大人,給將軍送來一份新婚大禮。這份大禮,已經被小的安排在了泗洲城一家客棧裡。”

程德愣住了,當即便問:“什麼大禮?”

士兵不敢磨蹭:“楊大人在濠州,爲將軍招攬了一些技藝精湛的工匠,各行各業,幾乎都有。按楊大人的意思是,他現在也無法幫將軍些什麼。除了幫將軍鎮守濠州外,唯一所能做的便是,爲將軍招攬一些工匠,以充實將軍所重視的科學院。”

程德聽到士兵的一番話,對於楊威的做法,心中多了幾分感動。

他真沒想到,楊威是這麼替他如此着想的人。

可謂忠心可嘉。

要是這樣的屬下,多一些就更好了。

當然,程德也明白,這也是一番奢望了。

對於那些技藝精湛的工匠,他準備明日去見一見他們。

接着,程德看向眼前士兵說道:“楊威的心意,我收到了。你這次返回濠州後,替我傳一句話給他,這件事他做得很好,我不會忘了他的功勞的。此外,讓他多注意一下安豐路元軍的動向,以防元軍攻打濠州。”

士兵暗暗記下了程德的話,便拍着胸膛昂着頭說道:“是,小的一定將話帶到。”

程德點點頭:“嗯。你先下去休息,等休息好後,你再返回濠州城。”

士兵沒有絲毫猶豫,立即應道:“是。”

望着士兵離開書房的背影,程德這才又將目光看向藍玉。

“我看你心不在焉的樣子,,你是不是還有什麼話想對我說?”

藍玉聽到程德的話,先是一怔,再擡起頭看向程德,目光充滿了堅定:“將軍,我若是提前得到了方主簿的認可,是不是就可以早些跟隨在馮偏將身邊學習兵法?”

程德沒有立即迴應,而是目光平靜地打量了一番藍玉後,才淡淡地說道:“當然。只要你真的通過了方銘那邊的考覈,我這邊自然是沒問題。不過,你突然這樣說,恐怕是爲了你的姐夫常遇春吧?”

藍玉沒有說話。

而他的沉默,以及目光深處的擔憂,便是最好的回答。

程德沒有繼續在這件事上聊,而是換了一個話題:“今逢亂世,生民多艱,豪強如劉福通、徐壽輝,皆兵多將廣,他們將來必有一番大作爲,而我程德不甘其後。且今天下紛亂,豪傑蜂起,男兒大丈夫豈能碌碌一世?在我心中,是很看好你藍玉的。希望你能永遠記住你的志向。還有,我送你一句話——英雄何須問出處。”

藍玉聞言,心中露出幾分感動。

或許,這是自己被認可後的欣喜。

心中得到了一番激勵後,藍玉昂着頭,目光炯炯有神,自信地回道:“將軍的話,藍玉記住了。大丈夫獲取功名,當馬上取,這便是我藍玉今後要做的。我一定會學好本事的,請將軍放心。”

程德欣慰地看着藍玉,拍了拍他的肩膀:“很好。你可讀過《史記》?”

藍玉一怔,撓了撓頭,紅着臉道:“方主簿,還未教我。”

程德清了下嗓子後,便說道:“我接下來,給你背誦一段《史記》的內容,這段內容,你必須要給我牢記。然後,返回淮安城後,就向方主簿請教。事後,記得寫一篇感悟,到時候,讓絕聲衛送來我泗洲城,我要親自檢查一番。”

藍玉則是目光錯愕。

心中有幾分忐忑。

這,將軍對他也太重視了。

頓時,他感到壓力山大。

藍玉惴惴不安的屏息凝神,靜待程德的下文。

而程德也絲毫沒有磨蹭,便直接張口誦道:“項籍少時,學書不成,去學劍,又不成。項梁怒之。籍曰——‘書足以記名姓而已。劍一人敵,不足學,學萬人敵。’於是項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學。”

接着,程德目光緊緊地盯着藍玉,平靜地說道:“剛剛誦讀的一段,都記下了嗎?”

藍玉對上程德的目光,心中莫名地有幾分慌亂,支吾道:“差不多都記下了吧?”

而程德則是眉頭一皺,目光直視着藍玉,眼神多了幾分凌厲:“差不多?你要明白,失之毫厘謬以千里。記住了,就是記住了,沒記住,就是沒記住。以後要是再在我面前說差不多,不用等你姐夫教訓你,我直接上手揍你好了。”

藍玉聽到程德這番話,頓感頭皮發麻,身體陡然間一僵。

藍玉小心翼翼地瞄了一眼程德的神色後,便立即垂下頭,輕聲道:“剛剛將軍說的,我都記住了。”

程德這才滿意地說道:“我剛誦讀的那段,你不僅要記住,還要將它放在心上,終生不能忘記它。”

藍玉緩緩擡起頭,當即承諾道:“藍玉絕不會忘記的。”

見此,程德擺擺手道:“行,你先下去好好休息一陣。等休息好後,就立即返回淮安城吧!記得,注意安全。”

藍玉急忙躬身行禮道:“那藍玉就不打擾將軍了,藍玉告退。”

隨後,藍玉便疾步走出書房,在關好書房門後,藍玉用手擦了擦額頭上並不存在的汗水,然後一溜煙似的離開了此處。

等藍玉離開後,程德這才繼續坐在伏案旁,翻看一些絕聲衛送來的情報。

與此同時。

宋濂府。

大堂處。

此時,大堂裡坐着三人:宋濂、章溢、胡惟庸。

宋濂先起了頭,看向章溢、胡惟庸說道:“昨日,我因忙於將軍的大婚之事,才很晚回府。而府中下人告訴我,說有我的故友求見,但沒見到我便離去了。本來我心中疑惑是哪位故友來見我,沒想到,故友卻是章兄。另外,對於昨日的怠慢,是宋某的不是了,還望二位多多包涵。”

章溢、胡惟庸都道:“事出有因,不必放在心上。”

宋濂目光直直地看向章溢:“多日不見,章兄近來可好?”

章溢聞言,笑道:“這些年,各處遊歷,倒是增長了不少見識。然後,也結交了一些朋友,和以往一樣,還是老樣子。”

宋濂撫須,稱讚道:“固守本心,我不如章兄。”

章溢苦笑道:“這方面,倒是宋兄過謙了。只是,我很好奇,宋兄三年前一別,臨別言說要在深山老林著書,怎麼會入世,還成了泗州徵虜將軍的左膀右臂了呢?”

宋濂臉色一滯,無奈地說道:“此事,說來話長。過去之事,就不必再提了。事情已經是這樣子了,只能這樣了。”

自從上了程德的船,他就根本沒機會下船。

如今,自己的兒子更是成了將軍府的書佐。

可以說,他宋濂已經和程德一榮俱榮、一損俱損了。

身不由己。

但往深處想,他也就釋懷了。

當今天下大亂,又有何處是安寧之地呢?

想到此處,宋濂心中感慨萬千。

章溢聞言,仔細打量了一番宋濂,心道:看來,這宋兄身上有着自己的苦衷啊。

而胡惟庸在一旁聽着,面色始終保持着平靜。

章溢知道這個話題不便往下聊後,便看着宋濂,誠懇地說道:“宋兄,此番來見你,一是爲了和你交流一番學問,從而發現自己身上存在的不足,在今後改之,至於二是——”

說到此處,章溢將目光先是看向胡惟庸,又收回目光,重新望着宋濂道:“這位,便是胡兄,身懷大才。我此次,腆着臉皮,來向宋兄舉薦胡兄,希望宋兄能夠將胡兄引薦給徵虜將軍。”

宋濂將目光看向胡惟庸。

氣宇軒昂,丰神俊朗,飄飄有出塵之表。

這是胡惟庸給宋濂留下的第一印象。

總體來說,這印象簡直是完美。

按宋濂心中的想法,胡惟庸簡直是讀書人的門面。

胡惟庸察覺到宋濂的目光放在自己身上,連忙起身躬身行禮道:“學生胡惟庸,見過宋先生。”

宋濂輕笑道:“我可當不了先生這一稱呼,你還是以宋兄喚我吧!這句先生,只會讓宋某汗顏。”

胡惟庸卻是從容道:“孔子曾言:三人行者,必有我師。宋先生之名,胡某早有耳聞,心中也極爲敬佩宋先生求學的堅持與好學。這些,都是我輩讀書人應當所學習的。因此,宋先生,足以擔當得起先生這一稱呼。還望宋先生莫謙辭了,再謙辭,只怕會徒惹旁人笑話了。”

宋濂朗聲大笑:“章兄,這便是你所推薦的大才嗎?果真有趣!”

章溢聞言,心中則是有些悶悶不樂。

他該怎麼回答,難道說,他是爲了君子守諾,纔將胡惟庸舉薦給他的嗎?

要說他不計較胡惟庸給他設局一事,那是不可能的。

他章溢又不是聖人。

只是,這些不好向他人明言。

若真言說了,與他言行如一的處世標準不符合。

宋濂看到章溢沉默着,沒有回答,也就沒有在意。

而胡惟庸聽到宋濂的話後,心中卻是一鬆。

看來,這機會穩妥了。

宋濂收住笑容後,望着胡惟庸,正色道:“待會兒,胡兄,便隨我一道,前往將軍府去見將軍吧!對於大才,宋某可是知曉將軍求賢若渴。想必,將軍見了胡兄後,會極爲開心的。”

(本章完)

第101章 夜襲元軍,揚泗州軍之名第148章 請徵虜將軍三思第94章 一個和尚,能造成什麼威脅第121章 李善長調任吏部主簿第280章 所謂君臣一心第278章 天下三分,處置何家第206章 識時務者爲俊傑第18章 人心難測,不如不測第38章 佃農艱苦,田主黑心第210章 康茂才陣前倒戈,拿下集慶路第243章 虎口關困境第104章 朱重八落入洪澤湖,羅茂的假戲真做第109章 《泗州日報》第271章 藍玉之請,五年之後第166章 沔陽的先手佈置,少兒軍主將藍玉第241章 親征之議第105章 從今往後,我就叫朱元璋第255章 黃州大戰(八)第178章 程德赴約人間醉,意外見到沈萬三第163章 陳友諒:當我高高在上的時候,無人第139章 元軍猛攻致清河 清江失守,程德欲領第74章 天作之合,賓主盡歡第250章 黃州大戰(三)第78章 防備計略定,程德教義子第94章 一個和尚,能造成什麼威脅第213章 大明君臣論戰餘闕 天完陳友諒,還是第195章 和州終克第36章 治蝗綢繆,火銃佈局第67章 刺殺餘波第14章 肅正風氣第257章 黃州大戰落幕(陳友諒:今日我雖死第147章 汝中柏心中的野望,淮安城慘烈的攻第59章 金湖論戰,方母教子第98章 整備衣甲器械與戰前動員第202章 何九四之子何基第171章 宋濂弟子張定生,未來大科學家倪瓚第62章 勝不驕,敗不餒第155章 反攻清河城 清江城前的安排第137章 泗州軍事學院講學第144章 龔伯遂:既然丞相無情在先,那麼就第262章 朝會封賞侯爵激勵羣臣,好學皇帝向第200章 計除徐壽輝第128章 深夜商議攻江都,爲攻金陵招一萬水第191章 徹裡不也欲重掌軍權第282章 大明第一位世襲國公爵糧國公第225章 天下何種人最爲快活?第117章 張邋遢:天意難測第200章 計除徐壽輝第71章 泗州律法,改革官制第228章 安慶之戰與《大明日報》第21章 攻克盱眙第48章 東明之圍,蝗災初現第93章 朱重八跑了,竹籃打水一場空第13章 雄心第229章 攻佔安慶路之謀隔而不圍第38章 佃農艱苦,田主黑心第113章 羅茂贊程德:運籌帷幄,決勝千里之第107章 劉伯溫獻計,太陽打西邊出來了?第177章 沈萬三夜至泗州城第263章 羅燕遇刺而身亡,程德悲痛殺心起第99章 戰無強敵,攻無堅城第155章 反攻清河城 清江城前的安排第234章 餘闕死,安慶下第27章 仁義之道第149章 夜襲泗陽城,李孝慈斬殺達魯花赤第174章 程德檢查義子四書功課,章溢書房夜第101章 夜襲元軍,揚泗州軍之名第203章 早知如此,何必當初第280章 所謂君臣一心第219章 蕩雁磯預施毒計第73章 城隍殺戮,義子沐英 徐司馬第233章 《大明醫典》第172章 爲科學院選才之研究院第51章 千載一時,不可失也第117章 張邋遢:天意難測第227章 廬州路大捷第280章 所謂君臣一心第82章 李善長的謀劃,程德的憤怒第143章 戰火重燃在淮安,此去不勝絕不還第62章 勝不驕,敗不餒第161章 爲何丞相不將汝中柏留下,卻偏偏將第111章 張士誠白駒場起事第29章 鴻門宴借糧第166章 沔陽的先手佈置,少兒軍主將藍玉第178章 程德赴約人間醉,意外見到沈萬三第56章 其興也勃,其亡也忽第154章 程瑩夜下奪宿遷,馬秀英深夜召泗州第126章 爲緩泗州軍缺糧之困,姚廣孝獻計攻第90章 韓伯高的投名狀第252章 黃州大戰(五)第90章 韓伯高的投名狀第110章 程德聞名天下,張士城欲起事第156章 大周勤政殿君臣論憂愁,劉仁決定繼第125章 七萬大軍歸心第30章 蒼天佑你不佑我第178章 程德赴約人間醉,意外見到沈萬三第283章 醉後吐真言,善農吳喜農第109章 《泗州日報》第195章 和州終克第40章 夜襲洪澤,勢不可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