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其興也勃,其亡也忽

第56章 其興也勃,其亡也忽

至正十二年一月七日。

午時。

脫脫離開宮中,回到中書省後,急忙召集烏古孫良禎、龔伯璲、汝中伯、伯帖木兒等人議事。

待人齊後。

脫脫環顧在場衆人一眼,開口道:“陛下剛剛召我入宮,是爲了泗州軍程德一事憂心如焚。我向陛下獻計——招安那程德,陛下全權讓我負責招安程德。諸位都說一說,招安程德, 該給予什麼官職較爲合適?還有,派誰去招安,大家都議一議。”

伯帖木兒聞言,怒不可遏,“區區反賊,何須招安?我自領一軍,必讓那程德授首。”

脫脫沉默了。

古孫良禎、龔伯璲、汝中伯紛紛沉默不說話。

伯帖木兒看到衆人沒有迴應自己, 面色鐵青, “哼!”

隨即, 伯帖木兒冷着臉,不再說話。

龔伯璲這時候出聲道:“丞相,可知道那程德喜歡什麼?美人,珠寶,還是權利?”

脫脫回道:“尚不知,不過,我已派人混入了那程德的地盤,再過些日子,或許就有消息了。”

龔伯璲點點頭,“既如此,我倒是可以向丞相舉薦一人, 前去招安那程德。”

脫脫眼睛頓時一亮,“何人?”

龔伯璲答道:“韓伯高。”

脫脫思索了一會兒,說道:“可是之前陛下以中書參議傅巖起爲吏部尚書, 向陛下進言‘吏部掌天下銓衡, 巖起從吏入官,烏足盡知天下賢才。況尚書秩三品, 巖起累官四品耳, 於法亦不得’的那個人?”

“正是此人。”龔伯璲回道。

脫脫沉吟思索片刻,“也罷,就選定此人前去招安程德。之前也有人和我說韓鏞擅長治理郡縣,而在朝廷執政並非他的長處,這次完成招安程德一事後,就外放爲甘肅行省參知政事吧!”

龔伯璲一怔,望着脫脫,沉默了。

他想不明白,和丞相說這話的人,是誰呢?

竟然如此被丞相所信任?

商議好招安的人後,脫脫心中爲之一鬆,“眼下,我們靜待幾日,等探查到這程德喜好後,我們再投其所好,讓其爲爲我大元驅使。”

衆人紛紛點頭同意。

脫脫見此,便說道:“招安程德, 不過是權宜之計。待平定劉福通、徐壽輝後,再清算程德, 纔是最終意圖。我希望大家都明白這點。好了, 我們繼續商議招安的事情吧!”

衆人聞言,點點頭。

伯帖木兒臉色緩和了許多。

淮安城。

大牢。

程德在絕聲衛的帶領下,來到了這裡。

事前,他並不知曉楊璉如何安排愛因班的那些幕僚的。

沒想到的是,卻是將他們安排在這裡。

而且,還有他們的家人全都關在了這裡。

隨後,程德讓人將愛因班的那些幕僚,全都帶到了自己跟前。

一眼望去,總計九人。

每個人此時,紛紛看向程德,心中惴惴不安。

程德還沒說什麼,一旁的親兵看着這些人說道:“這位是徵虜將軍,如今淮安城便是將軍治下。”

程德驚訝地看向了說話的親兵,暗暗將他的樣貌記在了心中。

“拜見將軍!”七人紛紛跪拜道。

程德看着眼前七人,看向了一旁的絕聲衛,“這些人,可有助紂爲虐、作奸犯科之人?”

絕聲衛搖了搖頭。

程德見此,便將目光移向這些愛因班以前的幕僚。

“你們以前,都是爲愛因班做事的,你們說我該如何待你們呢?”程德面色平靜地看向這些跪在自己面前的幕僚說道。

“將軍明鑑,我等爲愛因班所迫,不得不出任他的幕僚,還望將軍明察!”衆人紛紛磕頭道。

此時,他們腦海中想的都是,無論如何,也要給自己的家人掙一條活路。

自己死了可以無所謂,可是妻兒老小若是因自己死掉了,那真是無言愧對列祖列宗了。

程德沉默了。

場中也隨之陷入寂靜之中。

跪地的七人,紛紛汗流浹背,心中恐懼不已。

“你們起來說話吧!”程德淡淡地說道。

衆人聞言,如蒙大赦。

當這些人站起來後,程德淡淡地說道:“以忠得進,以信守位。何解?”

衆人聞言一怔,其中一人出聲道:“此句出處於《史記·李斯列傳》——‘不爲安肆志,不以危易心,絜行修善,自使至此,以忠得進,以信守位。’意爲用忠誠來求得晉升,用信義來保持現有的職位。”

程德臉上保持着平靜,將視線移向其他人,“你們呢?”

其餘幾人紛紛沉默了。

“眼下,我可以給你們一次機會,令我滿意者,我不僅會過往不究,還會量才而用,以相應官職相待。”程德目光飄向了這些人,臉色喜怒不明。

方銘聞言目光一亮,他暗暗看了其他人也與他一般激動的模樣,心中就猛地一沉。

這個令人滿意者,就值得深究。

方銘,無疑是深究此句的第一人。

隨後,程德便繼續開口道:“至於什麼機會?我會問一個問題,令我滿意者,我會當場授予職位,而且,還可以領走你的家人。”

衆人聞言,皆看向程德。

方銘也不例外。

“看你們的樣子,是同意了。既然如此,那我開始詢問了。”程德目光微眯向衆人。

衆人屏息凝聽,全神貫注地看向程德。

“來人,給他們準備紙墨筆硯。”程德下令道。

沒過多久。

衆人面前都有一塊伏案,伏案上放着紙墨筆硯,每個人都相距三尺遠,分三排。

“自秦滅六國,廢分封而立郡縣,到宋滅,往事越千年,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何以建立萬世王朝?”程德語調鏗鏘,猶如重錘砸在衆人心中。

衆人紛紛臉色劇變,一時間,竟呆在了當場。

方銘看着程德,目露精光,隨後撇開雜緒,開始思索了起來,並已經開始動起筆來了。

其他人看到方銘的動作,紛紛一驚,不由地感到有些心慌,紛紛拿起毛筆,學着方銘的樣子,動起筆來。

這一幕,落入程德的眼中,使得程德將目光看向了方銘。

他不動聲色地走到了方銘身後,目光盯着方銘的回答:

人皆言:君子之澤,五世而斬。

以某之見,其實不然.

秦、漢、唐、宋皆亡,皆有共性。

以某之見,總括歷朝如下:

時值天下太平時,各朝皆如此:開國,分封,赦天下,置清官,老將廉而有爲,惜養民力;

方天下動亂時,概因後輩集權、加賦,爲官濁貪、官吏貪腐無能,靡費民力;

天下傾覆只因:地皆歸於貴胄,民力輸稅而盡,則天下暴動。

少明主,多昏君。

賢臣少,貪官多。

人之慾,無窮也,王侯貴胄於此尤甚。

前朝暴斂代代嘆惋,而亦以其昏貪爲後世所嘆惋,洽如那**之轉,不能脫此怪圈也。

前朝不暇自哀而後朝哀之,後朝哀之而不鑑之,亦使後朝復哀後朝也。

程德看了後,心中大喜,暗道:撿到大才了。

隨後,程德默不作聲地走到最前方,目光平視衆人。

彈指一揮間。

衆人都答好後,紛紛放下紙筆。

程德走上前,一一閱覽。

(本章完)

第69章 返回泗州前的安排第70章 泗州瑣事第194章 泗州軍炮火的可怕第173章 羅茂定略鎮江路,龔伯遂談元朝朝堂第238章 張士誠的背刺第206章 識時務者爲俊傑第85章 大婚第141章 覺醒:施主看上去頗有慧根,與我佛第124章 鞏卜班中計慘死,七萬大軍來投第148章 請徵虜將軍三思第109章 《泗州日報》第37章 淮安戰略定,將十萬衆現第234章 餘闕死,安慶下第264章 朝會佈置,滅張滅方第208章 泗州軍才下江寧縣,陳埜先便獻計攻第113章 羅茂贊程德:運籌帷幄,決勝千里之第193章 詐城計策失敗第78章 防備計略定,程德教義子第85章 大婚第209章 背水一戰第241章 親征之議第3章 我有個願望第130章 血染夕陽別樣紅,江都城宣告失守第66章 拒絕招安,城外刺殺第179章 科學院試驗火器第168章 和馬黎諾里的一場交易第42章 臨別敲打,往橫澗山第147章 汝中柏心中的野望,淮安城慘烈的攻第55章 元朝欲招安第194章 泗州軍炮火的可怕第264章 朝會佈置,滅張滅方第14章 肅正風氣第23章 夜奪定遠第213章 大明君臣論戰餘闕 天完陳友諒,還是第226章 深夜暗流第182章 高記酒肆第202章 何九四之子何基第251章 黃州大戰(四)第81章 元廷暗流涌第160章 託身已得所,千載不相違第170章 科舉之儒科第一場第25章 賈魯退,圖魯亡第94章 一個和尚,能造成什麼威脅第154章 程瑩夜下奪宿遷,馬秀英深夜召泗州第282章 大明第一位世襲國公爵糧國公第59章 金湖論戰,方母教子第61章 坐鎮淮安李三七,金湖先鋒常遇春第41章 洪澤之殤第115章 法之大務在治,治必在罰第36章 治蝗綢繆,火銃佈局第241章 親征之議第251章 黃州大戰(四)第154章 程瑩夜下奪宿遷,馬秀英深夜召泗州第270章 大肆封侯羣臣喜,徵夷將軍驚衆臣第233章 《大明醫典》第187章 全椒捷報第116章 張道陵後裔張邋遢第137章 泗州軍事學院講學第163章 陳友諒:當我高高在上的時候,無人第66章 拒絕招安,城外刺殺第195章 和州終克第267章 陳友諒親屬處理,水軍增至二十萬第214章 大明用兵戰略第170章 科舉之儒科第一場第255章 黃州大戰(八)第91章 孔家子弟來相投,誓摘孔聖公名頭第189章 爲陳霆解惑第9章 紅巾軍來襲第52章 見敵之虛,乘而勿假第167章 程德認李文忠爲義子,郭天敘犯事出第75章 施耐庵拜見上位第121章 李善長調任吏部主簿第130章 血染夕陽別樣紅,江都城宣告失守第259章 主帳議事,口頭許諾第216章 內閣之用與馬車失控第212章 分封百官第84章 大丈夫當雄飛,安能雌伏第94章 一個和尚,能造成什麼威脅第73章 城隍殺戮,義子沐英 徐司馬第172章 爲科學院選才之研究院第117章 張邋遢:天意難測第20章 救治第188章 真州大捷第112章 馮國用的心病第181章 君子約定第64章 利之所在,無所不趨第201章 陳友諒行毒計,欲削弱泗州軍第249章 黃州大戰(二)第33章 王霸之基第53章 整編俘虜,穩定軍心第188章 真州大捷第210章 康茂才陣前倒戈,拿下集慶路第15章 鄧友德第207章 虎山破陳兆先大軍,泗州軍奪下江寧第4章 泗州城東門守軍第234章 餘闕死,安慶下第6章 楊威投靠第152章 論歷史定律與周禮,崔瑩歸心泗州軍第2章 成爲牌子頭統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