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方丈贈五徒,泗州軍再增五猛將

第142章 方丈贈五徒,泗州軍再增五猛將

程德正目送着覺醒大師離去時,耳邊傳來了一句,“德哥,剛剛和你說話的是覺醒大師,你和他都說些什麼呢?”

程德聞言,回過神來,轉頭朝着馬秀英望去:“秀英妹子知道他?”

馬秀英笑着回道:“覺醒大師, 是靈溪寺的得道高僧。不要瞧他看上去年紀小,但他已經深諳各種佛家經文。聽說他是下一任靈溪寺方丈的不二人選呢!”

“是嗎?”程德喃喃道,心神卻早已飛向遠方。

術業有專攻,或許,將來這覺醒大師是一位了不得的人物。

“剛剛我是第一次看到覺醒大師笑,德哥和覺醒大師聊得挺投機的,這倒是出乎我的意料之外了。”馬秀英狐疑的眼神朝着程德上下望着, 似乎有些不敢置信。

程德問道:“莫非這覺醒大師平常都是不苟言笑的嗎?”

馬秀英回道:“平常都很莊重, 未曾見過他笑。而且, 寺內其他僧人告訴我,這覺醒大師,也是一位怪人。”

“怪人?”程德的眼神頓時盯着馬秀英,臉上寫滿了疑惑。

“沒錯。上一次我來這兒時,一位小師傅告訴我,說這覺醒大師長年累月都待在藏經閣裡參悟經文。但是,每個月有兩天是例外的。這兩天裡,他什麼也不幹,只是對着山下看,還有時不時地對着天上看,一看就是一整天。”馬秀英解釋道。

“還真是個有趣的人。每個月哪兩天是例外的呢?”程德將目光停留在馬秀英身上。

馬秀英回說:“每個月第一天和最後一天,這兩天例外。”

程德聽後,不禁一怔, “莫非這兩天有什麼講究不成?”

馬秀英搖了搖頭:“沒有,就是覺醒大師認爲這兩天有着特殊的意義。”

程德笑了,他看着一旁的羅燕, 又望了一眼馬秀英:“你們都敬好了香?”

馬秀英、羅燕點點頭。

“我們現在是不是要返回了?”程德不禁問道。

馬秀英白了一眼程德, “哪裡有那麼快啊?我們還需要去做一些佈施呢!”

程德沉默了一會兒,“行,就依秀英妹子。”

隨後,馬秀英、羅燕與程德三人在靈溪寺大門前,做了半個時辰的佈施。

佈施有三種之分:

第一種是法佈施,即以清淨心爲人宣說如來正法,令聞者得法樂,資長善根之功。

第二種是財佈施,此中又分兩類:

一是內財施,即以自己頭目腦髓,以至整個色身施於衆生,如釋迦如來在因地中行菩薩道,曾割肉喂鷹、捨身飼虎;

二是外財施,即以自己所擁有的衣食財物施予有情,令彼不受飢寒的痛苦。

第三種是無畏佈施,即衆生若有種種災難怖畏之事,能夠安慰他們,幫助他們免去內心的怖畏。

而程德他們三人做的正是第三種無畏佈施。

換言之,便是馬秀英看到路過的香客或者行人臉上有愁苦之色,或者鬱鬱寡歡之人, 便上前安慰他們,說一些好話。

羅燕和程德在一旁,當了一回看客。

看着馬秀英熟門熟路的模樣,想必這種事情沒少做。

做完了佈施後,馬秀英帶着羅燕、程德,去見一見靈溪寺的方丈。

途中。

程德問馬秀英道:“秀英妹子,這見方丈是爲了什麼呢?”

馬秀英回道:“這方丈年紀大了,一遇冬天和陰雨天,他的腿便疼痛難忍。睡覺蓋厚被子仍感腿涼,就像在冷水裡泡着。我給他做了一雙保暖的鞋,還有一個狐皮護膝。希望方丈用了後,能夠減少一些疼痛吧!”

程德語氣幽幽:“秀英妹子,你還沒給我做過保暖的鞋,還有狐皮護膝呢?”

馬秀英嗔道:“德哥,你的身體好好的,要這些東西幹嘛?德哥不會是爲了一個給長者的東西而心裡發酸吧?”

程德當然不會承認,直接說道:“你在瞎猜什麼呢?我只是覺得這些東西是秀英妹子做的,想將它當寶貝一樣留着。”

馬秀英啐道:“口是心非。算了,不和德哥說了。”

說罷,馬秀英便走在最前面,重新登上了靈溪寺的大雄寶殿後,轉而往一個幽深的長亭走去。

程德望了一眼羅燕,羅燕低着頭沒說話。

他們兩人跟在馬秀英身後。

期間,遇到幾個僧人,這幾位僧人顯然認識馬秀英,還朝馬秀英雙手合十道:“阿彌陀佛,馬姑娘,你又來看方丈了,方丈在禪房裡打坐。相信方丈看到了馬姑娘,也會很開心的。”

馬秀英笑道:“幾位小師傅,又來打趣我了。”

馬秀英和這幾位僧人簡單聊了一陣後,便繼續前行。

程德將這些收之眼底,心道:看來,這秀英妹子倒是這裡的常客了。

繞過幾個長亭,經過一道半山坡,一間幽深而安靜的禪房出現在了程德的面前。

馬秀英忽然停了下來,對程德說道:“德哥,這位方丈和我爹曾經是故交,希望德哥看在這點上,莫失去了禮數。”

程德笑道:“遵令!”

馬秀英白了程德一眼,便輕輕地推門而入。

程德和羅燕兩人在馬秀英身後,幾人都邁入了這間禪房。

剛進入這間禪房,程德快速打量了一眼。

他發現,這間禪房非常簡單。

除了一張有些歲月的牀外,便只剩下牆壁上寫着的一個禪字了。

除此之外,再無其他。

程德將視線落在牀上打坐的方丈身上。

這位方丈披着明亮的袈裟,顯得有些珠光寶氣。

但是他清瘦的臉頰,以及平靜祥和的面色,還是給了程德很深的印象。

尤其是方丈的一雙眼,銳利如刀,直視着程德。

程德平靜地對視着方丈。

馬秀英在一旁見此,便笑着道:“方丈,我來看你了!”

方丈見到馬秀英,臉上立即露出了溫和而慈祥的笑容:“原來是你來了,有心了,這麼久以來每隔一段時間過來看我,讓老衲深感懺愧!”

馬秀英笑道:“方丈客氣了,不說方丈與我爹曾經是故交,就單憑方丈這年紀,也是一位長者,我們做晚輩的,關心長者,也是應盡的本分。”

“你倒是心善的。不知這位是?”方丈望着程德,看向馬秀英。

馬秀英對方丈介紹程德道:“這位是我的夫君,他隨我一道來看看方丈。”

程德立即上前,朝着方丈行禮道:“晚輩程德,見過方丈。”

羅燕也在一旁跟着規規矩矩行了一禮。

方丈點了點頭,手捻着白色鬍子,說道:“嗯。觀你之相,非同常人。老衲閱盡無數人,你這般的面相,老衲還是頭一次見。”

看到方丈臉上露出的凝重之色,馬秀英臉上涌起了擔憂,追問道:“方丈,你這話何解?”

方丈一眼看出來馬秀英臉上的憂慮,心中一陣無奈,開口道:“無須憂慮。老衲的意思,是說你的夫君,這面相是我生平所見世間奇特的面相。”

“方丈可否詳細說一說?”馬秀英接話道。

方丈點了點頭:“眉間繚繞一絲淡淡的死氣,按理說應該死過一回。奇哉!怪哉!那絲死氣似乎正在淡去,又呈天庭飽滿,地闊方圓之相。依老衲之見,將來貴不可言!”

“你將來有福了!”方丈轉而又對馬秀英道。

程德卻是驚詫萬分,暗道:這方丈有點本事啊!竟然連這個都能看出來!

程德是真的驚訝極了!

他沒想到,這世上還真有這種大本事的人。

他的原身死去,而後他才重生,也算是死過一回。

至於眉間的死氣,或許與原身死去有關。

當然,這永遠是程德心裡埋藏得最深的秘密。

他不會與任何人言說。

想到此處,程德再看方丈的眼神中,多了一絲敬佩。

於是,程德開口道:“方丈之言,晚輩謹記。”

馬秀英聽到方丈說她將來有福,面露羞赧之色,開口道:“方丈,你又在打趣我!”

方丈朝着程德點了點頭,又望着馬秀英笑而不語。

“從你夫君的面貌來看,應該不是一般人。馬侄女,你不給老衲說一說嗎?老衲一直以爲馬侄女嫁給了一個富家翁,但現在看來,顯然不是。”方丈望着馬秀英笑着道。

馬秀英看向程德,程德朝着她點了點頭。

於是,馬秀英望着方丈笑着道:“方丈,不是我有意隱瞞,我這麼做,也是爲了德哥的安危着想。不瞞方丈,我夫君正是泗州軍徵虜將軍。”

方丈聞言,面色一滯,追問道:“是那個揚言驅除胡虜、恢復中華的那個嗎?”

程德笑着回道:“方丈竟然還知道這個,實在是讓晚輩汗顏,讓方丈見笑了。”

方丈面色無比凝重,雙手合十道:“阿彌陀佛!我雖許久未出靈溪寺,但從來我這靈溪寺敬香禮佛的香客口中知曉,這泗州軍徵虜將軍,是一個善待百姓的仁義將軍。衆位香客,無人不說好的。可見,泗洲城的民心是向着程將軍的。”

程德聞言,正色道:“我所做的還不夠多,還不夠好。我只希望將來有一天,全天下的百姓,都能吃得飽肚子,都能有房住,都能有衣服穿,都能過上好日子.所以,我必須要結束這亂世,還天下一片太平!”

方丈望向程德的目光裡帶有一絲敬重,嘆道:“程將軍之志,若是完成,便是一件天大的功德,憑藉這功德,成佛也不是難事!”

程德笑了,“成佛嘛,我沒想過。我只知道,這些都是我必須去做的。而且,我手上沾染了太多人的血,這輩子、下輩子都與佛無緣了。”

方丈沉默在那裡。

良久。

方丈才雙手合十道:“阿彌陀佛。程將軍有大慈悲之心,勝過世上千萬人。老衲也是不如啊!”

程德謙虛道:“方丈言重了。”

馬秀英笑了,“你們兩個也不要在這裡互相謙辭推讓了。依我看,你們都很厲害!”

程德與方丈兩人相視一笑。

“方丈,這次來,我給你做了一雙鞋,這鞋有保暖之功效。還有,我給方丈做了對護膝,也可以讓腿保暖。”馬秀英趁機說道,並從拎着的包袱裡,小心翼翼地取出一雙鞋,還有一對護膝。

方丈笑着道:“馬侄女有心了,老衲就厚着臉皮收下了!”

馬秀英笑着不說話,她將這鞋還有護膝遞給了方丈。

方丈雙手接過,接着又雙手合十,默唸了一聲阿彌陀佛。

隨後,方丈將目光看向程德:“以前,我見百姓都活不下去,元軍不把我們當人看,便加入了反元的隊伍,只是,我失敗了。而我的諸多義兄也因此遭到了元軍毒手,至於我,則是僥倖逃過一劫,來到靈溪寺做了和尚。這一做,就是做了十幾年的和尚。”

程德、馬秀英、羅燕聞言,都沉默了。

尤其是馬秀英,面露一絲痛苦之色。

程德見此,抓住了馬秀英的雙手,目光堅定地看着她,馬秀英也望着程德點了點頭。

方丈見此,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老衲雖然身軀已經半殘,但是,老衲反元之心還未盡失。這些年,我收了幾十個徒弟。這些徒弟中,有幾個並不適合做和尚,他們的心不在佛門。這幾個徒弟的拳腳功夫以及刀劍功夫也是一等一的厲害,這一次,就隨你們下山去,讓他們跟着程將軍建功立業,老衲也就知足了。我想,看在馬侄女的份上,程將軍也不會虧待了他們。”方丈笑望着程德。

程德則是怔住了。

沒想到,方丈竟然給他送幾個拳腳功夫以及刀劍功夫一等一厲害的人,着實讓他感到一陣驚喜。

這幾個人,若是再給他們傳授一些兵法,恐怕無需多久,在戰場上多經歷幾次,又是一個能領兵作戰的勇猛將軍了。

一下子,泗州軍增加了五位勇猛的將領,程德內心自然極爲高興不已。

也暗暗期待着。

此外,按照方丈和秀英妹子的關係,他不覺得方丈的話有假!

也沒必要和他說假話,誇大自己徒弟的本領。

對此,程德自然是對方丈感激不已的。

同時,他心道:這一次,還是多虧了秀英妹子。

“你們在這等一會兒,我那幾個徒弟,再有一會兒,便來我這兒了,正好,老衲將他們介紹給程將軍。”

程德聽到方丈的話,點了點頭,他看向方丈誠懇地說道:“方丈儘管放心,我不會虧待了他們的!”

方丈點了點頭,也就沒再說什麼,而是目光朝着馬秀英看去:“昔年,馬兄的風采,猶在眼前。轉眼間,便已十幾年過去了,而馬侄女也已經找到了歸屬,想必馬兄泉下有知,也會爲馬侄女感到欣慰的。”

馬秀英點了點頭,她心中的憂傷,也漸漸地淡了許多。

時間不長。

一行五個和尚,這時候推門而入。

一瞬間,這五個和尚都愣住了。

他們顯然沒有想到,這個時候屋裡會有人。

方丈望着這五個和尚道:“你們來的正好,我爲你們謀了一個去處,我與你們的師徒情誼也就緣盡於此了。從今往後,你們都跟着這位程將軍下山去吧!”

這五個和尚聞言,心中有些傷感,充滿了不捨,轉而都將目光望向程德,目露疑惑。

“這位程將軍,便是鼎鼎有名的泗州軍徵虜將軍程德,也是那個言驅除胡虜、恢復中華的起義軍將軍!”方丈似乎覺察到了五個徒弟的心思,補充道。

五個和尚,各個都長得身材高大,眼神黑白分明,也非常亮,看上去炯炯有神。

他們五人聽到方丈的話,紛紛目光大亮,心中充滿了欣喜。

同時,他們五人對方丈也是感激不已。

於是,他們五人先是對方丈連續磕了三個重重的相投,並道:“多謝師父這些年的照顧,還有悉心傳授我們武藝。無論怎樣,一日爲師,終身爲父,在我們心中,師父永遠是我們的師父。”

方丈欣慰地點了點頭,叮囑他們道:“這位程將軍,便是馬侄女的夫君。你們今後要盡忠職守,只要不犯什麼大錯,多立下功勞,再加之有馬侄女護着,必能建功立業,福澤後世子孫。”

五位和尚紛紛重重地點了點頭,他們將目光望向馬秀英,對着馬秀英道:“多謝馬姑娘!”

馬秀英笑道:“我沒做什麼,你們不用謝我。”

隨後,五位和尚都將目光看向程德,朝着程德行禮道:“覺能、覺悟、覺淨、覺凡、覺空拜見徵虜將軍!”

程德望着眼前五位和尚,沉聲道:“你們五人,暫時在我身旁做個親兵。等合適的機會,我會對你們另有任用。正好,趁着你們在我身邊做親兵的機會,我教你們一些兵法。”

“多謝將軍!”五位和尚紛紛大喜道。

方丈這時候,望着五位和尚道:“你們五人,自小都是被我收養,無名無姓。從今往後,你們便要跟着程將軍了,這再用覺能、覺悟這般的名字有些不妥當了。”

方丈頓了頓,便又將目光看向程德:“不然,就勞煩程將軍爲他們賜名吧!”

程德應了下來,他看向眼前的五人道:“不如你們今後跟着我姓吧,然後以你們法號最後一個名字爲名。以後你們的名字分別是程能、程悟、程淨、程凡、程空,不知你們意下如何?”

五人互相對視了一眼,然後朝着程德躬身行禮道:“多謝徵虜將軍賜我等姓名。”

程德點點頭,而五人見此,便自覺地站在程德身後去。

方丈見此,臉上終於放下心來。

“時間已經不早了,程將軍,還有馬侄女,你們若是有事可先行離開。老衲也乏了。”方丈面露疲倦的神色說道。

馬秀英說道:“那伯父好好休息,我下次再來看你。”

程德也跟着道:“方丈好好休息,晚輩下次有機會再來探望。”

方丈看了一眼馬秀英,又看了一眼程德,點了點頭,爾後,眼神直接緊閉。

見此,程德等人悄悄地從屋裡退去。

隨後,程德一行人朝着泗洲城返回。

等回了泗洲城後,程德讓錦衣衛先將五位投靠的和尚,領到將軍府歇息,而他則陪着馬秀英、羅燕在泗洲城逛遍大街小巷。

一晃的時間,夜幕降臨,程德一行人返回了將軍府。

夜深人靜時分,程德看完了錦衣衛白日暗查靈溪寺的情報文書,心中如釋重負。

根據錦衣衛情報,靈溪寺一切都合規合法,那些金身的金漆不都是金子,而是摻了其他的東西。

一句話來說,根本不值錢。

而且,靈溪寺的和尚,都是窮苦人家。

也就是方丈心善,收留了他們。

對此,程德倒也終於放下了心。

這靈溪寺,他心中則是多了份好感。

隨後,程德又處理了一些文書後,便回了馬秀英的屋裡睡。

一夜時間,悄然而逝。

(本章完)

第62章 勝不驕,敗不餒第138章 李孝慈主動提出學兵法,淮安路八百第200章 計除徐壽輝第266章 沈萬三求見,國庫再進賬五百萬兩第274章 徵虜大將軍人選,東北王真實身份第9章 紅巾軍來襲第98章 整備衣甲器械與戰前動員第227章 廬州路大捷第225章 天下何種人最爲快活?第197章 朱元璋的心上人第126章 爲緩泗州軍缺糧之困,姚廣孝獻計攻第111章 張士誠白駒場起事第278章 天下三分,處置何家第75章 施耐庵拜見上位第226章 深夜暗流第280章 所謂君臣一心第222章 羅二虎之妻劉氏臨死前的請求第3章 我有個願望第152章 論歷史定律與周禮,崔瑩歸心泗州軍第5章 狐假虎威第278章 天下三分,處置何家第33章 王霸之基第198章 朱元璋的野心青史留名第165章 泗州城科舉試點選拔第155章 反攻清河城 清江城前的安排第213章 大明君臣論戰餘闕 天完陳友諒,還是第149章 夜襲泗陽城,李孝慈斬殺達魯花赤第232章 聖武元年第212章 分封百官第88章 胡惟庸的正確用法第69章 返回泗州前的安排第271章 藍玉之請,五年之後第220章 暗謀十萬紅巾軍第53章 整編俘虜,穩定軍心第170章 科舉之儒科第一場第5章 狐假虎威第230章 陳友諒:殺你,只因爲你阻擋了我第172章 爲科學院選才之研究院第170章 科舉之儒科第一場第104章 朱重八落入洪澤湖,羅茂的假戲真做第97章 才設軍機處,便有緊急軍情到第229章 攻佔安慶路之謀隔而不圍第206章 識時務者爲俊傑第57章 淮安城半日遊第229章 攻佔安慶路之謀隔而不圍第247章 深夜訓傅友德第48章 東明之圍,蝗災初現第13章 雄心第149章 夜襲泗陽城,李孝慈斬殺達魯花赤第276章 父子相談,用心良苦第268章 高俸養廉,徹查泗州第260章 大明朝議,御史大夫黃顯第258章 奪取陳漢地盤佈置與班師回朝第237章 刑部欲增設三司第81章 元廷暗流涌第77章 元廷詔令第151章 設局誘崔瑩入城,程德深夜準備收服第133章 張七九心甘情願做紅娘,程德計劃在第205章 開路先鋒耿再成第121章 李善長調任吏部主簿第141章 覺醒:施主看上去頗有慧根,與我佛第253章 黃州大戰(六)第254章 黃州大戰(七)第38章 佃農艱苦,田主黑心第167章 程德認李文忠爲義子,郭天敘犯事出第145章 哈麻:陛下是千古未有之皇帝第254章 黃州大戰(七)第26章 天下無飢第104章 朱重八落入洪澤湖,羅茂的假戲真做第250章 黃州大戰(三)第111章 張士誠白駒場起事第141章 覺醒:施主看上去頗有慧根,與我佛第241章 親征之議第4章 泗州城東門守軍第153章 元軍再攻淮安城被擊退,泗州科學院第135章 我本農夫,深知民間疾苦第213章 大明君臣論戰餘闕 天完陳友諒,還是第121章 李善長調任吏部主簿第272章 宣政殿武將請戰,對付東北王人選第145章 哈麻:陛下是千古未有之皇帝第205章 開路先鋒耿再成第16章 回村第15章 鄧友德第102章 大丈夫有所不爲,有所必爲第96章 以德爲本治理方略論(二)第40章 夜襲洪澤,勢不可擋第7章 安排第278章 天下三分,處置何家第182章 高記酒肆第50章 欲謀大事,需有謀主第211章 封王大典第50章 欲謀大事,需有謀主第105章 從今往後,我就叫朱元璋第171章 宋濂弟子張定生,未來大科學家倪瓚第213章 大明君臣論戰餘闕 天完陳友諒,還是第192章 徐達獻計攻和州第212章 分封百官第4章 泗州城東門守軍第63章 濠州士子,鬧將軍府第265章 衍聖公人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