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守其初心,始終不變

第60章 守其初心,始終不變

親兵躬身行禮:“拜見將軍。”

程德望向親兵一眼,“打探的情況如何?”

“回稟將軍,小的打聽清楚了,那女子是阿速人。她只是路過這裡,歇息幾日後,她會在馬騾港坐船,回到大都。”

程德聞言,不禁有些失望。

看來,並不是他所想的那樣。

“對了,你叫什麼名字?”程德看向親兵道。

親兵:“小的叫羅二虎。”

程德:“此事,你辦的不錯,先下去好好休息吧!”

“是。”親兵躬身退去。

程德卻是在想,阿速人到底是什麼人?

只可惜,對此,他並不瞭解。

已經觸及到了他的知識盲區。

程德不知道的是,元朝有一支王牌部隊,這支部隊叫阿速軍,阿速軍就是由阿速人所組成。

阿速軍是影響元朝政局的重要軍事力量,即便是歷史,也無法繞過它。

而阿速人的老家,據史料記載,是在高加索以北、裡海和黑海之間的一片草原上,他們信奉的是基督教。

而基督教是對奉耶穌基督爲救世主的各教派統稱,亦稱基督宗教。

話說回來,蒙元在第二次西征時,蒙哥和貴由兩人便趁着這次機會,大量招攬了大量的阿速人作爲自己的親信部隊。由此看來,這兩人對基督教的態度是傾向於友好的。

而蒙哥在即位後,還特意把一部分阿速人的精銳納入自己的侍衛系統中,這樣的做法,一直持續到忽必烈時代,阿速人都是元朝重要的一支軍事力量。

在1279年,忽必烈出於某種政治平衡考慮,將阿速人拆成兩部分,重新整編爲前後兩衛。

而到了1309年元武宗的時候,又從阿速人裡頭挑選了一些人,重新建立了侍衛軍左右兩衛。

同時,阿速人還是色目衛軍的重要組成部分。

阿速人在元朝後期乃至如今的元朝皇帝妥懽貼睦爾,都是能決定政治格局的關鍵力量。

現在的元朝皇帝之所以能夠順利上位,還是阿速人在其中發揮了決定性的作用。

因此,阿速人在如今的至正十二年,都還是被元朝在軍事上寄託希望的。

程德雖然不知曉阿速人,但他從那女子身上的氣質與穿着上猜到一點,那就是這阿速人應當是元朝的貴族。

撇開這些蕪雜的思緒,程德感覺到身體有些疲倦。

於是,程德便帶甲歇息了。

翌日。

天剛亮時,程德便醒了。

爲了解決昨日心裡頭的疑惑,找到了正要出發前往濠州的羅茂。

“濠州那邊的四大田主作亂一事,爲何呂主簿和李主簿,都不派人告知我?”程德目光緊盯着羅茂。

羅茂沒有磨蹭:“當時,將軍征戰在外,呂主簿和李主簿都擔心將軍會因爲此事而分心,便沒有上報,而是將這消息的公文發往了泗州將軍府上了,只待將軍返回泗洲城時查閱。”

程德點點頭:“若是呂主簿和李主簿處理好濠州、泗州、盱眙、定遠等治蝗災之事,便讓他們回到泗洲城將軍府辦公。到時候,洪澤、淮安城、清河,以及即將會拿下的清江,讓呂主簿和李主簿他們在治蝗災此事上多多費些心思。”

羅茂聞言,鄭重地點頭,正色道:“學生必定將這些話帶到,還望將軍放心。”

程德滿意地看了羅茂一眼,擡頭望了下天,“你現在就出發吧!這樣,也可以早些到達濠州城。”

羅茂輕聲道:“學生告辭。”

隨即羅茂躬身行了一禮後,便隨着程德的親兵、百戶長,共計一百零一人,朝着淮安城東城門方向而去。

望着羅茂一行人離去的背影,程德揹着手,前往何三五歇息的庭院。

當看到何三五依然昏迷未醒來的時候,程德只好離開此處,返回軍營。

剛回到軍營,程德便看到了方銘一行七人。

“拜見將軍!”衆人一見到程德,立即躬身行禮。

“隨我到大帳裡去吧!”程德摔下一句後,便走在最前頭,朝着大帳裡走去。

方銘一行人,連忙緊跟上程德。

進了大帳裡後,程德讓親兵再去搬來七張伏案、七把椅子、七套筆墨紙硯,分成兩列,左邊擺放三個,右邊擺放四個。

而方銘坐在左邊第一個位置,其他人等到方銘坐下後,才也相跟着做了下來。

隨後,程德將自己伏案上擺放得滿滿的幾堆公文,挪移到方銘面前的伏案上,看着方銘說道:“這些公文,就交給你了,其他幾人的活兒,也都由你分配,務必在今日處理完成。因爲明日依然會有很多公文送來,堆積得越久,後面的事情就越多。”

方銘連忙起身,躬身正顏道:“是。”

隨後,程德便坐在伏案上,拿起一本絕聲衛蒐集來的書《韓非子》,也不顧方銘等人的眼光,徑直當場看了起來。

方銘等人面面相覷,在方銘的安排下,很快地,每個人面前的伏案上都有一小堆公文需要處理。

由於程德在場的原因,在場衆人紛紛認真地看起公文,然後思索一番,寫上自己的處理對策。

整個場中,都很安靜,只有公文翻頁的聲音、毛筆書寫的聲音,還有程德的翻書聲。

到了午時。

程德吩咐親兵給在場每個人面前的伏案擺放一份吃食,之後,程德正準備享用準備好的吃食時,藍玉闖了進來。

藍玉看到大帳裡的情形,連忙朝着程德躬身行禮道:“見過將軍!”

程德給了藍玉一個眼神,然後起身,丟下了一句,“你們待會兒吃好後,休憩半個時辰,再繼續辦公。”

程德說完後,便沒有再看方銘等人,而是示意藍玉跟着自己出了大帳。

出了大帳後,程德看向藍玉,“有什麼事?”

藍玉回道:“將軍,我姐夫來了,現在我姐夫就在我住的地方睡着。”

程德目光一喜,沉吟思索一番,“且讓常先鋒好好睡一覺,等晚一些我再見他。”

“是。”藍玉應道。

“還有什麼事情嗎?”程德看着藍玉還呆在原地問道。

“將軍,我能不能跟着我姐夫一起上戰場殺敵?”藍玉小心翼翼地看向程德。

程德愣住了,瞥了藍玉一眼,“不行!你年紀太小,若是上了戰場,出了什麼變故,你讓本將軍該如何向常先鋒,還有你姐交代?”

藍玉聞言,有些垂頭喪氣,“是,藍玉知道了。那藍玉繼續去淮安城巡視去了。”

程德點點頭:“嗯,你先去吧!立功殺敵不急在一時,你這個年紀,要學會萬人敵的本事,這樣我纔會放心讓你上戰場。”

藍玉聽後,目光一亮,“將軍,這萬人敵的本事——”

程德瞥了一眼藍玉期待的模樣,程德笑了,“你先跟在我身邊,跟着方主簿學習一段時間,過些日子,等你學有所成時,我會讓馮國用教你兵書,還有教你如何作戰殺敵、攻城略地的本事。”

藍玉聽完,苦着臉說道:“將軍,不知道,這要學習到什麼程度,纔算是學有所成呢?”

程德不加思索地回道:“先學個兩年吧,兩年後我會對你考察一番,然後就會讓你跟在馮國用身邊,跟着他學習一段時間。”

藍玉頓時無精打采了。

兩年?竟然這麼長!

看着藍玉提不起精神的模樣,程德也就沒有再管他,轉頭便返回大帳裡將食物快速吃完。

爾後,程德巡視了一遍軍營。

巡視完後,程德不知不覺間來到了馬秀英歇息的庭院。

因爲昨夜,他心中有一件心事,一直放不下,特意來此處,找馬秀英聊天解解悶。

此地,距離軍營不遠。

此處庭院門口,有二十名錦衣衛駐守,分成兩列。

“參見將軍!”這些錦衣衛一見到程德,連忙行禮。

“嗯。你們繼續。”程德說完後,便邁進了庭院裡。

剛進入庭院裡,程德便看到了迎面走來的馬秀英。

馬秀英見到程德,先是一愣,接着便臉帶笑容地看向程德,行禮道:“見過將軍!”

“這裡就我們兩人,不必如此多禮,顯得生分了。”程德看着馬秀英說道。

“嗯,我記住了。不知將軍來此——”馬秀英將視線投到程德身上,目光充滿了疑惑。

程德深深地望了馬秀英一眼,“我來這裡,自然是爲了見你!”

馬秀英一愕,接着滿臉通紅,嗔視着程德道:“沒個正經,我不理你了。”

說着,馬秀英就要從程德身旁繞過。

程德直接一個踏步,來到馬秀英面前,伸手攔住了馬秀英,“等等!”

馬秀英望着程德,程德也看向馬秀英。

須臾,程德開口道:“我心中有些愁悶,想找你聊聊。”

看着程德認真的說着此事,馬秀英呆住了片刻。

隨即,馬秀英低着頭,開口道:“嗯。”

程德見此,便拉着馬秀英來到庭院中一處亭子裡坐下。

馬秀英一直低着頭,雙耳通紅。

望着馬秀英這番模樣,程德不由地感到一陣有趣,索性光明正大地盯着看。

馬秀英似乎察覺到了程德的視線,白了程德一眼,“將軍,你再看,我就真不理你了。”

程德連忙正顏道:“馬姑娘——”

看到馬秀英突然有些生氣的模樣,程德立即意識到了什麼,“秀英妹子——”

馬秀英重展笑顏,程德心中鬆了口氣,繼續道:“我知道秀英妹子是讀了很多書的,或許和你講一講,也能解除我心中的疑惑。”

馬秀英笑道:“你先不要這樣將我捧得這麼高,萬一,我回答不了你的問題,豈不是把我架在火堆中烤嗎?”

程德笑道:“你回答不上來,我也不怪你。”

這時候,馬秀英心中不服輸的念頭升起了,疑惑地看向程德,“不知將軍心中的疑惑是什麼?”

程德嘆了口氣,“昨日羅茂說李主簿和呂主簿希望重開科舉一事,我睡前反覆地想,這種事,真的是李主簿和呂主簿共同說的嗎?細細深思,我總覺得李主簿和呂主簿,不過是爲各自身後的一些士人說話,是那些士人想要讓李主簿和呂主簿對我說。這雖說只是我的猜測,但我根據昨日羅茂當時的神色反覆推敲,總覺得此事的真相就是這樣。”

尤其是絕聲衛,最近幾日送來了一些關於李善長和呂不用,在暗中頻頻接觸許多士子的消息。

也因此,讓程德確定了自己的猜測是接近真相的。

馬秀英聞言,沉默了一會,這才道:“將軍的煩惱是——”

說到這裡,馬秀英沒有再說下去,而程德看了一眼馬秀英,說道:“我的志向一直都是驅除胡虜,恢復中華。但我沒想到的是,如今才只是有一點苗頭,有些人就開始按捺不住了,想要從中分得一杯羹餚。他們越是如此,我越是不放心他們。這樣,也更加決定了我的打算,那就是培養出我泗州軍自己的人才出來。不過,那些士人的想法,也不能不照顧到——”

說到此處,程德滿懷憂心地繼續說道:“當我拿下金陵後,會恢復舉辦泗州科舉,只是我對這科舉做了一些改變,恐怕到時候那些士人不會滿意,甚至還會與我作對,到那時,我該殺呢?還是不該殺呢?”

馬秀英怔在了當場,思索須臾後,才說道:“這事,秀英也不知。但秀英知道,只要守其初心,始終不變,或許,將軍到時候自然會知道如何處理了。”

程德聞言,沉默了一陣後,臉色重新恢復了平靜,“秀英妹子說的也對,這些事,待以後再看。”

程德又心道:就當自己這猜測不是真的,裝一回糊塗吧!

至於將來的事,將來再說。

馬秀英點點頭:“將軍明白就好。”

隨後,程德又陪了馬秀英聊了一些瑣事後,便又返回了軍營。

此時,天已近黃昏。

回到大帳裡時,看到方銘等人正在閒聊,便問道:“都處理完成了?”

方銘躬身回道:“回稟將軍,都處理完成了。”

程德點點頭:“那就按照你們商量好的處理辦法來解決。尤其是牢中的一些冤假錯案,要在最短時間內糾正,並且最好是將審理後的結果,當着百姓的面宣佈。”

方銘聞言,鄭重地說道:“是,學生等人一定照做。”

“天色也不早了,你們先回去休息吧!”程德看向方銘一行人說道。

方銘一行人躬身行禮後,便一道出了大帳,離開了軍營,各回各家。

在方銘等人走後沒多久,李三七來到了軍營。

程德在大帳裡接見了李三七,同時,他讓藍玉去將常遇春一併叫來。

李三七一看見程德,就要行禮,被程德直接止住了,“我之前寫信給你,泗洲城和盱眙城的事情,想必都已安排妥當了吧?”

(本章完)

第98章 整備衣甲器械與戰前動員第110章 程德聞名天下,張士城欲起事第82章 李善長的謀劃,程德的憤怒第27章 仁義之道第96章 以德爲本治理方略論(二)第234章 餘闕死,安慶下第97章 才設軍機處,便有緊急軍情到第114章 安東州告急第169章 科舉各科主考官第141章 覺醒:施主看上去頗有慧根,與我佛第167章 程德認李文忠爲義子,郭天敘犯事出第49章 濠州之殤,初聞噩耗第33章 王霸之基第244章 陳友諒:你要相信朕的眼光第184章 兵分四路第143章 戰火重燃在淮安,此去不勝絕不還第36章 治蝗綢繆,火銃佈局第67章 刺殺餘波第63章 濠州士子,鬧將軍府第95章 以德爲本治理方略論(一)第82章 李善長的謀劃,程德的憤怒第26章 天下無飢第81章 元廷暗流涌第20章 救治第136章 章溢談泗州港口提聯姻,何七一效仿第81章 元廷暗流涌第259章 主帳議事,口頭許諾第260章 大明朝議,御史大夫黃顯第12章 成功奪取泗州城第133章 張七九心甘情願做紅娘,程德計劃在第148章 請徵虜將軍三思第105章 從今往後,我就叫朱元璋第138章 李孝慈主動提出學兵法,淮安路八百第9章 紅巾軍來襲第193章 詐城計策失敗第44章 瞞天過海,暗渡陳倉第194章 泗州軍炮火的可怕第45章 周七三叛變,圖赤魯憤怒第269章 欲造鄭和,尋得糧種第65章 元使突至第121章 李善長調任吏部主簿第126章 爲緩泗州軍缺糧之困,姚廣孝獻計攻第199章 陳友諒欲建漢稱帝第146章 洪澤商人主動提議開港招商,汝中柏第168章 和馬黎諾里的一場交易第282章 大明第一位世襲國公爵糧國公第141章 覺醒:施主看上去頗有慧根,與我佛第141章 覺醒:施主看上去頗有慧根,與我佛第142章 方丈贈五徒,泗州軍再增五猛將第246章 宿松治理,攻蘄對策第118章 馮國用捨生忘死,終下滁州城第57章 淮安城半日遊第205章 開路先鋒耿再成第25章 賈魯退,圖魯亡第47章 按計攻滁,直奔淮安第29章 鴻門宴借糧第92章 李善長教弟,雨夜說官場第46章 虛則實之,實則虛之第52章 見敵之虛,乘而勿假第279章 何三五使計而劉張妥協,大魏吏部尚第117章 張邋遢:天意難測第174章 程德檢查義子四書功課,章溢書房夜第230章 陳友諒:殺你,只因爲你阻擋了我第188章 真州大捷第135章 我本農夫,深知民間疾苦第87章 英雄何須問出處第120章 《泗州日報》之白毛仙姑第235章 治國,就是治吏第267章 陳友諒親屬處理,水軍增至二十萬第240章 程德:文臣也有血氣,朕心甚悅第31章 滁州敗,濠州謀,馬秀英現第129章 脫脫:我定要讓那程德後悔不迭第151章 設局誘崔瑩入城,程德深夜準備收服第159章 《大週日報》第149章 夜襲泗陽城,李孝慈斬殺達魯花赤第1章 重生在元末第113章 羅茂贊程德:運籌帷幄,決勝千里之第18章 人心難測,不如不測第175章 程德欲應沈家人間醉之約,泗州城商第122章 我不爭一時,惟爭千世萬世第111章 張士誠白駒場起事第38章 佃農艱苦,田主黑心第278章 天下三分,處置何家第96章 以德爲本治理方略論(二)第77章 元廷詔令第188章 真州大捷第191章 徹裡不也欲重掌軍權第203章 早知如此,何必當初第259章 主帳議事,口頭許諾第102章 大丈夫有所不爲,有所必爲第63章 濠州士子,鬧將軍府第39章 病來如山倒第65章 元使突至第157章 裡應外合奪鹽城,程瑩再奪清河城第48章 東明之圍,蝗災初現第121章 李善長調任吏部主簿第61章 坐鎮淮安李三七,金湖先鋒常遇春第33章 王霸之基第140章 溫馨相伴聊家常,李呂相爭鬧將軍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