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先攻其心,再採用圍師必闕和四面撓

第108章 先攻其心,再採用圍師必闕和四面撓之

劉伯溫不急不緩地開口道:“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戰對於作爲進攻方的泗州軍來說,容易造成較大傷亡,並不可取。審敵我之強弱,量彼己之衆寡。屬下以爲對付高郵府元軍, 先攻其心,再採用圍師必闕和四面撓之。”

程德目光平靜地看向劉伯溫,淡淡地說道道:“你且說說什麼原因?看能不能說服我?高郵府高郵城城高且堅固,守城人更是多達七萬,即便我有十萬,恐怕也難以攻下來。”

“將軍的疑惑, 屬下待會兒再給將軍解惑。”劉伯溫從容回道。

“好,你繼續說。”程德深吸一口氣, 看着劉伯溫說道。

劉伯溫聞言, 便繼續說道:“先攻其心,屬下以爲可派人在高郵府境內,將大戰魯帖木兒獲勝的結果,可廣泛傳開,然後散播將軍不日領軍十萬拿下高郵府的消息,以亂高郵府元軍軍心,和高郵府百姓之心,接着,派人暗中運作,在高郵府各地宣傳將軍的仁義之舉,並宣傳鞏卜班的暴行,以讓高郵府百姓人人自危。這是第一步。”

看到程德並沒有什麼迴應, 劉伯溫繼續說道:“第一步做到後,便是進行第二步, 即屬下剛剛所提到的圍師必闕和四面撓之。”

“圍師必闕是指包圍城池三面, 而故意留一缺口並在半路設伏, 這種圍城方式可以動搖元軍守軍死戰的決心,誘使元軍守軍脫離堅城固壘而在運動戰中殲滅。”

“四面撓之是指表面上全方位進攻, 但實際上是攻其一面,另外幾路兵馬爲佯攻,讓元軍守軍真假難辨,分散單面守城兵力。”

“當然,要完成第二步,則必須要有攻城器械和足夠的糧草供應、軍械補給、傷病救治。這些,屬下以爲泗州軍已經基本達到。依屬下之意,這第二步,便可以用於攻打高郵府境內除了高郵府外的其他城池,當然,如果可以的話,將軍可以親自領兵牽制住鞏卜班大軍困守在高郵城。”

“等將軍拿下高郵府其他城池後,再集中兵力對付高郵城鞏卜班元軍。將軍,高郵城的糧食數量是有限的,而鞏卜班七萬大軍,每日所耗費糧食不計其數,他們又能堅持多久呢?”

程德起身,目光幽幽地看着了劉伯溫, 盯着半晌,這纔將視線轉向羅茂說道:“羅參軍, 以爲劉軍師之言如何?”

羅茂沉思須臾片刻,這才謹慎地回道:“屬下以爲可行,將軍不妨一試。”

程德面色一滯,“兩線作戰,糧食夠用嗎?”

羅茂沒有絲毫猶豫:“若是宰殺一些馬匹,糧食省着點吃,自然是夠的。”

程德卻是猶豫了。

“馬匹不能殺,這些將來有大用。可以考慮一下用其他的代替一下。”程德叮囑羅茂道。

羅茂一怔,連忙道:“將軍誤會了,屬下的意思是,宰殺的這些馬匹,都是老馬,以及一些戰場上受傷的馬。甚至,死馬的肉也可以用。”

程德點點頭:“既如此,便依羅參軍所言。明日,我親自領兵兩萬前往高郵,拖住鞏卜班大軍。另外,派人傳令給李三七,讓他領兵攻打鹽城。何三五那邊,如果拿下寶應城,就讓他立即領軍攻打興化城,若是兵力不夠,就從淮安城抽調一部分。這些擬成文書,一併發出。”

“是。”羅茂躬身應道。

“此外,劉軍師剛剛所言的圍師必闕和四面撓之,都要一五一十地告訴何三五與李三七,希望他們靈活採用。”程德補充道。

“至於劉軍師所言的第一步先攻其心,我會派絕聲衛聯繫高郵府境內絕聲衛,讓他們去做的。”程德環顧在場衆人高聲道。

“將軍英明!”衆人躬身道。

程德深深地看了一眼劉伯溫後,隨即移開視線,望着羅二虎說道:“我領兵兩萬前往高郵城,這洪澤城交由你駐守了,給你四千兵馬,有信心守好它嗎?”

羅二虎連忙拍着胸膛當場承諾道:“還望將軍放心,我羅二虎一定會守好洪澤城的,絕不會讓元軍攻進來的。”

程德點點頭:“平時守城之餘,你也不要忘了操練一下士兵,提升一下他們的作戰能力。這些,不能忽視,具體怎樣做,你自己多多想一下。”

“是。”羅二虎連忙應道。

最後,程德把目光轉向了在場軍機處等人。

思索片刻後,程德忽然說道:“軍機處等人,一部分留在洪澤城,一部分前往金湖城,無論是在洪澤城,還是在金湖城,若是元軍來攻,你們都要盡心輔助守將守好城池。具體人選安排,這個由章溢決定,但劉伯溫必須隨我一起出行。還有,隨我一道出行的人,再加上羅參軍。你們可有異議?”

章溢等人連忙回道:“屬下無異議。”

羅茂和劉伯溫則是齊聲回道:“遵令。”

程德擺擺手道:“你們若是無事,都下去好好歇着。”

“是。”衆人應了一聲,接着,便躬身退去。

在他們離開後,程德派人聯繫到了絕聲衛,然後將劉伯溫所說的攻心計策寫在一份文書上,當場交給了絕聲衛,叮囑他交給高郵府境內絕聲衛的負責人按計行事。

在完成這件事後,程德感到身體有些疲憊,便就着伏案旁睡了。

另一邊。

羅茂回到自己歇息的帳篷後,卻是無法入睡。

他要忙的事情太多了,幾乎讓他沒有時間睡。

在處理完手頭事情後,東方欲曉。

程德在天一亮時,便醒了過來。

處理一個時辰後的軍務後,程德便迅速點齊兩萬人馬,朝着高郵城的方向而去。

羅二虎一行人在洪澤城城外,目送着程德領軍離去。

途中。

程德問羅茂:“此去高郵城,我泗洲軍需要行經寶應城,若是何三五還未拿下寶應城,正好可以順手拿下。然後,再繼續趕路到高郵城。之後,我們是從範水寨過去嗎?”

“回稟將軍,是的。”羅茂應道。

“範水寨,也一併拿下,收服範水寨的人,到時候交由羅參軍來做吧!”程德叮囑羅茂道。

“屬下遵令。”羅茂點頭應道。

收服一個範水寨而已,對於他來說,並沒有多少難度。

“泗洲城那邊,有消息傳來嗎?”程德望着前方,忽然問道。

羅茂回道:“回稟將軍,三名日僧,已經被帶到了泗洲城,交由將軍府看管了。”

程德一怔。

三名日僧,可是將來拿下日本的突破口。

這三人,等返回了泗洲城,便見一見吧!

於是,程德望着羅茂說道:“還有其他的事情嗎?”

羅茂:“何大都統,還有李偏將,徐達,他們的夫人有喜了。”

程德聞言一笑:“這,他們倒是走在我前面了。秀英妹子和燕兒她們沒有動靜嗎?”

羅茂沉默了。

程德心道:看來,等拿下高郵府後,後面自己要加把力了。

程德便轉移話題說道:“也不知,這一次拿下高郵府,需要多長時間?”

羅茂沒有接話,他覺得要拿下高郵府,並非那麼容易,不花費幾個月的時間,基本上不可能。

但他沒有說出來,他覺得將軍有考慮到。

程德:“所有的命令文書,都發出去了嗎?”

羅茂:“回稟將軍,都發出去了。”

程德欣慰地看着羅茂道:“不錯。”

一旁的劉伯溫的面色,始終保持着平靜,沒有作聲。

他算是看出來了。

比起軍機處其他人,將軍明顯更看重羅茂。

他不明白,將軍帶着他一起隨軍的目的。

他並不相信,將軍是看在他的才能上才如此爲之。

他心中猜測,或許有着某種他所不知道的原因在裡面。

但他也沒有什麼頭緒。

(本章完)

第210章 康茂才陣前倒戈,拿下集慶路第173章 羅茂定略鎮江路,龔伯遂談元朝朝堂第99章 戰無強敵,攻無堅城第182章 高記酒肆第52章 見敵之虛,乘而勿假第155章 反攻清河城 清江城前的安排第261章 南孔北孔第65章 元使突至第261章 南孔北孔第5章 狐假虎威第181章 君子約定第194章 泗州軍炮火的可怕第200章 計除徐壽輝第179章 科學院試驗火器第23章 夜奪定遠第63章 濠州士子,鬧將軍府第24章 賈魯圍定遠第257章 黃州大戰落幕(陳友諒:今日我雖死第126章 爲緩泗州軍缺糧之困,姚廣孝獻計攻第8章 暗涌第103章 洪澤湖決堤放水上架感言第118章 馮國用捨生忘死,終下滁州城第59章 金湖論戰,方母教子第239章 呂不用的轉變第203章 早知如此,何必當初第152章 論歷史定律與周禮,崔瑩歸心泗州軍第221章 淮王催臣上奏疏第267章 陳友諒親屬處理,水軍增至二十萬第113章 羅茂贊程德:運籌帷幄,決勝千里之第144章 龔伯遂:既然丞相無情在先,那麼就第173章 羅茂定略鎮江路,龔伯遂談元朝朝堂第67章 刺殺餘波第96章 以德爲本治理方略論(二)第226章 深夜暗流第174章 程德檢查義子四書功課,章溢書房夜第75章 施耐庵拜見上位第154章 程瑩夜下奪宿遷,馬秀英深夜召泗州第152章 論歷史定律與周禮,崔瑩歸心泗州軍第9章 紅巾軍來襲第126章 爲緩泗州軍缺糧之困,姚廣孝獻計攻第149章 夜襲泗陽城,李孝慈斬殺達魯花赤第217章 當塗城八百里急報第260章 大明朝議,御史大夫黃顯第126章 爲緩泗州軍缺糧之困,姚廣孝獻計攻第46章 虛則實之,實則虛之第65章 元使突至第108章 先攻其心,再採用圍師必闕和四面撓第86章 喜報連連第193章 詐城計策失敗第197章 朱元璋的心上人第205章 開路先鋒耿再成第252章 黃州大戰(五)第125章 七萬大軍歸心第25章 賈魯退,圖魯亡第255章 黃州大戰(八)第19章 泗州軍第242章 對外國策雛形第87章 英雄何須問出處第140章 溫馨相伴聊家常,李呂相爭鬧將軍府第68章 朱元璋的消息第205章 開路先鋒耿再成第131章 拿下江都缺糧困境解,一番安排後返第174章 程德檢查義子四書功課,章溢書房夜第80章 泗州英靈祠第238章 張士誠的背刺第129章 脫脫:我定要讓那程德後悔不迭第166章 沔陽的先手佈置,少兒軍主將藍玉第99章 戰無強敵,攻無堅城第212章 分封百官第43章 日月所照,皆爲漢人第184章 兵分四路第202章 何九四之子何基第78章 防備計略定,程德教義子第105章 從今往後,我就叫朱元璋第222章 羅二虎之妻劉氏臨死前的請求第42章 臨別敲打,往橫澗山第210章 康茂才陣前倒戈,拿下集慶路第37章 淮安戰略定,將十萬衆現第164章 陳友諒:收我漢人之土,揚我漢人之第153章 元軍再攻淮安城被擊退,泗州科學院第119章 你我有緣,十年後再見第72章 泗州軍事學院第27章 仁義之道第183章 劍指金陵第30章 蒼天佑你不佑我第8章 暗涌第267章 陳友諒親屬處理,水軍增至二十萬第161章 爲何丞相不將汝中柏留下,卻偏偏將第48章 東明之圍,蝗災初現第101章 夜襲元軍,揚泗州軍之名第78章 防備計略定,程德教義子第67章 刺殺餘波第69章 返回泗州前的安排第17章 入世第49章 濠州之殤,初聞噩耗第137章 泗州軍事學院講學第109章 《泗州日報》第79章 劉家認親第38章 佃農艱苦,田主黑心