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覺醒:施主看上去頗有慧根,與我佛

第141章 覺醒:施主看上去頗有慧根,與我佛門有緣

忽然。

程德聽到書房外傳來一陣吵鬧聲,眉頭下意識地一皺。

他聽出來這聲音中有李善長的、呂不用的,還有呂思麒等人的。

他放下了手中的文書,起身後,徑直朝着書房外走去。

程德剛一現身,李善長和呂不用等人,紛紛朝着程德行禮道:“拜見將軍!”

程德沒有迴應, 而是平靜地望着李善長和呂不用兩人,至於他們各自身後的人,則是被程德給忽視了。

“你們所爲何事,在這裡吵吵鬧鬧的?”

聽到程德的問話,李善長道:“啓稟將軍,屬下在給各部官員政績進行考評時,給了呂思麒一箇中等, 而給了何昱一個上等。呂思麒便以言語中傷屬下, 而呂不用更是直接對屬下破口大罵。”

“還請將軍明鑑,屬下對各部官員的政績進行考評,都是根據他們各自的政績來判斷的,並非屬下以權謀私。”

聽到李善長的話,程德把目光停留在呂不用身上。

呂不用則是立即辯解道:“回稟將軍,李善長分明是以權謀私。何昱的政績,依屬下來看,是絕不如呂思麒的。還望將軍明察!”

程德眯了眯眼,望着呂不用和李善長道:“你們二人究竟誰說的有理,這個我不管。有關政績考覈之事,我會讓錦衣衛前去調查一番。等結果出來了,你們兩人總有一人需要給一個交代。”

李善長急忙道:“回稟將軍,屬下身正不怕影子斜,希望將軍能早日爲屬下主持公道。”

呂不用橫了一眼李善長, 也開口道:“啓稟將軍,屬下亦是行得正,坐得直, 還請將軍爲屬下主持公道。”

程德擺擺手道:“行了, 這事情, 我會安排人處理的。你們該幹什麼就幹什麼去,怎麼,還想在我書房前上演潑婦罵街呢?”

“屬下不敢!”李善長、呂不用兩人連忙躬身道。

“呵呵,還有你們不敢的事?”程德冷笑一聲,接着直接返回了書房,繼續埋頭政務。

李善長和呂不用兩人對視一眼,紛紛目露憤怒,望向對方。

但是,他們也沒有再繼續鬧下去。

剛剛將軍明顯都生氣了,再鬧下去,他們可能都要吃不了兜着走了。

“哼,李善長,你等着將軍派人調查的結果吧!你最好是祈禱上天保佑你!”呂不用冷哼一聲,面露陰沉地揚長而去。

跟在呂不用後面的一行人,也紛紛緊跟而去。

留在原地的李善長等人,面色非常不好看。

何昱對一旁的李善長道:“李主簿,就這麼饒過呂不用他們, 不管了嗎?”

李善長瞥了一眼書房的方向,又瞪了一眼何昱,開口道:“此事,尚且還沒有定論。這件事,就到此爲止。你和呂思麒兩人的政績考評,就先作廢,等將軍派人調查後的結果出來了再說。”

何昱聞言,目光陰沉如水。

本來自己的政績考覈爲上等,現在,經過呂思麒這麼一鬧,他突然覺得這件事有限玄了。

因爲就連將軍,都介入了。

但他也沒轍,只好沉默在那裡不說話。

李善長瞧見了何昱的模樣,搖了搖頭,便開始邁步離去。

這件事,他已經做出了該做的樣子。

何昱等人,要是眼睛不瞎,將來他們只會更加向自己靠攏。

至於呂不用的介入,對他來說,無關大雅。

他只知道,他通過這件事,樹立了一個爲維護下屬,而不惜跟呂不用鬧掰的形象。

政績考覈方面,他心中也沒有什麼可虛心的。

他確實是根據客觀的政績考覈,然後給出各自考評的。

他也不可能在這種事情上造假。

他可是瞭解將軍的眼裡,可是容不來沙子的。

所以,總的來說,處事公正,將會隨着將軍的介入調查以及調查結果,可以更好地給他立名。

這件事,他參與進來,可以說是謀利的一方。

至於呂不用那一方,李善長卻是搖了搖頭。

幫親不幫理,呂不用啊呂不用,這一次,你輸了我一籌啊!

何昱看着李善長已經離開,他也只好恨恨地離去。

在心中,他已經把呂不用,還有呂思麒兩人,暗暗記下了小本本。

君子報仇,十年不晚。

他覺得自己將來一定有機會,將這場子找回來的。

你們給我都等着吧!

程德回到書房後,心神早已不在公務上,而是想着李善長和呂不用兩人。

這一次事情,看上去是何昱與呂思麒個人的博弈。

但背後其實是李善長與呂不用兩人的博弈。

程德倒是樂得見此。

但他也絕不能太過於放縱,一切控制在一個度以內。

尤其是目前階段,他允許有政見不同。

但不允許有黨派之爭。

好在,如今李善長與呂不用各自所謂的心腹,都有他暗中安插的人。

他們兩人有什麼風吹草動,根本瞞不過自己。

想到這裡,程德也就不在此事上費心思。

“來人!”程德朝着書房外喊了一聲。

不一會兒,一名錦衣衛應聲道:“將軍!”

“你且進來!”

“是!”

程德看着眼前的錦衣衛道:“最近都是你在將軍府,還不知道你的名字呢?”

這名錦衣衛聞言,心中大喜,臉上有些激動,連忙應道:“回稟將軍,小的陸四九。現在爲張指揮使下的一個錦衣衛百戶長。”

“陸四九,交給你一個任務。剛剛李善長和呂不用兩人的爭吵,想必你也聽見了。你去查一查呂思麒,還有何昱各自的政績表現,記住了,查到後,第一時間將結果記錄下來,呈送給我。最遲在明天天黑前全部調查清楚,你有問題嗎?”程德平靜地看着陸四九說道。

“回稟將軍,小的沒問題。”陸四九應道。

程德點點頭:“很好,你去吧!”

“小的告退!”陸四九朝着程德恭敬行了一禮後,將門帶上,然後匆匆離開了將軍府。

程德目送着陸四九離去後,回頭望了一眼伏案上堆積如山的公務,嘆了口氣,便坐在了伏案旁,開始埋頭於公務。

一個時辰後。

程德處理了一半的公務,伏案上只剩下另一半的公務。

這時候,程德想起了今天答應陪馬秀英、羅燕去寺廟祈福,還有在泗洲城逛街之事,他不禁揉了揉眉心,起身後伸了個懶腰,朝着書房外走去,直奔馬秀英的屋裡。

待程德到了馬秀英屋裡後,程德發現馬秀英在看書。

“秀英妹子,今天不是說好了,陪你們去寺廟祈福的嗎?我們現在就出發吧!”程德直接朝馬秀英道。

馬秀英聞言,便放下了手中的書,臉上露出喜色。

“德哥,那我去叫上燕姐姐一起,你先在這等一會兒。”馬秀英開口道,接着,她便朝着羅燕的房間而去。

頭一次看到馬秀英如此風風火火的模樣,程德不禁一怔。

他這時候才意識到,馬秀英的年齡依然很年輕,這要是放在前世,還在上大學呢。

想到此處,程德搖了搖頭。

他坐在桌前,靜靜地等待。

時間不長。

馬秀英與羅燕到了。

程德起身,望着她們道:“既然人到齊了,我們現在就出發吧!”

馬秀英、羅燕應道:“嗯。”

“對了,秀英妹子,這一次我們要去祈福的廟,是哪一座廟啊?”程德問馬秀英道。

馬秀英笑着回道:“德哥,這一次,我們就在泗洲城以北五里處的一座廟去祈福吧!那座廟,我聽人說,很靈驗的。”

“哦這廟的名字叫什麼?”程德開口問道。

“叫做靈溪寺。”羅燕回道。

“靈溪寺?”程德喃喃道。

“德哥,我們現在開始出發吧!”馬秀英催促道。

“行,我們現在就動身!”程德應了一聲。

隨後,程德、馬秀英、羅燕三人,朝着靈溪寺而去。

在程德三人身後,有錦衣衛、絕聲衛、親兵暗中跟隨,人數不下一百人。

三人都是穿着平常百姓穿的衣服,從將軍府的側門出去,進入街上,在街上人羣中並不顯眼。

一路上,馬秀英、羅燕兩人都是有說有笑的,程德緊緊跟在他們身後。

三人從泗洲城北城門出去,一路上都是步行。

“德哥,你快跟上啊!”馬秀英朝着身後離着有五六步遠的程德揮手道。

程德聽到馬秀英的聲音,只好應道:“好勒!”

這一路上,他想和馬秀英、羅燕說些話,但他一直沒有找到機會。

從將軍府出來後,馬秀英與羅燕說起話來,就沒停過。

他在身後聽了一路。

只聽到馬秀英與羅燕的笑聲,至於她們說了些什麼,卻都聽不到。

她們兩人手挽着手,互相咬耳朵,說些私密話。

看上去,感情很深厚。

而他就在她們身後看着。

這看久了,也就有些無聊了。

畢竟,他想要找個說話的人,卻沒人和他說話。

路邊時不時地有百姓經過,有扛着鋤頭的農民,有揹着弓箭的獵戶,還有趕路的商人.

他們的神色,都顯得很祥和。

看上去,他們的心都很安定。

程德暗暗觀察着這些,心裡有着一種極大的成就感。

他不禁暗暗想道:這些,都是我帶來的。今後,我還想要讓天下的百姓,都這樣平靜的生活,讓百姓不再受戰亂之苦。

可是,他腦海中一想到清江城、清河城兩城的百姓,都遭到了元軍的屠殺,他的內心深處便被蒙上了一層陰影。

他發誓,將來一定要將那汝中柏、伯帖木兒,還有脫脫的頭都砍下來,爲兩城百姓報仇雪恨。

又聽到了走在前面的馬秀英傳來的催促聲,程德便收起了思緒,加快步伐,朝着馬秀英、羅燕湊近。

當聽到一陣深沉而悠遠的鐘聲時,程德便知道,這個靈溪寺,他快到了。

靈溪寺,臥在蒼羅山山頂。

它的另一面,是望不到底的深淵。

而程德一行人正是從正面而來。

程德發現,除了他們三人外,還有其他趕來這裡的人,絡繹不絕。

這時候,靈溪寺香菸繚繞,絡繹不絕的香客趕到這裡,他們都是爲了重要的人來祈福。

從山下徒步登上山頂,程德發現石板許多地方都凹了下去。

據馬秀英解釋,這些都是虔誠的香客磕出來的。

對此,程德保持着懷疑。

因爲他看到這些石板,不像是用頭磕的,倒像是其他的東西造成的。

靈溪寺寺廟在一片迷濛白霧的籠罩下,像一幅飄在浮雲上面的剪影一般,顯得分外沉寂肅穆。

程德不經意間擡頭,望向廟頂。

令人眼花繚亂。

那一個個佛爺凸起的臉也宛如夏季夜空漫天星斗,它們神態各異,千姿百態。

更重要的是,這些佛爺用的都是金身。

看到這些金身,程德眼裡閃過一陣驚愕。

這些金身,到底花了多少金漆才鍍成的?

閃閃發亮的金身,和前來香客身上打滿補丁的衣服,形成了強烈的對比。

趁着馬秀英和羅燕兩人駐足在一尊佛像前,馬秀英給羅燕介紹着這尊佛像的來歷時,程德朝着身後打起了一個手勢,然後有數十人立即靠近。

程德望着他們,對他們說道:“你們去查一下這靈溪寺,尤其是這些金身,我看這不像是金漆鍍成的,倒是有點像真的黃金,你們要特別留意一下。還有,靈溪寺各處,一個不要放過查探。這靈溪寺的方丈,以及寺廟裡的一些僧侶,你們也都去查一查。就這樣吧,你們去好好查一查!”

“是。”衆人紛紛輕聲應道,隨後衆人四散而去,分別往一個方向前去查探了。

程德見此,便返回到了馬秀英和羅燕待着的地方。

恰好,馬秀英也已經爲羅燕說完了來歷。

馬秀英看了一眼程德,便又拉着羅燕往下一處佛像而去,程德不急不緩地跟在她們後面。

很快地,他們三人來到了大雄寶殿。

大雄寶殿中間供着一尊高三丈三尺三寸的佛像,左右兩邊各自擺着另外十幾個不同的佛像。

每一尊佛像大小高矮胖瘦各不相同,神情動作也是千姿百態。

有的咬牙切齒,怒目而視;有的朱脣微啓,面帶微笑;有的盤膝而坐,雙手合十;有的金雞獨立,手舞鋼鞭;有的眼睛半閉,手持經卷.

程德看到馬秀英和羅燕擺從功德箱旁擺着的香堆裡面抽出六支香,並當着管功德箱僧侶的面,朝功德箱投入了一些錢,僧侶雙手合十,面帶微笑望着馬秀英、羅燕兩人。

很明顯,馬秀英、羅燕投的錢有點多了。

程德目測,估摸着有好幾兩銀子。

之後,馬秀英與羅燕各持着三支香,點燃後,雙膝跪地,虔誠地朝着佛像跪拜。

一般上香最多不宜超過三支。三支可用來代表戒定慧。

上三支香爲宜。此表示“戒、定、慧”三無漏學;也表示供養佛、法、僧常住三寶。這是最圓滿且文明的上香供養。上香不在多少,貴在心誠,所謂“燒三支文明香,敬一片真誠心”。

程德默默地望着馬秀英和羅燕兩人上香時的動作,他的身子沒動。

他的目光平靜地望着眼前這尊金身佛像,面色無喜無悲。

在他看來,求神拜佛,都是圖個心安。

但他更知道,求佛不如求己。

他記得前世讀過幾本佛經,讀完後還自娛自樂寫了一首自我取樂的詩:

佛在心中莫外求,靈山只在汝心頭。

但凡招搖非真佛,偈語常聽使人愁。

待在這裡,程德自覺有些格格不入,他尊重那些香客的這些舉動。

爲了避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煩,他默默地從大雄寶殿退了出來,目光一直停留在馬秀英與羅燕身上。

忽然。

一位僧侶,朝着程德湊近,只見他雙手合十:“阿彌陀佛,施主爲何不進入大雄寶殿給佛祖上香呢?”

程德聞言,收回視線,看向說話的僧侶。

看到此人身上披着一件簡樸的袈裟,面色平靜祥和,眉宇間多了一份書卷氣,頗有一份得道高僧的氣韻,程德對此人多了一份好感。

程德心想:或許,此人才是這靈溪寺真正的僧。

於是,他也雙手合十道:“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因爲我心中有佛,所以我覺得無須再給佛祖上香。”

“貧僧法號覺醒,施主看上去頗有慧根,與我佛門有緣。不如放下,投我佛門?”

程德:“.”

他可不想當和尚,這覺醒和尚,倒是把他給整不會了。

再說了,咱們才第一次見,你就要讓我當和尚,誰給你的自信啊?

程德望着覺醒和尚眼中露出期待的眼神,不禁感到一陣無語。

當然,他面色依然表現得很平靜。

於是,程德回道:“見性志誠,念念回首處,即是靈山。覺醒大師,你着相了。”

覺醒聞言一怔,目光裡充滿了喜意,雙手合十道:“佛者,覺也;法者,正也;僧者,淨也。施主,貧僧以爲你很有慧根,施主也確實與我佛有緣,關於這點,出家人不打誑語。”

程德笑了,回道:“我不願投身佛門,覺醒大師卻要讓我加入佛門,你這是不與我方便。覺醒大師可聽曾過一句話?”

覺醒愣住了,問道:“何話?”

“若不與人行方便,念盡彌陀也是空。”程德望着覺醒回道。

覺醒聽後,雙手合十,目光一亮:“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施主,確實是貧僧着相了,還望施主見諒!”

程德望着覺醒說道:“菩提自性,本來清淨,但用此心,直了成佛。或許,將來覺醒大師,另有一番造化。在我看來,覺醒大師非常人。”

覺醒笑了,雙手合十道:“阿彌陀佛!施主謬讚了!”

覺醒朝着程德點了下頭,正準備離去時,程德忽然道:“在下程德。”

覺醒身體一頓,爾後,又繼續邁步離去。

(本章完)

第100章 破局的關鍵——洪澤城第236章 分權第82章 李善長的謀劃,程德的憤怒第30章 蒼天佑你不佑我第37章 淮安戰略定,將十萬衆現第138章 李孝慈主動提出學兵法,淮安路八百第138章 李孝慈主動提出學兵法,淮安路八百第46章 虛則實之,實則虛之第213章 大明君臣論戰餘闕 天完陳友諒,還是第69章 返回泗州前的安排第191章 徹裡不也欲重掌軍權第77章 元廷詔令第36章 治蝗綢繆,火銃佈局第187章 全椒捷報第190章 陳兵樑縣,伺機奪廬州路第167章 程德認李文忠爲義子,郭天敘犯事出第59章 金湖論戰,方母教子第112章 馮國用的心病第265章 衍聖公人選第26章 天下無飢第270章 大肆封侯羣臣喜,徵夷將軍驚衆臣第5章 狐假虎威第184章 兵分四路第156章 大周勤政殿君臣論憂愁,劉仁決定繼第118章 馮國用捨生忘死,終下滁州城第79章 劉家認親第240章 程德:文臣也有血氣,朕心甚悅第227章 廬州路大捷第33章 王霸之基第183章 劍指金陵第48章 東明之圍,蝗災初現第193章 詐城計策失敗第110章 程德聞名天下,張士城欲起事第256章 黃州之戰(九)第118章 馮國用捨生忘死,終下滁州城第254章 黃州大戰(七)第25章 賈魯退,圖魯亡第240章 程德:文臣也有血氣,朕心甚悅第31章 滁州敗,濠州謀,馬秀英現第29章 鴻門宴借糧第41章 洪澤之殤第170章 科舉之儒科第一場第92章 李善長教弟,雨夜說官場第26章 天下無飢第240章 程德:文臣也有血氣,朕心甚悅第185章 心狠手辣的陳友諒第159章 《大週日報》第125章 七萬大軍歸心第175章 程德欲應沈家人間醉之約,泗州城商第176章 吳儉夜見章溢吳家存,與沒有泗州軍第49章 濠州之殤,初聞噩耗第270章 大肆封侯羣臣喜,徵夷將軍驚衆臣第141章 覺醒:施主看上去頗有慧根,與我佛第42章 臨別敲打,往橫澗山第30章 蒼天佑你不佑我第229章 攻佔安慶路之謀隔而不圍第53章 整編俘虜,穩定軍心第23章 夜奪定遠第182章 高記酒肆第78章 防備計略定,程德教義子第124章 鞏卜班中計慘死,七萬大軍來投第220章 暗謀十萬紅巾軍第49章 濠州之殤,初聞噩耗第140章 溫馨相伴聊家常,李呂相爭鬧將軍府第58章 初談科舉,未來孤臣第213章 大明君臣論戰餘闕 天完陳友諒,還是第88章 胡惟庸的正確用法第266章 沈萬三求見,國庫再進賬五百萬兩第247章 深夜訓傅友德第272章 宣政殿武將請戰,對付東北王人選第240章 程德:文臣也有血氣,朕心甚悅第229章 攻佔安慶路之謀隔而不圍第143章 戰火重燃在淮安,此去不勝絕不還第142章 方丈贈五徒,泗州軍再增五猛將第140章 溫馨相伴聊家常,李呂相爭鬧將軍府第111章 張士誠白駒場起事第35章 李善長的面試第187章 全椒捷報第108章 先攻其心,再採用圍師必闕和四面撓第276章 父子相談,用心良苦第195章 和州終克第89章 韓伯高低頭第182章 高記酒肆第156章 大周勤政殿君臣論憂愁,劉仁決定繼第127章 微服高郵城察民情,收服李孝慈第231章 聯周抗明第2章 成爲牌子頭統領第114章 安東州告急第281章 程儒回明第266章 沈萬三求見,國庫再進賬五百萬兩第20章 救治第178章 程德赴約人間醉,意外見到沈萬三第49章 濠州之殤,初聞噩耗第60章 守其初心,始終不變第145章 哈麻:陛下是千古未有之皇帝第256章 黃州之戰(九)第282章 大明第一位世襲國公爵糧國公第50章 欲謀大事,需有謀主第30章 蒼天佑你不佑我第261章 南孔北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