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初談科舉,未來孤臣

第58章 初談科舉,未來孤臣

“你們怎麼來這裡了?”

馬秀英與羅茂聞言,迅速轉身,躬身行禮道:“見過將軍!”

程德擺擺手道:“不必多禮。你們還沒告訴我,爲何來此處呢?”

羅茂正準備開口時,馬秀英指着大帳說道:“將軍,我們進去說吧!”

程德一怔,環顧左右, 便點點頭:“也好。”

於是,馬秀英、羅茂、程德三人進入大帳裡。

待程德坐下後,羅茂這纔開口道:“將軍,學生來此處,是呂主簿和李主簿共同的意思。”

程德正顏問道:“什麼事情?”

羅茂望向程德,提高了聲調:“唐太宗有言:‘民爲水, 君爲舟。’, 水性雖柔,久之穿石,疏之則可,堵則無益。”

程德面色驟然冷了下來,“你這番話是何意?是李善長和呂不用讓你說的?”

羅茂連忙搖頭道:“這話是學生的意思。”

程德盯着羅茂看了半晌,“你想要說什麼,就直說,不必如此拐彎抹角。”

“是。”羅茂躬身回道。

“至元間,伯顏廢科舉,使士子不能申其志;嚴馬禁,使耕者不能盡其力。民懷怨望,以至盜賊四起,地動河決。以將軍今日之身份,當以古鑑今——革舊弊, 復科舉, 馳馬禁,免田賦, 使士不負所學, 民各安其所, 則泗州治下太平。”羅茂慷慨激昂地說道。

程德思索沉吟片刻,望着羅茂,羅茂也望着程德。

“這些是李善長和呂不用的意思?”程德微眯着眼看向羅茂。

“是。當然,學生也是這個想法,是以學生先前纔有太宗之言一說。”羅茂從容回道。

“好你個羅茂,你這是拿唐太宗專門來給我添堵的嗎?姑且不說你們的建言如何。我要是不同意,就不是一個知人善用的人,我要是同意了,你們以唐太宗的身份擡舉了我,而且又讓你們稱了心如了意。這是把我架在火架上烤啊!若是以後你們都效仿這樣做,乾脆所有的事情都交給你們決定好了?”程德目光平靜地看向羅茂。

羅茂聞言面色一變,低着頭躬身道:“將軍恕罪,學生不敢僭越,還請將軍明鑑。”

程德望了一眼羅茂,“今後若是想要獻言獻策,就直接明說,不要弄這一套,聽明白了嗎?”

“是, 學生保證絕不會再有下一次。”羅茂正色道。

程德輕笑一聲,“好。既然如此, 咱們就來好好談談,馳馬禁這個我准許了,免田賦不是一直在做嗎?爲何重提?”

羅茂接言道:“將軍,這免田賦,依照李主簿和呂主簿的意思,是要面向所有人,而不只是貧苦百姓。將軍治下之百姓,皆受到將軍的恩惠,如此一來,則民心可用。”

程德沒有猶豫:“既如此,那一併免了吧!還有,李主簿和呂主簿可有說免幾年?”

“回稟將軍,李主簿和呂主簿都認爲免三年最好。三年後,凡將軍治下百姓,人人有存糧,若那時開始收稅,則百姓在交稅之後,依然可以很好地生活下去。在此之前,百姓對將軍必定感恩戴德。”羅茂回道。

程德點點頭:“這事,就由李主簿和呂主簿商量着處理吧。”

羅茂聞言後,目光看向程德,他知道接下來將軍所說纔是重中之重。

看到羅茂的目光,程德又看了一旁默不作聲的馬秀英,這才說道:“至於重開科舉一事,我自有思量。此事不必再議,目前還不是時候。不過,你們倒是可以下去商量一下。如果——”

程德頓了頓,“如果重開科舉的話,我以爲泗州科舉可分爲儒科、理科、武科三種。”

羅茂目光充滿了震驚,緊接着,疑惑叢生。

於是,羅茂遲疑着:“將軍,不知這儒科、理科、武科是?”

程德淡然一笑,看着羅茂說道:“咱們就來談談儒科吧!儒科還是考察四書五經,但是隻通過儒科考試的士人,不能再做武職一類的官,也不能做科學院或者今後將成立的工部等相關職位。”

羅茂聞言有些瞠目結舌,愣愣地道:“那通過儒科的士人能做什麼官?”

程德沉默了,須臾,才磨蹭着:“可以修史,或者在泗州學院任職,當一名先生,還或者——說的有些遠了,總而言之,革利弊就要徹底,畢竟古往今來,多少士人空談誤國,數不勝數。”

羅茂沉默了。

他已經初步瞭解到程德對科舉的想法了。

少頃。

“將軍,學生想問——那通過儒科的士人,想要從事其他類的官職,可有其他方法呢?”羅茂有些不死心地問道。

程德笑了笑,“當然有了。”

羅茂聞言目光一亮,“敢問將軍,是何方法?”

程德笑道:“譬如,想要做工部的官,那麼就要通過理科的考試。若是想要做武官,就必須要通過武科的考試。”

羅茂愣住了。

隨即,羅茂看向程德問道:“將軍,若是士人,既通過儒科,又通過理科,是不是意味着——”

程德直接接話:“沒錯,是你所想的那樣。若是一個士人通過了儒科、理科、武科,則該士人將前途無量。”

羅茂聞言,心裡一鬆。

但心中還存在些疑問。

比如,理科考什麼?

還有,武科又考什麼?

甚至,他還想確認下儒科,真的只是考察四書五經嗎?

當羅茂擡起頭看向程德時,發現程德好像沒有繼續談下去的想法,便就此作罷。

將軍心思,深不可測。

羅茂心中嘆息一聲。

這次,他不知道自己,有沒有完成李主簿和呂主簿所託。

似乎是完成了。

但似乎又沒完成。

恐怕李主簿和呂主簿會是失望居多。

就在羅茂沉思時,程德的視線移到了羅茂身上,“關於泗州科舉,分儒科、理科、文科一事,你且爛在心中,不可對他人言說。也包括李主簿和呂主簿,聽明白了嗎?”

羅茂一驚,對向程德平靜的目光,感到一陣頭皮發麻,喉嚨滾動了幾下,才艱難地開口道:“是,將軍,學生必定守口如瓶。”

看着羅茂同意後,程德便繼續說道:“之所以讓你保守秘密,原因是如今還不是談泗州科舉的時候,等他日我拿下金陵後,這泗州科舉一事,我會重提的。當然,若是由你提出就更好了。”

羅茂看着程德幽深的目光,便身體一僵,緩緩點頭道:“學生——知道了。”

這一句,似乎用盡了羅茂全身的力氣。

同時,羅茂心中則是苦笑道:將軍此意,是逼我做孤臣啊!

他想象得到,真到了那一天,由他提出泗州科舉一事時,必然會面對天下士人的口誅筆伐。

到時候,唯一能保護自己的,也就只有眼前的將軍了。

可是,真到那時候,將軍會冒天下之大不韙保住自己嗎?

羅茂對此沒有一點信心。

撇開這些思緒後,羅茂正色道:“將軍,李主簿和呂主簿那邊,關於重開科舉一事,學生得給他們一個交代。您看——”

程德輕笑一聲,“泗州科舉,暫且延後,你就這麼回覆他們就行了。有什麼問題,讓他們親自來淮安城見我。”

羅茂苦笑道:“是,學生記住了。”

而羅茂心中則是腹誹道:將軍這麼說,李主簿和呂主簿,恐怕也不敢親自來說了。

程德看向馬秀英,馬秀英感受到了程德的目光,連忙堅定地說道:“將軍,我也會守口如瓶的。”

程德點點頭,又看向羅茂,“治蝗災一事,呂主簿和李主簿完成得如何了?”

羅茂毫不猶豫地回道:“回稟將軍,濠州、定遠、泗州、盱眙,皆已安排妥當,再過兩日,必能完成將軍所託。”

“很好。不過,洪澤、淮安、清河,包括不久後將拿下的清江,你告訴李主簿和呂主簿,讓他們忙完後,再多費費心。眼下,在蝗災爆發前,能挽救多少土地,便挽救多少吧!雖然我治下淮東比淮西要更加繁榮,但若是蝗災爆發,對百姓來說,也不是那麼好受的。”程德叮囑道。

羅茂鄭重地說道:“是,學生必定將此話帶到。”

“你暫且在淮安城歇息一晚,明日再返回濠州吧!我會安排人護你回濠州的。”程德盯着羅茂說道。

“是,學生願聽從將軍的安排。”羅茂應道。

“來人!”程德喊道。

“將軍。”程德的一位親兵百戶長應道。

“你將軍師帶到我之前住的院子去歇息,明日你和你麾下的人,就護送軍師前往濠州城一趟。而後,你再領着麾下的人返回淮安城。”程德命令道。

“是,將軍,屬下必定安全護送軍師前往濠州城!”親兵百戶長拍着胸膛應道。

程德欣慰地露出了笑容:“不愧是我泗州軍的人,好了!你現在就帶軍師去吧!”

“是。”親兵百戶長躬身應道。

隨後,羅茂躬身行禮,與親兵百戶長一道離去。

此時,大帳裡就剩下了馬秀英和程德兩人。

一時間,兩人都沒有先開口。

頓時,大帳裡,一陣沉默。

俄而,程德望着馬秀英,馬秀英不甘示弱地望着程德。

“爲何不在濠州城好好待着,來這裡了?”程德語氣溫和地看向馬秀英。

馬秀英白了程德一眼,“我有些擔心你。”

“擔心我?”程德一愣。

看着程德的樣子,馬秀英這才正色道:“濠州城那四大田主之前反了,造成了很大的傷亡,就連將軍府都被他們攻下了。我擔心他們的舊朋好友會暗中對付你。”

聽到馬秀英的話,程德臉色劇變,“爲何我沒有收到一點消息?還有,你可受了傷?”

程德決定等明日再見一見羅茂,便會知曉未收到消息的緣由了。

聽到程德關心的話,馬秀英心中一暖,“沒有,只是——”

程德接話道:“只是怎樣?”

“只是爲了保住我一人的性命,犧牲了數百錦衣衛的性命,我——於心不安。”馬秀英語氣有些顫抖,目光充滿了愧疚。

程德沉默了。

“我會好好重恤他們的,他們的家人,我也會好好養着的。他們的孩子,由將軍府養着,肯定也會將他們培養成才的。”程德鄭重地說道。

馬秀英點點頭:“到時候,我會幫忙的。”

程德笑道:“待我肅清淮安路,我必在泗洲城娶你爲妻。”

馬秀英臉紅了,低着頭,輕聲道:“嗯。”

看着馬秀英的模樣,程德雙手搭在她的肩膀上,目光真誠,“我有一件事告訴你,其實,我還有一個女人,她是我的妾,名字叫羅燕。她是一個苦命人,今後你們兩人要互相扶持,共同打理好將軍府。”

馬秀英白了程德一眼,“我知道了。”

聽到馬秀英的回答,程德笑了,“能夠娶你爲妻,上天待我不薄!”

馬秀英嗔道:“油嘴滑舌!”

不過,馬秀英的心裡還是很開心。

隨後,兩人又繼續交談了一陣,共用一頓飯後,程德便讓藍玉安排馬秀英,在距離自己軍營不遠的一座庭院歇息。

然而,就在此時,親兵來報,鄧友德求見。

(本章完)

第97章 才設軍機處,便有緊急軍情到第279章 何三五使計而劉張妥協,大魏吏部尚第46章 虛則實之,實則虛之第66章 拒絕招安,城外刺殺第125章 七萬大軍歸心第4章 泗州城東門守軍第110章 程德聞名天下,張士城欲起事第265章 衍聖公人選第3章 我有個願望第137章 泗州軍事學院講學第278章 天下三分,處置何家第256章 黃州之戰(九)第209章 背水一戰第279章 何三五使計而劉張妥協,大魏吏部尚第263章 羅燕遇刺而身亡,程德悲痛殺心起第144章 龔伯遂:既然丞相無情在先,那麼就第51章 千載一時,不可失也第264章 朝會佈置,滅張滅方第260章 大明朝議,御史大夫黃顯第243章 虎口關困境第174章 程德檢查義子四書功課,章溢書房夜第65章 元使突至第105章 從今往後,我就叫朱元璋第153章 元軍再攻淮安城被擊退,泗州科學院第203章 早知如此,何必當初第49章 濠州之殤,初聞噩耗第28章 經天緯地呂不用第46章 虛則實之,實則虛之第157章 裡應外合奪鹽城,程瑩再奪清河城第59章 金湖論戰,方母教子第245章 程德:眼下有個揚名天下的機會第148章 請徵虜將軍三思第82章 李善長的謀劃,程德的憤怒第133章 張七九心甘情願做紅娘,程德計劃在第16章 回村第105章 從今往後,我就叫朱元璋第115章 法之大務在治,治必在罰第119章 你我有緣,十年後再見第136章 章溢談泗州港口提聯姻,何七一效仿第181章 君子約定第263章 羅燕遇刺而身亡,程德悲痛殺心起第281章 程儒回明第141章 覺醒:施主看上去頗有慧根,與我佛第127章 微服高郵城察民情,收服李孝慈第108章 先攻其心,再採用圍師必闕和四面撓第58章 初談科舉,未來孤臣第217章 當塗城八百里急報第28章 經天緯地呂不用第208章 泗州軍才下江寧縣,陳埜先便獻計攻第95章 以德爲本治理方略論(一)第84章 大丈夫當雄飛,安能雌伏第243章 虎口關困境第142章 方丈贈五徒,泗州軍再增五猛將第84章 大丈夫當雄飛,安能雌伏第140章 溫馨相伴聊家常,李呂相爭鬧將軍府第196章 一日三捷第117章 張邋遢:天意難測第205章 開路先鋒耿再成第247章 深夜訓傅友德第6章 楊威投靠第43章 日月所照,皆爲漢人第282章 大明第一位世襲國公爵糧國公第214章 大明用兵戰略第105章 從今往後,我就叫朱元璋第84章 大丈夫當雄飛,安能雌伏第144章 龔伯遂:既然丞相無情在先,那麼就第212章 分封百官第197章 朱元璋的心上人第140章 溫馨相伴聊家常,李呂相爭鬧將軍府第76章 諫言十疏第36章 治蝗綢繆,火銃佈局第35章 李善長的面試第232章 聖武元年第250章 黃州大戰(三)第178章 程德赴約人間醉,意外見到沈萬三第269章 欲造鄭和,尋得糧種第126章 爲緩泗州軍缺糧之困,姚廣孝獻計攻第218章 追封泗州郡侯第144章 龔伯遂:既然丞相無情在先,那麼就第35章 李善長的面試第144章 龔伯遂:既然丞相無情在先,那麼就第127章 微服高郵城察民情,收服李孝慈第127章 微服高郵城察民情,收服李孝慈第109章 《泗州日報》第167章 程德認李文忠爲義子,郭天敘犯事出第109章 《泗州日報》第160章 託身已得所,千載不相違第85章 大婚第70章 泗州瑣事第119章 你我有緣,十年後再見第187章 全椒捷報第30章 蒼天佑你不佑我第240章 程德:文臣也有血氣,朕心甚悅第123章 姚廣孝用雞鳴狗盜之徒,行離間計第101章 夜襲元軍,揚泗州軍之名第27章 仁義之道第104章 朱重八落入洪澤湖,羅茂的假戲真做第52章 見敵之虛,乘而勿假第173章 羅茂定略鎮江路,龔伯遂談元朝朝堂第200章 計除徐壽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