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初談科舉,未來孤臣

第58章 初談科舉,未來孤臣

“你們怎麼來這裡了?”

馬秀英與羅茂聞言,迅速轉身,躬身行禮道:“見過將軍!”

程德擺擺手道:“不必多禮。你們還沒告訴我,爲何來此處呢?”

羅茂正準備開口時,馬秀英指着大帳說道:“將軍,我們進去說吧!”

程德一怔,環顧左右, 便點點頭:“也好。”

於是,馬秀英、羅茂、程德三人進入大帳裡。

待程德坐下後,羅茂這纔開口道:“將軍,學生來此處,是呂主簿和李主簿共同的意思。”

程德正顏問道:“什麼事情?”

羅茂望向程德,提高了聲調:“唐太宗有言:‘民爲水, 君爲舟。’, 水性雖柔,久之穿石,疏之則可,堵則無益。”

程德面色驟然冷了下來,“你這番話是何意?是李善長和呂不用讓你說的?”

羅茂連忙搖頭道:“這話是學生的意思。”

程德盯着羅茂看了半晌,“你想要說什麼,就直說,不必如此拐彎抹角。”

“是。”羅茂躬身回道。

“至元間,伯顏廢科舉,使士子不能申其志;嚴馬禁,使耕者不能盡其力。民懷怨望,以至盜賊四起,地動河決。以將軍今日之身份,當以古鑑今——革舊弊, 復科舉, 馳馬禁,免田賦, 使士不負所學, 民各安其所, 則泗州治下太平。”羅茂慷慨激昂地說道。

程德思索沉吟片刻,望着羅茂,羅茂也望着程德。

“這些是李善長和呂不用的意思?”程德微眯着眼看向羅茂。

“是。當然,學生也是這個想法,是以學生先前纔有太宗之言一說。”羅茂從容回道。

“好你個羅茂,你這是拿唐太宗專門來給我添堵的嗎?姑且不說你們的建言如何。我要是不同意,就不是一個知人善用的人,我要是同意了,你們以唐太宗的身份擡舉了我,而且又讓你們稱了心如了意。這是把我架在火架上烤啊!若是以後你們都效仿這樣做,乾脆所有的事情都交給你們決定好了?”程德目光平靜地看向羅茂。

羅茂聞言面色一變,低着頭躬身道:“將軍恕罪,學生不敢僭越,還請將軍明鑑。”

程德望了一眼羅茂,“今後若是想要獻言獻策,就直接明說,不要弄這一套,聽明白了嗎?”

“是, 學生保證絕不會再有下一次。”羅茂正色道。

程德輕笑一聲,“好。既然如此, 咱們就來好好談談,馳馬禁這個我准許了,免田賦不是一直在做嗎?爲何重提?”

羅茂接言道:“將軍,這免田賦,依照李主簿和呂主簿的意思,是要面向所有人,而不只是貧苦百姓。將軍治下之百姓,皆受到將軍的恩惠,如此一來,則民心可用。”

程德沒有猶豫:“既如此,那一併免了吧!還有,李主簿和呂主簿可有說免幾年?”

“回稟將軍,李主簿和呂主簿都認爲免三年最好。三年後,凡將軍治下百姓,人人有存糧,若那時開始收稅,則百姓在交稅之後,依然可以很好地生活下去。在此之前,百姓對將軍必定感恩戴德。”羅茂回道。

程德點點頭:“這事,就由李主簿和呂主簿商量着處理吧。”

羅茂聞言後,目光看向程德,他知道接下來將軍所說纔是重中之重。

看到羅茂的目光,程德又看了一旁默不作聲的馬秀英,這才說道:“至於重開科舉一事,我自有思量。此事不必再議,目前還不是時候。不過,你們倒是可以下去商量一下。如果——”

程德頓了頓,“如果重開科舉的話,我以爲泗州科舉可分爲儒科、理科、武科三種。”

羅茂目光充滿了震驚,緊接着,疑惑叢生。

於是,羅茂遲疑着:“將軍,不知這儒科、理科、武科是?”

程德淡然一笑,看着羅茂說道:“咱們就來談談儒科吧!儒科還是考察四書五經,但是隻通過儒科考試的士人,不能再做武職一類的官,也不能做科學院或者今後將成立的工部等相關職位。”

羅茂聞言有些瞠目結舌,愣愣地道:“那通過儒科的士人能做什麼官?”

程德沉默了,須臾,才磨蹭着:“可以修史,或者在泗州學院任職,當一名先生,還或者——說的有些遠了,總而言之,革利弊就要徹底,畢竟古往今來,多少士人空談誤國,數不勝數。”

羅茂沉默了。

他已經初步瞭解到程德對科舉的想法了。

少頃。

“將軍,學生想問——那通過儒科的士人,想要從事其他類的官職,可有其他方法呢?”羅茂有些不死心地問道。

程德笑了笑,“當然有了。”

羅茂聞言目光一亮,“敢問將軍,是何方法?”

程德笑道:“譬如,想要做工部的官,那麼就要通過理科的考試。若是想要做武官,就必須要通過武科的考試。”

羅茂愣住了。

隨即,羅茂看向程德問道:“將軍,若是士人,既通過儒科,又通過理科,是不是意味着——”

程德直接接話:“沒錯,是你所想的那樣。若是一個士人通過了儒科、理科、武科,則該士人將前途無量。”

羅茂聞言,心裡一鬆。

但心中還存在些疑問。

比如,理科考什麼?

還有,武科又考什麼?

甚至,他還想確認下儒科,真的只是考察四書五經嗎?

當羅茂擡起頭看向程德時,發現程德好像沒有繼續談下去的想法,便就此作罷。

將軍心思,深不可測。

羅茂心中嘆息一聲。

這次,他不知道自己,有沒有完成李主簿和呂主簿所託。

似乎是完成了。

但似乎又沒完成。

恐怕李主簿和呂主簿會是失望居多。

就在羅茂沉思時,程德的視線移到了羅茂身上,“關於泗州科舉,分儒科、理科、文科一事,你且爛在心中,不可對他人言說。也包括李主簿和呂主簿,聽明白了嗎?”

羅茂一驚,對向程德平靜的目光,感到一陣頭皮發麻,喉嚨滾動了幾下,才艱難地開口道:“是,將軍,學生必定守口如瓶。”

看着羅茂同意後,程德便繼續說道:“之所以讓你保守秘密,原因是如今還不是談泗州科舉的時候,等他日我拿下金陵後,這泗州科舉一事,我會重提的。當然,若是由你提出就更好了。”

羅茂看着程德幽深的目光,便身體一僵,緩緩點頭道:“學生——知道了。”

這一句,似乎用盡了羅茂全身的力氣。

同時,羅茂心中則是苦笑道:將軍此意,是逼我做孤臣啊!

他想象得到,真到了那一天,由他提出泗州科舉一事時,必然會面對天下士人的口誅筆伐。

到時候,唯一能保護自己的,也就只有眼前的將軍了。

可是,真到那時候,將軍會冒天下之大不韙保住自己嗎?

羅茂對此沒有一點信心。

撇開這些思緒後,羅茂正色道:“將軍,李主簿和呂主簿那邊,關於重開科舉一事,學生得給他們一個交代。您看——”

程德輕笑一聲,“泗州科舉,暫且延後,你就這麼回覆他們就行了。有什麼問題,讓他們親自來淮安城見我。”

羅茂苦笑道:“是,學生記住了。”

而羅茂心中則是腹誹道:將軍這麼說,李主簿和呂主簿,恐怕也不敢親自來說了。

程德看向馬秀英,馬秀英感受到了程德的目光,連忙堅定地說道:“將軍,我也會守口如瓶的。”

程德點點頭,又看向羅茂,“治蝗災一事,呂主簿和李主簿完成得如何了?”

羅茂毫不猶豫地回道:“回稟將軍,濠州、定遠、泗州、盱眙,皆已安排妥當,再過兩日,必能完成將軍所託。”

“很好。不過,洪澤、淮安、清河,包括不久後將拿下的清江,你告訴李主簿和呂主簿,讓他們忙完後,再多費費心。眼下,在蝗災爆發前,能挽救多少土地,便挽救多少吧!雖然我治下淮東比淮西要更加繁榮,但若是蝗災爆發,對百姓來說,也不是那麼好受的。”程德叮囑道。

羅茂鄭重地說道:“是,學生必定將此話帶到。”

“你暫且在淮安城歇息一晚,明日再返回濠州吧!我會安排人護你回濠州的。”程德盯着羅茂說道。

“是,學生願聽從將軍的安排。”羅茂應道。

“來人!”程德喊道。

“將軍。”程德的一位親兵百戶長應道。

“你將軍師帶到我之前住的院子去歇息,明日你和你麾下的人,就護送軍師前往濠州城一趟。而後,你再領着麾下的人返回淮安城。”程德命令道。

“是,將軍,屬下必定安全護送軍師前往濠州城!”親兵百戶長拍着胸膛應道。

程德欣慰地露出了笑容:“不愧是我泗州軍的人,好了!你現在就帶軍師去吧!”

“是。”親兵百戶長躬身應道。

隨後,羅茂躬身行禮,與親兵百戶長一道離去。

此時,大帳裡就剩下了馬秀英和程德兩人。

一時間,兩人都沒有先開口。

頓時,大帳裡,一陣沉默。

俄而,程德望着馬秀英,馬秀英不甘示弱地望着程德。

“爲何不在濠州城好好待着,來這裡了?”程德語氣溫和地看向馬秀英。

馬秀英白了程德一眼,“我有些擔心你。”

“擔心我?”程德一愣。

看着程德的樣子,馬秀英這才正色道:“濠州城那四大田主之前反了,造成了很大的傷亡,就連將軍府都被他們攻下了。我擔心他們的舊朋好友會暗中對付你。”

聽到馬秀英的話,程德臉色劇變,“爲何我沒有收到一點消息?還有,你可受了傷?”

程德決定等明日再見一見羅茂,便會知曉未收到消息的緣由了。

聽到程德關心的話,馬秀英心中一暖,“沒有,只是——”

程德接話道:“只是怎樣?”

“只是爲了保住我一人的性命,犧牲了數百錦衣衛的性命,我——於心不安。”馬秀英語氣有些顫抖,目光充滿了愧疚。

程德沉默了。

“我會好好重恤他們的,他們的家人,我也會好好養着的。他們的孩子,由將軍府養着,肯定也會將他們培養成才的。”程德鄭重地說道。

馬秀英點點頭:“到時候,我會幫忙的。”

程德笑道:“待我肅清淮安路,我必在泗洲城娶你爲妻。”

馬秀英臉紅了,低着頭,輕聲道:“嗯。”

看着馬秀英的模樣,程德雙手搭在她的肩膀上,目光真誠,“我有一件事告訴你,其實,我還有一個女人,她是我的妾,名字叫羅燕。她是一個苦命人,今後你們兩人要互相扶持,共同打理好將軍府。”

馬秀英白了程德一眼,“我知道了。”

聽到馬秀英的回答,程德笑了,“能夠娶你爲妻,上天待我不薄!”

馬秀英嗔道:“油嘴滑舌!”

不過,馬秀英的心裡還是很開心。

隨後,兩人又繼續交談了一陣,共用一頓飯後,程德便讓藍玉安排馬秀英,在距離自己軍營不遠的一座庭院歇息。

然而,就在此時,親兵來報,鄧友德求見。

(本章完)

第259章 主帳議事,口頭許諾第3章 我有個願望第21章 攻克盱眙第282章 大明第一位世襲國公爵糧國公第125章 七萬大軍歸心第129章 脫脫:我定要讓那程德後悔不迭第234章 餘闕死,安慶下第34章 逐個擊破,人才紛投第50章 欲謀大事,需有謀主第217章 當塗城八百里急報第82章 李善長的謀劃,程德的憤怒第42章 臨別敲打,往橫澗山第275章 仁厚之君第78章 防備計略定,程德教義子第93章 朱重八跑了,竹籃打水一場空第177章 沈萬三夜至泗州城第87章 英雄何須問出處第79章 劉家認親第193章 詐城計策失敗第168章 和馬黎諾里的一場交易第250章 黃州大戰(三)第247章 深夜訓傅友德第37章 淮安戰略定,將十萬衆現第172章 爲科學院選才之研究院第199章 陳友諒欲建漢稱帝第6章 楊威投靠第262章 朝會封賞侯爵激勵羣臣,好學皇帝向第31章 滁州敗,濠州謀,馬秀英現第7章 安排第69章 返回泗州前的安排第104章 朱重八落入洪澤湖,羅茂的假戲真做第122章 我不爭一時,惟爭千世萬世第179章 科學院試驗火器第46章 虛則實之,實則虛之第71章 泗州律法,改革官制第241章 親征之議第268章 高俸養廉,徹查泗州第69章 返回泗州前的安排第86章 喜報連連第195章 和州終克第125章 七萬大軍歸心第205章 開路先鋒耿再成第197章 朱元璋的心上人第36章 治蝗綢繆,火銃佈局第198章 朱元璋的野心青史留名第283章 醉後吐真言,善農吳喜農第132章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第33章 王霸之基第149章 夜襲泗陽城,李孝慈斬殺達魯花赤第23章 夜奪定遠第220章 暗謀十萬紅巾軍第244章 陳友諒:你要相信朕的眼光第4章 泗州城東門守軍第182章 高記酒肆第229章 攻佔安慶路之謀隔而不圍第275章 仁厚之君第128章 深夜商議攻江都,爲攻金陵招一萬水第179章 科學院試驗火器第144章 龔伯遂:既然丞相無情在先,那麼就第267章 陳友諒親屬處理,水軍增至二十萬第39章 病來如山倒第182章 高記酒肆第119章 你我有緣,十年後再見第15章 鄧友德第63章 濠州士子,鬧將軍府第120章 《泗州日報》之白毛仙姑第52章 見敵之虛,乘而勿假第167章 程德認李文忠爲義子,郭天敘犯事出第241章 親征之議第266章 沈萬三求見,國庫再進賬五百萬兩第254章 黃州大戰(七)第83章 聞悲聲不悲第89章 韓伯高低頭第16章 回村第209章 背水一戰第65章 元使突至第74章 天作之合,賓主盡歡第160章 託身已得所,千載不相違第136章 章溢談泗州港口提聯姻,何七一效仿第119章 你我有緣,十年後再見第174章 程德檢查義子四書功課,章溢書房夜第86章 喜報連連第275章 仁厚之君第20章 救治第34章 逐個擊破,人才紛投第15章 鄧友德第173章 羅茂定略鎮江路,龔伯遂談元朝朝堂第17章 入世第43章 日月所照,皆爲漢人第227章 廬州路大捷第89章 韓伯高低頭第100章 破局的關鍵——洪澤城第48章 東明之圍,蝗災初現第10章 升任百戶長第156章 大周勤政殿君臣論憂愁,劉仁決定繼第58章 初談科舉,未來孤臣第159章 《大週日報》第250章 黃州大戰(三)第193章 詐城計策失敗第143章 戰火重燃在淮安,此去不勝絕不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